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2021-01-18 網易

  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顯。

  古語有云: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老年經不得逆境。

  人,不能過得太閒。

  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

  到了不惑之年,中年不是停滯,而是擇優前進。越到中年,越不能閒。

  忙碌,是治癒世間一切心病的良藥。

1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

  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

  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看著孩子像是學壞,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

  俗語講:無事則生非。生活中產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為太閒。

  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人。

  

  從前有一對夫妻,相濡以沫很多年,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和睦。

  有一天,丈夫興高採烈地回家,告訴妻子,說自己買彩票中了一千五百萬的大獎。

  兩個人欣喜若狂,一夜無眠。第二天,兩個人都辭掉了工作,打算從此遊山玩水,不再辛苦勞作。

  然而逍遙的日子過了沒多久,兩個人就出現了矛盾。

  女人閒在家裡發慌,在丈夫的鼓動下,學會了打麻將。越打越大,越輸越多。

  兩個人因為錢的事情,開始沒日沒夜地爭吵,最後鬧到離婚,曾經的幸福夫妻如今反目成仇。

  有人說,廢掉一個人最狠的方式,就是讓他永無止境地閒著。

  故事中的這兩人,就是因為太閒,毀掉了自己,也毀掉了家庭。

  《勸民》詩云:不見閒人精力長,但見勞人筋骨實。

  工作是人生中的一場修行,無事可幹、不務正業的人,如果閒散下來,會滋生出很多惡習、壞毛病。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

  人太閒,就會胡思亂想,太懶惰,就會體弱多病。

  人總要讓自己有點事情做,精神才不會空虛乏味,身體才不會懈怠無力。

2

  人閒則生事,人忙則無事

  沈從文先生說:「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休閒,休閒會失去生活的意義。」

  忙碌的生活使人精力充沛,懶散的生活讓人無精打採。

  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

  忙碌起來,還哪裡有時間傷春悲秋?

  忙碌,是治癒一切自怨自艾(yì)的良藥。忙碌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佛光禪師門下,有一個弟子叫大智,在外遊學二十年。

  等他回來的時候,看見師父充滿活力,就像他臨走時那般年輕。

  他心裡疑惑,問師父:「您這二十年過得怎麼樣呢,為什麼不見您衰老?」

  禪師笑了笑:「這二十年,我過得很好,每天講學、說法、寫字、畫畫,和你在外遊學一樣開心!」

  第二天,弟子們還在睡夢中,禪師已經起床誦經、做早課。早課過後,緊接著為弟子們講經說法。

  有閒暇時間,還要練習字畫。從早忙到晚,沒有一刻停歇。

  

  大智問師父:「師父,您整日如此忙碌不覺得辛苦嗎?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要讓自己如此勞累呢?」

  佛光禪師回答:「我每天這麼忙碌,哪有時間變老呢?」

  是啊,如果整天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就會感覺很充實,自然身心健康。

  閒不住的人,根本沒時間變老。

  古語有云:人閒是非多,百忙解千愁。

  忙碌是一種幸福,沒時間體會苦痛;奔波是一種快樂,能真實感受生活。

  60歲的嚴歌苓,依然是一個忙碌的「空中飛人」。每天寫作6小時,每隔一天就要遊泳1000米。時至今日,她仍然保持著自己優美的身材。

  齊白石一生筆耕不輟,在70歲時仍然堅持每天作畫。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9歲仍然忙碌在田間,他說雜交水稻讓他沒時間變老。

  人不能太閒,太閒,則無所事事,易生雜念。

  這世上,沒有比每天躺著看幾小時電視更容易衰老的事了。

  忙,是治癒一切心病的良藥。

  

3

  人忙心不忙,心閒人不閒

  星雲大師說:忙,也是一種修行。太閒,會讓人產生妄想。人忙心不忙,我們心要安詳。

  同樣是忙,有些人忙得一團紛亂,有些人卻可以氣定神閒。

  所謂:人忙心不忙,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在忙碌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獲得自在灑脫。

  很多人抱怨工作忙碌辛苦,如果只把這種忙碌當做一種壓力,人就會活得很累。

  但是如果能將工作視為興趣,帶著激情去工作,人生就會大不相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

  他曾經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第一份工作,雖然天不亮就得去上班,辦公室裡的燈光又很昏暗,但是我從未厭煩過這份工作。我甚至為工作而著迷,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我對於工作的熱愛!」

