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採挖致使生態惡化、產量逐年萎縮——瘋狂蟲草:「神藥...

2020-12-20 網易財經

本報記者 崔烜 發自北京

每年夏季,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坡上都要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冬蟲夏草採挖大軍。

從2003年至今,號稱「神藥」的冬蟲夏草價格已猛漲了十倍以上,如此漲勢只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才稍事停頓。

當初的蟲草只是稀有中藥材,如今卻變成了資本瘋狂追逐的投資品。

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但今年蟲草價格似乎還將繼續堅挺,蟲草行業網站「西藏商城」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最優檔次的冬蟲夏草批發價格已達到每公斤26萬元。而零售價格更為驚人,以北京同仁堂為例,上好蟲草價格高達每克888元,大約是金價(大約每克338元)的兩倍。

畸高的價格必然帶來瘋狂的採挖,至今尚未有人工大規模培育的蟲草能夠代替天然蟲草,翻遍每一片草皮,在蟲草採挖大軍的眼中是唯一的致富路徑。

藏區持續多年的氣候變化讓優質蟲草變得越來越少,瘋狂的採挖更是竭澤而漁,產量減少已成必然,如果再不採取保護措施,也許蟲草的滅頂之災已為期不遠。

大幅減產

蟲草是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後形成的複合體。受真菌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二至三釐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形成「冬蟲」;幼蟲雖死,體內的真菌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棵紫紅色的小草,高二至五釐米,是為「夏草」。

我國冬蟲夏草資源主要分布於海拔3500-5000米的地區,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和雲南等5省區均有分布,核心產區在西藏的那曲、昌都和青海的玉樹、果洛。

每年4-6月是冬蟲夏草採挖季節,一般認為,蟲草採挖期僅10天,即蟲草成熟後10天內必須採挖,否則其藥用價值將大大降低。

但今年的狀況並不樂觀。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7月25日發布信息稱,那曲地區今年共15.06萬人參加採集蟲草,採集量約16.3噸,與去年相比減少3.7噸,按目前市場價平均每公斤12萬元計算,產值約19.56億元。

該廳6月時曾預測,由於在蟲草採集期間,雨水偏少、天氣乾旱、氣溫偏低等因素影響,西藏今年蟲草產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那曲、昌都地區預計平均下降2成左右。

而「西藏商城」網站則預計,昌都地區將減產50%,玉樹、果洛減產30%,總體上今年產量只相當於豐年的60%。

「一般來說,出新草時蟲草價格是全年的低位,由於蟲草主要流向是禮品,節假日前往往會攀高,我估計今年的漲勢會很可觀。」一位蘭州土特產商人告訴時代周報,如果遊資借著減產炒作,蟲草價格今年很可能還會漲20%以上,「炒作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大筆買入,然後囤貨,畢竟產量有限,很容易就能夠控制價格,但我們西北的商人實力有限,沒有這麼多資本,都是江浙那邊過來的人在炒。」

對於蟲草的產量,一直沒有準確的數據,業內一般使用的是交易量。多年來,蟲草的年交易量都保持在80-150噸之間,以平均價格每公斤15萬元計算,市場規模在120億元以上。

天價蟲草流向

關於蟲草的功效,至今仍未有明確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提到,蟲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中藥學》則認為,蟲草可用於治療肝炎、陽痿、腫瘤、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呼吸系統疾病等。唯一的共識是,蟲草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由於極為珍貴,一般而言蟲草的用量僅為4-6克,即便如此,每克數百元的價格也遠非一般人所能消費得起。

劉俊是活躍在西寧勤奮巷蟲草交易市場的一位收購商,從2006年開始,他從蘭州來到了西寧。

「最開始的時候,是1萬-2萬一公斤的樣子,賣到沿海的話能有六七萬。」劉俊回憶。

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包括廣東、江浙等地對蟲草的需求激增,到當年年末,蟲草價格漲了一倍,每公斤3萬以上。

