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林衝是其中最受爭議性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連仇都不敢報的狗熊。而林衝對自己的評價則是:「仗義是林衝,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很顯然,林衝也認為自己是不得志的。
不過我們知道,林衝在上梁山之前,名號是很響的。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哪怕後來上了梁山之後,梁山的兄弟每次提到他都會加上「八十萬禁軍教頭」的頭銜,由此可見這個名號對於林衝來說也是一種榮耀。
不過他這「八十萬禁軍教頭」在高太尉面前顯然沒有什麼份量,因為高衙內看上了林衝的妻子張氏,竟公然調戲張氏。後被林衝撞見了狠狠教訓了高衙內一同,沒先到其父高太尉便陷害林衝,將其刺配滄州。
很顯然林衝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和太尉比是天地懸殊的,也是不是什麼朝廷重臣,否者高俅也不敢如此肆意妄為的陷害林衝,而林衝也差點在流放的途中被兩個負責押送的小嘍囉殺害,好在魯智深仗義出手了。那麼林衝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到底算是一個多大的官呢?關於這一點就要從宋朝的「禁軍」開始說起了。
《宋史·兵志》記載:「禁軍者,天子之衛兵也,殿前侍衛二司總之。其最親近扈從者,號諸班值,總於御前忠佐軍頭司、皇城騏驥院,皆以守京師、備徵伐;其在外者,非屯住、屯泊,則就糧軍也。」
也就是說是禁軍在內是負責保護京師的,屬於皇帝的親兵,而在外也是軍隊中的精銳部隊。按道理說在這樣的部隊裡做事在「福利」和爵位上應該不會太差,但是宋朝是一個「重文抑武」的朝代。
宋朝為啥重文抑武?因為從宋太祖「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之外,對於擁有軍權的軍人特別的恐懼,宋太祖為何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因為趙光義手上有兵,一旦造反很有可能兩敗俱傷,趙家的江山也會旁落。因此在宋朝文人的地位總是要比軍人高出一個等級來,而在實際權力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林衝的地位也能夠料想了。
而且林衝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也有誇張之嫌,因為林衝並不是總教頭,他只是眾多教頭中的一個,在林衝的上面還有一個直屬上司,都教頭。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些教頭只能教禁軍的武功,他們是沒有權利指揮這些禁軍的,所以這和軍職有天壤之別。教頭這個職務在禁軍的編織裡面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如果一定要把林衝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放到現代做對比,大概相當於是部隊教練。不過以林衝的武藝如果不被高俅所害,那麼遲早還是會升的,就算是坐上總教頭的位置也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