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回老家去參加一場婚禮,遇到了一件奇葩事。說實話這麼多年第一次見。但我覺得新娘新郎做得對,我舉雙手贊成。
村裡的三嬸給兒子結婚,我和他兒子建軍也算是從小長大的髮小,這他的人生大事我可不能缺席祝福,一大早我就從城裡開車回去了。
三嬸當年跟三叔結婚5年後才生下女兒,後來又生下了兒子,兒女雙全,本來小家庭也很幸福,但不幸的是在三嬸36歲時三叔患急症去世,留下了12歲的女兒和8歲的兒子。
家裡沒有了頂梁柱,三嬸和一雙兒女的生活眼看成了問題。娘家人很快給她說親事勸她改嫁或招贅,但三嬸心裡忘不了三叔,又怕兒女受委屈,一個人咬牙將孩子撫養成人。
這些年的艱辛可想而知,村人也無不對她敬佩有加,佩服她一個女人硬生生撐起了一個家。
女兒長到18歲,跟村子裡的人去外面打工,認識了一個四川小夥子,兩年後竟嫁過去了。三嬸雖然捨不得,但看女兒態度堅決也只好含淚答應。只是從此母女一年也難得見幾面。
兒子建軍很孝順,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跟村裡大人去城裡建築工地打工,學了鋼筋工,雖然辛苦,幾年下來也攢了些錢,家裡蓋了新房,眼看著二十五六的人了,三嬸到處託人給他說媳婦。
幾番下來,看中了一個在鄰村衛生室做護士的姑娘,性格溫柔,明理懂事,姑娘也看中建軍踏實肯幹,老實孝順。
談了一年多,互相都感覺不錯,就順理成章登記結婚。農村的習俗,沒有辦酒席就不算結婚,所以父母往往傾盡全力,也要為孩子辦一場體面的婚禮。
那天婚禮很熱鬧,全村人和建軍家的親朋好友都來了,遠嫁的姐姐也回來了,大家都喜氣洋洋。娘家送親的人來了十桌,當然更是今天的貴賓座上客。
中午舉辦婚禮前,客人都已就坐,娘家賓客自然在前列入座,舉行完儀式新人開始敬酒。當敬到第三桌時,突然發生了大家沒想到的事。
一個脖子戴著大金鍊子,手上戴著幾個金方戒的中年男子,指著桌上的喜酒給新郎說:結婚你就喝這一百多塊錢的酒,也不嫌丟人,我從不喝這麼次的酒,不是茅臺我就不喝。
新郎建軍尷尬不已,但仍很禮貌的說:鄉下條件不好,您多包涵。以後有機會請您喝茅臺。
大金鍊子卻不依不饒,又說酒菜質量不行,跟城裡酒店的沒法比。新娘新郎對了個眼色,說對不住了,我們先去那邊敬酒。
大金鍊子見狀,又嚷嚷,給我這個長輩沒有敬酒你們怎麼能走?旁邊的人勸說他不要這樣,他也不聽。三嬸看到席裡出現這種情況,急得直抹眼淚。
不知怎麼辦好。原來這個男人是新娘家的親戚,是新娘姨奶的兒子,按輩分新人應該叫叔的。這人年輕時浪蕩不羈,到處胡混,沒人願意跟他結親,父母快被氣死。平時幾乎不跟家裡聯繫。
這幾年不知幹什麼好像掙了些錢,時不時回家來顯擺一下,對家裡人各種看不上眼,基本沒有人搭理他。沒想到這次回家剛好趕上婚禮,就送親來了。
只見新娘出去打了個電話,很快回來,手裡拿著200塊錢徑直走到男子身邊,說:叔,這是你的禮錢,還給你。今天是我的大喜之日,我們就這條件,盛不下您這尊大佛,您請吧!
說完將錢往男子手裡一塞,給新郎使個眼色。新郎馬上去攙那男子。那男子沒有想到,罵罵咧咧的,你們竟然趕我走?隨後過來兩個小夥子直接架著男子離開了酒席。新人繼續給大家敬酒,酒席照常進行。
後來村子裡的人說,畢竟是娘家新客,新娘新郎做法太不禮貌了,有的人說,人家大喜之日他故意挑刺,這不是砸場子嗎?新娘做得對。這樣的親戚以後不來往也罷。
說實話,這麼多年參加好多婚禮了,偶爾也聽說有娘家人刁難新郎的情況,但大多都是男方去接親時,女方家故意刁難,像這樣在男方家酒席上鬧騰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我挺贊成第二種意見的。你呢?覺得新娘新郎做得對嗎?
大喜的日子碰到這樣的人,你會怎麼做?一起來聊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