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破中國股市:不是市場越來越差,而是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

2021-01-08 騰訊網

超級富豪的故事總能引起看客們的關注。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也被很多成功人士視為人生導師。據說,Airbnb的CEO 布萊恩·切斯基和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就會經常在溝通中談論起巴菲特先生。

在聊起巴菲特的建議時,切斯基問貝佐斯:「你覺得巴菲特給過你的最好建議是什麼?」

貝佐斯回答:「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當時就說了一句:「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很多人不了解,巴菲特的資產有99%以上是在他50歲後賺到的,巴菲特本人是非常堅定地做價值投資。

其實國內也有像巴菲特一樣的長期主義者。褚時健褚老,74歲二次創業,84歲時褚橙一炮而紅,帶動當地農民發展。他曾在採訪中提到:這幾年,不少20多歲的年輕人跑來問我:「為啥事總做不成?」我說你們想簡單了,總想找現成、找運氣、靠大樹,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我80多歲,還在摸爬滾打。你們在急什麼?

現在的人在急什麼呢?

筆者覺得,他們還是急著賺快錢,看到市場上的某個發財機會,就想大撈一筆、撈完走人,甚至不惜為此搭上了自己的名譽和口碑。有的人整天追風口,什麼網紅奶茶店、辦公室自助零食貨架、共享雨傘;區塊鏈數字貨幣、工業大麻、人造肉,什麼流行做什麼,什麼熱門就推什麼。有的人是今天創業,恨不得明天就要回本,後天就能盈利,無法承受任何帳面上的虧損。

還有一種是和之前所說的恰恰相反,看哪個行業都覺得被巨頭壟斷了,看任何項目都認為有太大風險,畏手畏腳,不敢邁出舒適區。

但無論哪一種,都會讓人處於焦慮之中。這也是多數人在一生中成就非常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實際上,學會投資自己、享受時間的複利,才是普通人成就自我的最簡單卻又最難做到的成功秘籍。

股市中,就我們這種散戶來說,也許一年的收入也就10-20W,同時還需要養家餬口,生存之餘並沒有過多的資金可以供我們投入市場。所以,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一般人拿出幾萬塊錢出來試水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不僅僅想要入場嘗嘗鮮,還想進來分一杯羹,那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

說說進股市的人大致會經歷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1、剛開始認識股市,發現世界上居然還有這種好事,躺著就能賺錢。然後貿然進入,什麼都不懂,但又不願承認。

2、滿懷期待開戶入市,下單後,如果虧了,就滿懷期望,總以為趨勢還會逆轉,不肯輕易放手。而賺錢了就毛手毛腳,既害怕轉盈為虧,又擔心賺不到後面更大的利潤,因而拿不住手中的單子。

這一階段操作上大多數人普遍有兩個特點:不設止損,實在扛不住就平倉。即使做對了,也拿不住單子。結果就是,本來可以少虧,但一直不止損,然後就一直虧下去。本來可以盈利的單子,由於輕易平倉,最終本金變得越來越少。

至少有一半的人在這一階段就會被淘汰。

第二階段:

拼命讀書找高手學習,明白了止損的重要性,開始會設置止損了,但是執行不夠堅決;盈利的單子也經常能拿住,可是賺錢後容易自大;偶爾會在短期內盈利翻番,但取得成績後,盲目的跟隨內心,不斷加倉;遇到挫折,追漲殺跌,經常兩頭虧;總是會導致盈利一月的資金在一周內吐回……

這一階段的結果是:經常虧虧賺賺,總的來說還是在虧錢。但是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和心理素質。

對於這個時期的交易者而言,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且不會做完善的資金管理才是最大的障礙。

第三階段:

慢慢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但是業績平平在不輕易大幅加倉或減倉的前提下,長期內做到可以勉強不虧錢。

這個時候,其實是內心最難突破的時候。放棄吧,之前虧虧賺賺也有過盈利,繼續吧,這麼多年都是在虧錢,沒個好結果,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頂級交易高手。

自投機市場發展百多年來,圍繞投機發展了無數派別、無數理論,歸納下來無非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多年來兩派爭吵不休,但誰也不能取代誰。

蓋因無論是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都涉及到投機活動的某方面特徵,而都沒有全部說清楚,正如盲人摸象一般,摸象腿的看不起摸象腹,其實,都陷入了畫地為牢的困境。

