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十人回訪錄:有人與病毒搏鬥22天治癒出院 有人突然離去

2020-12-19 騰訊網

繼續追蹤疫情新動態的時候,我們沒有忘記回頭看。我們帶著讀者的關心和疑問,回訪了部分採訪對象。希望通過復盤他們這一個月來的生活、工作軌跡,將那些更加細緻入微的變化呈現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北青深一度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 魏曉涵 梁婷 韓謙 佟曉宇 實習記者/ 陳威敬 胡琪琛

編輯/楊寶璐 宋建華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計委內部文件流出,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關。次日,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迎來了大規模消毒。2020年1月3日,武漢市衛計委發布通報,截至2020年1月3日8時,共發現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在武漢市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並追蹤到121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未發現明顯的人傳人證據。

1月9日,北青深一度正式啟動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首篇報導採訪了曾參與SARS會診的專家曹志新。

今天,距離最初發出報導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裡,疫情發展每天都在牽動著人們的心:1月9日,武漢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月19日,武漢市百步亭社區舉辦「萬家宴」;1月20日,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的情況;1月25日,火神山醫院開建;1月31日,武漢協和醫院請求社會支援;2月7日,「吹哨人」李文亮醫生離世,國家監察委赴武漢調查……

繼續追蹤疫情新動態的時候,我們沒有忘記回頭看。我們帶著讀者的關心和疑問,回訪了部分採訪對象。希望通過復盤他們這一個月來的生活、工作軌跡,將那些更加細緻入微的變化呈現出來。

專家:堅守工作崗位,疫情仍不容小覷

曹志新(朝陽醫院西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曹志新如今在北京的工作崗位上,這次他不在發熱門診,但新冠肺炎對他來說並不遙遠。北京大部分醫院都是綜合醫院,對於綜合醫院的發熱門診而言,診斷新冠肺炎病人和收治常規病人同時進行。對他所在的常規診室來說,需要收治常規肺炎病人。如何甄別新冠和常規的肺炎病人,避免錯誤的收治給整個門診帶來麻煩,成為當務之急。

北京的返工潮還沒來,他告訴記者,朝陽醫院西院進入待命狀態,他們已經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

他的一些同事被派到武漢或北京其他定點醫院支援,原本手頭的工作分給了駐守北京的醫生,再加上發熱門診診斷的工作量增加,每個醫生的工作負荷比平時高出許多。原本使用量很少的N95口罩、一年都用不上一件的防護服都用上了,醫院的防護物資也緊張起來。

「非常緊張,(物資)用不了兩三天,沒有了,快沒有的時候又能來一點。」

據曹志新介紹,從肺炎病人裡甄別新冠肺炎,做到百分百準確很難,他所在的朝陽醫院採取的方法是——對所有的肺炎病人做兩次核酸檢測,顯示陰性後,依舊集中隔離治療,在發熱門診之外建立一個緩衝帶,和常規大病房裡的病人分開。

在北京,並非所有的醫院都建立起了類似的防火牆,這也是他現在擔心的地方。「如果甄別做得不好,容易造成極大損失。之前西城區那邊就出現過一次小爆發了。」此前,北京市疫情防控發布會披露,西城區的復興醫院出現新冠肺炎的聚集性病例,感染的9人中,有5人是醫護人員。

童朝暉(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呼吸危重症專家)

自1月18日抵達武漢後,童朝暉從未中斷過工作 。目前,他仍在繼續參與金銀潭、中南醫院等醫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臨床救治工作。童朝暉稱,接下來總體方案將會有一個調整,未來數天將組成幾個專家組,由市一級的專家配合,將二十幾家區屬醫院的重症病人轉到定點醫院。

據童朝暉介紹,現在除金銀潭醫院、武漢肺科醫院外,又新增協和醫院西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這三家分院作為重症患者救治的定點醫院。

接下來的工作,是將區屬醫院中的重症患者甄別出來,然後轉到以上幾家定點的重症患者救治醫院,「目前這項工作已經開展兩三天了」。

對於此前媒體提到的相關治療藥物,童朝暉稱,有一些藥物是在實驗室、體外證明有效,但是不代表在臨床就有效,因此在人體上是否有效,還得經過臨床實驗,不能輕易下判斷。2月6日有一種來自美國的藥剛到,將開始臨床試驗,具體療效如何尚有待判斷。「我聽說的適應症都在輕症和中度的患者」,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童朝暉認為還是要依靠綜合治療,「不能靠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童朝暉還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時間,一般重症患者到ICU以後,至少也得經過10天至半個月的治療,然後才可以拔管等,隨後好轉,這都需要時間。

