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一茗10月25日報導:泉水是濟南的靈魂,也是濟南人的文化標記。100多年前,劉鶚在《老殘遊記》中描述濟南時,用的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80多年前,老舍先生在《濟南秋天》中描述:「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濟南」。他們所讚美的,其實正是濟南的明府城片區。據悉,明府城街區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冷泉人居生態環境,所產泉水,令此次參加2016全國網絡媒體濟南行的記者們嘖嘖讚嘆:「口感很好,清涼中透著甘甜」;「濟南的泉水文化做得很到位,很有特色」。
圖片說明:「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老民居是濟南人的驕傲
據介紹,珍珠泉、芙蓉泉、騰蛟泉、濯纓泉等80餘處泉水水系串流分布在小巷民居之內,形成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色風貌。沿曲水亭街往南,過百花洲,在曲水河西畔,有一處泉城人家——水亭街15號,有一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宅子,「佐泉、佑泉」坐落於此。女主人王俐告訴記者,宅子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濟南唯一一處徽派建築,曲水亭街兩側的民房拆拆建建,幾經變遷,而這座宅子算是街上的「老字號」了。記者看到在院子的東南角,一口泉就靜靜地嵌在那裡,井口雕刻有如意花紋,因此又有「如意井泉」之說,從上面向泉中看下去,泉水倒映著井口的內壁與外壁,呈天圓地方之狀。據了解,佐泉、佑泉原是無名泉,2013年濟南市名泉辦、民政局和濟南市名泉研究會面向全市徵名後命名為現名,2013年5月份歷下區園林局修復,王俐說,之所以命名為佐泉、佑泉,寓意輔佐在君王左右。
圖片說明:「泉水人家」主人王俐講述老照片的故事
王俐告訴媒體行成員,泉水可以直接引用,水質上乘,用泉水泡的茶有一股別樣的馨香,記者有幸在主人家中品嘗到了泉水衝泡的香茗,泉水的清冽透過茶香愈加甘甜。她還拿出家中的老照片,向記者們講述起一家人與曲水亭的故事。泉水養育了濟南人,也澆灌著他們對生活的美好希冀。
作為濟南城市歷史遺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豐富、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區域,在濟南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明府城街區一直處於核心地位。2015年被確定為山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後,濟南市對明府城的保護和開發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圖片說明:上百億打造歷史風貌「泉水人家」帶動高人氣旅遊
「明府城百花洲要展示體現泉水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中醫藥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其中重點是泉水文化和儒家文化。」據了解,5到10年內,濟南市各級財政將在明府城區域投入50億左右的資金,帶動100億以上的社會投入,採取「修舊如故」和「小規模、漸進式」的審慎推進方式,在保持老城風貌和歷史人文環境的基礎上,落實古城片區規劃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精心打造特色街巷和泉水院落。恢復明城牆、小明湖、龍神廟等重要歷史遺蹟,打通省府東街、芙蓉街兩條旅遊主線和西更道、厚宰門街、院后街等旅遊環線。培育發展文創旅遊、文化金融、國學教育、知名老字號和濟南特色非遺項目,因地制宜地推出「泉水人家」、「步遊泉城」、「歷下記憶」等特色產品。
此外,還將通過泉城之魂、齊魯之心、儒學之門三條主線建設,打造和弘揚以誠信友善為主體的儒家文化,以泉水特色開發和泉居人文挖掘及泉水養生、保健為主體的泉水文化,以民居、民巷、民生民樂為主體的民間文化及以傳統中醫藥和泉水養生為主體的健康文化。
根據濟南市區兩級對明府城片區的規劃策劃,明府城片區將依託「泉」和「城」兩大資源,打造特色街巷和泉水院落,以民族、民俗、民間「三民文化」為基調,讓市民和遊客都在這裡真正認識老濟南、感受老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