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水窖」20周年系列報導】母親水窖就是我們的「幹勁湯」

2021-02-08 騰訊網

早上六點四十,重慶南川區水江鎮青龍小學宿舍的起床鈴聲響起。120多名學生從殘夢中醒來,起床穿衣,從乾淨整齊的臉盆架上取下各自的洗臉盆,到洗漱池前,擰開水龍頭,近40度的溫水流出,困意很快被驅散。

距離青龍小學二十公裡外的三泉鎮風吹村,55歲的楊興會已經起床一段時間,身為民宿老闆娘的她,每天都要早早起來打掃房間,餵雞餵鴨。和楊興會同村的劉朝明,也準備起床招呼家裡的雞魚和晚熟李。

這是南川區的節律。這自然的節律背後,是愛的奏鳴。青龍小學的120多個孩子、楊興會和劉朝明,有一個共同的故事,叫「母親水窖」。

教育需要愛也需要水

青龍小學是寄宿制學校,建在海拔1150米的山上,地勢高,水壓小,曾經因為吃水上下求索。十多年前,冬天缺水的時候,老師帶著學生下山挑水。後來學校終於建了蓄水池,但卻因為消毒粉的比例掌握不好,水質經常不達標,每周都會有孩子腹瀉的情況發生。

青龍小學也是重慶的例外,這裡冬天有暖氣!一所按照北方標準來過冬的南方學校,可見山上的冬天有多冷。雖然學校有暖氣,但是水管依然能被凍住,或者流出冰冷刺骨的水。老師從孩子們入學第一天起就教育孩子們要勤洗手,但在冰冷剌骨的水面前,老師都伸不出手,孩子更怕了,所以冬天學生們一整天都不洗手是常事。

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反過來講,如果池塘沒水,縱使教育有愛,很多時候也是枉然。

青龍小學從前就是這樣,很多孩子的衛生習慣,明知不好,卻無力糾正。

直到2018年「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來到青龍小學。

項目為青龍小學送來了4臺直飲機,1臺空氣能熱水器,1臺保溫箱,鋪設了管道,建起了彩鋼棚、文化牆和洗手槽。不僅為學校解決了安全飲水問題,還開展衛生健康培訓。

現在,20度的直飲水,既不會讓孩子燙傷,又保證了健康。洗手池前的水龍頭裡,40度左右的溫水全天供應,孩子們在水龍頭前認真搓手的樣子,天真又可愛,衛生習慣的養成終於有了硬體的支撐。

全天二十四小時的溫水,讓孩子們的生活有了溫度

每個孩子桌角都放著一杯清徹的水

幸福之水澆灌出祖國的花朵

「每當打開飲水機龍頭時,聽到 『咕嚕』的聲音,桶裡翻出一串氣泡,這就是有空氣進入,灰塵及微生物就會被帶入。「五年級班主任林燕老師正在給學生們講安全飲水知識。

每周五,學校都會上安全課,健康教育和飲水知識必不可少。青龍小學有120多名學生,很多是留守兒童,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彌補了孩子們缺失的家庭教育。青龍小學雖然偏遠,卻是重慶市體育藝術特色學校,特色教育「小籃球」多次獲獎,成為學校的榮耀。此外,學校還有跳繩、武術操、拉拉操等項目。從前很多孩子運動完就扒在水龍頭上喝水,現在再也不會了。

除了安全課,直飲機後還有安全飲水文化牆。這些點滴教育,都在無聲地改變著孩子們。

「母親水窖」帶給青龍小學的,不僅僅是乾淨和溫度,更是教養和生活。

有了水,一切都有了秩序

有了水,運動再多也不怕

在學校安全飲水文化牆上,寫有「飲水思源」四個字,這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校長說,「母親水窖」對於青龍小學來說是雪中送炭,希望孩子們將來長大走出大山後,也不忘「母親水窖」對他成長的幫助,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心存感恩。

