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乃三界之主,頗有威名與盛名,大眾凡人還是神仙,莫不尊他、敬他。
孫悟空在南天門闖鬧,天庭的一些神仙拿他沒轍。玉帝也是沒有辦法,便說出一句話「快宣如來」,其中「宣」字含有「居高臨下」之意,意在說明,我才是老大,你得聽我的號召。
三界之中大多數人都得這樣聽玉帝的號召,哪怕級別在玉帝之上的三清(比方說太上老君),做事情也得遵循玉帝的意見,因為玉帝才是真正的主子。但在西遊記中,卻獨獨有這麼一人,他是玉帝的屬下,理應歸玉帝管轄,聽候玉帝差遣,但他卻說「聽調不聽宣」,有時脾氣來了,竟會把玉帝的話當作耳旁風!他是誰呢?
也正是在孫悟空大鬧南天門時候,眾神仙奈他沒法,觀音菩薩便向玉帝舉薦一人——舉薦二郎神楊戩。楊戩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其母由於思凡並與凡人結婚生下一子,觸犯天規,被玉帝囚禁於山中,楊戩二郎神便來了場轟轟烈烈的「劈山救母」,可哪知,幸從山中而出的楊戩母親雲華仙子沒能逃過天庭的捕殺。
楊戩帶著母親逃離開去,可誰想其母卻被天庭放下的太陽給活活曬死,楊戩大怒,當即便射下九個太陽,以示憤怒。這雖是天規,但過後玉帝卻也覺得愧疚殘忍,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玉帝後來封楊戩為二郎顯聖真君,準以其「聽調不聽宣」。
上面也曾講到玉帝「宣」如來的事件,「宣」確實為一種上級對下級的命令的語句,本是下級,卻不聽上級命令,這是有夠檔次的!楊戩便是如此。楊戩對玉帝一直懷有怨恨之意,玉帝對楊戩也一直懷抱有歉意,故而就形成「聽調不聽宣」的局面。
我想,西遊記中,也只有楊戩這一人敢「聽調不聽宣」,將玉帝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吧?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