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 | 劉浩宇:充實就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好

2021-02-15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誕生於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之際

「五四獎學金」

是唯一由學校全額出資的校級獎學金

2019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

北京大學將「五四獎學金」

確立為校設年度最高榮譽獎學金

 「品學兼優」的形容之外

每位獎學金得主都是獨一無二的閃光個體

庚子歲末,回首2020

「光之華」特別邀請到光華管理學院

2020年度「五四獎學金」獲得者

聊一聊上一學年的生活

講一講學業之外的精彩

在光華樓前的銀杏樹下

他們追逐夢想,芳華綻放

快隨「光之華」一道

走進光華榜樣們的生活

去聽聽他們精彩的青春故事——

「充實就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好。」

劉浩宇,光華管理學院2018級金融經濟學方向本科生,2018級本科一班班長。他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愛好廣泛,多才多藝。2020年,他獲得北京大學第28屆挑戰杯五四青年科學獎特等獎,目前正在修讀數學雙學位。他曾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標兵稱號,連續兩年獲得「五四獎學金」。

身處光華,和最優秀的同齡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劉浩宇也曾被同輩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所困擾。

高中、大一的時候,我一直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但是來到光華讀了一年書、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路徑有了更多了解之後,我也對自己能不能堅持走學術道路產生了懷疑。當你在校園裡讀博士,做不出想要的成果、每天焦頭爛額的時候,你看見別人都年薪百萬、事業有成,你心裡會不會有什麼落差感?於是大一的暑假我做了份實習,想感受一下我適不適合職場;結果發現我好像對這方面也不是特別感興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知道自己將來到底要做什麼,但是大二下就該分專業了,所以大二上那段時間我也挺迷茫、挺難受的。」

就在這時,同學向他發出了「挑戰杯」組隊的邀請。院系對參與「挑戰杯」的隊伍給予了充足的支持,保證了同學們能在指導老師的引領下、借「挑戰杯」的機會,完成一次學術實踐,體驗學術研究的全過程。於是,劉浩宇接受了邀請,參與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研活動。經過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他所在的團隊最終獲得了五四青年科學獎特等獎的好成績。

回想這次參賽經歷,劉浩宇表示收穫頗豐,在學術研究技能和為人處世心態兩方面都有不少成長。「這個參賽經歷讓我更加確定:我確實很想走學術這條路。」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之後,劉浩宇擺脫了同輩壓力帶來的躁鬱不安。在參與「挑戰杯」的過程中,他切實地體會到了探索新知是一件多麼令人愉悅而有成就感的事。

「對某個問題提出一個可能很不成熟的想法,然後通過查閱資料、設計實驗等等一系列方法去驗證、完善這個想法,解決各種各樣的研究過程中可能冒出來的新問題……這個過程很緊張、很有壓力,但也很有意思。每天實驗結束後看看今天的實驗結果、得出新的結論,無論結果顯著不顯著、符不符合猜想,你都會得到對這個問題的新認知;逐步探索然後收穫新知識的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當然,最後如果能寫出一篇好文章、得一個獎,那肯定就更有成就感了。」

燕園,這座往昔的皇家園林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未名湖邊,亭臺樓閣古樸大氣,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氣息,為學子提供了詩意的棲居環境。

上了大學之後,劉浩宇準備好好享受一下北京大學的校園生活。受到燕園裡這種文藝氛圍的影響,劉浩宇重拾了自己中學時因為學業繁忙而擱下的文藝愛好——吹笛子。隔三差五地,他就在校園裡不會影響到別人的角落裡掏出竹笛,陶冶性情。笛聲悠悠,思緒也跟著悠悠,心情也因此舒暢。

金秋十月的一個晚上,劉浩宇寫罷作業,便拿上笛子向外走,準備在笛聲中舒緩一下因連續幾小時的計算而緊繃的神經。晚上十時,平日常去的可供吹奏練習用的室內場地多已關閉,劉浩宇便往未名湖的方向走去。故都秋夜,金風送爽,風物宜人。湖心島上,劉浩宇吹起竹笛,笛聲悠悠,樂音嫋嫋。

正吹著,突然有人向劉浩宇搭話。那人說,自己是循著笛聲找過來的,並且表示湖心島的另一端也有人在演奏樂器;既然雙方有共同的文藝愛好,希望劉浩宇能過到他們那邊去,大家熟悉熟悉,交流交流。一直以來,劉浩宇都是「獨奏」;這是第一次有同學向他拋出「協奏」的橄欖枝。劉浩宇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互相學習、促進提高的機會,便欣然允諾。