患者:有人痛失親人,有人治癒出院

王康(已康復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往期報導:一個武漢肺炎康復患者的樣本觀察:我與新型冠狀病毒搏鬥的22天

如今王康和爸媽一起住在武漢郊區,他們最近都沒出門。他基本恢復,沒有其他不舒服之處。只是到了複查的日子,暫時還去不了醫院,他打算等武漢解封以後,再去醫院複查。

慶幸的是,父母和陪伴他戰勝病魔的姐姐均未受到感染,姐姐離開醫院時,進行了檢查,儘管無恙,但她還是處理了自己的衣服,換了全套的新衣服,並進行了自我隔離。如今,王康還時常跟姐姐視頻聊天,王康說,值得珍惜的永遠是自己的親人。

梁巖(肺炎感染者)

新冠肺炎全面爆發之後,各地發熱門診排起了長隊,感染肺炎卻遲遲沒法就診的梁巖選擇了求助媒體。在輾轉上海的兩家醫院、幾個科室後,梁巖終於在1月22日晚打上了點滴,從八點半到凌晨一點,掛了三瓶點滴之後,抗病毒的藥物在她體內開始起作用,體溫也逐漸恢復正常。

隨後的幾天,她每天都去醫院打點滴。2月2日下午,梁巖等來了好消息。她複查完,發了一條朋友圈——「醫生說,肺恢復得非常好,感謝這段日子收到的每一份關心,大家都要好好的。」

向瑜(新冠肺炎感染者家屬)

但並非所有感染者都能等來好消息。1月23日晚,向瑜的母親剛住進隨州市中心醫院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虛弱和呼吸困難。但到28日複查時,CT顯示母親的雙肺全白,次日病危住進ICU。

從普通隔離病房到進ICU,向瑜的媽媽一直處於隔離狀態。向瑜告訴記者,母親從24日起就呼吸困難,沒有護工,向瑜向醫院申請防護服,才能進病房照顧。26日,向瑜母親確診新冠肺炎。當時病房裡還是看不到醫生,直到複查那天起,才有醫生開始查房。

2月3日,向瑜56歲剛退休的母親離世。

向瑜見母親最後一面時,隔著病房門,她看到母親向自己伸出了手,想要握住什麼。母親走了之後,向瑜不時在想,「不知道她(當時)有多孤單多害怕,想讓她來夢裡找我,也沒有」。

醫生:有人突然離去,有人出現好轉

黎平安(武漢市三甲醫院醫生)

過去兩周裡,他一周至少有3天支援發熱門診,每次支援至少10小時。他不坐市民的愛心車隊,每天步行1小時10分鐘去醫院;他仍不讓相戀四年的女友回到武漢,這次女朋友沒和他吵架,而是在家複習考研;他還是不能和父母見面,只能在下班的回家路上給他們打個電話問候家中情況。

他告訴記者,最近醫院物資管理愈發嚴格,在每個科室都設立了物資管理處,任何物資都需醫生填表、說明、申請。他們想了很多節省物資的小技巧:口罩重複回收使用,用酒精消毒後放置溫箱風乾;平日的物資都是泡在酒精裡消毒,現在他們將酒精裝在噴壺裡,噴著消毒。

他和父親都未出現感染的情況。幾天前父親有些咳嗽,趕緊做了個CT,最終結果顯示無恙。父親比他還忙,一個星期最多休息一天,一周至少一次坐班發熱門診。十幾天前,父親所在的醫院派了一輛120救護車連夜驅車趕往上海,拉了一批物資回來。之後儘管父親坐診普通呼吸科室,除了口罩,多了一層隔離衣,去隔離病房查房也有了防護服。

李文亮(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

曾接受採訪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至遲從2月5日開始,李文亮感到病情加重。這天下午,他告訴財新,自己的病情有所反覆,「這兩天不如之前,高流量+面罩氧飽也只有88-99,呼吸困難加重,氧飽(血氧飽和度)87、心率122。我前天(2月3日)動脈血氧分壓110,今天只有64了。」