  他還說:「我從未嘗過失業的滋味,並不是我運氣有多好,而是因為我如此熱愛我的工作。如果視工作為樂趣,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視工作為任務,那麼人生就是地獄。」

  

  忙是法喜、忙是發心、忙是進步、忙是安住。

  從「忙」當中,我們可以體會生命的價值和工作的意義;忙也讓我們獲得許多知識,認識很多朋友,結下許多善緣。

  在「忙」的同時,我們也要適時享受生活,把生活當做一門藝術,偶爾放慢腳步,會發現更多別樣的風景。

  塵世間,無數人為了金錢名利忙到心累。

  而那些生活的智者,卻總能留一江春水細浪淘洗勞碌之身軀,存一顆閒靜淡泊之心,靜看花開花落。

  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

  閒是一種對生命的修復,忙是一種對生命的釋放;閒能讓生命更加充實,忙能讓生命更有意義。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握好生命的節奏,走出生命美妙的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深度)
    的確,我們身邊也有太多人因為年輕時偷懶捨不得吃苦,到老了才悔恨不已。所以說人啊,千萬不能活得太閒!太閒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好好一個前途光明的職場人,硬生生把自己放縱成了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再後來,他跟身邊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閒著,真的會毀掉一個人。」所以,做人啊,真的不能太閒。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
    的確,我們身邊也有太多人因為年輕時偷懶捨不得吃苦,到老了才悔恨不已。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有個同事,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自己也積攢了些人脈和資源,便辭掉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自由職業者。剛開始,因為他信心十足再加上還保持著往常工作時的作息,確實生活輕鬆了許多。
  •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所以,真正有涵養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明朝正德十四年,王陽明奉命去緝拿寧王,可沒想到他順利擒獲寧王之後,竟招來奸臣的嫉恨。宦官張忠、羽林軍許泰率領的軍隊進駐到南昌一帶後,為了爭奪功勞,故意挑釁王陽明,對其百般辱罵,然而王陽明絲毫沒有任何動作。
  • 人太閒,必有災!
    人太閒,必有災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故事中的這對夫妻,就是因為太閒,毀掉了自己,也毀掉了家庭。《勸民》詩云:不見閒人精力長,但見勞人筋骨實。工作是人生中的一場修行,無事可幹、不務正業的人,如果閒散下來,會滋生出很多惡習、壞毛病。
  • 做人不能太閒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 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 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看著孩子像是學壞,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
  • 人太閒,是一場災難(深度好文)
    這一場大戰,屬實是驚心動魄,百轉千回。櫻雪妃看向視頻裡的羅軍,她微微鬆了口氣。同時,她忍不住問自己:「如果是我,面對強我一級的高手,我肯定做不到他這般優秀!」視頻前的盧娜,她的眼神更加複雜。「宗寒,你又贏了。你讓我怎麼不懷疑你是羅軍轉世呢?你實在,太優秀了!」火文峰落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儘管火文峰的傷不重,但是他掙不開婆羅法則。
  • 「不要跟太閒的人交朋友」
    可人若太閒,那就不一定是福氣,說不定是災難。當你空閒久了,才會明白,閒的發慌多可怕,閒的無趣多遭罪,閒的日子多空虛。01太閒的人,會以為你也很閒。可你總是不分輕重,為這麼點小事鬧騰半天,讓人絕交的心都有了。我還建議她趕緊找工作,不要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聊的事情上。《菜根譚》中曾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說白了就是,太閒的人,容易無事生非,沒事找事。
  • Costco遇到上海人是一場災難
    今天我會很正式地向你論證,Costco遇到上海人,真的可能是它創辦以來的一場災難。我們先從一道數學題說起,現在拿出你的手機,調出你的計算器,你可以輸入10+10%試一試它的結果。因為計算器是西方人的發明,當然也就是基於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是基於西方人的兩個基本情況。第一個情況是,西方人的算術能力太弱,中國人如果要比算術,那絕對連火星人一起秒掉十幾個天文單位。但你別抬槓,我並不是說中國人數學厲害,而是算術厲害。而且是中國人大多數算術都特別厲害,相比西方大多數人來說。
  • 人生在世,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勞逸結合,張馳有度
    人生在世,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這句話出自《菜根譚》,勞逸結合,張馳有度的智慧生活。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事業的理解,都想做一點事。人不可能什麼事都不做,因為人生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實踐的旅途。