基本分析講究的是投資品所代表的內涵價值,其內在哲學基礎是市場價格常常是不符合企業價值的,當市場價格過分低於企業價值時,投資機會就來了,因為市場終究會反映企業價值的。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器。

在基本分析來看,內功深厚的人恰如企業價值高於市場價格,而短期的投票數(交易情況)並不是獲利的根本。技術分析潛在的投機哲學是,價格反映了所有信息,所以通過觀察價格波動往往可以提前知道該怎麼操作,至於是什麼原因使得價格波動則不關他什麼事。這兩派的戰爭持續了上百年,估計還要持續下去。

其實就我們看來,基本分析也好、技術分析也罷都是投機的工具,我們作為投機者千萬不可預判立場,因為偏愛某工具而忽略了我們要真正對付的東西——市場,給我們帶來利潤不是某工具,而是市場本身。

客觀看待工具本身,有助於我們以中性的目光對待投機本身。不能因為我們認為技術分析對,就抵制基本分析,反之亦然。

投機在任何時候都是面對三個問題:交易什麼、什麼時候交易、交易多少,在雙向市場中還要外加一個問題:交易方向。把投機這三個「原色」好好調調,可以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利潤。

投機三原色其實也是投機中必須解決的三個問題,無論是哪方面照顧不到,結果都不美妙。忽略了「交易什麼」,認為任何品種都是同質的,容易陷入單純的技術交易者的狀態,雖有部分似乎是成功者,但真正完全靠技術交易者取得大成功者十分罕見。

忽略了「什麼時候交易」的一般都是基本分析者,即所謂的Holding一族,口號是:買入持有。這類交易者最容易出現的就是一旦股票價格波動不利時,Holding就是其安慰自己的利器,不肯認錯是最大特徵。而往往基本面的變動需要相當長時間,等消息明朗時,往往已經跌的四腳朝天,如果再加上融資買入,基本就是提前宣判死刑。

忽略「交易數量」者,往往只知道買和賣,不知道輕重緩急的區別,進出都是一個數量,犯此問題者一般有兩類人,一是膽小者,不敢重倉,好的可以賺點菜錢,差的就是慢慢虧死;二是膽大者,往往十次賺的一次虧完,這我們有親身體會,見過一做交易者,10萬資金,連續滿倉5次賺到110萬,第六次賠光。投機市場需要聰明和勇敢,光是勇敢是要死的,光是聰明是做不大的。

但是如何調這三色呢?

有三個工具恰是三把有用的刷子:基本分析對付「交易什麼」、「交易方向」,用基本分析來尋找好標的;技術分析對付「交易時機」,資金管理對付「交易數量」,簡單可以稱為:雙層過濾、雙重保護。這要求以純粹客觀的態度來對待交易,不受自己情緒影響,就我們的經歷看,做到這點相當不容易。

我們曾戲言,投機是泯滅人性的活動,因為投機市場能夠充分暴露和放大我們人性中貪、怕、懶三個最大弱點,而不能克服這三個弱點幾乎是不可能成功。

先申明,任何交易體系都有弱點和盲點,十全十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幻想追求完美的聖杯是不可能的。

使用綜合了投機三原色的交易系統的投機者需要的前提是:我們會犯錯誤,所以在我們錯的情況下怎麼控制損失就是交易系統的問題。

無論是選擇股票的錯(或分析出錯)、還是交易時機不當的錯誤,我們都會犯,但一定要知道如果錯了,我們怎麼辦,必以策略應對之。採取了專業投機策略的人,不會在最低點滿倉賺取這波利潤,但可以做到在風險水平可控制的情況下獲取滿意回報,長期堅持下去,幾乎想不賺大錢都難。

在投機三原色中,發揮任何一個方面到極至的都可以成為大贏家,當然如果能綜合成一體,大概可以成為更大的贏家。先看幾個例子:

基本分析的頂級人物:巴菲特,以最簡單原則分析最容易看清楚的企業,並等到合適價格出手,成為投機首富。但不忙定論就是基本分析好,巴爺成功有其有利因素,不是普通投機者可享受的。秘訣就是大量的保險無息、低息浮存資金不斷流入,可以做到即使短期買入股票後價格繼續下跌,他可以不斷以更低價格買入,這相當於他不用考慮資金管理問題,不會擔心其持倉價格波動風險。如果剔除了保險的特殊浮存資金作用,他的年複合增長率大概是12%,遠不是傳說中的20%。他買入的品種經常出現繼續下跌50%的情況,一般投機者是無法承受如此損失的。