2月6日晚,李文亮病情惡化,被推入急救室進行搶救,並上了ECMO,2月7日凌晨2點58分,醫院宣布了李文亮去世的消息。

李文亮醫生走了,國家監察委的調查組來了。 當日,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陸俊(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

往期報導:武漢早期感染最重醫生:出ICU還要很長康復期,目前呼吸仍困難

30歲的武漢同濟醫院醫生陸俊是武漢早期染病醫護人員裡最重的一個。目前他的情況稍有好轉。他告訴記者,等康復之後,希望能夠繼續回去上班,抗疫。

他1月5日起出現發熱症狀,在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12天後,1月29日轉回同濟醫院普通病房。

2月8日上午,陸俊從高流量吸氧治療換成了低流量的鼻導管,再過幾日,他就可以擺脫吸氧治療。在他看來,2月6日是他治療過程中的一個節點,「感覺氧氣越來越夠用了,那天高流量吸氧濃度調低到30%,可以考慮換鼻導管了。」

針對肺部功能恢復的康復訓練,強度和持續時長也在增加。2月1日接受深一度記者採訪時,他每次訓練只能堅持十幾分鐘,一天訓練2-3次,現在,他可以持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一天訓練3-5次,肌肉訓練也開始增強。

武漢周邊市級醫院:患者數量多,防護用具仍需求量大

孝感中心醫院

2月6日,孝感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防護條件要比之前改善很多,物資主要來自社會捐贈。醫用外科口罩稍微充足了些,可以保證四小時一換。N95口罩仍然稀缺,只有特別緊急需要接觸患者時——比如做流感三項或者做咽拭子採集這類高危的工作,才能使用。很多捐獻的防護服達不到防護標準,只有約三成能夠使用,其中還有網眼型防護服,上面全是洞,甚至都防不了水。

目前,孝感確診病例為2436例,是湖北第二集中區域,疫情嚴峻程度仍不容小覷。2月8日,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緊急求助醫用物資。該市慈善總會在採訪中稱,截至8日下午3時,N95、醫用防護服庫存為0,其他物資也紛紛告急。

2月9日,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連發熱門診的醫生都只有防塵服了。物資的消耗量太大,一家醫院的庫存本來就用不了幾天,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去捐贈倉庫領物資,收治的患者也在增加。

隨州中心醫院

另外一個飽受關注的城市是隨州。繼武漢、孝感、黃岡之外,隨州市也進入告急狀態。此前,這個湖北省的地級市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隨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比較落後,醫療資源匱乏。截至2月7日,這座人口兩百多萬的地級市,確診病例已達915,成為整個湖北省確診病例第四多的城市。

2月6日,隨州市市長表示,隨州醫用物資緊缺,庫存僅供3天使用,消耗量很大,沒有穩定的供應來源,一線工作人員急需防護裝備。

「現在最缺的是人手。」隨州市中心醫院負責物資的人員告訴記者,「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兒,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這裡是隨州市唯一的一家三甲定點收治肺炎病人的醫院,2月3日,該醫院向社會發出求助公告,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都在求助物資之列。

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醫院裡最缺的是N95口罩、防護服和快速手部消毒劑。隨州市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就兩千三百多人,還有不斷前來的患者,每天口罩的消耗量在四五千個,防護服的用量上千個。

未感染武漢市民:或回家自我隔離,或堅守義工崗位

常寧(自駕回武漢的普通市民)

往期報導:鄂A牌車30小時歸鄉記

從東北驅車30個小時回武漢的常寧及同行的親友,一回家就開始自我隔離。從29日到現在,11天過去了,他們未有發熱現象。

常寧在網上找了些課程,安排兒子按時聽課,還會布置一些作業,她和丈夫也已經開始了網絡辦公。

汪慧(武漢熱心市民)

汪慧也在繼續進行著自己的公益活動。她告訴記者,現在紅十字會運輸物資時,辦理的手續已經簡化了許多,但她沒有再回到紅十字會去做義工,而是在民間組織裡負責幫忙運輸物資。這些天來,她所在的組織給五個社區,以及福利院、養老院送去了15萬隻口罩,以及五十多桶酒精。

