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韻·文學之旅
8月18日,來自福建省內20所學校的80名師生來到僑鄉泉州市德化縣,參加德化一中主辦的「瓷韻·文學之旅」研學夏令營,零距離感知「海絲」重要名片「德化陶瓷」的藝術魅力。許華森攝(人民圖片)
-
文學常識專題:現代文學體裁
親愛的讀者,所有文章是針對中小學語文專題專項訓練,純手工製作,如有不妥之處,請給予指正!共勉!這一章節講下現代文學體裁知識。現代文學主要指: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民間文學,雜文等。1.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喻或諷刺意味的故事。
-
中考語文歷年試題分類彙編:文學文化常識專題
初中語文文學知識是考試中必考的一項。因此把歷年中考中文學文化常識專題整理出來,方便同學們複習。如需高清完整word版資料請看文末第7題答案是D項,關於文學常識的信息對應不正確。《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
-
姚崇實:論當代詩詞的用韻
九、不能脫離文學的社會功用片面追求藝術形式,片面追求聲韻。使用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聲韻,更有利於充分發揮文學的社會作用。文學的本質是人類以審美方式認識世界,文學是審美與認識的統一,是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統一,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通過審美作用實現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文學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文學要為最廣的的人民群眾服務。因此,不能脫離文學的內容和社會功能片面追求形式,不能為形式而形式,「為藝術而藝術」,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純藝術」。
-
中華傳統文化研習專題之 建安文學
我們提倡進行專題性學習,即確定一個學習專題,比如「蘇軾」專題、山水田園詩、邊塞詩等一類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式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可以避免淺嘗輒止、走馬觀花式的淺學習。「建安文學」是我們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文學現象,他改變了漢末頹廢鋪排的賦體習氣,繼承了五言詩的沉鬱質樸,在「世積亂離、風俗衰變」的社會大變革時代,創造出鬱勃沉雄,充滿悲憫的偉大作品。
-
格律詩平仄韻表
只是,在當今的主流下,冠以絕、律以及套詞牌的詩詞,是必要符合其格律平仄韻部要求的,若不是,則以古風為前題。這裡的韻部,有平水韻和中華新韻,兩者略有不同,相對來說,新韻的用韻要寬很多。希望這一點小知識,能對有興趣的文友有所幫助。
-
約稿函 |《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文學專欄「新銳觀察」專題研討
在特色專欄中組織專題研討和學術爭鳴,有利於形成學術拳頭和集群效應。「語文現代化」專欄連續組織多期「中國外語教育」和「繁簡字之爭」等熱點話題的專題研討,給國人以正確的認知引導,對國家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的調整發揮了重要的資政惠學作用;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專題事件被收錄「2018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大看點」。
-
「當代外國文學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 專題研討會|12/20
以下為正文:為進一步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聚焦當代全球環境與生態問題,豐富我國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內涵,《當代外國文學》雜誌將於2020年12月20日召開「當代外國文學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專題研討會,由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河海大學社科處、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江蘇長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承辦。
-
社團招新篇|《筆韻》社團
內蒙古醫科大學《筆韻》社團團徽社團介紹內蒙古醫科大學校直屬《筆韻》社團於2019年9月15日由《胡畢力幹筆》書畫俱樂部、《智韻》俱樂部、《呼和哈日貴》文學社團合併而成。筆韻社團主要是為了加強學院的文化氛圍及精神文明建設,融合了有關文學的內容,以蒙漢,硬軟筆書法、「蒙」「漢」「英」三語,進行朗誦,演講,寫作等形式讓同學們有勇氣站上舞臺,敢於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培養縝密的思維,有條理的語言,良好的邏輯性以及培養口才,提高一些有關書寫繪畫的能力,以書寫或以朗讀傳揚少數民族文化,民族醫學,使文化的發展越走越遠也使其更好的融入到祖國繁榮的文化中
