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IT運維:準備好五件事——從AIOps到多雲等等

2020-12-16 開源雲中文社區

數字顛覆的威脅迫使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領導者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數據資產和分發渠道,以創造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從而使客戶滿意並贏得競爭。在過去十年中,企業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們構建、部署、管理和維護關鍵任務服務的方式,以應對日益增長的數位化。

開發人員通過採用創新技術和實踐來應對企業轉型的挑戰,包括公有雲服務的使用,敏捷和DevOps的快速軟體交付,從單體開發模式向微服務開發的轉變,以及流程創新的機器學習模式。

IT運維團隊歷來通過最小化變更和避免中斷來確保企業工作負載的可用性和性能。鑑於數位化業務的需求,數位化運維團隊需要利用已有的和新興的技術趨勢來推動產品發展,提供出色的用戶體驗,並確保長期的企業生存。

2020年,IT運維團隊需要接受五個轉變,以擴大創新並有效應對數位化顛覆。

在2009年Velocity會議上,John Allspaw和Paul Hammond在Flickr上展示了《10+ Deploys PerDay: Dev and Ops Cooperation》,展示了企業如何通過自動化基礎設施工具、持續集成和部署流程以及共享指標來加快發布速度。這一演講開啟了DevOps運動,呼籲開發和運維團隊之間建立信任、協作和問責制的新模式。

十年後,DevOps得到了廣泛的主流採用,網站可靠性工程師和DevOps專家成為Stack Overflow 2019年開發者調查中收入最高的人。DevOps是實現業務敏捷性和減少摩擦的關鍵——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100強企業中有90%將通過DevOps實踐提升運維效率。麥肯錫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很少有企業高管認為「IT在促進強勁業務表現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這些趨勢可能會促使DevOps團隊主動參與數位化體驗產品,從而獲得更多預算和更大的影響力。這是否意味著IT運維部門必須滿足於管理遺留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組合?

要點:IT運維不僅需要關注傳統的可靠性、彈性、安全性和效率,還要關注發布速度、持續改進和以客戶為中心。IT運維的創新可以支持數位化轉型,並確保DevOps的新速度不會使業務面臨風險。

IDC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IT運維團隊是人工智慧工具的最大買家,用於快速模式識別、無縫事件協作和更快解決問題。2020年是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力量,進行主動和預防性事件管理的時候。現代AIOps解決方案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大幅減少識別、日誌記錄、分類、確定優先級、響應和關閉事件的人工時間:

——分析和處理不同監控工具中的各種事件,以便自動抑制重複和噪聲警報

——使用機器數據智能來預處理警報「風暴」,加快根本原因分析並減少服務中斷

——通過IT服務管理工具的雙向集成,向on-call的服務交付團隊發送實時的上下文警報

——使用自動修復解決大規模的常規事故,以便運維人員可以專注於高價值的業務項目

要點:數位化運維團隊應該開始試行AIOps計劃,以了解機器學習驅動的事件管理如何減少在事件檢測、首次響應、警報優先級排序和根本原因分析上花費的人力時間。

Flexera的《2019年雲狀態報告》發現,84%的IT領導者使用五個不同的雲提供商作為其企業雲戰略的一部分。鑑於AWS就在23個產品類別中擁有170多個獨特服務,因此跨雲平臺管理不同的雲服務並非易事。那麼,多雲採用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考慮到AWS在雲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佔有35%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CIO們希望與其他雲提供商(如微軟和谷歌)合作,以防止雲鎖定。選擇多雲平臺的另一個原因是451 Research所說的針對特定類型的業務工作負載選擇正確的雲環境,以便IT團隊可以針對性能和成本進行優化。

以下是雲團隊在部署多雲企業戰略時需要仔細考慮的三個因素:

——資源複雜性:雲基礎設施團隊需要跨數千個雲SKU實例為工作負載選擇正確的實例類型。挑選和優化適當大小的實例是一項持續性的任務,需要根據架構、需求、性能、彈性和成本進行艱難的權衡。

——多雲監控:雖然有大量的原生監控工具,如Amazon CloudWatch、Azure Monitor和Google Stackdriver,但這些解決方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企業應該投資開源工具(Prometheus / Graphite、Grafana)或第三方監控工具,因為這些工具可以輕鬆地集成、捕獲和呈現來自多雲環境的洞察。

