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能和唐詩宋詞元曲相比的文學體裁是什麼?什麼文學能代表當代最巔峰的文學形式?
文學的表現形式眾多,但在某一個時代總有一種文學壓過了其他文學形式,綻放出璀璨的光芒。比如眾所周知的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作者因作品聞名於世,並且這些作品能夠代代相傳。我們主要從文學形式的影響力,普及度,因此文學形式而產生的文化名人來評選當代的代表學問形式。
先看已經有明確的,眾所公認的代表性文學體裁:
唐詩
唐代詩人眾多,有作品傳世的詩人數以千計,優秀者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詩王的白居易,詩骨陳子昂,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囚孟郊詩奴賈島,詩豪劉禹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家天子王昌齡。看看能獲得封號的就有這麼一堆,甚至王昌齡還是四字封號,可見唐代詩之盛行,是當之無愧的代表性文學。
宋詞
李清照,歐陽修,蘇軾, 周邦彥,辛棄疾,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王安石,晏幾道,晏殊,柳永,姜夔,陸遊,李煜等等。坊間傳聞,有水井處皆有柳詞!可見柳永詞的影響力。此外,宋詞還造就了歷史上少有的女性文化名人,一句她那一句人人耳熟能詳的詞句: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元曲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
傳世的元曲作品包括:
元曲四大悲劇:
戲曲版《西廂記》《竇娥冤》關漢卿《梧桐雨》白樸《漢宮秋》馬致遠《趙氏孤兒》紀君祥
元曲四大愛情劇:
《拜月亭》關漢卿《西廂記》王實甫《牆頭馬上》白樸《倩女離魂》鄭光祖
明清小說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
明清小說代表作為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可以說是,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了,每一個名著都塑造出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就像是真實歷史中存在過發生過的事情一般。
說古代文學的代表形式,只是個開胃菜。本文主要還是想探討一下現代文學的代表形式是什麼
我們將時間段定為90年代至今,主要的文學形式,有以下幾種:
「雜文」、「散文」、「現代詩」、「現代小說」、「歌詞」、「網絡小說」……
1、雜文是一種直接、迅速反映社會事變或動向的文藝性論文。特點是「雜而有文」,短小、鋒利、雋永,富於文藝工作者色彩和詩的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在劇烈的社會鬥爭中,雜文是戰鬥的利器。在民國時期,魯迅的雜文之犀利,如同匕首、標槍一般。在90年代之後,社會的鬥爭趨於平緩,自然也難以產生如同魯迅那般優秀的雜文選手及雜文作品,因此可排除雜文。
2、散文。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是飛白上學時課本上的重要選文,比如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晰的《背影》《荷塘月色》《白楊禮讚》《誰是最可愛的人》等散文作品。不過,如果不是課文上的這些,散文就很難被人所知,因此從普及度上來看,散文是可以被排除了。
3、現代詩。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最有普及度的任務就是汪國真了,飛白還記得當年的同學幾乎是人人都在看《汪國真詩集》,可惜,汪國真之後,現代詩就沒有這麼有普及度的人物了。而且到現在,連汪國真的影響力也淡化了。算不得上是現代文學的代表形式。
4、現代小說。
小說是四大文學體裁之一,自明清鼎盛用來,餘威猶存。基本上明清到現代的明清文化名人,都寫過小說。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而其他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三體》等,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小說。
從90年代之後,誕生了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小說以及小說家,我們來看一下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餘華、賈平凹、路遙、陳忠實、史鐵生、餘秋雨、莫言、金庸、古龍、黃易、韓寒、郭敬明、劉慈欣等等,並且這些作品在國際上也獲得較大的反響與影響力。
可以說,現代小說基本上可以作為當代的代表文學備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