技術分析的頂級人物:李伏魔,20世紀初的宗師級交易者。三次破產,三次起伏,創造了無數輝煌,可惜最終死於破產。結果不能否定其輝煌成就,在那個時代,李伏魔是個符號性人物,僅憑信用就可以籌集足夠資金,是人們對其交易能力的極度信任的結果。他的成功來自其獨特的盤感和市場價格波動敏感性,其失敗恰恰來自於其犯了幾乎所有技術交易者的共同問題:資金管理。傳奇交易大師斯坦利·克羅十分推崇李伏魔,稱其為未謀面的老師,有趣的是,克羅一樣在資金管理上不擅長。

資金管理往往是作為輔助工具出現,但就象菜裡的鹽一樣,缺了它是不行的,什麼時候放、放多少更是一道菜好壞的關鍵之一。

成功交易者大多有完善的資金管理方法,這也是其秘而不宣的核心優勢之一。沒有單獨靠資金管理成功的,畢竟資金管理是控制風險的手段,本身不會帶來利潤,只能避免大失敗,和在有利情況下獲取更大的利潤。

三原色的交易系統最大好處是:在風險可控制水平下獲取最大利潤。如果我們選股出錯,交易體系部分可以屏蔽我們無限堅持錯誤的情況發生;如果我們選股沒有錯,交易時機出錯或不理想,資金管理可以使得我們儘量短期少賠或小賺,在有利情況下再大賺,不會出現愚蠢的衝動交易;如果我們選股、選時都正確,資金管理不是很恰當,往往不會出現致命問題,畢竟正確的情況下,差別只是小賺和大賺之別。

重要的不是你看對還是看錯,重要的是看對時,你賺多少,看錯時你虧多少。投機之道盡在此。

交易中心態變化的應對策略

投機交易,心態最重要,一旦信心喪失,一個交易者就沒法堅持執行自己的交易策略,而是無所適從或者依賴他人的觀點,最終不僅贏得稀裡糊塗,輸得莫名其妙,而且自己的水平和對自己策略的使用經驗和信心也一點沒有增加。

雖然都說心態最重要,可不找到根本原因還是很難提高心態,這裡就我一些個人的經驗分析一下,看看心態是怎麼樣一步步變化的。

1、剛開始交易的時候,擔心的是這次買進來會跌。

【對策】設定止損,每次交易損失達到總資金的5%就撤,堅決執行。

2、有了止損,不用擔心跌了,可擔心的是不能獲利,而且連續止損,止損個七八回,老本也就去了一大塊了,只見止損不見盈利是這時最擔心的。

【對策】提高操作成功率,去尋找波動的臨界轉向點,也即波動最大可能會按當前趨勢運行一段時間的一些進入點。(此為所有技術分析的核心所在,各人的方法都不同,能十發六七中找到臨界轉向點,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3、提高了成功率,不用擔心連續止損了,就開始擔心賺時賺的少,特別是錯過大行情。手續費加上止損的兩頭差價,止損一次的代價比理論計算的要高,所以贏時要是利潤不夠仍然不足以彌補損失,或者利潤微小,無法肯定能否長久獲利。

4、學會等待,開始成功抓住了一些大波動,不怕賺時賺的少了,但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由等待而造成的轉贏為虧的交易。這些虧損交易不僅影響心情,而且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對整體交易成效也有明顯的負作用。

【對策】使用「絕不讓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當盈利頭寸跌回進入價格附近時平倉。

5、好,損失的交易少了,但因為打平出局而錯過的大行情也多了,綜合一比較,似乎還不如將那些錯過的大波動用止損去一博。

【對策】放棄「絕不將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改為用止損來博大波動。進一步研究改善止損點位的擺放,同時找出由盈利轉而跌破買入價而仍然可以繼續等待的一些條件。(註:條件多了,系統就變得不可靠了,有個取捨問題)

6、具體問題大都解決了,接下來擔心的就是自己這套方法到底能管用多大程度,多久?