——將FinOps嵌入雲計算中心:跨實例類型和定價模型(按需、專用、現場和保留)優化雲成本是一項複雜的工作。FinOps的出現通過匯集優化雲支出的最佳實踐,幫助企業更好地規劃和預測雲預算。FinOps提供了一種新的採購模式,強調跨技術、財務和業務團隊的雲財務管理的責任共享,以便企業獲得更好的雲投資回報。

要點:企業IT團隊應該向FinOps先驅者學習如何在雲服務的成本、性能和彈性之間做出正確的權衡。雲架構師應該同時嘗試開源和商業監控工具,以了解它們如何推動實時可見性並確保更快地響應多雲運維。

企業數據中心越來越多地吸納公有雲基礎設施的屬性,包括按需使用和按使用付費的定價模式。以下三個趨勢清楚地表明了數據中心在雲時代的發展方式:

——混合雲模型:很長一段時間,公有雲平臺拒絕承認某些工作負載由於延遲、安全性或合規性要求而只能在本地運行。不過,雲提供商現在公開表示認同混合雲價值主張——Azure Stack於2017年推出,AWS Outposts2018年推出,Google Anthos於2019年推出。混合雲解決方案允許企業在其數據中心內運行工作負載而不用擔心雲服務提供商過線。

——基於使用的基礎設施模型:企業可以利用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HPE GreenLake、戴爾Flex on Demand、聯想TruScale Infrastructure Service和思科 Open Pay),來實現靈活的數據中心資源支付模式。IT團隊可以控制資本支出,使用最新硬體,跟蹤實時使用情況,並將管理外包給OEM或託管服務提供商,使自己能夠完全專注於業務成果。

——編寫一次,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運行編排引擎:像Kubernetes、Docker Swarm和Apache Mesos這樣的容器編排引擎已經大受歡迎,因為它們允許IT團隊在任何地方運行雲原生服務,並為構建和擴展分布式應用程式提供一致的管理框架。可以使用容器編排引擎跨數據中心和雲環境部署雲原生服務,確保高度可移植性、更快的發布速度以及通過抽象基礎設施實現更好的運維控制。

要點 :數據中心已經成熟,IT團隊應該將涉及設計、部署、監控和維護任務關鍵型基礎設施的繁重工作外包出去。數據中心管理者應與超大規模和OEM提供商合作,以充分利用混合雲和基於使用的模式所帶來的功能和靈活性。

IDC預計,到2022年,涉及新興技術技能的IT角色中有30%將一直空缺。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94%的IT決策者發現招聘DevOps專業人員、雲原生開發人員和多雲運維人員困難。顛覆性技術趨勢使得IT運維團隊必須不斷提升技能以保持相關性。

雲原生基礎設施的普及需要在生命周期自動化和配置、可觀察性和分析以及安全性和合規性方面的一系列新技能,以推動可靠和可擴展的應用程式。

採用AIOps解決方案需要熟悉高級統計技術的IT從業人員,並能結合數據驅動的洞察力和人性直覺,以減少應用程式停機時間並確保更快的恢復。

要點:CIO需要大力投資技能發展計劃,以吸引和留住員工。IT領導者將使用內部項目、實踐學習和外部提供商的組合來彌補技能差距。

結論

在一個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世界中,IT運維需要變得越來越主動和動態,以滿足業務需求。技術運維管理將成為一門更新的學科,其中創新只受想像力的限制。

原文連結:

https://www.cloudcomputing-news.net/news/2019/aug/01/it-operations-2020-five-things-prepare-aiops-multi-cloud-and-more/