籌集和運輸的困難還存在著,但汪慧告訴記者,他們打算把活動持續到武漢物資不緊缺為止。「畢竟物資緊缺的情況在一步步好轉。」

(除曹志新、童朝暉、李文亮、陸俊外,文中其餘受訪對象皆為化名)

【反侵權公告】本文由北京青年報與騰訊新聞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治癒人數逐步上升,最快痊癒的患者4天就可出院!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危難之際,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精神給人力量:專家團隊潛心研究新冠肺炎,爭取儘早抑制病毒;醫務人員日以繼夜輪班值守,不願放棄每一名患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團體自發為「重災區」募捐,盡一己之力匯八方支援......終於,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漸漸迎來了一些好消息。
  • 瀋陽兩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但不離院!聽聽權威專家怎麼說
    1月9日,記者從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了解到,當天,瀋陽中心有兩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一名是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此次治癒出院的重症患者為女性,年紀較大,70歲,因新冠病毒呼吸道標本(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於2020年12月25日轉至瀋陽中心接受治療。
  • 已治癒患者7003人!新冠肺炎患者能夠被治癒,依靠的不僅僅是免疫力
    截至2月14號,被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經達到7003人,較之前呈大幅增長態勢。這也給終日內心籠罩著惶恐不安的人帶去了些許希望。能夠被治癒,且治癒的患者數量越多,也說明該疾病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具有毀滅性,特別是湖北一名91歲的患者治癒出院,南京一名95歲患者治癒出院的消息,更是讓更多人重拾對抗新冠肺炎的信心。
  • 新冠肺炎治癒後的那些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湖北人歧視武漢人,武漢人歧視生病的人,得非新冠的病人歧視新冠病人,新冠病人在鄙視鏈的最底端,哪怕已經治好的新冠病人還是被嫌棄。」 湖北武漢一位八旬老人新冠肺炎治癒出院,工作人員好心將其送回家中,但孫媳婦卻以怕感染孩子為理由,堅持拒絕老人回家。
  • 有人治癒有人去世!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明星有哪些?(名單)
    有人治癒有人去世!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明星有哪些?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明星3月24日義大利演員露西婭·波塞去世,享年89歲,她的兒子Miguel Bosé透露了消息,媒體稱死因是新冠肺炎。3月24日喀麥隆薩克斯演奏家、非洲爵士樂傳奇人物馬努·迪班戈Manu Dibango感染新冠病毒,於3月24日在法國去世,享年86歲。
  •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分享經驗:住院13天,我是如何治癒出院的?
    作為一個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林琪經歷了13天難熬的等待和治療期,成功治癒回家。出院之後,林琪在家進行單間隔離。她和網友分享了自己治療的過程,希望可以幫到更多人。在分享自己用藥過程的同時,她一再強調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但心態一定要好——要安心吃藥、按時吃藥,不要自己嚇自己,相信自己會好的。
  • 闢謠|瑞安仙降有人被確診後逃脫?新冠肺炎治癒後全身疼痛?假的
    仙降有人被確診後逃脫?假的!造謠者已被瑞安警方依法查處2月7日,有網民在網絡發布「仙降街道埭頭村人,確診後從醫院逃逸,請大家注意轉發下」等信息,並配有一張女性人像圖片。經核實,瑞安市仙降街道並未發生新冠肺炎確診人員逃脫的情況。
  • 天使寶寶出院了!浙江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2月20日,浙江省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時僅三個多月大的寶寶菁菁(化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治癒出院。一早,菁菁的親人就從老家趕來杭州,等待孩子出院。上午10點左右,浙大兒院隔離病房的醫生和護士一起抱著寶寶走出隔離病區,來到親人面前。
  • 今天,一位七個月大的新冠肺炎嬰兒和媽媽治癒出院
    新冠肺炎患者莫某(左三)抱著7個月大的女兒果果(左二)出院了「我們出院了!謝謝醫護人員!」2月19日上午,新冠肺炎患者莫某抱著7個月大的女兒果果走出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據悉,果果是截至目前重慶治癒的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
  • 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2月14日上午9點,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收治的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滕女士,64歲,巢湖市蘇灣鎮人,居住在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區,1月20日從武漢旅遊回到巢湖,於1月25日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
  • 昨日,赤峰市第3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2月18日,經自治區和赤峰市兩級新冠肺炎專家組會診,赤峰市元寶山區1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2月4日晚,赤峰寶山醫院1例77歲男性患者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赤峰市確診的第3例患者。該患者於2月5日凌晨轉至市傳染病防治醫院接受治療。
  • 首例通江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剛剛出院!
