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好朋友的生日聚會,我身邊幾個很好的朋友,有意思的是我這幾個從每年的正月開始就有人過生日,然後一直到臘月,每個月都有一位好朋友過生日,我這幾個最好的朋友一一都過完生日,這一年就過完了,就又到新年了。於是我每個月都會去買一次生日蛋糕,每次去蛋糕店我都想著應該自己開一個蛋糕店,由於精力實在有限,這麼偉大的想法一直沒能實現。每個月都會參加一次生日聚會,我對於過生日的流程真的爛熟於心了。
我們大多都找一個比較好吃的館子,然後一頓胡吃海喝,喝差不多了,開始吃蛋糕儀式,先按照年齡插好蠟燭(一般我們按18歲插,不管多大),然後就點燃蠟燭,朋友們開始唱生日歌,壽星要雙手合十,閉目許願,然後吹蠟燭,最後就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環節了,就是往壽星臉上抹蛋糕。關於這一環節我們是沒有任何祝福寓意的,單純的就是為了整蠱壽星而抹蛋糕。現在生活條件都比較好了,過生日少不了吃蛋糕、吹蠟燭、許願等儀式,那大家知道為什麼生日要吃蛋糕、吹蠟燭嗎?
蛋糕起源於歐洲,古時候的歐州人都相信上帝或天主之類的神靈,他們認為人在生日當天是人的靈魂最脆弱的一天,非常容易被惡魔所迫害,所以人們製作了蛋糕,他們認為蛋糕可以讓人有好的運氣,可以幫助過生日的人對抗惡魔,同時還要邀請一些朋友陪著壽星一起過生日,這樣惡魔就不敢來侵襲壽星的靈魂了。所以生日聚會吃蛋糕在古代的歐洲就是很流行的,最開始蛋糕是王室專享的,普通人是不允許用的,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歐洲的大人小孩過生日就都可以吃蛋糕了,而且還有發明出了很多種類的蛋糕。
在我們中國有一這樣一個成語叫「吹燈拔蠟」,意思很不吉利,吹蠟燭代表著不好的寓意,那後來蛋糕上為什麼要插蠟燭、吹蠟燭、還要許願呢?這個在就要從希臘一個很古老的傳說開始說起了,相傳古希臘人都非常的信仰月亮女神(阿爾特彌斯),他們每年在月亮女神過生日這天都要舉行非常盛大的祭祀活動,人們會在祭祀的神壇上擺好蛋糕,並且在蛋糕上插滿點燃的蠟燭,他們認為燭光可以代表月亮的光輝,點燃的蠟燭擁有著神密而強大的力量,可以連通月亮女神,同時又把祭祀的氣氛烘託到一種很神聖的氛圍中,以此表達古希臘人們對月亮女神的敬仰之情。
後來古希臘的人們在給孩子慶祝生日的時候,就會在蛋糕上,插上與年齡數量相等的蠟燭,然後對著點燃的蠟燭許下自己的願望,在一口氣吹滅蠟燭。他們認為點燃的蠟燭可連通月亮女神,把蠟燭吹滅自己許下的願望就會隨著燭光傳到月亮女神的心中,月亮女神就會幫忙實現自己的願望。慢慢的在歐洲大地上人們就流傳開了,在過生日的時候,要吃蛋糕、吹蠟燭、同時還要許願的習俗。
在辛亥革命以前我國一直傳承著古人留下來的慶生方式,我們中式的慶生方式也是很有講究的,無論大人小孩過生日,首先一定要先吃一碗長壽麵,意思是希望壽星可以長命百歲。然後還有吃煮雞蛋,吃雞蛋需要剝掉雞蛋殼,意思是剝掉過去不好的,讓壽星煥然一新,擁有全新美好的生活。上了年紀的還可吃壽桃等等很多的傳統慶生習俗。
在辛亥革命之後,西方列強開始對中國虎視眈眈,他們也把一些西方的傳統和事物傳入我國,蛋糕就是這時傳入我國的。吃蛋糕、吹蠟燭這樣的慶生習俗最早都是上層社會有錢人才有的,普通的勞苦大眾是吃不起的,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我們整個國家和人民都富裕了,蛋糕也變為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的物品了,許多人開始用蛋糕為親人朋友慶祝生日。時代在進步,在我國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業,都在加班加點的忙活著自己的工作,以至於我們都忽略了親人朋友之間的感情,現在大家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如今這個時代怎麼過生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生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放下手中的事,去找親人朋友聚會溝通感情的藉口。我們在為了事業努力拼搏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身邊的親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