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公司僅花費1,710.76 萬元購買的資產,經營兩年後,能以9.438億元的天價轉讓出去,扣除稅收手續費,仙樂健康淨賺8.54億元,雖未步入資本市場,但仙樂健康的資本騰挪術玩轉的遊刃有餘。
早在2016年3年,仙樂健康就披露了上市招股書,但至今未上會。公司最新於2018年11月更新了招股書,兩年間,除了仙樂健康融資胃口大變,需多融1.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他募投項目和募集額未發生任何改變。
仙樂健康近年來的業績雖穩步提升,但公司主要做給輝瑞等大廠代工,自身品牌度不夠,提起保健品,大多數人會想起湯臣倍健,而對於行業老二仙樂健康卻鮮有人知。
股權轉讓有蹊蹺 斷臂「賣子」套現
在仙樂健康的發展歷程中,廣東千林盡歷人生百態,先後經歷了由「老子」到「兒子」再到「棄子」的各種角色轉變。
從公司的股權結構中看,仙樂健康家族氛圍濃厚。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林培青、陳瓊夫婦,前十大股東中分別為廣東光輝、陳瓊、林培青、正諾投資、高鋒、林培春、姚壯民、楊睿、林奇雄、林培娜,廣東光輝由上述自然人持股,正諾投資由高鋒和楊睿合資設立,除楊睿外,其他股東均為「林氏」宗親。
其實,家族成員持股佔比93.41%的仙樂健康昔日曾是一家國資與外資合營的做壯陽藥的企業。
資料顯示,仙樂有限(仙樂健康前身)成立於1992年,計劃投資400萬元,由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對外商業總公司(以下簡稱「商業總公司」)、 四川省樂山製藥廠(後改制為「樂山中西製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統稱「樂山製藥」)和香港源茂貿易公司合營,主營「壯陽神藥」「神仙口服液(神雄精) 及太保真君丸等藥品的生產」,產品銷售國外,但三家投資方,僅外資香港源茂足額繳資,其他兩家均未投足。
1999年5月,上述三家投資方均退出,此時,廣東千林首次登場,與喬喬貿易和香港高恆受讓了全部股份,由於經營不善,原出資400萬元的公司被130萬元甩賣。其中,廣東千林出資39萬,佔比30%,此後,廣東千林又兩次參與公司增資並受讓了喬喬貿易股份,共投入1419萬,持有仙樂有限1620萬出資額,以佔比60%成為其控股股東。
2010年9月,廣東千林退出仙樂有限,將其全部股權以出資額1620萬平價轉讓給林培青夫婦等人控制的廣東光輝,一年半後的2012年3月,香港高恆持有仙樂有限40%的股權共人民幣1,080萬元出資額以人民幣1,080萬元平價轉讓給林氏家族等人,至此,仙樂有限完全落入林氏家族的掌控當中。
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廣東千林是否由林培青夫婦為代表的林氏家族控股,為何斥資上千萬經營11年的仙樂有限股權能平價出讓?同樣,香港高恆是否是林氏家族控股的公司,亦為何平價出讓?轉讓定價的依據是什麼?轉讓時仙樂有限的經營盈利情況如何?招股書一概未予披露。
財經參考注意到,廣東千林退出仙樂有限三年後,又以廣東光輝子公司的身份被轉讓給仙樂有限。招股書顯示,2013年11月29日,廣東光輝與仙樂有限訂立了《股東轉讓出資合同書》,約定參考廣東千林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淨資產,廣東光輝將所持廣東千林100%股權轉讓給仙樂有限,轉讓價格為 1,710.76萬元。
短短兩年,仙樂健康又將廣東千林以近10億的天價轉手賣給第一客戶輝瑞製藥。招股書顯示,2015年12月31日,廣東千林股東權益合計3,681.65萬元,出售廣東千林交易價格為14,366.58萬美元,按照交割日2016年1月13日中國銀行外匯中間價6.563:1計算,為94,287.86萬元人民幣,公司在2016 年當期確認投資收益85,363.98萬元。
招股書顯示,作為出讓廣東千林的重要條件,公司還與廣東千林籤署了《生產與供應主協議》、《供銷協議》(約定從交割日起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生產並供應指定產,約定了廣東千林出讓給輝瑞製藥後,仙樂健康享有廣東千林為期十年的指定產品獨家供應權,同時,還獲得了與輝瑞製藥及廣東千林期限十年的產品升級技術服務合作。
仙樂健康「斷臂賣子」可謂一石二鳥,既大大充實了公司的資金,又籤了十年的合作的大單,不到4000萬的股東權益價值卻能以近10億價格成交,廣東千林未來的成長空間真有那麼大嗎?
