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東婦科「小身材,大本事」——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蔚然成風
腹腔鏡手術在過去的20年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婦科疾病治療的主流方式。相對以往的開腹手術,由於其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勢,讓很多女性在面對二者的選擇時,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腹腔鏡手術。
-
深圳同仁婦科醫院專家解讀子宮肌瘤微創技術
傳統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症狀輕的患者,若子宮大小不超過孕12周的大小,則不必手術,只要每3個月去醫院複查一次,隨時注意肌瘤的變化即可,特別是近絕經期的患者,因絕經後肌瘤有自然萎縮的可能,所以一般都主張保守治療。
-
我市首例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手術在內蒙古中醫醫院完成
呼和浩特晚報訊 日前,內蒙古中醫醫院採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療方法為一名50歲女性成功摘除了子宮肌瘤。該手術尚屬我市首例。據了解,家住賽罕區的郭女士於今年4月份因出現陰道流血、頭暈、貧血等症狀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患了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並不可怕 患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因不願失去自己的子宮,李女士進行了5年的保守治療,但子宮肌瘤仍不受控制長到了約9cm之大。通過長沙長海醫院的子宮肌瘤剝除術,李女士終於解決了體內的這顆「定時炸彈」。
-
臨沂協和醫院婦科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成功案例
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女士在縣城的醫院做了檢查,B超顯示她的子宮肌瘤較大,而王女士選擇了保守治療,採取中藥調理的方式。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女士的子宮肌瘤不但沒有消失,體積反而增大了,經彩超檢查顯示:肌瘤12.2×9.3×8.5cm,屬於巨大肌瘤。於是,在親戚的建議下,王女士來到了市區的臨沂協和醫院,「臨沂協和醫院是專業的老品牌醫院,婦科手術好,老百姓信賴。」
-
上海都市醫院婦科:經期血流到「血崩」,子宮肌瘤是否危言聳聽?
近日一條刊登在廣州日報的子宮肌瘤治療案例登上了熱搜,事件女主因為子宮肌瘤拖到月經淋漓不盡乃至一天用21片衛生巾的程度,子宮內平滑肌瘤合併導致重度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多種併發症,最後需要多個科室合作切除子宮才逃離「鬼門關」。
-
子宮如孕6個月卻不是孕婦,原來是它在作祟
劉群英介紹,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多發於35至50歲的婦女。子宮肌瘤的體積一般不大,像李女士這種巨大子宮肌瘤非常少見。「她的肚子很大,體型跟懷孕6個月的孕婦沒區別,我觸摸到她肚子都能摸到子宮了。」劉群英說,經過初步檢查,李女士為多發性子宮肌瘤,予收入院進一步治療。
-
濱州女子患多發子宮肌瘤,肚如孕5月大小,微創手術成功摘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琳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一病區接診一多發子宮肌瘤患者,患者的巨大子宮和子宮肌瘤幾乎佔據整個盆腹腔,肚子如同5月孕肚大小。濱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一病區主任李永梅帶領團隊為其行腹腔鏡下巨大子宮切除術,終於在夾縫裡順利切下病變子宮。術後患者無手術併發症發生,經過積極的治療護理,術後第5天順利出院。今年6月,53歲的王女士來到濱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一病區就診,婦科檢查提示,多發子宮肌瘤,子宮增大如孕5月大小。「必須儘早手術!」接診醫生李永梅主任說。
-
子宮肌瘤開腹手術後,要注意哪些?
子宮肌瘤是一種高發的婦科良性腫瘤,患子宮肌瘤後,很多女性會選擇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來進行治療。那么子宮肌瘤開腹手術後,要注意哪些呢?
-
子宮肌瘤治療後要休息多久?