  • 孩子的成才,對父母是一場災難
    但是,「孩子開始學」也慢慢的成為有些人害怕的事情。沒有成為父母的年輕人對此不太感覺,有孩子上學的家長對此更有感受。從小學開始,接孩子上學和放學總會有出現家長的身影。對於孩子家庭實力和背景,總有人格外關心。除了一部分老師,還有一部分同為家長的孩子父母。
  • 一場災難,讓我們徹底認清了你
    俗話說,看清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當災難和困難出現的時候,最能看清一個人的嘴臉,所謂患難見真情,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吧!今天,我要說的是國家災難,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經歷這次苦難,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真正看清楚了一些人的真面目,也是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才能徹底,清楚,透明,赤裸裸的看清楚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渺小,一個人的偉大,一個人的可恥,真的就是那麼簡單,那麼明了。
  • 人生感悟:人與人走太近,是一場災難
    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刺,靠得越近扎得越疼。 人到中年當明白不要和任何人走太近,失了邊界感的關係很容易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每一個成熟的人都明白人與人之間保持界限的好處,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扮演著各種角色,每一個角色又都有各自的獨特,沒有界限感的人看似親近熱忱,實則很容易就會給別人帶來窒息感。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是喜歡獨處的,因為獨處意味著自由,追求自由是大家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太多人為了追求自由暫時放棄自由裝出一副愛熱鬧的樣子四處社交。
  • a disaster的含義,並不只是「一場災難」這麼簡單哦
    01a disaster本意是「一場災害、一場災難」,比如自然災害national disaster(自然災害又如地震災害earthquake、海嘯tsunami等等)、海難sea disaster、經濟災難economic disaster。
  • 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如今成年人的世界裡,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麻木漠然。不生氣、不關心、不在乎、不計較……甚至美其名曰—「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對於這一點,我無法認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2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羅·伯頓曾說過:「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遇事過於情緒化,人們心中的魔鬼就會漸漸浮現。
  • 復工之後被辭退了:一場災難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安全感?
    疫情還沒完全結束之時,部分公司冒著風險復工了,在這場災難中經濟幾乎停滯,有的公司宣布倒閉或者裁員,這隻突然來襲的黑天鵝,又掀起了一波新的失業潮,宅在家裡終於等來復工通知,誰也沒有預料到還沒上班就失業了。
  • 媽媽的溺愛對孩子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但作為母親,你們是否知道,過分的溺愛,對於孩子卻是一場災難,甚至會摧毀孩子一生的幸福。母愛是無私的。每一位母親總想把最好的東西、最深沉的愛給予孩子,生活中對孩子的關愛無微不至,關懷備至。在生活中,飯要做好端到桌上,給孩子盛到碗裡,甚至餵到嘴裡,孩子的衣服要洗淨疊好放入衣櫥裡。
  • 上班太閒沒有價值感,該如何調整狀態?可以試試做副業
    有的人覺得這不是他們的問題,經濟不景氣,沒有業務機會,他們也無法改變什麼,除非公司給他們調整崗位做。還有的人則自己也意識到狀態不好,迫切希望改變這樣的情況,反過來還尋求公司給予幫助。對於這些不同心態的員工,究竟該如何看待呢?
  • 心太軟,是一場災難
    誠然如此,就像《陸犯焉識》裡寫的:「心太軟的人快樂是不容易的,別人傷害她或她傷害別人,都會在心裡病一場。」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工作和生活中那個心軟的人,總是處處妥協,事事退讓。殊不知,太過在乎別人的感受,註定自己不會好受。
  • 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讓他懂得幸福就在心中
    幸福是時時刻刻存在的,生活中的每一秒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但關鍵還是我們能不能去感受幸福,因為幸福有時很具體,有時也很抽象……小李本來是一個生活很艱苦的人,每天拼命地工作也只能剛好維持日常開支,他非常羨慕那麼住洋房
  • 愛得太滿,註定是一場災難
    所以,還是愛一個剛剛好的人,愛別人的同時,記得愛自己別愛得太滿,天下之事除了情情愛愛,沒別的可做了嗎,每個人每種關係就有特定的一種角色,努力地做好自己,愛時用力去愛不留遺憾,散時狠狠轉身不讓自己後悔。從此只是江湖往事,能回憶起就懷念一下,實在記不住當從來沒認識過,是書不好看還是手機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