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精神疾病,我們無能為力,病人只能被拘留,甚至被遺棄。然而自從氯丙嗪問世以來,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扭轉,精神病人可以恢復正常,重新獲得作為人的尊嚴和權利。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及時代的進步。人類不僅對改善精神疾病症狀的治療感到滿意,更關注如何使患者回歸社會,保持健康。在這種背景下,醫生、患者和家屬越來越關注藥物所帶來的另一面-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以及對精神疾病的影響。
臨床抗精神病藥物存在多種副作用及不良反應,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經常面臨3-4種藥物問題。這一直是醫生和病人頭疼的問題。畢竟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下,權衡有各種各樣的優缺點,沒有任何治療方法可以完全取代藥物治療。按分類,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如下。
1、錐體外系副作用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一般使用利培酮、氟哌啶醇和帕利哌酮。這種副作用通常是由多巴胺的D2受體阻斷引起的。
表現為急性肌張力障礙、震顫,如帕金森症候群、運動障礙和遲發性運動障礙。
對於急性肌張力障礙、震顫和帕金森樣症候群,可使用鹽酸苯海索。久坐功能障礙患者可使用β受體阻滯劑和苯二氮卓治療。然而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不應使用抗膽鹼能藥物,因為他們會加重症狀。有這個問題的病人需要氯氮平治療換,他可以與改良的電休克療法和腦深部刺激相結合。
2、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是由抗精神病藥物體重增加和糖、脂代謝異常引起的。他對病人的危害是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氯氮平和奧氮是最常見的。
這是近年來比較受關注的問題,在許多家庭成員和患者中排除抗精神病藥物也源於藥物誘導的肥胖。甚至認為抗精神病藥和激素,吃得太多會傷害身體。因此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減少或停止使用藥物。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他會導致精神疾病的復發和加重。
目前,代謝症候群的預防主要集中在,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並定期檢測體重、血糖和血脂。當體重增加大於基礎體重的7%時,應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當體重增加大於基礎體重的7%時,應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
3、內分泌系統紊亂
抗精神病藥物可導致催乳素升高、月經紊亂、性激素水平異常和性功能障礙。最嚴重的是高催乳素血症,他是由多巴胺D2受體作用引起的。以利培酮,帕利哌酮,舒必。
因為青壯年是一種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嚴重精神疾病的易發人群。內分泌失調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如男性乳房女性化、女性生理髮育男性化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還會使患者的尊嚴消失。
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療原則通常是換藥或減少,閉經患者可採用烏雞白鳳丸或人工周期法。現在對於青少年的患者,儘量選擇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問題或沒有問題的藥物。
4、猝死和心血管不良反應
幾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都會引起心血管不良反應,如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電圖改變和傳導阻滯等。
體位性低血壓與抗精神活性藥物對α-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影響有關。心律失常中最危險的情況是QT的延長。他本身並不可怕,但當QT間隔超過470-500ms時,極易發生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和室顫,臨床上表現是心源性暈厥或-斯症候群,猝死的風險很高。
在這裡,我們介紹猝死的概念。住院患者及其家屬在籤訂告知協議時,會在通知信中看到這樣的提示。這裡的猝死是指在抗精神藥物治療中,在死亡前沒有發現致命的身體疾病,發生了猝死,死後屍檢也沒有原因不明的死亡原因。有報導認為這種猝死可能是阿-斯症候群,即心源性缺血性症候群。
目前還不清楚心肌細胞中ATP的比率增加ATP,這可能導致心肌細胞中鉀離子的增加。
目前建議預防為主,特別是低鉀、低鎂等電解質紊亂,應密切觀察。
5、鎮靜作用
鎮靜作用常發生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早期,表現是多導睡眠圖和日間嗜睡。這可能與藥物對組胺H受體和多巴胺受體的作用有關。氯氮平,奧氮和富馬酸喹硫平是最常見的。
家庭成員經常拿這個副作用作為他們愚蠢地吃藥的證據。其實,患者精神萎靡、反應遲鈍等「呆」、「傻」、「痴」、「嗔」表現等,不僅如此副作用,還可能是由疾病的發展引起的。另外,我們之前提到的錐體外系症狀也會導致患者行為遲緩,這可能會被一些家庭成員誤認為是患者的愚蠢。