「那時候大家一看,了不得,轉眼間就賺了這麼多,很多人就開始做這個生意了,蘭州本來也有很多浙江人,他們從蘭州買過去,一轉手就賺一倍。」劉俊說,「從那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漲一些,如果能拿到貨,基本上都是賺的。」

不過,隨著價格一步步走高,到蘭州來收購蟲草的人越來越少了,許多沿海商人甚至直接到產地去收購剛挖回來的蟲草。劉俊也不得不隨著這些人來到了西寧。

「收購蟲草的主要是中間商,藥廠做中成藥不需要這個,藥店有一些人來,但不多。還有的是別人帶過來的老闆,他們一斤一斤地買,主要是自己用,偶爾也送人。」劉俊認識不少從江浙過來的企業主,「他們不是炒家,主要是買來打點關係的。作為禮品,蟲草很受歡迎,別的東西代替不了。也有專門組團來這邊買的,但買不了很多,一個人一年能用十幾根就到頂了,再多也沒用。」

劉俊認為,純粹的炒家並不多,最多就是屯幾個月等個好價錢。

「蟲草是藥,有有效期,放了超過一年,等新蟲草上市,價錢就完全不一樣了,就算是囤貨,也必須在春節前後出手,否則就很難了。」劉俊說,「炒這個不可能一本萬利,比如2009年年初,價格就虧了一半,沒出手的後悔死了。」

儘管價格一再攀升,但劉俊認為,蟲草的成本並不低。

在蟲草產區,如果運氣不差,挖草人一天基本能夠挖到十幾條,每條價格基本在20元左右,每天收入能有200元以上。

「如果是僱工,每條蟲草也要給八九塊工錢,」劉俊說,「很多地方一年也就那麼十幾天能挖到蟲草,實際上牧民能拿到的錢不多,也就是一年四五千塊錢,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以後肯定還要漲。」

然而,按照最優質蟲草2000條/公斤計算,在蟲草產地,每公斤蟲草成本僅4萬元,但到了批發市場,就連漲數倍,沒有20萬元以上基本拿不下來。

「我們外地人去當地是買不到蟲草的,一來語言不通,二來不認識人。利潤的絕大部分,都到了當地的販子手裡。」劉俊介紹,為減少中間成本,也有人直接到當地承包一整座山,然後僱工挖蟲草,「包山不進市場買賣,也根本沒人知道他們挖了多少。但是我們這樣的人是做不到的,只能吃一點中間的利差。」

生態災難

一項調查表明,西藏三分之一農牧民的主要收入來自蟲草。2004年,西藏3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嘉黎縣和察雅縣,其蟲草收入分別佔農牧民收入的70.55%和82.36%。而在青海產區,有80%的牧民靠蟲草掙錢,蟲草收入佔牧民總收入的50%-80%,蟲草成為除牧業外牧民主要甚至唯一的收入來源。

青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魯順元向時代周報介紹,對於三江源地區而言,蟲草已是當地牧民不可缺少的收入來源。

但大規模採集蟲草,已然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在以前,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海產區大部分地區都有蟲草分布,但現在只有在4500米以上的局部地區才有分布。25年前,生長密集區每平方米就有蟲草20-46根,現在僅存1-5根。」魯順元說。

在以前,藏民往往笑稱牛羊都是吃著蟲草長大,如今卻再也沒人敢這樣誇口。

「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雪線快速向高海拔上移,適合蟲草生長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狹小,但對蟲草的竭澤而漁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魯順元說,「以前,牧民看到小的蟲草往往都不會理會,但現在凡像個蟲草的都會挖上來,小蟲草也值錢,斷的蟲草也值錢。」

據統計,每採集一根蟲草至少會破壞30平方釐米的草皮,按蟲草採挖期50天、每人每天平均採挖20根計,一個採挖者一年就會破壞草皮數十平方米,每年因採挖蟲草被破壞的高山草甸面積達數百萬平方米之巨。