現在的青龍小學,教育裡有愛,生活中有水。

這有文化的一角,讓喝水都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風吹村吹來了春風

風吹村200立方米蓄水池

重慶山多,風吹村也在山上,海拔高,風大,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風吹的風,一個月吹三次,一次吹十天」。古人講風水寶地,一個好地方,風和水不可或缺。但風吹村只有風,卻少了水。

56歲的劉朝明,從前夏天缺水的時候要走十多分鐘去擔水,擔回的水要沉澱很久,才能讓水和泥沙分離。夏天幹完農活後往往大汗淋漓,這時候洗澡衝涼在常人看來是剛需,但對從前的劉朝明來說,根本無法實現。十天半月洗一次澡,在她眼裡都是浪費。

平日裡,劉朝明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並擔起了挑水大任。每天,她都得去排很久的隊晃晃悠悠地挑回一桶又一桶水,冬天井口結冰的時候,還得先用棍棒把冰鑿開,吃力又危險。

因為用水難,家裡的日子也過得晃晃悠悠。劉朝明家以前只種玉米和水稻,全家六口人一年收入六七千元。方竹筍、南川米、大樹茶、中藥材等特產都窩在深山裡,不為人知。家裡種的李子,因為用水不便,打藥時需要一杯一杯地灌。一杯又一杯,杯杯都是愁。

2018年,「母親水窖」走進了劉朝明的生活。有了水就有了一切。現在,劉朝明足不出戶就能喝上乾淨的水。愛美的她,活了半輩子終於實現了衝澡自由。

有水的美好不止於此。

2019年,劉朝明一家開始發展家庭農場,在外務工的丈夫也留在了家裡。夫妻倆共同努力,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地裡,200畝晚熟李正在生長。家裡,300隻土雞被訂走270隻,雞舍雖空,但心是滿的。慕名來她家魚塘釣魚的遊客,也為她撐起幸福的一角。

「有了水,節省了好多時間和力氣。以前哪敢想魚塘裡有循環水呀,現在李子打藥也用一根水管就夠了,太方便了。」劉朝明邊說邊看著丈夫。夫妻倆在院子裡對望著,光景在他們歡樂的眼神中打轉。

他們對過去釋然一笑,這簡單又不簡單的幸福啊。

劉朝明家的魚塘

雞舍雖空,心是滿的

從建卡貧困戶到老闆娘

楊興會家裡7口人,曾是風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母親水窖」入戶前,楊興會一直過著「靠天吃水」的生活。稻田旁挖個坑,讓田裡的水慢慢滲出來,再用水桶把水挑回去,就是她家吃水的日常。雨水多的時候她一次挑三四擔水回去,把水缸蓄滿。這一缸水,人畜共用,楊興會一家七口和家裡的十幾頭豬牛共飲一缸水。因為泥沙沉澱,缸底經常厚厚的一層,清理起來非常費勁。

「那時候整天吃渾水,不知道清潔水是什麼樣。」楊興會說。

不僅吃水困難,生計也難維持。一年的收入全靠種玉米,撒下十斤種子在地裡,收成如何,只能天知地知。一年到頭,苦工沒少下,收入不見多。

2015年,村裡的第一書記李大倫在調研走訪後,發現楊興會的廚藝很好,家裡也有足夠大的房子,就鼓勵她開農家樂。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楊興會開始了農家樂的生涯。

有了水,一切都是清爽的

最初,楊興會用土辦法建蓄水池集雨水來解決農家樂的用水。雖不像從前挖坑取水那麼艱辛,卻也常常不踏實。現在,「母親水窖」為楊興會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她的農家樂因此做得風生水起。過去全家全年收入幾千元,現在一年純收入五六萬元。日子好了,楊興會的精氣神也有了。客人越來越多,生意火爆到十間客房住滿後,客人即使在院子裡扎帳篷也不願離去。