-
中華新韻(十四韻)
但在同一首詩中,對於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為了便於讀者欣賞、便於編者審稿,使用新韻的詩作,一般應加以註明。一般說來,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這對於繁榮詩詞創作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並不妨礙繼續使用舊韻,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則。而且,即使使用新韻,也可以使用比《中華新韻》更嚴、更細的韻目,這就是「寬不礙嚴」的原則。我們認為,聲韻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
《丹堡文學》問世 文縣詩友傾情祝賀
3·高永久祝賀《丹堡文學》面世〔新韻〕秋色彩霞丹堡水宗韓翰墨今猶在,騷客含情寫韻篇。(二)五絕賀《丹堡文學》發刊(新韻)小流終入海,降雨復歸溪。盛世書新句,蘭章譜韻言。宋韻唐風情款款,新聲古調競風流。
-
三生萬物 四韻相乘
草木十二韻》封面外的玻璃紙之前,對這本書並未懷有太多期待,甚至有些不以為然。作為一個中文系出身的博物愛好者,在讀完全書後,為作者對音韻、訓詁和多門語言運用水平,以及文學作品鑑賞的能力深深折服。《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這類舊時代教小孩詩詞格律的蒙學讀物,並不入文學研究者的法眼,最多是因為聲韻之美而誦讀幾遍,更未曾想要創意地用植物名寫作一部全新的韻詩。《草木十二韻》不僅寫成了韻文組詩並加以生動闡釋,還附有兩篇嚴謹而有趣味的文化散文。
-
【古代文學】永明體及詩體的轉變
這種詩體要求按漢字四種聲調(平、上、去、入)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句中聲、韻、調配合,避免聲律不和協的八種毛病(即所謂「八病」),做到平仄調協、音調鏗鏘、詞採華麗、對仗工整。這種詩體的出現,反映了詩歌從比較自由的形式到講求格律的發展趨勢。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八位文學家:謝朓、沈約、王融、蕭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合稱竟陵八友),都是永明體詩歌的作家。
-
上海交大舉辦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新聞—科學網
8月15日至9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等通過線上雲會議的形式,舉辦以「中外文化互鑑、科技人文融合」為主題的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研修班
-
AP文學課堂:挖掘「冰山」下的意義
或者AP Lit)要求學生去仔細地閱讀想像性的文學作品(imaginative literature),並能夠進行批評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今天我們探訪國高三的AP文學課堂——英語頭韻,看看董笑老師是如何進行講解並促使學生賞析運用的:課程開篇,董老師以耳熟能詳的英語繞口令為興趣激發點,用簡單有趣的tonguetwister解釋運用alliteration
-
《平水韻》的意義和使用方法
熟悉平水韻,是閱讀、賞析唐宋及他們以前的中國文學作品(詩詞歌賦)的必須條件。我們學習,背誦唐宋詩詞,為的是加強自己寫古詩的能力。 我們學習平水韻,為的是理解唐宋作品結構、意境營造的詩心。
-
張海鷗:舊體詩詞的韻與命
中華詩詞學會近年還公布了《中華新韻(十四韻)韻部表》。此表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只分平仄,不辨入聲(但對入聲字派入普通話平聲者予以註明)。並重申:「創作舊體詩,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於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使用新韻的詩作,一般應加以註明」。
-
多年教展鸞雛翅|春蕾詩詞|教師節專題|雲詩文刊F248期
多年教展鸞雛翅|春蕾詩詞|教師節專題|雲詩文刊F248期原創:雲詩文刊今天本期作者|春蕾詩詞群||鳳凰詩詞群|詩意人生—教師節專題—浪淘沙· 教師節隨筆文/山水依依九月送風柔,碩果香稠,萬千學子競風流。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高級研修班...
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 8月15日,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系列專題論壇暨2020年首期線上高級研修班在線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編輯部、上海交通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協辦。
-
新韻舊韻之辯:好詩不拘如何用韻
主要的差異在於用韻:一部分人用新韻,一部分人用舊韻。現代人寫傳統詩詞,該用新韻還是舊韻?爭論不少。 「舊詩,如同古琴、京劇,是一種傳統,一種遺產,只能原封不動地保持下來。一些形式上的『改革』只會損害它。」主張用舊韻的人,有這樣的看法。 「當代詩詞是給今人和後人讀的,不是給古人讀的。新韻適合新的時代、新的名詞、新的意象,會極大地拓寬我們的創作空間,推動詩詞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