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防治:送「瘟神」警鐘長鳴(圖)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逍遙津7月8日訊 從6月29日到7月4日,為了了解我省長江沿岸血吸蟲疫情,我們順著長江跑了蕪湖、銅陵、池州、安慶4個市,行程千裡,實地採訪了血吸蟲疫區防治和發病情況。

  嚴防「急感」

  6月29日,天剛剛亮,記者從蕪湖市中心坐車來到長江的邊上,開始了為期6天的長江沿岸血吸蟲情況調查。

  每年的7、8、9月都是血防工作最忙的時期,也是血吸蟲病高發的季節。6月30日,記者找到位於蕪湖東郊的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時,裡面很安靜,我們找了幾個辦公室都沒人。接待我們的辦公室羅主任說,因為今年全省有不少地方發現了急感,所裡的工作人員都到一線去檢查血吸蟲發病情況了。

疫水捕魚,張永喜對血吸蟲已經麻木了。

  安徽省是全國防治血吸蟲病重點省份之一,涉及到9個省轄市的41個縣和4個省屬農場,疫區總人口約602萬。根據安徽省對血吸蟲病疫區查病情況的統計,1992年,全省查病的陽性率為8.57%,而到了1998年,這個比例為7.56%,6年間只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而1998年之後,陽性率又迅速回升,到2003年,5年間,查病陽性率上升到了9.82%,超出1998年兩個百分點。全省現有血吸蟲病人6萬左右,其中晚期患者5640人。另外,1992年安徽全省的釘螺面積為2.82億平方米。在隨後的10多年時間裡,全省每年滅螺的平均面積在3000萬平方米左右。然而到了2004年,全省的釘螺面積仍增長到2.89億平方米。

  幾天的採訪,從我們的所見所聞中可以看出,這些數據並沒有誇張,在有的地方甚至更嚴重。「我們村民大部分都有肝病。」這句話是我們聽的最多的一句話,得肝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血吸蟲。肝腹水、肝硬化是血吸蟲病晚期的主要病徵。

  血吸蟲,一個溼漉漉的夜行性噩夢,當我們議論它「回潮」,詫異它「死灰復燃」時,它笑了:它根本沒有被消滅過。

  疫區推行「三改一控」

  「健康是財富,預防應為重」、「疫水,禁止接觸」……

  像這樣的宣傳標語在疫區水域到處都能看到,但周邊的居民好像對它們熟視無睹,照樣下水洗涮、遊泳。在蕪湖縣黃池村宣界灘,記者在採訪中看到這樣一幕:一位村民睡完午覺後徑直拿著條毛巾,走到水中肆無忌憚地洗臉。記者問他怎麼不怕感染上血吸蟲病,他說,已經得上了,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我們接觸到的村民幾乎都知道血吸蟲的危害,也能說出注意事項,但到了實際行動中,他們做的和說的完全是兩回事。一位村民說:「其實我們也不想感染上血吸蟲病,但是我們都生活在這裡,吃的用的都是河裡的水,要說完全不接觸河裡的水那是不可能的事。」

  2000年以後安徽省以防治人畜血吸蟲病情為主要策略,在農村地區開始了「改水、改廁、以農機替代耕牛、控制血吸蟲病傳播流行」的「三改一控」試點項目。同樣是在黃池村,政府部門為改善村民用水,為村裡興建了個自來水廠,但目前使用自來水的村民依然很少,不是自來水不好,而是因為使用自來水要花700多元的開戶費,所以多數家庭不願意出這個費用,或者是拿不出這筆錢。

  池州市秋浦河沿岸歷來是血吸蟲發病率比較高的地區。2001年開始,當地政府部門按照省政府的統一安排,對秋浦河長江交匯處到上遊的涓橋鎮沿岸疫區實行「農機替代耕牛」工程,要求當地村民將耕牛賣掉,然後政府補貼其中的差價統一購置農用拖拉機,但很多村民不願意配合,原因是當地的山區多,使用農機不方便。

