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海交所平臺:多國近400家企業雲集 年交易額超300億元

2020-12-17 央視網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中國—東協海交所平臺:多國近400家企業雲集 年交易額超300億元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04月21日 11:56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交易大廳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亮)海產品傳統交易都是到批發市場買賣,但在福建的中國—東協海產品交易所,大廳裡的屏幕上不斷滾動著各種不同水產品的報價,會員可以在線上查看賣方掛牌交易品種,通過交易系統,點擊所需品種、數量,直接下單成交。

  交易所副總裁薛永福向記者介紹,中國—東協海產品交易所位於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新區的馬尾港區,於2015年3月16日起掛牌運行,是全國首家以海產品為主題的線上交易所,吸納了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海產品龍頭企業為會員,採用「網際網路+交易所+電商」的新模式,實現跨境貿易。

  據了解,福建海岸線總長3752公裡,居全國第二位,海洋資源得天獨厚。由於福建和東協地理相近,近年來,雙方漁業、港口合作逐漸擴大,並拓展至臨港工業、海洋科技、海洋環保、海洋教育與文化等領域,目前,東協成為福建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是最大進口市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第四大外資來源地和福建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地區。

  中國—東協海產品交易所依託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名城冷鏈倉庫、最大的水產品批發中心「海峽水產品批發中心」,加強與東協各國海洋漁業合作與互聯互通,並在東協各國籌建分中心,發展海產品現貨、期貨以及場外衍生品交易,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新亮點。

  在福建省政府發布的《關於支持福州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東協海交所加快發展的十三條措施,推動東協海交所在「海絲」沿線主要國家設立分中心;《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中,東協海交所亦被列為八大「海絲」重大平臺之一。

  「我們交易所,更是一個合作交流平臺,加強了與東協各國海洋漁業合作與互聯互通。」薛永福表示,海交所立足福建,背靠祖國,連接東協,是面向世界的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務平臺。

  在服務海洋實體經濟方面,海產品交易所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充足的供需信息及購銷服務,助力實體企業轉型升級。

  「中國—東協海產品交易所的平臺能讓我們的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品牌也更響亮。」寧德市一家水產養殖公司的負責人說,公司的產品結合交易所平臺,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能出口到東協、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年產值近3億元。

  交易所採取「線上交易、線下交收、跨境結算」的獨特交易模式,「線上交易」就是通過交易、交收、結算、融資系統來交易;「線下交收」,就是網上交易後,賣方將貨物交給買方,買方收貨,激活了市場熱情。截至2016年,交易所已發展漁企會員358家,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品超過300餘種,年交易量約200萬噸,全年交易金額超過300億元。

  「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的海產品交易模式,也豐富了海洋合作的內涵。2016年9月,交易所與馬來西亞皆富集團籤署了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在馬來西亞建設佔地6.2萬畝的產業合作基地。