不可思議的是,仙樂健康將受讓廣東千林得來的這筆「橫財」並未用於拓產升級,也未用於改善公司的負債,而是迫不及待的進行大額分紅。
2016年9月,公司召開董事會和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2016 年第一季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截至 2016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為785,410,090.59元;公司同意以總股本6,000萬股為基數,每10股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83.4元,總共分紅50,040萬元,如此高額分紅恐在A股市場中罕見。這5億分紅將大部分落入以林培青夫婦為代表的林氏家族腰包中。
財經參考查閱2016年招股書發現,仙樂健康此前在2012年4月、11月和2014年12月也進行了過三次分紅,三次金額分別為800萬元、5,480.86萬元和12,614.0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首次分紅的2012年4月,距林氏家族受讓香港高恆持股公司股份僅一個月。
公司一邊連年分紅,一邊卻向市場募集「補血」,最新招股書顯示,在公司8億的募資中,2.2億卻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毛利率下滑 母子公司經營不善
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5-2018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24億元、7.86億元、13.3億元和7.3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56億元、7.04億元(由於出讓子公司致利潤大幅增加)、1.04億元和0.72億元。
顯然,對於廣東千林的出售,並未給公司帶來業績上的大幅波動。具體原因無外乎以下兩點,一、廣東千林本身收入及盈利有限,對公司整體影響不大,但招股書對廣東千林的經營情況未予披露,出讓時僅披露了合計3,681.65萬的股東權益。二,廣東千林此前主要向輝瑞製藥供貨產生業績,而轉讓後,公司通過廣東千林向輝瑞製藥供貨轉向由公司直接向輝瑞製藥供貨,故產生的影響不大。
在出讓交割廣東千林同年的2016年12月,仙樂健康斥資3,143.75萬歐元收購德國Ayanda公司,據悉,Ayanda成立於1992年,位於德國法爾肯哈根市,是歐洲五大軟膠囊製造商之一,是公司第一大客戶輝瑞製藥也保持長期合作的關係。
此舉,仙樂健康不僅能通過Ayanda鞏固其在歐洲軟膠囊市場的地位,更可以把公司其他的產品輸送到歐洲市場,增加銷售收入,
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收購Ayanda效果立竿見影,2017年公司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尤其是公司軟膠囊系列產品實現的銷售收入80,019.29萬元,較2016年此系列剷平收入的46,635.53萬元,增長了71.58%。公司對此表示,2017年公司軟膠囊銷售收入增長較多,主要系2017年將德國子公司Ayanda 納入合併報表範圍。2017年,Ayanda營業收入為 27,838.20萬元,淨利潤為 1,464.01萬元。
仙樂健康在一賣一買之間,實現了公司利益最大化。既大大獲得了投資收益,又促進了銷售業績的大幅增長,還更深度綁定了全球知名藥企輝瑞製藥,足見公司資本騰挪的獨到的眼光。
出售廣東千林後,仙樂健康更多的依賴合同代工,雖依靠輝瑞等客戶提高了收入,但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卻呈現下滑態勢,2015-2018年6月,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11%、32.11%、32.08%和32.67%。
招股書顯示,仙樂健康合同生產的毛利率遠低於同期品牌產品銷售毛利率,這也是專職做代工的仙樂健康毛利率、知名度不及湯臣倍健的原因。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的境外銷售毛利率分別僅有23.72%、26.03%、25.15%和26.49%,雖較為穩定,但遠低於同期境內銷售毛利率。
招股書顯示,公司境外出口業務較多,主要出口地為美洲、歐洲等地,報告期內,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分別為24,831.86萬元、24,289.12萬元、51,421.83萬元和27,603.38萬元,境外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0.62%、31.18%、39.37%和38.25%,整體呈上升態勢,如不能有效地提高公司境外銷售毛利率,則隨著公司境外收入比重繼續加大,公司整體的盈利卻逐漸下降。
近年來,為了拓展公司發展規模,仙樂健康成立了眾多的子公司,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有美國仙樂、安徽仙樂、Ayanda等11家子公司,但半數以上處於虧損狀態,且多家公司未開展業務卻出現盈虧。
據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11家公司僅有5家盈利,而5家中,卻又仙樂國際、Ayanda有限2家企業還未開展業務卻出現盈利。
虧損的企業中,以自有名牌維樂維虧損最為嚴重,2017年該公司虧損1618.76萬元,2018年1-6月,繼續虧損1024.99萬元,同樣,雖未實際開展業務的安徽仙樂在2017年虧損424.4萬元的基礎上,2018年1-6月繼續虧損621.05萬元。
除了子公司經營不善外,母公司廣東光輝的業績也不容樂觀,2018年上半年雖盈利11.72萬元,但2017年卻虧損了2,290.82萬元。為此,廣東光輝大量從仙樂健康抽血,2017年至2018年6月,公司共為其支付了23,423.04萬元的分紅款。此外,報告期內,仙樂健康還未其提供了30次貸款擔保,共計金額36,8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