  我們在採訪中聽到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不知道是農民的思想真的很落後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一位血防工作人員說,血防工作僅僅靠幾個政府工作人員是永遠不會完成的,50年前開始的消滅血吸蟲運動需要群眾的參與,今天的血防同樣需要全民參與。

  不到位的血防

  在蕪湖市採訪時,一位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分析血吸蟲病疫情這幾年出現回升的原因很多,有洪澇的原因,但血防部門血防工作不到位應該算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7月1日,某縣血防站的工作人員陪同記者到疫區採訪,我們剛下車,就有當地老百姓圍了上來。在這之前,血防站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每年都是按照上級的要求,認真做好查螺、滅螺工作,並每年定期多次對疫區的村民進行抽血化驗,免費向村民發放治療血吸蟲病的藥品。

  可當地老百姓的說法卻是完全相反。所謂查螺滅螺只是應付差事,在有的地方象徵性地噴些藥水,有的藥粉被直接丟到水裡;每年是來給村民進行抽血化驗,但只是做做樣子,多數村民沒有被抽血;下來抽血也不帶藥品或者是少帶藥品;免費得到藥品的人沒有幾個,絕大多數藥品是賣給村民的,而且價格很貴,最低的0.5元一粒,最高的賣到2元錢一粒;村民只要到血防站去檢查不花去幾百元是出不來的……

  最後,陪同記者的血防站的工作人員竟然當場與村民爭執了起來。

  7月2日,記者在一位當地居民的帶領下找到了池州市孔井村附近一處疫區,碰巧的是當地血防部門有3個工作人員正在走訪急感情況。記者的到來讓他們很是驚訝,其中一位自稱是血防組組長的工作人員幾次追問記者是怎麼找到那裡的。該工作人員說,孔井村附近的疫區比較特殊,沿岸的居民有很多是原來江邊國有企業的下崗職工,這些人雖然居住在他們監控的地區,但因為是非農業戶口,不屬於普查的範圍,這些居住在河邊的職工要是感染上了血吸蟲病,只能自己到醫院去治療。血防站每年對疫區居民進行檢查只限於農業戶口的村民。因為擔心記者偷拍,這幾名工作人員很快便離開了。

  一位當地村民說:「秋浦河血吸蟲一直都有,只是以前沒這麼嚴重,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有七八年的時間沒見到血防站的人來查螺滅螺。」

  血防的10年目標

  血吸蟲病疫情的回升已經引起了安徽省有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2003年1月1日起,安徽省正式實施了《血吸蟲病防治條例》,這是安徽省首次以立法形式防治血吸蟲病。

  近日,在安徽省召開的血防工作會議上,副省長徐立全在分析了我省血防形勢後,對血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到2005年底,全省41個流行縣,有17個達到傳播控制標準,有24個達到傳播阻斷標準。

  徐立全說,造成血吸蟲病疫情反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防基金投入不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按實際防治安徽省每年約需3200萬人民幣投入,但每年卻有1200萬元短缺。對此,省財政將逐步加大對血吸蟲防治的投入,並對查螺滅螺、晚血病人救治等給予經費補助。

  為解決因血吸蟲帶來的新危害,他要求,全省各相關市、縣,一定要實施血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報告制,認真組織開展查螺滅螺、人畜查病治病等工作,確定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有針對地採取預防控制等措施。對符合救助條件、生活貧困的晚期血吸蟲病患者實行醫療救助。對生活貧困的晚期血吸蟲病患者實行特殊臨時救助城市,適當補助有關醫療費用,嚴防血吸蟲病疫情的蔓延。

相關連結

  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於人或牛、羊、豬等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腸炎、肝硬化,並導致腹瀉、消瘦、貧血與營養障礙等疾患,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下遊和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血吸蟲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吸蟲病病人發病迅猛,短期內就可導致死亡。慢性血吸蟲病一般發展較慢,早期對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進入晚期後可造成患者勞動力喪失,甚至死亡。(萬家兵、王雄斌)