不怕沒水,可以放開洗

農家樂不僅富了楊興會家,也紅火了左鄰右舍的日子。客人們來了,會到鄰居的魚塘裡釣魚買魚。現在整個風吹村都發展起了鄉村旅遊,再也不是昔日的貧困山村。

「以前在田邊的水池裡排隊挑水,那個水難吃的呦,真的太苦了,以前的日子都不想回憶。」楊興會邊煮「幹勁湯」邊感嘆著,「以前的『幹勁湯』都沒有這麼好喝。」

「幹勁湯」由茶、豬油、臘肉和鹽製成,是南川人待客的最高規格,也是南川人家家飯後必飲的油茶,他們一天不喝就會感到渾身乏力。

現在,來楊興會家喝「幹勁湯」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她說,下一步要擴大規模,爭取讓客人們不再自己搭帳篷。

楊興會的幹勁,不僅是「幹勁湯」給的,更是「母親水窖」給的。

「母親水窖」就是她的「幹勁湯」。

茶色的「幹勁湯」,因為「母親水窖」而更好喝

風吹村的「母親水窖」效益

重慶喀斯特地貌明顯,很多地表存不住水。南川區地處重慶南部,與貴州道真、正安、桐梓接壤,擁有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優厚的「三優稟賦」,是一座宜居宜遊宜業的「三宜之城」。可是,對於許多生活在山上的村民來說,缺水,一直是他們那裡「宜居」的硬傷。

「母親水窖」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水的短板。

風吹村「母親水窖」集中供水工程於2018年建設,專家團隊和施工人員克服山高路遠的困難,每天徒步幾個小時進山檢測、運送機器,把愛和汗水灑進風吹村,解決了風吹村近1000名村民和400餘頭牲畜的飲水問題。此外,還建成了衛生廁所和洗浴室,使風吹村的人居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更令人欣喜的是,風吹村旅遊資源優渥的稟賦,因「母親水窖」而被激活。小小的風吹村,現有農業開發公司三家、果蔬種植家庭農場一家、專業合作社兩個,有香榧基地、蔬菜基地、茶葉基地、晚熟李基地和南川區文藝創作基地等五個基地。村裡除了兩家農家樂,還引進業主,投資修建了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民宿。

「母親水窖」的效益初顯,鄉村旅遊正在成為風吹村的新標識。風吹村終於成為有風有水的風水寶地。

夜晚的南川,星星在努力撩開薄霧,喧囂隱匿,靜謐一點點爬上山頭。

晚上八點四十,青龍小學的宿舍熄燈。熄燈後,宿舍的音箱裡響起古詩詞的朗讀聲,每晚睡前聽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的詩詞或故事,已經成為孩子們的習慣。伴著古詩,他們一個個進入夢鄉。