無需處理睏倦,但應注意避免在服藥期間進行高度注意的工作,如駕駛、操作設備等。對於一些病人,喝咖啡可以刷新。
6、流涎
流涎是抗精神病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尤其是氯氮平。你可能不滿足於唾液的危害,認為他不過是哈喇子,擦乾淨。然而這樣的唾液不可能完全擦乾淨,最重要的是,晚上長期流涎會引起一系列問題,比如吸入性肺炎。有些患者因為體胖、呼吸抑制等問題,容易因睡眠中的唾液分泌而導致窒息,嚴重者就會死亡。
雖然抗膽鹼藥可以治療,但由於副作用問題,不建議長期使用。現在建議病人側臥睡覺,以利於唾液流出,防止氣管吸入。
7、抗膽鹼能不良反應
這是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的問題,口乾、便秘、視力模糊、尿瀦留等。此外,還會出現意識模糊、譫妄、言語鬆弛、出汗、震顫和認知障礙等,常見於氯丙嗪、奧氮等。
抗膽鹼能不良反應對老年患者的危害最為明顯和嚴重。由於認知功能受損會影響壽命,因此老年患者在使用此類藥物時,需要謹慎,注意使用小劑量、慢劑量。在臨床實踐中,許多老年患者及其家屬渴望成功,他們總是催促醫生迅速、大劑量地用藥,或自行秘密添加。在這裡我們一定要記住,聽醫生的話,不要武斷地做決定。
抗膽鹼能不良反應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對於嚴重問題需要停藥。最基本的是避免強效藥物的結合。
8、肝功能損害
這種不良反應是最受關注的,事實上抗精神類藥物對肝功能的損害往往是一過性谷丙轉氨酶升高,並可自行恢復。幾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都會引起他,因此不需要特別注意。可結合使用保肝藥和定期監測。
家屬和患者往往最擔心這一點,總覺得抗精神病藥會傷肝腎。通過觀察,我們的說法主要是來自中醫等學科對藥物的影響,使我們產生了這樣的誤解。在精神病學中,抗精神病藥物對腎臟和肝臟幾乎沒有影響。因此請您學習這些知識,以免產生誤解。
9、惡性症候群
這是最嚴重的抗精神病藥物問題。雖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仍需注意。
惡性症候群的主要表現為肌張力障礙(肌強直、肌肉緊張)、高燒(40度以上)、意識障礙、自主神經症狀(出汗、心動過速、血壓不穩等),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增多,尿蛋白陽性,肌紅蛋白尿,磷酸激酶活性增高,肝轉氨酶升高,血鐵、鎂、鈣下降。
對於惡性症候群,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有一點你可以放心,目前正在推廣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比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更安全許多。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中,氯氮平、利培酮和奧氮平被發現有惡性症候群。
惡性症候群的治療往往以支持治療、對症治療為主。電休克療法是有效的。
10、誘發性癲癇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中約有0.5%-0.9%會出現癲癇發作。氯氮平和氯丙嗪是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癲癇發作的發生率並不高。然而腦外傷或外傷患者史、癲癇史在過去,發病率如此之高。
治療上以抗癲癇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為主。
11、血液系統的變化
血液系統的主要問題是粒細胞缺乏,這是一種潛在的致命不良反應。氯氮平比其他抗精神病藥更常見。
這主要是由於氯氮平引起的粒細胞缺乏症,表現是白細胞計數突然下降,這是致命的。其機制可能與毒性代謝產物和毒性自由基有關。毒性代謝物是指氯氮平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高於N-去甲氯氮平濃度的有毒代謝物。毒性自由基是指中性粒細胞及其前體幹細胞將氯氮平代謝為有毒自由基的能力。
治療方法是停止氯氮平,增加粒細胞。
事實上抗精神病藥有一些罕見的不良反應,這裡沒有列出。我們之所以談論這些問題,並不是為了製造對抗精神病藥物的恐懼和不信任,而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正確地使用藥物,這對醫生和病人都非常重要。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無害的治療方法,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美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學會意識到相應的問題並加以處理。
另外,我想提醒你一件事。目前,許多人都被中醫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奧秘所困擾,雖然作者沒有從事中醫,但在目前的國家權威治療指南中,沒有可與西醫相比的精神疾病治療計劃。因此請不要盲目追求沒有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的所謂治療。這是不現實的,很容易被不法之徒欺騙。
當前醫患關係雖不和諧,但並不脆弱。相信讓大家充分了解抗精神病藥,無論是治療還是醫患關係都有正確的方向。希望大家能正確對待藥物治療,了解醫生的使用和建議,尊重科學,尊重生命!
#百裡挑一數據來源:
1、陸林(主編)沈餘村精神病學第六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
2、(英語)斯塔爾(StahlS),M) 《精神藥理學要領:神經科學基礎與臨床應用:第3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3、喻東山葛茂宏Su海陵(主編)《精神病學合理用藥手冊》第三版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