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於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之際
「五四獎學金」
是唯一由學校全額出資的校級獎學金
2019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
北京大學將「五四獎學金」
確立為校設年度最高榮譽獎學金
「品學兼優」的形容之外
每位獎學金得主都是獨一無二的閃光個體
庚子歲末,回首2020
「光之華」特別邀請到光華管理學院
2020年度「五四獎學金」獲得者
聊一聊上一學年的生活
講一講學業之外的精彩
在光華樓前的銀杏樹下
他們追逐夢想,芳華綻放
快隨「光之華」一道
走進光華榜樣們的生活
去聽聽他們精彩的青春故事——
「充實就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好。」
劉浩宇,光華管理學院2018級金融經濟學方向本科生,2018級本科一班班長。他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愛好廣泛,多才多藝。2020年,他獲得北京大學第28屆挑戰杯五四青年科學獎特等獎,目前正在修讀數學雙學位。他曾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標兵稱號,連續兩年獲得「五四獎學金」。
身處光華,和最優秀的同齡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劉浩宇也曾被同輩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所困擾。
「高中、大一的時候,我一直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但是來到光華讀了一年書、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路徑有了更多了解之後,我也對自己能不能堅持走學術道路產生了懷疑。當你在校園裡讀博士,做不出想要的成果、每天焦頭爛額的時候,你看見別人都年薪百萬、事業有成,你心裡會不會有什麼落差感?於是大一的暑假我做了份實習,想感受一下我適不適合職場;結果發現我好像對這方面也不是特別感興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知道自己將來到底要做什麼,但是大二下就該分專業了,所以大二上那段時間我也挺迷茫、挺難受的。」
就在這時,同學向他發出了「挑戰杯」組隊的邀請。院系對參與「挑戰杯」的隊伍給予了充足的支持,保證了同學們能在指導老師的引領下、借「挑戰杯」的機會,完成一次學術實踐,體驗學術研究的全過程。於是,劉浩宇接受了邀請,參與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研活動。經過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他所在的團隊最終獲得了五四青年科學獎特等獎的好成績。
回想這次參賽經歷,劉浩宇表示收穫頗豐,在學術研究技能和為人處世心態兩方面都有不少成長。「這個參賽經歷讓我更加確定:我確實很想走學術這條路。」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之後,劉浩宇擺脫了同輩壓力帶來的躁鬱不安。在參與「挑戰杯」的過程中,他切實地體會到了探索新知是一件多麼令人愉悅而有成就感的事。
「對某個問題提出一個可能很不成熟的想法,然後通過查閱資料、設計實驗等等一系列方法去驗證、完善這個想法,解決各種各樣的研究過程中可能冒出來的新問題……這個過程很緊張、很有壓力,但也很有意思。每天實驗結束後看看今天的實驗結果、得出新的結論,無論結果顯著不顯著、符不符合猜想,你都會得到對這個問題的新認知;逐步探索然後收穫新知識的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當然,最後如果能寫出一篇好文章、得一個獎,那肯定就更有成就感了。」
燕園,這座往昔的皇家園林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未名湖邊,亭臺樓閣古樸大氣,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氣息,為學子提供了詩意的棲居環境。
上了大學之後,劉浩宇準備好好享受一下北京大學的校園生活。受到燕園裡這種文藝氛圍的影響,劉浩宇重拾了自己中學時因為學業繁忙而擱下的文藝愛好——吹笛子。隔三差五地,他就在校園裡不會影響到別人的角落裡掏出竹笛,陶冶性情。笛聲悠悠,思緒也跟著悠悠,心情也因此舒暢。
金秋十月的一個晚上,劉浩宇寫罷作業,便拿上笛子向外走,準備在笛聲中舒緩一下因連續幾小時的計算而緊繃的神經。晚上十時,平日常去的可供吹奏練習用的室內場地多已關閉,劉浩宇便往未名湖的方向走去。故都秋夜,金風送爽,風物宜人。湖心島上,劉浩宇吹起竹笛,笛聲悠悠,樂音嫋嫋。
正吹著,突然有人向劉浩宇搭話。那人說,自己是循著笛聲找過來的,並且表示湖心島的另一端也有人在演奏樂器;既然雙方有共同的文藝愛好,希望劉浩宇能過到他們那邊去,大家熟悉熟悉,交流交流。一直以來,劉浩宇都是「獨奏」;這是第一次有同學向他拋出「協奏」的橄欖枝。劉浩宇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互相學習、促進提高的機會,便欣然允諾。
和大家見面、三言兩語一交流之後,劉浩宇發現,大家都是喜歡在未名湖畔品味絲竹管弦之樂的「逸人雅士」。他們把劉浩宇拉進一個由同好組成的微信群,加上他群裡一共五個同學,起了個名字叫「未名五聖會飲群」;群友們中除了有會吹笛子的,還有會演奏簫、古琴等其他樂器的。劉浩宇說,當時真的有一種「高山流水會知音」的感覺。「為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大家相聚湖畔、演奏交流,不想任何亂七八糟的『凡塵俗事』,真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那種境界是特別美妙的。」
找到了「組織」之後,劉浩宇非常高興。他非常珍視和同好們這種「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友誼。「平日裡,大家交情不是很深;但就是因為大家都喜歡民樂、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契機,就有一種若有若無的聯繫把大家的心聯結到了一處,我覺得這種感覺特別好。」不久後的中秋之夜,群裡的大家又相約未名湖畔。中秋佳節,同學們因為疫情無法離校返鄉與家人團聚;與知音共赴一場月下民樂會,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浪漫的團圓。
劉浩宇覺得,在學業之外的這種與他人、與世界溫暖而浪漫的相遇,構成了他大學生活的另一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