【對策】將系統實施在過去十年的歷史圖上模擬實驗來驗證修改,通過以後用系統做50次以上的交易,達到能不受市場幹擾穩定執行系統的地步。

7、系統可以穩定執行了,總的交易成果從統計上來說是正的,這時都不擔心單一一次交易的成果如何,而是具有在整體上的必勝信心。但仍然有新的問題,擔心的就是市場一旦某種性質發生了變化(比如周期變化,主力的操作風格變化)造成股性改變而使系統突然失效。

【對策】到此就沒有對策了,股市是個永遠變化的地方,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長勝不敗,特別是技術分析是一種跟風的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市場的敬畏心態,隨時檢查系統的運行,當多次交易不正常的結果出現,確認股票出現新的特殊的變化以後必須重新建立新的策略。

以上提到的僅僅是建立系統化的交易方法所面臨的技術問題造成的心理障礙,而實際操作中,越貼近股市受到各種各樣客觀因素的影響就越多,如市場氣氛,主力的出入,消息的震蕩,行情運行的拉鋸,都可能使一個交易者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放棄使用經過研究的系統,因此如果操作時能夠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心態,多關注系統而少關注市場,則將有利於心態的穩定。

交易,投的是機會,糾掉的是人性中的錯

投機交易,一夜暴富者有,但是千萬不要覺得一定會發生在你身上,意外之財,不見的一定是善財,其實往往都不是善財,財本身沒有善惡之分,有善惡之分的是兼有貪婪與恐懼的人心,人因有希望而變得勇敢,也會因有希望而變得瘋狂。

投機市場最大的魅力在於,這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英雄之地,當然不僅僅是你贏得很漂亮的時候,當你輸的轟轟烈烈足以被後人引以為教訓的時候,也會經久不衰的成為交易者的飯後談資,無論你自詡天才還是自慚形穢,都會有輸有贏,只不過有的人過不了那僅有的幾次大輸,對於最終的勝與負不在幾次無關痛癢的操作,所以永遠也不要把自己逼近孤注一擲的境地,把結果交給運氣基本上已經註定了最後失敗的結果。

其實,所謂投機交易,投的是機會,交易的是風險,更深入的拋開一些的話,往往更是一些對人性的拷問,交易就是糾錯,糾掉人性中的錯,錯改掉了,比如貪婪,恐懼,急躁,盈利也就自然的水到渠成了。

在這個過程中最怕的就是心態總是很容易的走向各種極端,做對了一次覺得天下沒有自己不敢做的單子,做錯了一次覺得所有的機會都是陷阱,學術易,修心難,最珍貴的還是一份不論面對怎麼樣的行情都能夠保持一份平靜的心態。

交易者虧損是因為情緒不穩定,情緒不穩定是因為自我的原因,人人有自我!

交易者太關注於錢,錢會迷失你的心,錢總是會讓你的情緒難以穩定,那些不關注於錢,而關注於對規律的執行上的人往往能生存並成功。

規律的執行是個重要的難題,如果你無法控制情緒,你就會缺乏耐心、頻繁操作、不斷違反規律,因此對於規律的一致性的訓練會強化情緒的穩定性。對於情緒的穩定不要以為尋求外部的幫助能幫你解決,造成情緒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就是你的資金管理失當了,或者簡單的說是你過度的放大了資金,而這恰恰是很多人認識不到的或者主動去做的。做不到有效的情緒控制,做不到有效的資金管理,怎麼做都是沒用的,交易成功別人是靠不住的,成功要靠自已!

對於你最大的對手就是你自已!說白了就是你貪婪的心,想急於賺錢的獲取暴利的心!

人本無我,成長的過程才會有名利的自我心,無我本就存在於你的心,只是無我的心被名利的心蒙蔽。對於交易者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它,遲早會毀滅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你如何知道會不會成功,完全做到無我是不可能了,誰知聖人不會犯錯?偶爾的犯錯對於他們從來就不是個問題,因為他們的心是明淨的;只有生命的結束才叫完全無我,執著於無我也是一種自我,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轉化自我讓心明淨。

當規律融入於你心,你就不會為規律而困,原來規律與錢財都是空的,你的心也空了,這時你的心不會去執著什麼,不會執著於自我與無我的心,不會執著於規律與財富,錢財取之,別人虧之,取之於人,用之於人,心於萬物,萬物於心,你已超脫於規律與財富了,也超脫於情緒了,原來名利身外物也!你已把名利之自我之心轉化為大眾萬物之自我之心。當你只有大眾萬物之心時,你就會用你的成功去教化迷惑中的交易者,你會用你的財富去造福人類與環境,你最也不會執著於名利,不會執著於自我!原來成功只在於你的心!