「不僅僅是採挖,人的活動對環境影響更大,上山挖草免不了要燃燒做飯,汽車也要跟著跑,就留下大量生活垃圾和燃燒廢氣。」魯順元認為,採挖活動的加劇使得蟲草生長環境惡化加劇,導致蟲草產量、質量急劇降低,最終又推高了蟲草價格,引來更多的採挖者。

「這已經成了惡性循環!」魯順元說,「必須要狠下心來設定禁挖區,生態才可能恢復起來。」

比黃金還要金貴的蟲草,勢必引來大量外鄉人。以青海果洛州為例,2005年,外來採挖人員就有6萬之多。外來者對本地環境的珍惜顯然遠不如本地牧民,而文化上的差異更容易造成衝突。

為保障農牧民利益,2005年開始,青海、西藏兩地分別實行了採挖證制度,以控制採挖者數量,但收效甚小。

「管理成本太高了,蟲草產地是一個廣闊的區域,可以在關鍵路口、山口設關卡限制,但如果是熟悉地形的人,只需要繞過去就是了,政府也派不出那麼多人來守山。」魯順元說。

唯一的出路也許是人工培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學者都宣稱成功人工培育出蟲草,但至今尚未有人獲得市場認可。

頗為諷刺的是,一些學者認為,蟲草在藥用價值方面,並不比紅棗高出多少。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三江源牧民採挖蟲草記
    「蟲草大軍」背起行囊,像登山客一樣奔向山頭人影晃動的地方。每年5月底到6月底,三江源農牧民迎來冬蟲夏草採挖黃金期,一根根蟲草見證著江源農牧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蟲草大軍」上山。35歲的藏族婦女白瑪寬卓包著粉色的頭巾,腿上套著皮料褲子,拿著藥鏟以匍匐姿態在巴幹鄉的一個山頭慢慢前行。突然,白瑪寬卓指著一塊草皮,興奮地說:「看,蟲草就在下面。蟲草也很害羞,它只會露出一點細細的頭,這種薑黃色、個頭又大的蟲草品質是最好的。」
  • 門源縣人民政府關於禁止採挖蟲草的通告
    門源縣人民政府關於禁止採挖蟲草的通告 2020-05-14 0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蟲夏草採挖大軍蜂擁而至 萬名群眾伏地挖蟲草(圖)
    而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萬名藏區群眾挖蟲草,場面頗為壯觀。  每年五月至六月是這裡蟲草長成的季節,每到這個季節,大批藏區群眾便進山搭帳篷,開始為期兩個月的「挖蟲草」生活。蟲草山海拔5000多米,氧氣稀薄,生活條件艱苦,但是為了增收,當地居民還是會攜帶一家老小,「常駐」雪山高原。
  • 山西香棒蟲草堪比冬蟲夏草(圖)
    近日,本報記者得到消息後,首次獨家深入香棒蟲草產地,揭開了山西籍「冬蟲夏草」的神秘面紗。1 探訪香棒蟲草產地深入實地採訪之前,記者與山西省藥檢所科研人員施懷生有約在先:為了保護產地的生態環境,文中不提及香棒蟲草產地名稱,以防該地蟲草遭毀滅性採掘。這裡,記者姑且稱走訪的山為「蟲草山」,走訪的縣為「蟲草縣」,走訪的村為「蟲草村」。
  • 蟲草採挖糾紛致多人死傷?網警:系謠言,採挖秩序良好
    6月2日,西藏網警微博通報稱,5月31日,個別微信公眾號上傳一段「警車開道帶領大批騎摩託車的蟲草採挖人員進入蟲草採挖點」的視頻,並發布消息稱「那曲和丁青縣的交界處因蟲草糾紛導致5人死亡10人受傷」。經那曲和昌都公安機關核實,一是截至目前,那曲、昌都兩地蟲草採挖秩序良好,未發生涉「蟲草採挖糾紛」案事件;二是網傳視頻實為「藏區群眾集中進山採挖蟲草」場景,該視頻在《抖音》短視頻平臺發布後,被個別微信公眾號轉發並編造「那曲和丁青縣的交界處因蟲草糾紛導致5人死亡10人受傷」謠言信息。
  • 蟲草沒啥功效,為啥還有人追捧?
    作為在藏工作者,在每年的蟲草採挖季節,我都可以看到大街小巷裡到處兜售冬蟲夏草的,大家看到蟲草正如看到金子一樣。賣家把蟲草視為發家致富的法寶,買家把蟲草視為包治百病的神藥,民間神醫們把蟲草的功效吹上天,仿佛只要食用了蟲草就能羽化登仙、長生不老。
