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樂文化——黃顙魚簡介

2020-12-19 騰訊網

黃顙魚,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這個種魚的名字。但說起黃骨魚,黃辣(臘)丁,大家並不陌生,黃骨魚學名黃顙魚。

一、黃顙的生活環境

黃顙魚屬淡水底層魚類,白天喜歡棲息於水底層,不常活動,夜間遊至水體的中、上層覓食。養殖黃顙魚,要求水質清淡,溶氧較高,適宜溫度為0~38℃。黃顙魚為溫和肉食性魚類,喜食小魚、小蝦、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黃顙魚主要是長江一帶生長的魚種,這種魚主要生活在一些靜水或者是緩流的溪水中。因為這個黃顙魚的肉質比較鮮嫩,蛋白質含量豐富,營養價值很高,經過馴化和培育,可進行人工養殖了。

黃顙魚中的營養成分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需要的,因為黃顙魚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成分,還有多種微量的礦質元素,這些對人體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

二、黃顙魚的營養價值

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緩衝貧血,有利於生長發育。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調節滲透壓,維持酸鹼平衡。維持血壓正常。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

三、黃顙魚作用與功效

1、黃顙魚對感冒,乳腺炎,泌尿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等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2、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腫。《醫林集要》治水氣浮腫,即以黃顙魚配綠豆、大蒜,用水煮爛,去魚食豆,並取汁調商陸末服。攻補兼施,對脾虛而腫滿甚者尤其適宜;

3、利尿消腫:能清除體內毒素和多餘的水分,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

4、清熱除火:味苦,能清心瀉火,清熱除煩,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宜於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通乳生乳: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有開胃健脾、消除寒氣、催生乳汁之功效;

5、黃顙魚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6、化痰止咳:適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狀。養胃:暖胃,治療胃寒症。