子宮肌瘤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的症狀、年齡、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類型、大小、數目全面考慮。 一觀察等待 無症狀的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療,特別是近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肌瘤多數會萎縮,症狀會消失。建議每3-6個月隨訪一次,若出現症狀可以考慮進一步治療。
-
以針代刀「燒死」子宮肌瘤,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為患者「消融」病痛
日前,該院在一天內完成2例子宮肌瘤微波消融手術,這也是該院2020年新開展的一項新技術。據悉,患者李女士今年43歲,發現子宮肌瘤已有4年,月經量增加兩年,每次來月經時,衛生巾用達20片,伴血塊及下腹輕微墜脹痛,影響工作生活。2020年年初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肌瘤直徑約3釐米,在多家醫院就診均建議切除子宮。
-
這項婦科手術仿佛"隔山打牛" 讓女性子宮更少受傷
東方網通訊員高豔4月3日報導:女性的子宮不僅是孕育下一代的搖籃,也是女性生理和心靈的「靈魂」器官。在二孩時代,保衛子宮、讓子宮少受創傷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今,一把無創無形的「海扶刀」在臨床應用逐漸成熟,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將其應用於婦科領域,開展了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相關治療,讓病人受傷害更少。
-
多發子宮肌瘤 腹大如孕6個月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葉曉燕 一名中年女子患子宮肌瘤7年,子宮大如懷孕6個月,日前在省人民醫院婦科通過腹腔鏡完成了切除手術。據悉,腹腔鏡手術雖然很先進,但如果子宮太大,手術受空間和視野限制難度很大,需要醫生對解剖非常熟悉且有相當的腹腔鏡手術操作經驗,才可能完成。
-
桂枝茯苓丸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成,有少量的纖維結締組織,多見於30~50歲的婦女,其惡變率為1/1000。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雌激素水平的改變一直被認為是子宮肌瘤的誘發因素,同時也被認為是子宮肌瘤發生與發展的促進劑。最新報導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凋亡異常尤其是細胞凋亡過度抑制有關。
-
」隔山打牛,保女性子宮少受傷 一婦嬰開展海扶婦科手術超800例
二孩時代,保衛子宮、讓子宮少受創傷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今,隨著無創無形的「海扶刀」在臨床應用逐漸成熟,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簡稱「一婦嬰」)將其應用於婦科領域,開展了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相關治療,讓病人受傷害更少。
-
海扶刀無創治療14釐米子宮肌瘤,保宮第一選擇!
子宮肌瘤的傳統手術方式由於瘤體過大,醫生建議使用宮腔鏡開腹的方式剔除肌瘤,也就是通過打開子宮,把長在子宮壁上的肌瘤切除掉。「開腹會不會對以後懷小孩有影響啊?我還想生二胎,不想開刀,可以吃藥解決不?」用海扶刀設備治療子宮肌瘤,不用開刀、不用穿刺、不會流血,在不傷害子宮的情況下消融肌瘤。只需要趴在治療床上,醫生點擊儀器滑鼠,就能進行子宮肌瘤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治療。
-
子宮肌瘤怎麼治療效果好?5大Q&A詳細說明
Q1/子宮肌瘤是什麼?盛行率高嗎?所謂的子宮肌瘤,指的是由子宮的肌肉長出來的瘤;由於子宮的肌肉是平滑肌,因此,醫學上比較正式名稱應為子宮平滑肌肉瘤。盛行率約在育齡婦女中約佔12-25%,在手術切除下來的子宮標本中高達80%,是相當常見的婦科疾病。
-
一文了解子宮肌瘤在美國如何治療?
子宮肌瘤不是惡性腫瘤,一般也不影響懷孕。它們通常生長緩慢,甚至可能根本不生長。絕經後,由於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肌瘤往往會縮小。藥物可用於調整月經周期相關激素的水平,治療月經過量、骨盆腔壓迫等症狀。藥物並不能消除肌瘤,但可以使它們縮小。
-
子宮肌瘤切除後,男女性生活會受影響嗎?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過度增生等因素引起的女性子宮內多見的非惡性腫瘤,它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也可能會在多種位置生長。常好發於35到50歲之間的女性,會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嚴重的子宮肌瘤還會導致女性不孕不育,反覆流產甚至癌變的可能性。
-
子宮肌瘤術後10大常見問題,婦科專家一次性說明白了,女性一定要知道
子宮肌瘤微創手術和陰式手術創傷小,術後疼痛比較輕微,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開腹手術傷口相對較大,術後傷口疼痛比較明顯,可與醫生溝通,佩戴鎮痛泵,以緩解傷口疼痛。 如果覺得疼痛仍然無法忍受,也可在術後當天夜間,遵醫囑口服止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