  • 鮮蟲草開挖了,挖草人合作社源頭採挖,把價格打下去!
    早上7點:出發去挖鮮草駕車半小時來到蟲草山腳,老宋算來得晚了,牧民們這幾天都住在山腳下,一大早就開始上山採挖蟲草了。老宋二話不說,麻溜地綁上腰包,拿起工具就往山上去,跟著牧民們趴著找蟲草。從山腳下開始匍匐在地,慢慢一寸一寸的向上尋找蟲草,因為蟲草與地面的顏色相近,很考驗人的眼力,所以挖草是一件非常艱辛的勞作。時而碰到颳風,甚至下雨下雪都是常見發生的。不過,賣蟲草在行的老宋,在挖蟲草這方面有點比不過牧民們。誒這也不怪老宋,要知道牧民們從小就跟著長輩們上山採挖蟲草,幾十年經驗,是真正的蟲草專家。
  • 「長江之腎」洞庭湖遭遇水危機:溼地萎縮生態惡化
    長期以來,洞庭湖的水生態環境不僅影響著沿湖上千萬人口的生產生活,更對維繫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  儘管國家和湖南省對洞庭湖水生態環境問題高度重視,曾多次採取專項整治遏制湖區水環境惡化的趨勢,但長期以來「固化」形成的湖區發展模式並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在治理與汙染的賽跑中,洞庭湖水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 日本常備藥被傳為「神藥」 中國遊客瘋狂掃貨
    最近又有不少中國遊客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看到不少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神藥」的帖子。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這些「神藥」到底有哪些?哪些原因導致了日本藥品的火爆?日本藥企生產的常備藥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 這些被瘋狂代購的「日本神藥」,請慎買!
    這些被瘋狂代購的「日本神藥」,請慎買! 近幾年來很多人去日本旅遊必帶回各種日本「神藥
  • 蟲草採挖季:小城傾城而動 兩個塑膠袋裡藏著幾套房
    蟲草行業是否會變成下一個「藏獒」和「普洱茶」,迎來泡沫的破裂?近日,證券時報記者深入青藏高原實地採訪。忙碌的採挖季:傾城而動 為草瘋狂格桑花綻放草原,青藏高原又迎來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一位官員說,蟲草在上世紀90年代佔牧民收入的20%~30%,從2000年開始成為家庭主要收入,甚至是大部分人的唯一收入來源。「現在牧民靠蟲草發財的太多了,一年的收入只靠蟲草、不再靠牛羊成為很多地方的普遍現象。」當地的一位蟲草批發商告訴記者,家裡有草山的牧民,一年靠草山的收入可以上百萬,而沒有草山只靠挖蟲草出苦力的,一個採挖季掙個兩三萬塊也是很容易的。
  • 南美「神藥」瑪卡傳言藥效勝蟲草 業內人士提醒是食品非藥品
    深圳商報記者 鄭健陽 攝   近年來,一種號稱來自南美的「神藥」瑪卡成為滋補品和保健品市場的寵兒。根據維基百科,瑪卡是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脈的一種十字花科植物,可食用,營養成分豐富。記者走訪深圳市場發現,各大滋補品市場都在力推瑪卡,功效被大肆宣傳,價格也節節攀升,從幾十元一路漲至上千元。但專業人士提醒,瑪卡「壯陽補腎」功能有待驗證,目前在我國瑪卡僅為新資源食品而非藥品。
  • 四川南紅瑪瑙漲價百倍 瘋狂採挖土地大面積塌陷
    原標題:四川南紅瑪瑙漲價百倍 瘋狂採挖土地大面積塌陷   不只在西昌,在全國大宗交易也是如此。6月2日,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舉辦南紅瑪瑙精品展覽,組織者薛紹東說,參展商只有三家,但一周的交易量也達到了幾十萬。   「成交量並不理想,今年整個市場都不景氣。」
