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專訪丨野獸派藝術工作室:希望更多人知道和看到不一樣的黏土...

2020-12-11 度看廣西

由百度百家號南寧中心提供的人物專題專訪報導來啦!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將對優秀的設計周參賽創作者進行持續採訪,發布專人專訪,並錄入百度app南寧頻道的「創作不止,對話藝術」專題,為您賦能加成百萬曝光!

龍雨

01小百:龍龍您好,請問您為什麼把自己的工作室起名「野獸派藝術」呢?

龍龍:

建立野獸藝術工作室的初衷是我想創作更多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堅持手作、堅持藝術,起這個名字也是是因為我喜歡獨一無二、狂野、霸氣且有張力的東西,用野獸來表達我的作品,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02小百:據我們了解,您創作了不少黏土作品。請問您是因什麼原因接觸黏土這門手藝的呢?

龍龍:

剛開始接觸黏土是因為上高中的暑假時經常去幫我老師做助教,其中就有黏土教小朋友做小玩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黏土這個東西,很簡單的圓形變人偶。

再次接觸是到了大學實習的時候有個七夕節,想著這麼多人賣花,我也想賣點東西,於是自搗鼓起了捏黏土玫瑰花,為了讓它更逼真,還買了包裝紙,誰知道,非常受歡迎,堅持了一段時間做定製玫瑰花花束。

後來覺得黏土的可塑性太強了,有天翻微博看到別人發的翻糖蛋糕,想著黏土的質地會不會也可以做出翻糖的效果,馬上又行動了起來,就有了黏土蛋糕模型…再到後來的黏土多肉植物,創作出一系列的黏土作品後,我發現,做了手作黏土我離我的繪畫專業越來越遠了,我用不到我最愛的色彩、顏料和畫筆,靈感一現,為何不能把兩者做一個結合呢?就才有了最後的黏土浮雕畫…黏土浮雕立體牆…在這個自學自己搗鼓創作的過程讓我很是享受。

因為只有在不斷的創作中,你才會收穫更多。

03小百:請問您是否在創作中有意將黏土藝術和版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龍龍:

是有意來做結合的。

黏土和繪畫我同樣不想丟棄,想著他們要是能做一個結合,那應該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黏土的顏色有限,且幹了之後顏色還會變得舊舊的,那顏料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次嘗試發現居然真的很不錯,因為我本身對色彩就比較敏感,所以你會看到,我作品的色彩用色是很大膽的,視覺衝擊力很強,這無形中就變成了辨識我作品的標誌也成為了我的創作風格。

04小百:對您來說,版畫藝術是否有獨特的吸引力?

龍龍:

黏土浮雕畫對我來說是極具魅力的,因為它可塑性強,能創造出很多的可能性且少有。

05小百:請問您這次帶來參加比賽的作品是什麼風格,它的藝術風格和特殊含義有哪些?

龍龍:

這次參加設計周的作品是我最喜歡的系列作品,它包含了我喜歡的裝飾畫元素和強烈的色彩對比表達——用油畫框做底,做出色彩碰撞的背景色,用黏土做主體物,視覺的衝擊感就比平面的強很多,且上面的裝飾圖案也是用黏土一塊塊捏出來剪裁進行拼貼的,色彩的搭配也是憑著自己感覺走,我個人是很喜歡的。

06小百:我們在您的作品裡注意到,您有許多作品是偏獵奇、奇幻風格的,請問您為什麼偏愛這類風格的作品呢?

龍龍:

創作的時候其實我沒有想很多,通常就是看到什麼事物的時候的某個點給了我靈感,我就會馬上動手創作下來,我喜歡動物的比較多,但我又不希望展示的只有它們可愛的一面,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風格吧。

07小百:請問您如何看待「藝術已死」的說法?

龍龍:

「藝術已死」的說法我是不贊同的,只是邊界變化大了,也就是說"什麼是藝術"這個概念被擴展了。只要這個概念是可以變化的,藝術就死不了。它至少,總能套到能活下去的某種其他概念上。

其次,人本來就是情感和理智共存的動物,只要這兩能共存下去,藝術就至少是部分人的需求之一,這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不認同「藝術已死」的說法。

08小百:請介紹一下您的創作理念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對設計周的想法和期望。

龍龍:

未來我還是會堅持初衷,創作出更多的作品,把黏土藝術繼續創作下去,讓更多人知道和看到不一樣的黏土藝術,也期望廣西設計周能聚集到更多有想法,有創意的設計人,一起閃閃發光,也祝願廣西設計周越辦越好!

感謝龍雨老師對本次設計周活動的大力支持。

在龍雨老師的談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持初心、堅持手作的設計師對設計、對作品的嚴格追求和赤誠之心。希望您的作品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希望黏土藝術能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藝術不止,創作不死。

希望野獸派藝術工作室發展越來越好,願越來越多的廣西本土設計師破繭成蝶、展翅翱翔!