忙了一天,劉朝明也有點累。從前落下的腳步,現在正乘著涓涓細流努力趕上,雖累卻快樂。她盤算了一陣兒第二天的活計,安心地睡了。

楊興會放下訂餐電話,狠狠地舒展了一下身子。年輕的時候,她都沒多少想法,現在,她的眼界越來越寬,想法也越來越多,常常會忍不住憧憬一下明天。

「母親水窖」令孩子們和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讓他們距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他們的夢,健康成長的夢,勤勞致富的夢,交織在一起,匯成中國夢。(記者 鍾蕾蕾)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母親水窖」十周年系列活動舉行(圖)
    記者吳雙紅 昨天,記者從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雲南分公司獲悉,12月17日上午,全國婦聯「母親水窖」十年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完美公司榮膺「母親水窖」十年十大感動人物、「中國婦女慈善獎」兩項大獎。
  •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五周年續寫 陶虹發倡議
    搜狐娛樂訊 「讓我們伸出手,奉獻一點愛心,幫助西部千萬母親圓一個想水、盼水、哭水、夢水的希望。」昨天下午,「大地之愛-母親水窖」五周年續寫行動在人民大會堂啟動,演員陶虹在現場動情地發出倡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晴宜,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出席了啟動儀式。
  •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20周年系列探訪暨「水印計劃-農村...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20周年系列探訪暨「水印計劃-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在我縣順利實施 2020-12-04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水窖」的十年完美情緣
    一個多月後,在全國婦聯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全力推動下,「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在遼闊的西部大地拉開了序幕。  2004年10月18日,「完美慈善萬裡行」項目小組對甘肅省「母親水窖」受益地區的用戶進行了抽樣回訪,鄉親們都端來了水盆,熱情地招呼大家洗臉,並特地送來了家裡的特產,笑容裡儘是喜悅與感激。水窖終於修起來了,生活也漸漸好起來了。
  • 完美"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六周年回訪"儀式啟動
    【來源:中國直銷專業網】【作者:陳薪玲】  11月11日18時,由全國婦聯主辦、甘肅省婦聯、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總裁班聯合舉辦的「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六周年回訪」儀式在甘肅蘭州飛天酒店舉行。
  • 因努力而美麗|「母親水窖」的「完美」情緣
    作為第一家支持「母親水窖」項目的企業,完美公司十多年來與「母親水窖」相伴相隨,「母親水窖」在成為一個社會知名公益品牌的同時,也演繹成為"完美"的一個重要公益品牌。完美公司作為第一家支持「母親水窖」項目的僑資企業,在古潤金董事長和胡瑞連總裁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已累計為甘肅、寧夏等10個省(區)、市修建2416眼母親水窖、38處母親水窖集水工程,解決了46000多人飲水困難問題。。為了擴大影響,完美公司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為「母親水窖」呼籲,籌集更多的善款。
  •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 感動上海感動黃浦江
    6月5日由全國婦聯主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上海市婦聯承辦的、山奇擔任總導演的「感動母親——大地之愛、母親水窖」5周年公益頒獎典禮在上海藝海劇院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出席「感動·母親——大地之愛、母親水窖」5周年公益頒獎典禮的,不僅有各級領導,還有知名企業代表,演藝嘉賓,整個頒獎典禮進行的非常有序。
  • 第一口「母親水窖」和它的初心
    漳縣三岔鎮劉家峴村「母親水窖」項目冠名碑 漳縣,甘肅版圖上一個群山環繞的小縣,曾經,乾旱窮困就是它的底色,在衛星地圖上,地處西秦嶺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漳縣
  • 「母親水窖」造福甘肅百姓
    當日,「母親水窖」淨水設備捐贈儀式在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長川村舉行,300臺「農村集雨窖水生物慢濾淨水器」發放到當地村民手中,它們將極大改善村民飲用水的品質。自2009年以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為甘肅缺雨少水的通渭縣實施「母親水窖」項目共捐助資金370萬元,已在9個鄉鎮、11個行政村建成集雨水窖3250眼,解決14760多名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 預告:「大地之愛-母親水窖」五周年續寫行動
    一眼水窖可以解決一家人的飲用水問題,等於一家人的生存和希望。因為貧困,許多家庭無力修建一眼像樣的水窖。在遼闊的西部,還有近千萬的母親在與嚴重缺水苦苦搏鬥,她們在想水、盼水、哭水、夢水,向五湖四海呼喚水。  在西部缺水地區,解決人畜用水的工程還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可以一人幫一戶、幾人幫一戶,如果我們人人獻出一份愛心,不久的將來西部人民將用片片綠蔭回報大地。