 

相關焦點

  • 再讀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原標題:再讀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古代傳說認為瘟疫也有主管的神,這就是瘟神,也叫疫鬼。血吸蟲病曾在我國南方廣為流行,這一威脅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為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包袱。毛澤東一向關心人民的身體健康,對消滅血吸蟲病尤為重視,在1955年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
  • 血吸蟲病捲土重來觸目驚心 6500萬人受威脅(圖)
    6500萬人受威脅(圖) 第2頁:源頭失控第3頁:嚴峻挑戰第4頁:毛澤東七律送瘟神  我國發現血吸蟲病100周年前後,曾經一度宣布被消滅的血吸蟲病在一些地方捲土重來,為我國農村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敲響了警鐘。  又見「瘟神」  記者不久前深入鄂贛血吸蟲病疫區,親眼目睹了「瘟神」給疫區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
  • 送瘟神!鼠疫、霍亂、麻疹、天花….這些肆虐舊中國的傳染病,就是...
    2「三者結合起來,瘟神就只好走路了」為了加強對「流行最嚴重,危害最劇烈,流行因素複雜,防治工作艱巨,涉及部門多、地區廣的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力度,黨和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防疫領導機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和中央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
  • 送瘟神!鼠疫、霍亂、麻疹、天花…….這些肆虐舊中國的傳染病,就是...
    2「三者結合起來,瘟神就只好走路了」為了加強對「流行最嚴重,危害最劇烈,流行因素複雜,防治工作艱巨,涉及部門多、地區廣的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力度,黨和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防疫領導機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和中央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
  • 送「瘟神」:史上有哪些橫行於世的傳染病,古人又是如何防疫的?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這首讀來令人盪氣迴腸的《七律二首·送瘟神》,描寫的1958年6月,我國餘江縣終於消滅了血吸蟲病的歷史事件。考古人員曾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古屍中發現過血吸蟲蟲卵。縱觀歷史,與血吸蟲病的抗爭,也僅是祖先們與瘟疫鬥爭的一個縮影罷了。在歷史上,還有哪些比血吸蟲病更可怕的「瘟神」?古人們又是如何與它們鬥爭到底的呢?(一)天花天花是人類遭遇過的最古老的的病毒之一。
  • 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探究 - 區縣動態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1956年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又發出「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戰鬥號召。小小血吸蟲的肆虐,深深刺痛了偉人的心,寫下了著名的《送瘟神》詩篇。 鏡頭移轉到君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君山獨特的疫情狀況:北枕長江,南瀕洞庭,是典型的濱湖農業區,境內有大小湖泊32個,轄區90%的耕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洞庭湖圍垸而成的。
  • 20世紀50年代黨領導消滅血吸蟲病的歷史經驗
    1956年2月,毛澤東同志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號召:「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 在全黨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很快取得重大進展。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導了江西省餘江縣首先消滅血吸蟲病的喜訊。毛澤東同志看後「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欣然寫下那兩首膾炙人口的七律《送瘟神》。
  • 賽龍舟是送瘟神?屈原粽子節都會想到他,家鄉是什麼樣的?
    舊時由於衛生條件太差、水質中有血吸蟲傳播,很多人感染了這種腹部腫大疾病,給賽龍舟活動帶來威脅,所以,賽龍舟人群是最鐵桿的「送瘟神」支持者。端午節,傳說是起源於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已經習慣了提到屈原,馬上想到吃粽子或粽子節。別再只知道屈原和粽子了,很多活動比你想像的更好玩,穿漢服也是端午前後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 文藝戰疫│《戰瘟神》:上古樂器奏響南京「戰疫強音」