相關焦點

  • 談AIOps基礎-從自動化運維到智能化運維
    圖片來自網絡AIOps 是運維的發展必然,是自動化運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Gartner 相關報告預測 AIOps 的全球部署率將從2017年的10%增加到2020年的50%。圖片來自網絡該圖為華為在18年的GOPS運維大會上講到的一張AIOps整體架構圖。
  • 3年深耕智能運維 雲智慧再度成為Gartner AIOps Sample Vendor
    由於受到主動式IT運維需求增長;多雲/混合雲/數位化/雙態IT對傳統IT運維管理模式的挑戰;不斷提高的大數據挑戰;業務連續性治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市場對AIOps平臺技術的興趣和投資持續增長。2019年AIOps的技術成熟度雖然仍為新興,但中國市場已經由科技創新的啟動階段(Innovation Trigger)進入期望高峰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市場滲透率增加到5% ~20%。面對智能運維市場的變化,雲智慧率先推出DOCP智能業務運維平臺,實現了AIOps智能運維的場景化和工程化。
  • 3 年深耕智能運維 雲智慧再度成為 Gartner AIOps Sample Vendor
    由於受到主動式IT運維需求增長;多雲/混合雲/數位化/雙態IT對傳統IT運維管理模式的挑戰;不斷提高的大數據挑戰;業務連續性治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市場對AIOps平臺技術的興趣和投資持續增長。2019年AIOps的技術成熟度雖然仍為新興,但中國市場已經由科技創新的啟動階段(Innovation Trigger)進入期望高峰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市場滲透率增加到5% ~20%。面對智能運維市場的變化,雲智慧率先推出DOCP智能業務運維平臺,實現了AIOps智能運維的場景化和工程化。
  • 2020年Forrester Wave報告:Dynatrace被評為人工智慧IT運維(AIOps...
    《The Forrester Wa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 Operation, Q4 2020 》報告正式發布,全球獨立研究機構Forrester將軟體智能公司 Dynatrace(紐交所代碼:DT)評價為該領域的」領軍者」。
  • 思科ThousandEyes: 千眼看多雲(上)
    無論是在家上網課的小朋友,還是積極擁抱公有雲的企業,或者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雲服務的 MSP ,都已經切切實實處在這紛繁複雜的多雲世界。如下圖所示,各種類型的訪問者,在不同位置訪問各自的應用和服務,完全不需要知道底層走過了哪些運營商線路,也無需知道應用服務落地在哪個城市。  然而,用戶享受便利的另一面是多雲給運維帶來的巨大挑戰。
  • 2020年12月17日廣州天氣陰天到多雲10℃~15℃
    【廣州市今日天氣】  據廣州市氣象臺預測:今日白天:陰天到多雲;夜間:多雲;氣溫介於10到15℃之間;相對溼度介於55~75%之間;吹和緩的偏北風。(廣州市氣象臺2020年12月17日07時發布)  圖源:@廣州天氣  【廣州七天天氣預報-氣溫總會慢慢慢慢回升的】  明後兩天阿冷減弱,氣溫逐漸回升,但是早晚依然冷,厚外套還是得乖乖穿著~18日傍晚到夜間又有新的阿冷來補充了
  • 聚焦財經峰會——智能運維AIOps管理,IT系統的「全科醫生」
    作為「夏洛克AIOps」的締造者,擎創科技的「掌門人」,楊辰先生分享了自己在智能運維管理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心得,智能運維管理的來龍去脈、「夏洛克AIOps」有何作用、智能運維前景如何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 雲智慧AIOps智能運維應用實戰之智能故障預測
    2015 年初,一篇題為《普通運維人員就是秋後的螞蚱!》的博文引發了運維行業發展的大討論——IT資源的廣泛雲化(集中化)和運維管理的高度自動化能否導致普通運維的大面積失業?!四年過去了,自動化運維和NoOps不但沒有統治IT界,反而逐漸被AIOps所取代。究其根本,沒有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智能預測等AI能力和高性能的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自動化運維,是無法替代不斷學習、成長的運維工程師的。
  • 2020年IT運維市場前景分析
    以上為我們為羅列的IT運維人員能力要求或工作內容,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2020年IT運維市場規模,2020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網際網路,藉助網際網路開展"無接觸"式業務,特別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公司為了生存開啟了全員在線辦公及業務全天侯在線處理等,這也就為企業打開了企業在線常態化;讓更多的工作藉助網際網路完成,據權威機構公布稱:"這一切將產生約
  • 作業幫受邀參加2020中國教育科技大會 分享多雲架構新探索