為城市發聲,廣西原創內容生產生態感謝有你!

相關焦點

  • 青春派招募丨視覺藝術工作室籌建招新
    經過歷年改革,青春派·文化傳播社現採取公司制自我管理模式,按媒介創建工作室,招募和培養具有豐富經驗的學生擔任總監和主管,聘請行業精英擔任顧問,新生入會經嚴苛的考核程序錄用為見習生。各職務級別不設任期、不受年級限制,社員憑藉能力的提升和實踐作品的質量晉升職務。
  • 又一位法國野獸派畫家——吉恩·皮藝術作品以及其畫派簡述
    今天介紹的這位藝術家——吉恩·皮(Jean Puy,1876年11月8日 - 1960年3月6日)是一個法國野獸派畫家。我們首先簡單的敘述一下野獸派以及其理念、風格、影響、特點以便朋友們對吉恩·皮繪畫的欣賞。
  • 西方藝術史:野獸派繪畫的領袖人物 從繪畫到剪紙 亨利·馬蒂斯
    野獸派的藝術在1905年巴黎的畫展上,一群畫家展出的風格奔放隨意、無拘無束的作品,被一位評論家貶斥為"野獸派"(Fauvism),也是現代美術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畫派。他們強調主觀自由發揮,強調形的表現力上是一致的。
  • 北漂女孩的故事:用手工粘土治癒自己,活得跟小孩一樣的天真!
    在人生的低潮期,她通過黏土作畫重新找回自己應有的生活態度和位置,並且把對黏土的熱愛轉化成為生命中持之以恆的事業,讓更多人了解、享受黏土畫帶來內心的安定。所幸的是,宏宏終於在在幾米的世界裡面找到了宣洩的出口,並藉由自己手中的黏土把心中所想捏造出來。換取心中的平和。收穫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難能可貴面對生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只有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生活,自己的選擇才會更符合的心意。
  • 突破圈牢野獸派
    在二十世紀最初的二十年裡,藝術家們就已不復守舊,各種藝術潮流連三接二登上歷史舞臺,活躍的弄潮兒們在藝術舞臺上巧妙地展示著自己大膽的個性。新藝術不再接受任何限制,藝術家們突破了傳統的表現形式和繪畫技法,各種新的藝術語言迫不及待地誕生了。二十世紀的藝術界,家畜註定要被野獸取代。
  • 油畫的色彩與光線,野獸派馬蒂斯如何對蘇格蘭繪畫藝術的影響
    它的來源由來已久,1905年野獸派在巴黎展覽,法國先鋒藝術家馬蒂斯的作品對資深色彩畫家的藝術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後來被一批年輕的藝術家追隨。馬蒂斯,油畫但是,這位野獸派大師的極端色彩是如何轉化到衝動的蘇格蘭下一代藝術家身上的呢?
  • 賣花已不再是主角 Beast Home帶你認識全新的野獸派
    雖然鮮花市場不斷有新的玩家加入,不過,野獸派似乎已經開始開始轉型成生活方式品牌,開啟了高端家居店。      野獸派(THE BEAST),對很多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從2011年憑著微博故事花店成長到如今的新銳藝術生活品牌,經營品類從鮮花擴展到了家居生活等,甚至很多明星也是品牌的粉絲。       從花店轉型藝術生活品牌,擁有豐富明星資源   2013年,野獸派開始開設線下實體店,至今在全國已有28家店,分布於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重慶、天津、廣州、深圳等城市。
  • 野獸派開了一種叫「野獸之家」的新店 為的是專心致志賣家具
    野獸派創始人、COO莊瑩在天貓品牌日媒體群訪活動時表示。生活方式品牌這樣的定位在現在的零售市場中早就不新鮮。它為品牌提供了拓寬產品種類的機會,也是品牌提升形象、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有效手段。野獸派的目的也不外如是。但它本就擅長品牌推廣,並已通過社交媒體建立起一定的識別度和美譽度。它更想解決的問題是,品類單一造成的業績表現不穩定。
  • ——百度內容創作者@奇妙博物館專訪
    內容創作者似乎不需要去試探命運,只需要製造巧合,把一個又一個關於人性、關於情緒的事件以戲劇化的方式渲染之後呈現在看客們的眼前。這種把物件串聯起來的行文形式於奇妙博物館的創作團隊而言,正如他們的內容負責人王佳音所說,「這也算是必然中的偶然,我們希望能夠用比較獨特的方式加深用戶對帳號的記憶。」而他們的觀看者也恰恰因為這個偶然又必然的靈光一現而選擇成為他們的「參展者」,與他們共同完成這次創作上的行為藝術。
  • 想了解什麼是野獸派建築作品,別錯過這本寫真
    平面設計師皮特·查德威克(Peter Chadwick,倫敦設計工作室 A Popular Space 的創始人)對野獸派藝術有著發自肺腑的熱愛,但是他沒有試圖用太多語言去解釋自己的心情。建築運動本身就具有直率生硬但誠實樸素的特點,查德威克也用了一種同樣風格的方式詮釋自己的心聲——一本由英國費頓出版社(Phaidon)出版的黑白照片寫真集。
