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魔方大語文,讓孩子愛上語文,做有修養的人!
春季作文學位已滿,數學英語個別班級尚有少量學位,歡迎諮詢!電話:6288779
聽故事
點擊下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
學成語
房謀杜斷 [fáng móu dù duàn]
[釋義] 指唐太宗時,名相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 兩人同心濟謀,傳為美談。
[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例句] 房玄齡和杜如晦被稱為房謀杜斷,都是貞觀時期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房謀杜斷
唐太宗李世民有兩個得力的助手,都是當時的宰相。一個是「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一個是「尚書右僕射」杜如晦。
那時,唐朝剛剛建立不久,許多規章典法還不是十分的齊全,都是他們兩人商量著更改制訂的。他們二人一起,將規章法規建立的十分完善。
因為兩個人十分默契,所以人們就把他們兩人並稱為「房、杜」。 史書中記載道:唐太宗和房玄齡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齡總是能夠提出精闢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猶豫不斷,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
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請來。杜如晦一來,能將問題分析的頭頭是道,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齡的意見和辦法,兩個人總是能一起做出利於國家發展的決斷。
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出計謀,一個善於作決斷,在當時看來,房、杜二人同心輔政,是合作得非常協調的,所以人們稱讚他們「笙磬同音,惟房與杜」。
他們就被後人稱為做「房謀杜斷」,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
海豐家長生活平臺:
致力於提供家庭教育方面最新資訊,提升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分享優秀家長的成功經驗,優化教育成長理念,同時也為孩子提供各種學習輔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