    12月23日,由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指導,iTechClub(網際網路技術精英俱樂部)教育委員會主辦的國內網際網路技術領域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大型教育科技類行業盛會「2020中國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召開。作業幫基礎架構負責人董曉聰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在「運維安全——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挑戰」分會場分享作業幫如何通過基於雲原生的多雲建設,破解業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穩定性、效率、成本、安全等方面問題,實現彈性、韌性、可觀測、自動化、可持續的在線架構,以及通過技術改造帶來的一系列收益,以真實案例深刻闡述技術變革持續推動教育產業的加速迭代發展。
  • 36氪首發|發力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
    36氪獲悉,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博雲BoCloud」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跟投。博雲是36氪多次報導的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私有雲產品的廠商。
  • 解決多雲管理難題,騫雲SmartCMP成企業破局關鍵
    雲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的體系,未來的業務負載會在不同的雲之間進行流動,因此雲的管理要能夠支撐更加靈活的體系,也意味著管理的能力不是面向某一個雲,而是管理整個雲化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是面向多雲的、融合的雲的管理體系。隨著雲的發展,以騫雲科技為代表的獨立雲管理公司將會有更大的機會。CMP產品經過了十年的發展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第一代主要給運維人員做管理工具使用。
  • 多雲環境下,SmartCMP落地企業IT治理的「姿勢」
    業務視角維持運維效率和IT治理的平衡方禮認為,效率和治理水平之間是沒有矛盾關係的,IT治理的目標主要包括價值,戰略,風險還有效率。運維效率不僅需要考慮運維人員處理具體執行工作的效率,還要考慮應用端到端的整體效率,甚至是整個公司的效率,但與此同時更需要考慮盲目提升效率所帶來的風險。
  • 智能運維場景解析:基於AIOps的智能根因分析實踐
    企業上雲、區塊鏈、物聯網、5G,隨著一個個數位化場景的應用和業務模式的多樣化發展,支撐這一切的企業IT系統的規模和複雜性正在大幅提高,IT運維團隊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與日俱增,任何一次服務中斷事件都有可能對公司業務造成極大影響。因此,當故障發生時候,必須快速、準確、有效的定位到故障根源,通過快速修復保障數字業務穩定可靠運行,是CIO所領導的IT部門職責的重中之重。
  • 八大特性增強丨平安雲管理平臺PA CMP 5.0助力企業多雲環境一體化...
    八大特性增強丨平安雲管理平臺PA CMP 5.0助力企業多雲環境一體化管理 2020年06月23日 10:5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 作業幫受邀參加2020中國教育科技大會,基礎架構負責人分享多雲架構...
    12月23日,由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指導,iTechClub(網際網路技術精英俱樂部)教育委員會主辦的國內網際網路技術領域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大型教育科技類行業盛會「2020中國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召開。
  • 想要變身Go運維開發架構師,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年馬哥Go運維開發架構師學習路線圖共八個階段的學習:GO核心編程--資料庫處理--Web開發框架--多雲管理平臺--用戶管理平臺--監控報警系統--發布系統--Docker與K8S。實現了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開發工具鏈,提供了常用的基礎開發模塊,如:緩存、日誌、隊列、數組、集合、容器、定時器、命令行、內存鎖、對象池、配置管理、資源管理、數據校驗、數據編碼、定時任務、資料庫ORM、TCP/UDP組件、進程管理/通信等等。
  • VMware助力全球企業加速混合雲、多雲管理
    就連私有雲領導廠商VMware也在宣布,未來將通過VMware Cloud助力全球企業加速交付混合雲、統一多雲管理與運維,為構建現代化應用奠定基礎。  客戶正在為圍繞雲計算構建的技術投資打造一種基礎架構途徑,並將重要的全新進展納入其中,具體包括:  混合雲——業經驗證的模型用於將私有雲、公有雲和邊緣與一致的基礎架構與運維整合,從而獲得跨所有應用程式的無縫資源池工作的靈活性。  多雲——幫助企業在多個公有雲提供商之間自由運行,在管理成本、複雜性與風險的同時,企業能夠選擇服務與創新推動其業務。
  • 思科ThousandEyes: 千眼看多雲(下)
    網絡監控: Network 類型裡可以監控 Agent 到服務的情況,這在前面的事例裡面已經看到效果;也可以監控 Agent 到 Agent 的雙向情況,這允許您充分發揮想像力以實現多種多樣的監控效果。DNS 監控 :可以創建啟用所有 Agent 對 DNS 做豐富的檢測。
  • 「獵雲網首發」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BoCloud博雲完成D輪融資
    【獵雲網】9月17日報導2020年9月17日,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代表廠商BoCloud博雲(蘇州博納訊動軟體有限公司)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持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