  • 「完美」人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十年公益行
    圖為村民家中建成的水窖。(每日甘肅網 李娜/攝)  圖為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經理王沂彥同甘肅省、蘭州市婦女聯合會相關領導在水窖邊飲水。  每日甘肅網訊 (記者 李娜)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是一項集中供水工程,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2000年開始實施的慈善項目,重點幫助西部地區老百姓,特別是婦女擺脫因嚴重缺水帶來的貧困和落後。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是首批響應全國婦聯主辦的「母親水窖」公益工程的企業。2010年是「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公益工程實施10周年。
  •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西部母親的幸福甘泉
    2001年,「母親水窖」工程選取了左元村作為幫扶點。從遠處引來河水,在村裡建起了一個具備過濾池、沉澱池、清水池等的小型自來水廠,把清澈澈的水送入了每家每戶。 劉天瓊告訴我們自從有了自來水,她每天堅持洗一次澡,半年來,病只發了一次,花了7塊多錢藥費就治好了。 送水到家到戶的「母親水窖」工程不僅僅解放了母親們,也讓缺水的全體村民受益。
  • 愛聚15年 完美獲頒「母親水窖忠誠夥伴」稱號
    12月29日,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婦基會)「母親水窖」15周年總結會。大會總結了「母親水窖」15年的成就,完美公司憑藉15年來對「母親水窖」公益項目堅持不懈的支持與貢獻,被授予「母親水窖忠誠夥伴」榮譽稱號。
  • 「母親水窖」公益項目實施20年實現社會價值42億元
    當天,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布了《「母親水窖」品牌影響力和社會價值評估報告》。報告顯示,「母親水窖」項目的社會回報率是5.6,即投入1元錢,可獲得5.6元的產出,經計算,該項目自實施以來實現社會價值約為42億元人民幣(剔除通貨膨脹因素)。
  • 完美公司「母親水窖大家庭」優化生態環境
    」(以下簡稱「母親水窖」)項目。「母親水窖」成為了社會知名的公益品牌,也成為了完美公司一個重要的公益品牌,完全融入到完美公司企業文化的血脈之中。完美村、瑪麗豔村、清華大學總裁班村……無處不留有「母親水窖」的影子。
  • 「大地之愛-母親水窖」五年續寫活動訪談實錄
    我們知道水是人類生存之源,生存之本,在西部地區飲水是很有問題的,在西部地區有一個水窖就可以發展一個經濟作物,讓一個家庭看到致富的希望,經過我們五年的努力,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已經開發了9萬多眼水窖,使百萬人受益,為了提高西部人民生活質量,"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已經啟動了,今天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水窖辦公室的黃慧娟小姐和一直長期支持"母親水窖"工程捐贈企業的代表人也就是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總裁胡瑞連先生
  • 甘肅近30萬人受益於「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
    新華社蘭州5月6日電(肖正強、張文靜)記者6日從甘肅省舉辦的「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十周年紀念活動了解到,該項目從2000年啟動至今,已有近30萬名群眾從中受益。    甘肅省副省長張曉蘭介紹,從項目實施至今,甘肅省先後受援「母親水窖」項目專項資金4500多萬元,在該省75個縣市區、173個鄉鎮、328個行政村建設集雨水窖3萬多眼,修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72處,解決了近30萬名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 獻大地之愛 建母親水窖(組圖)
    獻給母親的愛 人們在地下修建蓄集雨水的容器,被叫做水窖。因為貧困,許多家庭卻無力修建一口像樣的水窖。為了幫助那裡的婦女擺脫因缺水帶來的貧困,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從社會募集善款,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專項扶助行動。捐助1000元人民幣,即可修建一口混凝土構造的水窖,保證一個家庭一年的飲用水。
  • 完美胡瑞連堅守母親水窖公益項目長達16年
    母親水窖啟動初期,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每口水窖1000元人民幣向社會募集資金,捐修混凝土構造的「母親水窖」,使她們能利用屋面、場院、溝坡等集流設施,有效地蓄集到有限的雨水,以供一年之基本飲用。在捐贈儀式上,胡瑞連曾說過,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完美公司的追求,更是僑資企業的基本職責和任務,母親水窖可以讓萬千手足同胞免受乾渴之苦,完美公司會將這項偉大的公益項目推廣下去。
  • 母親水窖公益慈善夜 殷旭傳揚慈善正能量
    殷旭《母親水窖》殷旭《母親水窖》慈善夜  搜狐娛樂訊 「母親水窖愛聚15年」公益晚會將於2月6日晚8點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的《生活2016》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的女演員殷旭號召大家要節約用水,為母親水窖儘自己所能做出一些貢獻,傳揚慈善正能量。  據悉,殷旭本人也多年參加公益活動,捐贈善款、援藏白內障等項目,曾因她的善舉被中國慈善家評為星慈善使者。晚會上殷旭為母親水窖首次發聲,現場為大家帶來詩朗誦「感恩你—母親水窖」。呼籲大家能夠參與到公益當中來,優美的聲音加之感人的內容讓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