和大家見面、三言兩語一交流之後,劉浩宇發現,大家都是喜歡在未名湖畔品味絲竹管弦之樂的「逸人雅士」。他們把劉浩宇拉進一個由同好組成的微信群,加上他群裡一共五個同學,起了個名字叫「未名五聖會飲群」;群友們中除了有會吹笛子的,還有會演奏簫、古琴等其他樂器的。劉浩宇說,當時真的有一種「高山流水會知音」的感覺。「為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大家相聚湖畔、演奏交流,不想任何亂七八糟的『凡塵俗事』,真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那種境界是特別美妙的。」

找到了「組織」之後,劉浩宇非常高興。他非常珍視和同好們這種「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友誼。「平日裡,大家交情不是很深;但就是因為大家都喜歡民樂、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契機,就有一種若有若無的聯繫把大家的心聯結到了一處,我覺得這種感覺特別好。」不久後的中秋之夜,群裡的大家又相約未名湖畔。中秋佳節,同學們因為疫情無法離校返鄉與家人團聚;與知音共赴一場月下民樂會,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浪漫的團圓。

劉浩宇覺得,在學業之外的這種與他人、與世界溫暖而浪漫的相遇,構成了他大學生活的另一重意義。

相關焦點

  •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2020-12-22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竢實揚華獎章」得主——2014級碩士黃文成
    近日,2016年度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竢實揚華獎章答辯會落下帷幕,我院也迎來了新晉竢實揚華獎章得主黃文成。2016年11月17日,我院研究生會記者對全校最高榮譽「竢實揚華獎章」得主——2016級博士黃文成進行了專訪。在專訪的過程中,黃文成同學向記者表達了獲得此次榮譽的興奮之情,同時也講述了自己科研生活的點點滴滴。
  • 【榜樣力量】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專訪——楊藝媛
    在楊藝媛的心中,理想是可以成為現實的,所以她認為現實與理想是沒有差別的,她不怕事情的繁多,可以從容的去協調工作與學習,她會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井井有條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她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在她的心中,雖然實踐與學習同等重要,但在我們這個階段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
  • 新生進入大學後,只需做好3件事情,獎學金就能十拿九穩
    那麼,新生進入大學之後如何才能夠衝刺獎學金?為此,新生需要做好3件事情。,還有一件事情能夠加分,那就是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因此,學生表現活躍一點,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比如運動會、學科競賽以及各種大型活動都能夠加分,將這些事情做好,自然就能夠離獎學金更近一步。
  • 棟梁特等獎學金|黃姣依:請把責任放在你的肩上
    南京大學「棟梁特等獎學金」是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激勵廣大學生勇做時代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經研究決定特別設立的,這是南京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本文是棟梁特等獎學金得主的專訪系列文章,讓我們一起通過這篇文章,走近棟梁特等獎學金得主——黃姣依。
  • 做好這3點,獎學金獲得機率大,不用羨慕別人有關係
    相信許多高考畢業生在踏入大學校門正式開始四年大學生涯之前,都或多或少會被家長、學長學姐告知「都上大學了,一定要拿個獎學金呀」。獎學金作為大學對部分優秀在校生取得成績的肯定和獎勵,以其實質性的金錢獎勵吸引著幾乎所有大學生的眼睛。那麼獲得獎學金真的很難麼?
  • 每經專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巴裡什:傾盡所能是科學研究不可...
    2021年初之際,每日經濟新聞重磅推出「巔峰對話:瞰見2021」系列策劃。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將獨家對話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科技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教授的獨家專訪。
  • 考上大學之後,這5個「關鍵點」做好很重要,學姐:4年很充實
    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高三考生們那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可以落地了,高中三年的努力,總算是有了一個完美的結果,如今身份即將升級為大學生,相信也都在憧憬著接下來4年的大學生活,由於大家都是「新手」,對於大學生活的點滴都不是很了解,因此,為了不讓大一新生糊裡糊塗就去上大學,下面就給準大學生們帶來:考上大學之後,這5個「關鍵點」做好很重要,學姐:4年很充實,一起看看吧。
  • 守正篤實、堅定前行 ——2018級碩士研究生陳俊廷獲得北京大學「五四獎學金」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學院將推出系列文章,展示獲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風採。「五四獎學金」設立於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之際,是唯一由學校全額出資的校級獎學金。2019年,北京大學將「五四獎學金」確立為校設年度最高榮譽獎學金。在今年的評選中,國家發展研究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陳俊廷獲得「五四獎學金」。凡事盡其在我,不可輕言退縮。
  • ARP導師專訪|哈佛教授庫內斯:教孩子成功走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