  • 上草山,挖蟲草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撰文/攝影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囊謙人採挖蟲草的季節。  這是一年中這座小城最忙碌的時間。全縣超過一半的人,都會爬上海拔超過4000米的一座座草山,採挖這種天然的名貴藥材。從事這項工作獲得的收入,要佔到農牧民年收入的70%左右。也就是說,忙活一個多月,能賺一年的錢。
  • 「比挖蟲草更重要的是保護草地!」——走進青藏高原冬蟲夏草採挖季
    新華社西寧6月8日電題:「比挖蟲草更重要的是保護草地!」——走進青藏高原冬蟲夏草採挖季新華社記者王金金、韓方方青藏高原的春天似乎剛開始。一夜雪後,融化的雪水緩緩流淌在山間,滋潤著逐漸返青的草場。雜多縣盛產蟲草,而多曉村是雜多縣境內冬蟲夏草出產質量優、產量高的地區之一,每年約有上萬名群眾前來採挖蟲草。帽子、口罩、手套,全副武裝的索南義西和家人在爬到半山腰時,開始在草地上匍匐前進。「只有趴得低一些,才能看到蟲草。」索南義西的女兒旺澤說。今年21歲的旺澤在玉樹州職業學校讀書,一年一度長達一個月的「蟲草假」,讓她可以回家和父親、兄弟姐妹們一起上山挖草。
  • 這些被瘋狂代購的「日本神藥」慎買!
    這些被瘋狂代購的「日本神藥」慎買! 近幾年來大家去趟日本旅遊必帶各種日本「神藥
  • 2020極淨當雄蟲草文化節掠影
    當雄縣委副書記、縣長其美次仁和當雄縣蟲草採挖高手合影。挖蟲草環節,當雄縣委副書記、縣長其美次仁在直播間演示如何處理剛採挖出的蟲草。蟲草節上,表演者在表演舞蹈。蟲草山上,大家在挖蟲草。近年來,當雄縣積極打造姆藍雪山冬蟲夏草品牌,將蟲草產業作為當雄縣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助力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以品牌助力產業發展。5月20日,以「雲遊當雄,愛在雲端」為主題的2020極淨當雄蟲草文化節暨2020極淨當雄旅遊文化節在姆藍雪山腳下正式拉開序幕。活動主要包含蟲草文化節開幕式、民俗文化節文藝匯演、蟲草採挖、蟲草飲食文化等內容。
  • 【生態玉樹】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生態玉樹】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2020-08-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藏區最大的蟲草產區和交易集散地理塘縣啟動蟲草採集管理工作
    康巴傳媒(李婭妮)一年一度的蟲草季即將到來按照慣例四川藏區最大的蟲草產區和交易集散地理塘縣將迎來各地的「採草採挖大軍」理塘縣於同日發布的《關於2020年外縣籍人員採挖蟲草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中也明確規定,今年將按照「一人一證、持證入山」的要求規範辦理蟲草採集證,外縣籍蟲草採挖群眾需提供精準信息(本人現居地有效健康證、有效身份證、近期彩色寸照1張),到採挖點屬地鄉(鎮)辦理入山證,履行相關手續。
  • 南美「神藥」瑪卡 價格一飛沖天
    深圳商報記者 鄭健陽 攝深圳商報記者 鄭健陽近年來,一種號稱來自南美的「神藥」瑪卡成為滋補品和保健品市場的寵兒。根據維基百科,瑪卡是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脈的一種十字花科植物,可食用,營養成分豐富。記者走訪深圳市場發現,各大滋補品市場都在力推瑪卡,功效被大肆宣傳,價格也節節攀升,從幾十元一路漲至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