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如果是註冊香港公司,然後再去香港外匯銀行開戶的話,那麼大多數的朋友們會發現基本上每一個做外貿的企業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都會面臨著失敗的情況,其實隨著2015年香港滙豐銀行在這其中有更多的涉黑事件,自從開了天價罰單之後,很多人在這方面基本上還是被無情的拒絕,大多數的客戶同樣有反應,在香港外匯銀行開戶的時候也是失敗的這種情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失敗?
原因一:資料準備不齊全
在香港外匯銀行開戶的過程當中,如果資料準備不齊全的話,肯定也沒有相關證明,那麼這種情況下,不管你到哪個銀行進行外匯開戶肯定都會導致失敗,香港銀行要求客戶在進行開戶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提供一整套的審核材料,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銀行的審核要求,如果審核材料不整齊的話,他們是不會審核的,直接會把這些材料全部都打回來。
原因二:客戶回答香港銀行提問不充分
在香港外匯銀行開戶的過程當中,銀行的經理基本上也都隨機會提問客戶幾個問題,如果客戶在回答的過程當中,一時之間答不上來,或者是說回答的不夠充分,同樣也會導致開戶失敗,大多數的人在香港開戶失敗也都是因為這個原因,畢竟有的時候他們所問的問題可能並不是我們所了解的,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答案的話,肯定也不可能幫我們開戶。
眾所周知,我國奉行一國兩制方針,香港是不存在外匯管制的,香港特殊的匯率制度是由歷史原因形成的。
二戰後,英國當局要求港英政府對外匯進行管制,港英政府召集了多名專家也沒有商議出結果,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這是香港沒有外匯管制開始。
到八十年代初期,港英財政部想讓港幣與美元掛鈎,這是首例地區貨幣與另外主權國家貨幣進行掛鈎,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後,港英開始執行嚴格管控比率區間的港匯制度,也就是說聯繫匯率制度實際上由香港人發明的。
作為全球流動量最大的貨幣,美元為港幣的穩定帶來了基礎,港匯制度為香港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帶來了很大優勢,並一直沿用至今。香港回歸後,中國奉行一國兩制方針,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得到了很多政策上的優惠,依舊可以自由發展其經濟和金融等各方面。
不存在央行的外匯市場
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後,經營外匯的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很多國際上的外匯經紀商紛紛湧入香港,外匯市場越來越活躍,加上與新加坡相似的時區條件,香港逐步成長為國際外匯市場。
香港外匯市場主要分為港元兌外幣市場和美元兌其他外匯市場,美元是所有貨幣兌換的交易媒介。港幣與其他外幣不能直接兌換,必須先換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貨幣。
如今的香港已經是著名的國際外匯交易中心,然而與紐約、倫敦、東京這些交易中心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外匯市場。由於香港實行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同時由滙豐、渣打、中行(香港)三家銀行發行貨幣,香港政府不會主動幹預外匯市場,也沒有專門的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承擔著央行的角色,通過向市場買入美元或者拋售美元來保證香港外匯市場的穩定,以此為香港的貨幣政策的調控措施。
返回外匯網首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