    Sam Kunes)以ARP 藤校科研導師、ARP學術委員會委員的身份,接受了京領新國際的專訪。庫內斯教授曾就職於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該實驗室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聖地,共誕生了8位諾貝爾獎得主。他的研究成果獲得過很多獎項,包括達蒙·魯尼·沃爾特·溫切爾基金會獎學金和生物醫學科學獎的皮尤學者計劃等。
  • 人物專訪|許彥妤:做自己的星 努力在大學裡熠熠生輝
    許彥妤豐富充實的學習、生活讓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怎樣才能合理利用時間?怎樣才能合理分配時間,平衡好生活、工作和學習呢?而她給大家的建議是這樣的: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作息要規律。其次要做好階段性和每天的規劃,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要幹什麼或者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這樣可以很清楚的分清緊急事情、重要的事情、必須完成的事情,一項一項的解決。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的時間要懂得取捨,有舍才有得,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能做並且能做好。精力有限,就把時間花在值得做事情上。
  • 大一的成績同樣重要,關係到獎學金與未來發展,一定不能大意
    雖然說還是有一部分同學明白大學學習的重要性,但小編覺得還是有必要給大家強調一下大學成績有多重要,畢竟高考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所以,上了大學應該是更加努力的,人生是一場長跑,需要你堅持不懈得去努力。若是我們在大學期間放棄了努力,每天很迷茫的過日子。那麼大學幾年只會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越來越遠。別人利用四年的時間充實自己,不斷學習。
  • 李錦記企業獎學金得主「李」想之旅
    在這陽光燦爛的7月,隨著中國共產黨迎來成立98周年之際,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也迎來了一批朝氣蓬勃的客人——廣州市旅商校獲李錦記企業獎學金的學生們。通過"李"想之旅參觀,這些烹飪專業的優秀學子深入了解了李錦記航天級醬料的生產過程,對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131年來的騰飛歷史與獨特而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堅定了他們把握新時代機遇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繁榮祖國的信念。
  • 【羅德專訪】歷史最悠久的獎學金有什麼特別?
    創始於1903年的羅德獎學金,依照英國礦產業大亨西塞爾•羅德的遺囑而設立,希望通過教育來黏合世界,減少強國間的衝突,發展至今,已是最負盛名的國際獎學金項目之一,眾多科學界、政界、商界等領袖都曾是它的獲得者。
  • 專訪|馬普所主任、拉斯克獎得主哈特爾:延年益壽就靠它
    專訪|馬普所主任、拉斯克獎得主哈特爾:延年益壽就靠它 2020-11-15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
    新華社德國林道8月29日電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邁爾森  新華社記者沈忠浩 胡小兵  「對美國而言,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並非不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傑·邁爾森近日在德國林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因對華貿易逆差而指責中國
  • 那些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復旦學神們,他們在家都幹些什麼呢?
    獲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復旦大學五四青年獎章提名,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等稱號。除此之外的時間,多陪陪家人,分擔些家務,做做烘焙攻略......學習和生活相輔相成,他從生活中感悟自己的角色,從學習中感受生活的不易,只爭朝夕。孫翔自製的時間安排表居家的這段時間,孫翔一般會提前做好接下來的3天計劃。
  • 她發表了13篇SCI論文,獲得11項獎學金,又拿南京大學特等獎學金
    對於自己的科研之路,冉柯靜深有感觸——加入溫錦生教授的團隊,她慢慢體會到導師的專業和嚴謹對科研的重要作用;處在活潑寬鬆的團隊氛圍中,也愈發使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在冉柯靜看來,溫錦生教授這樣鼓勵引導式的教育培養方法、所營造的良好團隊和學術環境、先進且富有人情味的管理理念是團隊凝心高效做好科研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代代南大人孜孜求索,勵學敦行精神的一種具體的體現和傳承。
  • 「特獎」「年度人物」雙料得主邱麗: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是她的座右銘「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是她的夢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她的真實寫照獲得「特等獎學金」「大學生年度人物」是她辛勤付出後所得到的認可保送至華中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是她接下來要做好的事情之一她就是邱麗來自四川師範大學2017級教育科學學院
  • 亞洲首位8.5萬英國私校獎學金得主分享經驗啦,想拿?你也可以
    別急,活動一開始,Jessica先把故事書翻到第一頁,為大家介紹了這一切的源頭,那就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這兩個國家她都去過,有過直觀的感受,相較而言她認為英國更加安全,歷史文化底蘊也很深厚,更加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