    今天(3月2日)下午首例通江縣治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據了解,該患者趙某某,男,50歲,家住通江縣廣納鎮火風村5社。患者於2020年1月15日從杭州乘坐動車抵達武漢漢口車站,在附近酒店住宿2晚,在漢口期間曾與同學、老師聚會聚餐。
  • 今天,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感謝黔西南州各級黨委政府、感謝州人民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對我們從身體上到心理上的精心治療和細心照顧,他們如親人般的關心給予了我們戰勝病魔的勇氣與信心,讓我們能夠治癒出院。」
  • 昨日下午,我市4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返回盤錦
    2月17日晚,盤錦又有兩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盤錦市傳染病醫院18日派專車把這兩例患者,連同16日可以出院的兩例患者,一併從瀋陽接回盤錦。至此,盤錦共有4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目前住院患者減至7例。據了解,這四名患者包括1月30日確診入院的孟某夫妻、2月7日確診入院的呂某父子(2月16日即達到治癒標準),均為2月11日從盤錦轉至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暨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該院醫護團隊實施中西醫結合,對症治療,給予抗病毒、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其中,1例患者為孕婦,在治療過程中,醫護團隊對其加強心理幹預,精準施策,讓患者得以迅速恢復。
  • 萬年縣唯一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圖)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吳夢玲報導:經萬年縣人民醫院專家組的精心治療,上饒市萬年縣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吳某康復良好,於2月13日從萬年縣人民醫院出院,這意味著萬年縣新冠肺炎目前唯一確診病例治癒出院。
  • 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孕產婦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並治癒出院
    4支高水平醫療團隊整建制接管病區去年疫情伊始,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作為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三大中心之一——大連中心,除接收大連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外,還接收丹東市、鞍山市和營口市的確診病例。截至目前,共有15名確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出院轉B座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共有9名無症狀感染者符合解除醫學觀察標準,轉集中醫學觀察場所醫學觀察14天。市民關心的特殊患者是如何被救治的?據介紹,在此次收治的82例患者中,比較典型的有3位:其中一例是重症孕產婦,還有一位88歲老人和一名3個月的嬰兒。經過專家組實施中西醫結合的精細化治療方案,均獲得成功救治,康復出院。
  • 「我們康復了」江門五邑中醫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黃玉妍 焦英傑 陳英姿 馮曉琳 譚耀廣記者17日下午獲悉,江門市五邑中醫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據了解,康復者為江門第12例確診患者歐先生。1月21日患者的嶽父母、外甥女共3人從湖北武漢市回鶴山與患者一同居住。患者於2月1日出現發燒,2月3日最高體溫到40.3℃,到鶴山市人民醫院就診。2月7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轉入江門市五邑中醫院進行隔離救治。經抗病毒、中醫中藥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後,2月9日歐先生體溫就已恢復到正常。
  • 內蒙古滿洲裡市首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已治癒出院
    12月6日,滿洲裡市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是滿洲裡市治癒的首例本土病例。當日,經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專家組會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同意出院。為確保患者健康安全,患者出院不離院,將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
  • 北京高風險區清零 130人治癒出院
    7月13日,北京市召開第15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經評估,豐臺區花鄉(地區)鄉連續14天內出現不超過10例本地確診病例,由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這也意味著北京高風險區終於「清零」。此外,豐臺區豐臺街道,大興區黃村(地區)鎮、北臧村鎮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 今天,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治癒出院人數突破200例!
    明日天氣陰天轉小雨10到15℃今天,又有4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治癒出院。至此,從這家醫院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累計達到203名。今天11點30左右,4名患者治癒出院,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感謝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照顧。這4名出院患者中,萬州2名,巫溪和石柱各1名。來自巫溪的劉女士是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治癒的第200名患者。今年1月22號,劉女士和丈夫駕車到武漢接女兒、女婿回巫溪。1月29號,劉女士出現症狀,到巫溪縣人民醫院檢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月31號轉入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