    《七律二首送瘟神》給了他們啟發。這是毛澤東在1958年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七言律詩。作品展現了人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戰勝血吸蟲病的場景,意氣豪邁。「這種精神、這種信念不就是現在的我們最需要的嗎?」戴音說,當下我們正眾志成城戰疫情,南京民族樂團決定創作一部《戰瘟神》。
  • 南湖新區湖濱街道: 血吸蟲病免費檢查送到家門口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張勇 特約通訊員 黃亞文)為進一步做好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確保群眾身體健康,提高洞庭湖區居民群眾健康意識,12月2日上午,南湖新區湖濱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聯合湖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什麼是血吸蟲病 這些因素會導致血吸蟲病
    其中,血吸蟲病就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威脅地區較廣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那麼請問什麼是血吸蟲病呢?血吸蟲病的症狀有哪些呢?導致血吸蟲病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什麼是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成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於亞、非、拉美的73個國家,患病人數約2億。
  • 每日一詞:"送瘟神"用英語怎麼說?
    [Photo/SIPA]「瘟神」,god of plague,中國古代神話中專以瘟疫害人的鬼神,現在比喻作惡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惡勢力「送瘟神」是一個中國傳統習俗。舊時人們對發生的瘟疫和疾病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認為瘟疫是瘟神降災於人間而導致的,故除了平時祭祀瘟神(offer sacrifices to the god of plague)之外,過年時還要集體送瘟神(send away the god of plague),以祈求來年家人健康平安。
  • 瑞昌市民在血吸蟲流行區遊泳 血防站:接觸疫水需檢查
    瑞昌橫港河、烏石河、南陽河有「瘟神」,血防站喊話——  若在這些地方遊泳快去驗血吸蟲  8月份以來,高溫天氣一直持續,遊泳避暑成為許多市民的選擇,然而選擇遊泳的地方卻是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近日,瑞昌市血防站就發布信息,讓最近在該市橫港河、烏石河、南陽河三大血吸蟲病流行區遊泳的市民,前往血防站進行免費檢查,避免感染血吸蟲病。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送瘟神」作為日本重要的習俗和祭祀活動,至今依舊廣為傳承。其中「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成為「京都三大祭」之一。此外,日本不同地區也有各種送瘟神的習俗。
  • 龍應臺對著日本的詩詞,矯情地說國人沒文化,她怕是沒讀過送瘟神
    她似乎沒有搞明白,作為日本人現在他們不是疫區,他們是可以很從容自然地給我們送一點物資,然後寫上幾句溫暖的話。而對於深陷疫區的我們來講,我們在打仗,我們要給鼓勵人心的話語,有什麼比武漢加油這4個字更讓我們能奮起?更關鍵的是我們搞文學的人,一定要有一個基本認識,你說的那些經典的詩詞是美是妙是雅,問題是有多少人能看懂?
  • 揚州的過去5個羊年:1955年江都血吸蟲病流行(圖)
    1955年,江都人民戰「瘟神」血吸蟲。  9月,揚州市江都縣血吸蟲病流行患者達八萬人,縣委建立專門防疫組織。  【你記憶中的那一年】  血防老兵親歷血吸蟲疫情  「我親眼目睹了『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景象。」
  • 經濟半小時:長江中下遊血吸蟲疫情調查(組圖)
    汛期到來的時候,這裡都會被江水淹沒,而江灘上的釘螺就會漂到長江裡,每隻釘螺可以釋放出成千上萬的血吸蟲尾蚴,人一旦接觸到江水,最短在10秒鐘之內就會感染上血吸蟲病。  佇立在秋浦河邊的一塊警示牌,再次提醒我們,這裡已經屬於危險的血吸蟲易感染地區。記者跟隨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專家陶承國走進了離江邊只有100多米遠的一片蒿草叢,短短幾分鐘時間,記者就在這裡發現了釘螺。
  • 長江流域水位持續上漲 專家提醒:不要接觸江水,謹防血吸蟲病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江蘇省及周邊地區一直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認真開展健康教育、查滅江灘釘螺。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