相關焦點

  •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不是錢越來越難賺,而是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
    無論是"小道消息",還是"分析薦股",這種吃奶思維和從眾心理都不會讓你覺得做交易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會讓你的虧損變的跟絕大多數交易一樣容易和沒有意義罷了。 交易市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每個交易者應該學會的的第一堂課不是怎麼快速的賺錢,而是怎麼讓自己慢下來,耐心的給自己一段學習交易能力的時間。
  • 中國股市:散戶如何利用市場的慣性來賺錢
    在華爾街投資大師行列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巴菲特那樣富有凝聚力,因為不管是他的投資理念,還是他的投資語錄,無一例外地被青年投資者奉為「投資聖經」。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保持貪婪。——巴菲特股神巴菲特,兩句話點透中國股市!
  • 中國股市:A股現階段,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看懂賺錢不是問題
    中國股市:A股現階段,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隨著a股金融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美國股市的波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基本上每次美國股市暴跌,我們的A股都會走出一個回調市場。但在a股投資者的印象中,美國及周邊股市每次崩盤,a股必然會跟風。
  • 巴菲特點破中國股市:現在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一文讓你明白現階段...
    同時為說明股票市場破淨率越高,接下來股市大漲的概率非常大,牛市行情越來越近。 根據以上當前A股市場三大最新數據,說明當前A股嚴重低估,風險低,已經低很多了,最能說明A股牛市快要來了。
  • 巴菲特是不是股神?|陳思進對話何剛
    巴菲特說給普通散戶的那些話都非常正確,而且他還說了很多很高大上的話和很正能量的話,比如「永遠不要做空自己的祖國」,聽上去非常正能量,但是在金融市場上只要合法合規無論做多還是做空都是無可厚非的,金融市場就是為了賺錢,就這樣一個目的。   何剛:為什麼索羅斯引起那麼大的反感,而巴菲特能夠樹立一個更好的形象?
  • 巴菲特說破中國股市:如果有10萬塊閒錢,怎樣才能做到「錢生錢」
    巴菲特:投資其實很簡單,但是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超級富豪的故事總能引起看客們的關注。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也被很多成功人士視為人生導師。據說,Airbnb的CEO 布萊恩·切斯基和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就會經常在溝通中談論起巴菲特先生。
  • 中國股市:像麻雀一樣炒股,賺錢就是這麼簡單!散戶明白了嗎?
    像麻雀一樣炒股,賺錢就是這麼簡單!什麼是麻雀炒股?這個其實很簡單,麻雀是怎麼覓食的?快速捕捉,拿到就走,絕不拖泥帶水。結合到股市裡面那其實就是相當於我們短線的操作,快速捕捉機會,賺到就走,落袋為安,出錯也是直接止損出局。如果說做到這三點的話,那其實你在股市賺錢盈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
  • 股神巴菲特7個月賺三百億,不是說巴菲特不行了嗎?咋又成功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很疑惑,不是今年年初大家都在說巴菲特不行了嗎?怎麼又賺了那麼多?首先,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模式其實是知易行難的模式。我們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就是大家都在說的價值投資,但是巴菲特的「別人貪婪時我謹慎,別人謹慎時我貪婪」的操作模式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些,其實巴菲特當前的成功和之前的失敗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中國股市:一種神奇的數字組合——黃金分割線,看懂了玩轉股市
    中國股市:一種神奇的數字組合——黃金分割線為什麼中國股市散戶炒股十個炒九個虧?炒股可以說是一種最容易最輕鬆的投資市場,你不用去找市場找員工,不用和稅務局工商部門打交道,只需要偶爾盯一下行情盤,敲一敲鍵盤就可以了。
  • 做中國的隱形巴菲特——《巴芒演義》讀後感
    有此五章內容為鋪墊,論述了市場有效還是無效、集中投資、分散投資的利弊,則順勢引出第二十六章,在菸蒂股越來越少、資金規模越來越大、基金業亂象叢生的情況下,則更顯巴菲特下一步的轉型發展之路異常關鍵。估計這也算是成長股投資的一個萌芽,可惜在1929年的股市大崩潰中被格雷厄姆徹底扼殺了,專心致志「撿菸蒂」(P15)。
  • 中國股市啟示錄:驚險!無論你信不信,這就是目前的A股市場!
