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多數學校都已經進入第三單元的學習,本單元特點是:要記憶的東西多,易混淆,我們把這一部分的知識做了一個小結,呈現給同學們。後面安排專題練習來鞏固這部分知識。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 原子 離子
1.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基本性質:
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⑵分子間有間隔,且分子間受熱增大,遇冷縮小,氣態物質分子間間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⑷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2、從分子的角度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純淨物與混合物
⑴物理變化: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⑵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了改變 。
(3)純淨物:只含有一種分子 (4)混合物:含有多種分子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3.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基本性質與分子相似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分子
原子
相似點
質量小;體積小;不斷運動;有一定間隔。
相異點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 小粒子。
2.分子在化學變化中 可以再分。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的最小粒子。
2.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相互聯繫
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注意】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都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因此分子和原子是同一級別的兩種粒子,沒有大小之分。
4. 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結構
①原子由原子核(帶正電)和電子(帶負電)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帶正電)和中子(不帶電)構成
②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③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
(2)原子的質量: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的質量≈質子質量+中子質量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 = 質子數 = 原子序數
下面我們用視頻來回顧複習一下!
氨分子的運動實驗
原子的結構
如果想要word列印版,歡迎留言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