  • 什麼是野獸派,一人簡說
    簡單說:野獸派,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等等的西方繪畫。野獸派,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畫派。認真說:野獸派,欲變而不知變者。西方社會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很多傳統人物肖像畫家,生活生存受到了劇烈的衝擊。催生了很多畫派,而野獸派是裡面比較尷尬的。一個叫亨利·馬蒂斯的法國人,生於1869,死於1954。他是野獸派的發起人,領袖。
  • 野獸派的家居風格,看完令人上頭
    關於野獸派的概念「野獸」一詞進入藝術界乃至家居界,其實是1905年秋季沙龍展覽上,法國著名藝術批判家Louis Vauxcelles看見了雕塑家馬爾克的雕塑作品,被一群繪畫風格狂野的畫作包圍的畫面,於是在Gll BLas的刊物上,寫下了一句帶有野獸的評語。
  • 衍藝圈丨專訪藝術家——張蓉
    專訪藝術家張蓉1988年生,陝西渭南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中國精神工作室,清華美院美術理論研究與書畫創作高研班。2019年9月 首屆陝西省寫意油畫研究會畫展入展2019年9月 渭南市教育系統主辦的「喜迎祖國華誕、展現教師風採」書畫展(獲三等獎)專訪內容
  • 校園裡丨用廢舊物品和輕質黏土製作藝術作品,有想法,夠新穎
    藝術節上全體師生共創作800餘幅作品用廢舊報紙拼貼創作的《撕貼駿馬》,以廢舊塑料、碎布頭、紙盒為原料做成立體的《溫馨小屋》,將世界名畫元素借用輕質黏土塑造成立體圖畫……城關區九州小學的師生們藉助奇妙的想像於日前的藝術節上創作出一系列彰顯才情智慧的藝術作品
  • 黏土工匠:讓一把「泥巴」講故事
    黏土這種指尖上的藝術,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就能將無型的黏土設計成他想像的樣子。黏土這種天然的材料給了潘建得最初的藝術快樂,最終也變成了他最佳的情感表達方式。一直以來,潘建得玩的材料都以超輕黏土和軟陶居多,前者可以自然風乾,後者則需要烤制。中國雖然是瓷器大國,但軟陶卻是「舶來品」,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黏土。
  • 野獸派攜手ELLE X BEAST溫暖使者譚松韻 盛大發布金色眼淚香氛系列...
    結緣野獸派,譚松韻的金色擁抱從青蔥年少一路走到三十而立,從演不了主角到提名觀眾喜愛的女演員,譚松韻一路成長蛻變,已然破繭成蝶。她一次次打碎了女演員「年齡限制」的魔咒,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走到現在。哪怕背後有淚,也從不失掉「溫柔」,她一直勇敢堅韌地做自己,讓身邊的人安心。
  • 大都會×野獸派聯手合掀跨界風潮 瀋陽首家藝術生活館完滿盛放
    藝術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人們常常認為藝術是美術館的展品、藏品,將藝術拒絕於生活之外。但當建築與藝術巧妙地融合必然會發生美的合力。 (保利大都會藝術生活館開放現場)l 城市藝術碰撞 瀋陽首家藝術生活館晉升網紅新地標9月21日保利大都會聯合野獸派藝術家居,共同打造了瀋陽首家藝術生活館。
  • 自由繪畫丨具體派:日本戰後的前衛藝術
    ,而是希望創作者與材料共同升華。他指出,即使創新如點畫和野獸派,都在某程度上改變了素材迎合自己的需要。因此,他們在歷史上的任務已經完結——他們對於現世的人來說,不再創新,也不再有趣。反之,他對喬治·馬蒂厄(Georges Mathieu)和傑克遜·波洛克的作品推崇備至,形容他們的作品「擺脫了傳統的規範」,並啟發了具體派成員創作。
  • 專訪王者品牌總監張雅緹丨王者榮耀三年曆程,不一樣的峽谷之路
    專訪王者品牌總監張雅緹丨王者榮耀三年曆程,不一樣的峽谷之路 三年的時間,《王者榮耀》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
  • 安德烈· 德蘭:他也是野獸派創始人之一
    你肯定看過野獸派亨利·馬蒂斯的作品,但你可能沒聽說過同為野獸派創始人的安德烈· 德蘭(有翻譯為:德雷恩、德朗)。安德烈·德蘭(André Derain,1880-1954),法國畫家、雕塑家,是野獸主義最重要的實踐者之一,是20世紀初期革新性繪畫的先驅和現代藝術運動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和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莫利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是野獸派繪畫最重要的領袖和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