內容源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相關焦點

  • 特色推薦—漁樂農莊
    【簡介】    湛江漁樂農莊座落在湛江市郊的湖光農場中心地帶,整個農家樂圍繞著園林湖畔建造而成。踏進莊園,只見一片綠色的植物倒影在湖面,小草滿地,亭閣有致,視覺豁然開朗。漁樂農莊擁有獨特的生態自然風光,環境優美,休閒設施完善,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地。
  • 夜幕下的漁樂農莊
    2015年6月,漁樂農莊落戶陳院鎮梁樓村。
  • 寓教「漁」樂,從遊逐夢!華中農業大學舉辦第五屆漁文化節
    11月15日上午,由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主辦、學校文化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指導的第五屆漁文化節在華中農大「未來之窗」舉行。專業教師細心指導,寓教「漁」樂,全校師生共同參加,從遊逐夢。為了面向更大的受眾群體,讓專業知識更好融入大眾生活,本屆漁文化節設置了魚拓畫、紙網捕魚、魚類知識科普問答等親子互動類活動。魚類拼圖遊戲要求挑戰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拼圖並簡要說明魚類特點,在科普漁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失趣味性。來自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的劉明爵參加了魚拓畫的創作,她說:「特別喜歡作畫的過程,沉浸其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魚拓的魅力。」
  • 水庫夜釣收穫頗豐,黃顙魚跟土鯰魚都釣到,這冷風沒白吹
    這次小編從晚上7點釣到晚上11點半到家,總體的漁獲還是很不錯的,釣了一些黃顙魚跟鯰魚,由於黃顙魚吃鉤比較猛,在取出魚鉤後也是很難再存活了,所以回家之後便將黃顙魚先清理了出來。而小編今晚上釣獲的鯰魚,全都是那種土鯰魚,這種鯰魚的口感會比養殖的鯰魚好很多,用來紅燒是很不錯的選擇。
  • 如何養殖黃顙魚?養殖黃顙魚的這幾個養殖技術,你知道麼?
    如何養殖黃顙魚?養殖黃顙魚的這幾個養殖技術,你知道麼?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很多人對於自衣食住行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在飲食這一方面,雖然他們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肉類的需求量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對於肉類的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
  • 尋甸漁樂谷 置身田園快樂摸魚
    那麼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能讓員工接近自然與生活的團建好去處——尋甸「漁樂谷」。 私人定製企業專屬摸魚節 漁樂谷舉辦過上千人的「魚躍稻花、童趣飛揚」大型瘋狂摸魚節,活動經驗豐富,場地寬廣
  • 魚讓漁樂錦上添花
    -----垂釣只是一項戶外運動,有了魚的存在,才讓漁樂活動更加精彩!不知從何時起就與釣魚結下了不解之緣,小的時候家鄉村外就有一條小河周圍也有不少池塘,那時經常和父輩們一起拿起竹竿到河邊釣魚。和同村的孩子經常下水摸蝦抓魚,抓泥鰍黃鱔之類的!
  • 老實說:夏天黃顙魚這麼釣才夠狠,一下子一條,漁獲還能猛增幾倍
    是不是也想嘗試嘗試垂釣黃顙魚呢?炎熱的夏季如期而至,每年都去垂釣鯉魚、鯽魚是不是也枯燥乏味了呢?今年夏天就去開啟你垂釣黃顙的大門吧。各位垂釣愛好者們別擔心,不知道從何下手別著急,小編幫你整理了夏季垂釣黃顙的小攻略,你可要耐心研讀。一、垂釣黃顙的時間大家都知道,夏季白天的氣溫實在是太高,很不適合進行垂釣。
  • 養黃顙魚畝利潤竟可高達1.9萬元!在華東黃顙魚這樣養才賺錢
    不過,近幾年湖州市場黃顙魚疾病頻發,尤其是高密度養殖下爛身病、爆頭病發病率明顯提高,高密度對養殖管理要求高,養殖成本大,增加了養殖風險。而低密度養殖,黃顙魚發病率較低,管理比較容易,不僅降低養殖風險,而且黃顙魚長勢快、魚均勻、價格好、餌料係數更低。低密度養殖模式相比高密度養殖每包可以多出2-3斤魚,相同養殖周期每斤成本可相差1元左右。
  • 「多功能漁文化體驗園」-杭州漁塘灣生態農莊是如何規劃設計的?
    項目定位 利用規劃區內大面積水域,重點發展以魚產業鏈、果蔬種植為主的現代休閒農業,融入傳統加作坊的理念,以展現 「漁莊、漁樂、漁宿 」特色為主,打造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集休閒垂釣、特色種養、風味餐飲、生態養老、創意民宿、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漁文化體驗園。
  • 黃顙魚細菌性腸炎防治一例
    湘陰縣靜河鄉義和漁場朱羅偉主要養殖全雄黃顙魚,養殖面積50畝,其中10畝用於全雄黃顙魚苗種培育,每天投餵80斤粉料,現有存塘苗種800斤;40畝黃顙魚成魚池每天投餵10包膨化料,現有存塘成魚1.4萬斤。
  • 體驗海牛採蚵、蹦火仔捕漁 攜手「漁樂臺灣」
    (臺「漁業署」提供)     結合漁村文化、休閒漁業與生態保育概念,臺「農委會漁業署」推出數梯次的「新北市金山蹦火仔」與「彰化芳苑海牛採蚵樂」活動,讓這兩項傳統的漁村活動與技藝,能夠以觀光旅遊的方式傳承下來。
  • 一起漁樂放風去,奇林智媒引導垂釣消費新升級
    垂釣是為了享受青山綠水間漁樂的過程而非最終的結果,垂釣運動的興起是年輕人對於快樂遊戲的本能追求,更是對於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享受大自然的神奇。漁樂放流,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境界!
  • 象山傳承「活態」漁文化
    象山「海洋漁文化」象山傳承「活態」漁文化人民網記者孫曉青 賴睿初到寧波象山石浦鎮,夾雜著鹹味的海風撲面而來,這個依海而建的古鎮,漁文化已成為當地人骨子裡的基因:吃的是地道海鮮,住的是臨海民居,坐的是出海漁船……耕海牧魚,與海共舞。
  • 瀘州市雙加鎮:在一抹鄉愁裡成長的「漁樂小鎮」
    而這,只是雙加鎮在鄉村振興發展和培育建設省級百強中心鎮過程中,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漁樂小鎮」的一個縮影,只是聚焦精緻發展,打造環境「青而綠」、形態「小而美」、產業「特而優」、機制「新而活」的特色小城鎮的起步之旅。
  • 「染色」黃顙魚傳言又起 專家稱或與人工色素有關
    他拎了一袋黃顙魚前來諮詢:「我買的野生黃顙魚褪色了,是不是遇上了『染色魚』?」&nbsp&nbsp&nbsp&nbsp&nbsp讀者投訴:冰箱裡才放一天,黃顙魚褪色了&nbsp&nbsp&nbsp&nbsp&nbsp黃顙魚肉多刺少,陳先生全家都愛吃,尤其是6歲的孫子。
  • 黃顙魚寄生蟲病及防治技術
    黃顙魚寄生蟲病及防治技術出處:江西水產科技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8-08-21 20:51:00&nbsp&nbsp&nbsp&nbsp此外,還有黃顙嗜子宮線蟲(P.fulvidra&nbspconi)…寄生於黃顙魚的眼窩引起的嗜子宮線蟲病;黃顙異鉤棘頭蟲(Arhythmacan&nbspthuspseudobagri&nbspWang)、絛蟲等寄生於黃顙魚腸道分別引起的棘頭蟲病,絛蟲病,但危害不大;鰾等睪吸蟲寄生於黃顙魚鰾等部位的鰾等睪吸蟲病
  • 漁民安·漁獲豐·漁家樂——僑港漁民的新年願望
    新華社南寧1月1日電題:漁民安·漁獲豐·漁家樂——僑港漁民的新年願望新華社記者王念、潘強新年第一天清晨5點,天麻麻亮,廣袤的北部灣海面透出霞光,海鳥迎著2020年第一縷陽光自由飛翔。這個並不大的岸邊海鮮市場一直非常熱鬧,漁民們在這裡卸下漁獲就地交易,最新鮮的魚蝦蟹螺從這裡運往全國各地。僑港意為「歸僑之港」。乘船從海面回望僑港,這個陸地面積只有0.6平方公裡的小鎮上住著1.8萬多漁民,95%是歸僑和僑眷,一排排黃白相間的樓房錯落有致。「真想不到!真想不到!」70多歲的歸僑楊志娟對記者連聲說。
  • 武漢市新洲區的著名土特產「漲渡湖黃顙魚」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
    「漲渡湖黃顙魚」是武漢市新洲區的著名土特產,曾榮獲中國武漢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近日,它又傳來了好消息。9月23日,漲渡湖黃顙魚在北京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這將有效提升「漲渡湖黃顙魚」的品牌保護,促進產地周邊的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
  • 恐怖「怪病」襲擊全國黃顙魚,「元兇」竟然是鮰愛德華氏菌
    曾教授表示,願為養殖朋友們提供黃顙魚疾病的實驗室義務診斷,有新鮮樣本的養殖朋友可以聯繫他進行相關研究和檢測,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儘快確診該病害並找到防控方法。長江水產研究所魚類病害研究室曾令兵教授團隊公布了初步的調研結果:近期,全國養殖黃顙魚發生暴發性疾病,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