    中國股市30年不變鐵律 1、中國股市是資金推動型市場,上漲行情往往都是真金白銀花錢買出來的。 2、中國股市在牛市時往往會漲過頭,在熊市時往往也會跌過頭。 3、中國股市大多是散戶,隨大流最終往往盈少虧多。 4、中國股市往往都是在絕望中見底,在猶豫中上行,在瘋狂中死亡。 5、中國股市當市場看多與看空分歧人數差不多時,往往行情都沒有結束。
  • 中國股市:A股目前階段,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看看博士怎麼說
    中國股市:A股目前階段,是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都說中國股市很現實,那我們看看是怎麼一個現實法?在股市博弈過程中,許多人往往都有這樣經歷:依據「晦澀難懂」的股票研究、分析方法,選擇入手股票,往往不會成功。
  • 《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百分之百成功的秘密,是這四種思維模式
    但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會遇見一些無法突破慣性思維束縛的人,不好意思說自己想賺錢,工作是為了賺錢。所以,一個人如果沒錢,缺的並不是賺錢的能力,而是看見未來的能力。一個人如果能夠看見未來,他會多有錢呢?你是不是想到了巴菲特?巴菲特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巨額財富的,在《巴菲特之道》這本書中,記錄了巴菲特從小到大,是怎麼一步步成為投資界的大鱷的。
  • 夏春:被誤讀的「巴菲特指標」
    一些媒體就說,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分別是在2008年,2018年和2019年2月,之後股票市場都出現了大跌,言下之意就是接下來股票市場也可能回下跌,重複歷史。一些財經媒體還說,2000年也出現了一樣的情況。我們發現,全球股市總市值這個數據由彭博公司編制,從2003年9月開始,全球GDP總和這個數據來自於世界銀行。
  • 巴菲特7個月賺300億,不是你不夠拼,而是你沒搞懂賺大錢的邏輯!
    比如,對真正的有錢人來說,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什麼方法才能賺錢」的問題,而只有,「要怎樣解決某一個問題」以及「怎樣調動自己能調動的一切資源」這兩個問題。看錢不是錢而是工具,就是一種能力。許多人商海沉浮數十年,即便傾家蕩產依然還能東山再起,靠的也不是具體的門路,而是比一般人高出一個層次的思維和意識。
  • 陳思進對話何剛:巴菲特投資觀真知or偽善
    我個人覺得中國是一個散戶在資本市場佔絕大多數,我們1億多絕大部分都是個人投資者,對於只盯著股市行情聽消息買股票的個人投資者來講,學一學巴菲特,聽一聽他的思維和投資方法對我們有好處,我們一會兒可以分析,巴菲特成長關鍵的時段恰恰是華爾街市場從投機走向相對來講講一點點投資,從債券投資為主轉向股票投資也作為重要的投資組合的過程,所以美國資本市場尤其股市投資很多彎路我們過去
  • 巴菲特說破中國股市:手中的股票一直不賣,一定就能夠等到牛市的到...
    自去年成立了科創板,而科創板由於沒有歷史包袱,就率先試行了註冊制,未來A股市場也馬上要推進註冊制,大量新股要上市了。這就意味著,未來股市更可能出現結構性牛市,就是好的股票可能漲幅很大,`而ST股票、績差股等,都會被慘遭血洗。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好好分辯出股票的好壞。如果買了差的股票,即使是下一輪牛市,股價未必會漲得回來。
  • 又給股市「潑涼水」?持續降溫的A股市場將會何去何從?
    要想在股市賺錢,一定要內練內功,學會客觀地對待市場;外練氣功,打造一個賺錢系統,像巴菲特那樣的系統,至少不會讓你在股市因為損失了一點錢忐忑,那個時候你再看錢就是只是工具,不是全部身家,心態好了,賺錢的天平才會向你傾斜。什麼是投資者分歧?
  • 「股神」巴菲特為什麼如此成功?
    表象之外,巴菲特其實是「投資+實業」巴菲特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股票,然後通過公司產生現金流,讓公司為其賺錢,而不是僅僅靠低買高賣。還有一個不同在於,巴菲特通過控制保險公司,可以獲得大量的無息資金。當然,很多人也只是看到了表象,因為本質上說,巴菲特屬於一個企業家,否則恐怕巴菲特早就涉嫌非法集資被關進牢房了。當然,這僅僅是一句笑話,也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句嘲諷!
  • 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是什麼?
    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其實我們做投資很少有從底層思維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而這顯然屬於底層認知的範疇。*一,做股票賺兩類錢*做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有兩類,這兩類相信很多人也都清楚。第一類,享受企業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就這點來說,和自己開公司沒啥區別。第二類,賺取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