  「未來,我們還將陸續在東協各國建立基地,助推合作交流邁上新臺階。」薛永福表示。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為中國—東協合作增添新動力
    這裡的負責人丁國勳介紹,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由東南亞知名網上購物商城與中國企業合作建設,業務範圍包括面向東協市場的賣家孵化、電商直播、多語種客服、進出口貿易、海外倉儲等。  「我們公司目前已扶持、孵化和服務超過400多家中小跨境賣家,培養了超過1000名跨境電商人才,吸引200多名東協國家主播在線入駐。
  • 2018中國-東協信息港電子商務論壇側記
    探索發展新路徑 共謀電商新跨越本次論壇結構多元、內容豐富,吸引了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多國政企代表以及來自京東、蘇寧、順豐、中國郵政等國內領軍企業和各界代表、行業精英齊聚邕城,共同探索中國-東協電商發展新路徑,謀求中國-東協電商企業新合作。
  • 「雙11」中國平臺全球網購 交易額超912億元
    原標題:「雙11」中國平臺全球網購 交易額超912億元   本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王珂)「雙11」購物節今日在線上線下流通領域展開。數據顯示,各大購物平臺消費額保持較快增長。據阿里巴巴實時數據顯示,截至11日24:00,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交易額超912億元。
  • 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中國-東協合作不斷升級
    面向東協的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批覆同意《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方案》,在全國首創「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業務」,推動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等金融創新改革。積極構建以中國-東協跨境金融改革創新為代表的金融開放生態,位於南寧片區的中國-東協金融城累計引入金融機構(企業)134家。
  • 「雙11」 揚州電商賣了16.9億元 多家企業線上銷售超億元
    多個本地品牌接單量超15000單12日,記者走訪揚城餐飲企業了解到,星倫多海鮮自助、老土灶等本地餐飲企業也通過天貓、淘寶、口碑網等多個平臺參與了「雙11」大促,其中星倫多海鮮自助銷售額超億元。家住京華城附近的陳女士說。星倫多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他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與前期線上線下的宣傳有很大關係。據了解,揚州包子、獅子頭、鹹鴨蛋、鹽水鵝、大麒麟閣茶食、三和四美醬菜等揚州食品企業的「雙11」接單量都超過15000單。
  • 遼陽:佟二堡皮草小鎮年交易額達300億元
    寒來暑往、幾經浮沉,憑藉著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佟二堡人將一處面積不大的農村鄉鎮發展成中國北方最大的皮裝裘皮產業集散地。  適應新常態,激發新動能。近年來,佟二堡鎮秉持「以產興鎮、以鎮促產、產鎮融合、統籌發展」的理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加速產業集聚,現已建成皮裝裘皮加工園區和總面積80萬平方米的皮裝裘皮及其原輔料專營市場,市場年交易額達到300億元,先後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皮裝裘皮服裝名鎮、中國皮草之都,遼寧省示範服務業集聚區、遼寧省宜居示範鎮、遼寧省特色旅遊鄉鎮,目前正向產業領先、風貌獨特、生態宜居、文化豐厚的特色城鎮邁進。
  • 眾塑聯平臺交易額超100億
    佛山日報訊 記者劉嶒報導:根據眾塑聯官方平臺顯示,截至6月8日17時,作為國內首個塑料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型總部經濟體,該平臺累計交易額已超100億元。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深化培育眾塑聯區塊鏈應用。
  • 廣西南寧市加快培育面向東協電商產業顯成效
    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自2018年運營以來共引進電商企業近百家,2020年新入駐39家。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跨境創新中心落戶南寧,建設中國—東協跨境電商網絡直播聚集區;與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進東南亞物流樞紐(南寧)項目落地。二是提高通關效率,跨境電商總體出口通關時長從8小時以上壓縮到1小時左右。
  • 2019年長沙電商相關交易額預計超8700億元
    今日,拾級而上、嗨翻嶽麓「華為雲」杯第十一屆長沙電商年會在嶽麓山風景區舉行,吸引了200多家企業的200多位電商人一起擁抱大自然。活動由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商務局、長沙民政局指導,長沙市電子商務協會主辦。
  • 超500家VC/PE 近300億元 醫療投資2019H1全圖景
    投資界統計發現,這20家企業中僅2家背後沒有VC/PE支持,其餘18家投資方數量眾多,其中不乏高瓴資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啟明創投、華平投資、鼎暉投資等頭部機構,VC/PE數量超100家。錢都去哪兒了?
  • 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實現貿易洽談超3000場
    歐惠蘭 攝   中新網桂林12月11日電 (歐惠蘭)12月10日,廣西桂林市副市長沈威虎在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新聞通報會暨頒獎儀式上介紹,本屆旅遊展共有49個國家和地區駐華機構、國內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廣西14個市組團參展參會,會期第一天舉辦專業洽談會,吸引近320家企業代表參加買賣雙方一對一貿易洽談,實現貿易洽談超過3000場次。
  • 「線上」抓商機 永豐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近十億
    「我們公司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的產品,佔到了全年總銷售量的三分之二。」該公司負責人陳波介紹,2011年試探性進入電商領域後,公司年銷售收入實現連年翻番。 近年來,永豐縣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將佔地少、發展空間大的電子商務產業作為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抓手,依託產業和區域優勢,科學定位,不斷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搭建有效平臺,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線上」抓商機,「觸電」助發展。
  • 2019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
    摘要 【2019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2019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耗時約14小時21分,去年耗時22小時28分。
  • 2020年湖南省移動網際網路重點企業名單公布
    安克創新成為我省第一家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下成功過會的企業,已成長為國內營收規模最大的民營網際網路跨境出口品牌企業之一;興盛優選成功入選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上半年其交易額突破13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100億元;中移電子商務和包註冊帳戶達2.7億,和包客戶端活躍用戶數較去年同期提高162%,帶動相關產業交易額累計突破2萬億;大漢電子商務成為中國鋼鐵產業網際網路領軍企業,平臺近一年交易額近493
  • "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26戶企業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
    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煙臺市26戶企業與成都市採購商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 湖南電子賣場交易額超25億元
    上線11個月零5天,交易額超25億元,湖南省政府採購電子賣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020年1月1日,湖南省政府採購電子賣場正式上線。
  • 經濟透視:中國各省區投資合作大門向東協敞開
    在第三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來自山東、湖南、重慶、四川、河北、寧夏等各地方省區政府齊向東協發出邀請,分別舉辦了投資環境和經貿合作論壇,通過廣泛邀請東協各國知名企業、中介機構、工商團體以及駐華使館經商處人員參加活動,宣傳各省區的優勢產業和商品,促進各省區與東協各國的進出口貿易,吸引東協國家有實力的企業來華投資合作,推動中國企業到東協投資開發。
  • 阿里巴巴批發網大企業採購平臺成為中小企業服務大型企業的主通道
    數字經濟帶來中國經濟轉型新動能:阿里巴巴2017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遊產業納稅超過2900億元,創造就業3300萬,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阿里巴巴集團披露:2017年阿里巴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遊納稅超過2900億元,並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在2017年9月的十八周年慶上,阿里巴巴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告訴幾萬阿里員工:阿里巴巴必須要有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馬雲始終強調,解決多大社會問題,成就多大企業」。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黃金十年」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10年來,中國與東協在交通物流、便利通關、信息服務、電子商務、跨境金融等價值鏈延伸合作領域日漸深入,雙方投資貿易更加便利高效。此外,在「零關稅」統領下,中國-東協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鞏固。  根據東協方統計,2019年雙邊貨物貿易額5079億美元(佔東協貿易總額的18%),相比2010年的2355億美元增長1倍多,約為2005年貨物貿易協議生效時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