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一位3歲孩子的生活應該是天真無邪、活潑可愛,而不是做一個令人擔憂的小胖子。近日,這位叫「佩琪」的小女孩出現在網絡視野上,其與年齡極不匹配的超額體重引起了輿論廣泛關注。
據了解,女孩父母在拍攝的視頻中稱3歲的佩琪體重已經達到了70斤。此外,在其父母拍攝的眾多視頻中可以看出,佩琪「食量驚人」,加之父母無節制地給她加餐,三年內佩琪的體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如此反差大的身體比例不得讓人引起疑慮,三歲孩子的正常體重及飲食應該是什麼情況?幼時超重對身體會帶來哪些危害?又會埋下哪些疾病的隱患?日前,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3歲女孩佩琪直播視頻的截圖。圖據網絡
3歲70斤的體重會影響心肺器官的發育
「3歲小孩的正常體重約28斤。佩琪70斤的體重超過了正常體重2.5倍,相當於正常兩個半的小孩體重。」成都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劉淵教授說,佩琪目前的飲食嚴重不均衡,接下來應該適當控制食量。
根據 2017 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30年來我國的肥胖兒童數量急劇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2030年我國0至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將達到6.0%,人數將增至664萬人。
正因如此,兒童肥胖已開始得到社會的關注。劉淵告訴記者,一般肥胖症就發生原因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純性肥胖;另一種是繼發性肥胖,主要是由於內分泌紊亂(甲減、腎上腺皮質增生等)以及遺傳性疾病影響造成的。「該小孩可能還要排除繼發性肥胖問題。」
記者了解到,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症。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
每一條視頻裡,佩琪都在胡吃海塞,而且吃的大都是炸雞、炸排骨、飲料等高糖分高熱量食物,方便麵、可樂這類不應該讓兒童食用的垃圾食品也照吃不誤。
談到佩琪僅3歲就承受了70斤的體重,劉淵認為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引起低換氣症候群,出現無力、疲倦、嗜睡等症狀以及導致營養失衡等。
「由於脂肪的堆積會擠佔身體的空間,尤其是內臟器官的脂肪沉積,對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孩而言,器官的發育空間也可能受到影響。如果肥胖尚未導致器官永久性傷害,通過調節飲食均衡、加強鍛鍊等方式,可以再恢復健康。」劉淵說,若是長期繼續亂吃東西,脂肪、蛋白質等攝入過多,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攝入過少,營養會失去平衡。「年僅三歲,將會影響孩子發育,心肺器官的發育更受影響。」
因此,膳食結構不合理,尤其脂肪供能比的增高,可能使兒童青少年攝入過多能量從而導致肥胖發生的危險增高。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普外科主治醫師楊鵬告訴記者,三歲小孩每日的飲食需均衡搭配,例如鹽少於2g、油脂15-20g、奶類500g、豆製品適量、肉禽魚蛋類50-70g、蔬菜250g、水果150g 、穀類85-100g、水600-800ml,根據孩子自身情況可以適量增減。
身體負荷過重會使腿部骨骼發育形變
近年來,家家戶戶日子越過越好,肥胖卻成了比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據《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指出,20世紀80年代,我國兒童的超重及肥胖率還處於一個較低水平。90年代以後,出現快速上升趨勢。
如今被網絡議論的「2歲半50斤」「3歲70斤」「馬上突破100斤」的佩琪只是這類兒童肥胖現象的一面鏡子而已。
眼尖的網友指出,佩琪小小的骨骼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行動有些笨拙,腿腳的動作很僵硬,可能一些關節部位已經開始變形。
「幼兒肥胖會使活動受限、運動量減少,對骨骼發育生長不利;負荷過重會使腿部骨骼發育形變,造成骨骼畸形;肥胖使臟器代謝負擔大,易發生代謝性內分泌疾病,比如生長發育遲緩、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楊鵬說。
現如今,大部分老人還停留在「孩子胖點無所謂」「長大自然就瘦了」這些傳統的思想觀裡,大家應該想想是什麼樣的因素會導致孩子發胖,變成一個「小胖墩」。
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肥胖呈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雙親都肥胖的子女發生肥胖的機率約70%~80%,雙親之一肥胖,子女有40%~50%發生肥胖,雙親均不肥胖的,子女只有10%~14%肥胖。
上面提到,兒童肥胖還受後天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大量進食甜食和油炸食品、長期靜坐、缺乏運動鍛鍊等均會引發肥胖。
因此,父母的飲食習慣、生活規律會影響孩子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家庭遺傳因素也是導致孩子發胖的病因之一。
兒童肥胖的現象增加了兒童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劉淵表示,幼時超重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易飢、便秘、腹脹、脂肪肝等;出現肥胖-換氧不良症候群,導致頻繁嗜睡、夜間打鼾;此外還會產生疲倦、無力、氣促,紫紺等症狀,引起肥胖性肺心症候群。
「患肥胖症的孩子易產生自卑心理,不容易融入集體,孩子肥胖後食慾難受控制,運動量也難以達標,已形成惡性循環,減肥困難。」楊鵬說。
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體遭殃
「吃播」是一種新潮的職業,「大胃王」通過直播吃東西,獲得大量粉絲關注。然而在鏡頭之外,享受美食的「主人公」卻未必能體會到美好,吃播的同時照樣會損害身體。
這種「喪命式」的吃播,到底會帶來哪些健康問題?吃播中的不良飲食習慣又有哪些疾病隱患?
劉淵認為,吃播過程中吃什麼食物不一定是身體需要,所以強迫吃下去,就會損害消化系統,影響人體食慾,久而久之會容易產生厭食,造成營養均衡失調。「人體攝入飲食不光圖口舌之快,還要講究營養的平衡。」
「喪命式」吃播贏得了眼球,有了曝光率,負面影響更是顯而易見。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體遭殃。
「吃播中暴飲暴食,讓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容易導致飲食積滯,引起胃脹,嚴重者造成胃糜爛、胃潰瘍,甚至胃穿孔等病症。總之,短期造成消化系統的損害,長期則引起肥胖症。」劉淵說,中國兩千年前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就明確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吃播」已經由最初的直播吃飯發展為「吃貨大比拼」,吃相醜陋不堪。通過觀察直播平臺發現,大多吃播或以量取勝,一大鍋五花肉、海鮮等;或以奇取勝,直播吃蟲、吞蛇等;或以騙取勝,通過假吃、切鏡頭等方式欺騙粉絲,達到引流、固粉、變現的目的。
「目前吃播為了博眼球而進食一些特殊食材,如生食海鮮及各種肉類,易導致細菌性胃腸炎,多種寄生蟲病;過辣的刺激性食物易導致急性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痛苦的痔瘡肛裂等疾病。」楊鵬表示。
那麼你知道進食過量後身體會容易疲倦嗎?楊鵬告訴記者,因為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大腦血供下降,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工作學習效率低下。「此外,進食過量易引起肥胖及一系列『富貴病』。」
編輯:劉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