綜合報導,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衛生官員稱,該州希爾斯伯勒縣的一個人確診感染了俗稱為「食腦蟲」的福氏耐格裡阿米巴原蟲。據稱,這種寄生蟲會通過鼻腔進入人體中樞系統,感染大腦。從1962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已出現145例感染病例,其中只有4人倖存下來。
希爾斯伯勒縣衛生當局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該縣有人感染「食腦蟲」,籲民眾注意防護。(圖片截自希爾斯伯勒
什麼是「食腦蟲」「食腦蟲」,又名福氏耐格裡阿米巴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通常存活於溫暖的淡水中。它能通過鼻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大腦,最終導致被感染者腦死亡。
感染「食腦蟲」後,人們可能會出現嚴重頭痛、發熱、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隨後。人們可能還會頸部僵硬,癲癇發作,出現幻覺,甚至昏迷。
據稱,感染者一般在出現症狀後的1至18天內死亡。
如何預防感染?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從1962年至2018年,美國已出現145例感染病例,其中只有4人倖存下來。而佛羅裡達州從1962年到現在,也出現了37例感染病例。
美媒指出,一個人不會因為喝了受汙染的水而感染「食腦蟲」,但當人的鼻腔接觸受汙染的水後,就可能會感染到這種寄生蟲。
據稱,這種寄生蟲通常會存活於美國各地許多溫暖的淡水湖、河流和池塘中,其中,南部各州更為常見。感染這種寄生蟲的月份通常發生在7、8、9月份,因為那時,各處水位較低,水溫較高。
為防止感染這種寄生蟲,佛羅裡達州衛生機構建議民眾避免通過鼻子接觸野外的水。該機構還建議人們避免在溫暖的淡水中或發電廠附近,從事與水有關的活動。當必須從事與水相關的活動時,人們最好使用鼻夾,以及只使用煮沸的或無菌的水來使用洗鼻壺。此外,當在溫水中遊泳後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佛羅裡達州衛生當局稱,「請記住,這種疾病很罕見,但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使夏季遊泳季節更加安全輕鬆。」
延伸閱讀:警惕!內蒙古發現3個鼠疫疫點,唯一確診病例所在疫點曾有4隻斃鼠日前,內蒙古巴彥淖爾確診一例鼠疫病例,引發外界關注。7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草原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情況及措施進行通報:目前內蒙古已發現3個鼠疫疫點,15名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至今尚未發現因草原旅遊而感染或傳播鼠疫、新冠肺炎的情況。
據內蒙古衛健委副主任伏瑞鋒介紹,目前檢出鼠疫菌的3個疫點中,1個為確診患者所在地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該疫點在6月18日發現4隻自斃鼠,後判定為疫鼠。從目前的流行病學資料看,患者日常生活以草場放牧為主,一直在該疫點附近生產生活。患者自述發病前10天未接觸鼠疫患者或發熱患者,未剝食過野生動物,未接觸過死動物和死鼠。
此前,內蒙古衛生健康委於7月5日凌晨接到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報告,烏拉特中旗收治的一位患者被判定為腺鼠疫疑似病例,典型症狀為發熱,右側大腿腹股溝可觸及腫大淋巴結且有壓痛;7月5日下午,經內蒙古綜合疾控中心實驗室覆核,並結合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史,確診為腺鼠疫。截至7月6日,確診患者體溫、脈搏、血壓、呼吸、心率均正常,飲食、精神、睡眠較前好轉,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目前,已對確診患者的15名密切接觸者全部實施了居家醫學隔離觀察措施,同時對疫點進行消殺。截至目前,疫區處理面積達3.6平方公裡,累計踏查671.8平方公裡,防治面積約3.7萬畝,密切接觸人員中均未出現異常症狀。
疫情發生後,烏拉特中旗緊急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V級應急響應和Ⅲ級防控預警,自7月5日發布起持續至2020年底。相關部門在此提醒計劃赴草原旅遊的遊客:
一、做好旅遊規劃,對劃定為鼠疫疫點、疫區的草原區域不列為旅遊目的地。二、要嚴格做到「三不三報」,即:不私自捕獵鼠、獺、兔等可能的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以及產品出疫區。同時,看到病死的老鼠、旱獺、野兔等動物,見到疑似鼠疫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突然死亡病人時,要立即向當地疾控機構或衛生健康部門報告。三、當自己或隨行人員在草原遊玩期間,或在接觸草原、接觸疫源動物、被昆蟲叮咬後,或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腫大等疑似症狀時,一定要立即報告所在地疾控中心,或立即前往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新聞連結
80秒了解鼠疫的傳播機制
資料顯示,鼠疫是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位列中國法定甲類傳染病之首。
比起恐慌,你更應該做的是警惕!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