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玉帝的話當耳旁風的人是誰?此人曾射掉九個太陽!

2020-12-23 西遊故事多

玉帝乃三界之主,頗有威名與盛名,大眾凡人還是神仙,莫不尊他、敬他。

孫悟空在南天門闖鬧,天庭的一些神仙拿他沒轍。玉帝也是沒有辦法,便說出一句話「快宣如來」,其中「宣」字含有「居高臨下」之意,意在說明,我才是老大,你得聽我的號召。

三界之中大多數人都得這樣聽玉帝的號召,哪怕級別在玉帝之上的三清(比方說太上老君),做事情也得遵循玉帝的意見,因為玉帝才是真正的主子。但在西遊記中,卻獨獨有這麼一人,他是玉帝的屬下,理應歸玉帝管轄,聽候玉帝差遣,但他卻說「聽調不聽宣」,有時脾氣來了,竟會把玉帝的話當作耳旁風!他是誰呢?

也正是在孫悟空大鬧南天門時候,眾神仙奈他沒法,觀音菩薩便向玉帝舉薦一人——舉薦二郎神楊戩。楊戩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其母由於思凡並與凡人結婚生下一子,觸犯天規,被玉帝囚禁於山中,楊戩二郎神便來了場轟轟烈烈的「劈山救母」,可哪知,幸從山中而出的楊戩母親雲華仙子沒能逃過天庭的捕殺。

楊戩帶著母親逃離開去,可誰想其母卻被天庭放下的太陽給活活曬死,楊戩大怒,當即便射下九個太陽,以示憤怒。這雖是天規,但過後玉帝卻也覺得愧疚殘忍,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玉帝後來封楊戩為二郎顯聖真君,準以其「聽調不聽宣」。

上面也曾講到玉帝「宣」如來的事件,「宣」確實為一種上級對下級的命令的語句,本是下級,卻不聽上級命令,這是有夠檔次的!楊戩便是如此。楊戩對玉帝一直懷有怨恨之意,玉帝對楊戩也一直懷抱有歉意,故而就形成「聽調不聽宣」的局面。

我想,西遊記中,也只有楊戩這一人敢「聽調不聽宣」,將玉帝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吧?大家說呢?

相關焦點

  • 九個太陽是如何射下來的?六問六答讓你了解「后羿射日」的故事。
    答:以現代科學解釋,太陽屬於銀河系,地球屬於太陽系,和太陽一樣的質量恆星很多,但是與地球有關係的就只有太陽,如果有十個太陽那就意味著有十個太陽系,地球只有一個,這個不太現實,也不可能。二、問:后羿射掉的九個太陽是怎麼回事?
  • 十個太陽的神話故事:傳說中后羿如何射九日的
    后羿射日世界年輕時,天空曾一齊出現十個太陽。他們的母親是東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後,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為每個太陽的中心是只鳥。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每夜一換。當黎明預示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
  • 神射手后羿:一個是有窮氏的首領,一個是射掉九個太陽的神射手
    后羿是我國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在神話中,他是一位富有勇氣的神射手,一口氣射掉了九個太陽,保護了神州大陸的人民。那麼在歷史當中,后羿這個神射手真的存在嗎?在上古時期,真的有一位擅長射擊的部落首領,恰好這個部落首領的名字叫做羿。
  • 兩次下界為妖的神仙是誰?他也曾大鬧天宮得罪了玉帝?
    ,他們能在老唐跟前露上一面回去後就能得到不少的賞賜,誰能想到在這些妖怪裡面出現了一個例外,居然兩次下凡。適逢烏雞國乾旱,忽而有一日來了個神通廣大的道士,此人能幫助烏雞國風調雨順,國王很是喜歡他,甚至給了他最高級別的待遇,但是,不曾想到這個道士恩將仇報,借著看異象的時機把國王推到了井裡。三年後唐僧師徒途徑此處,才把國王從井裡撈出來,事後,文殊菩薩對獅子精所作所為進行了一番解釋,三年前國王把他泡在水裡三天,他的坐騎就把國王泡在水裡三年,「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 孫悟空和玉帝曾交過手?誰更勝一籌,你聽如來怎麼說
    孫悟空曾經和玉帝交過一次手,而且,最後的結果也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兩個人之間額比拼誰勝誰負呢?其實,如來早就告訴了讀者答案。孫悟空什麼時候和玉帝交手的呢?在取經路上。但是,往常特別容易說話的龍王當場掉鏈子,他攤攤手聳聳肩表示他也沒有什麼辦法,想要求雨就得去找玉帝,鳳仙郡這個地方已經被玉帝劃為重點觀察對象,悟空沒有難為他,駕著雲去了天庭。玉帝見了猴子仍然吹鬍子瞪眼,即便悟空把嘴皮子說破了都不改變主意,良久,猴子才得知了玉帝和鳳仙郡的恩怨。
  • 車遲國三妖為何敢冒風險命令玉帝?你看他們背後的人是誰
    肯定是天界掌門人玉帝,他不但掌管三界,還統率諸位神仙,而且,西遊中的玉帝還擁有了一個副業:掌管龍王下雨之事,但是,凡間一位不知名的妖怪居然敢冒著生命危險去命令玉帝做事,這是為啥呢? 為何說西遊中的玉帝還掌管下雨的事情呢?
  • 其實孫悟空大鬧天宮是此人在指使,你看王母的蟠桃會上誰缺席了?
    其實孫悟空大鬧天宮是此人在指使,你看王母的蟠桃會上誰缺席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大家肯定耳熟能詳,至今依然被很多人改編成動漫或者影視劇,依然活躍在大家的眼前,起初孫悟空還是一隻不知人情世故的猴子,但是自從拜了精通三教法門的菩提祖師為師後,他的視野大開。
  • 孩子為何把你的話當耳旁風
    以至於很多家長在讓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孩子經常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被寵壞了,不把家長的話放眼裡,那你有沒有想過,有沒有可能是你沒有表達清楚?你要是不乖,就沒人喜歡。然而到了商城孩子依舊到處亂跑,不聽指揮……家長:「寶寶,天冷了,快過來把外套穿上,不然會凍感冒生病的。」
  • 難怪他能算出玉帝的心思
    「西遊記」中涇河龍王一案乃是取經的原因之一,這個案子牽扯之大,下至唐朝皇帝李世民,上至天庭之主玉皇大帝,那被斬的涇河龍王說白了,只是個取經大業的犧牲品而已,此案表面上輕巧,可仔細分析下來,便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疑點,按著這個疑點找下去,不由給人一種毛骨悚然之感。
  • 三界為何只有如來對玉帝稱大天尊?太上老君為何不這樣稱呼?
    需要說明的是,道教是中國本土教,佛教是古印度傳來的,他們各自擁有獨立的排位體系,並且互把對方人員拿來己用,經常為誰的老大更牛吵得不亦樂乎。《西遊記》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首次把釋儒道三教放在一起排座次,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梳理和劃分,讓人一目了然。
  • 玉帝的老婆不是王母娘娘?那麼金烏和七仙女的母親究竟是誰呢?
    小時候一直以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關係,當時還覺得這兩個人好自私,自己結婚生了十個金烏和七個仙女,卻不許別的神仙生孩子,簡直太不公平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玉帝和王母兵不是夫妻,他們只是天庭上面各司其職的神仙。
  • ​終於知道月宮主人是誰了?玉帝也要讓其三分,不是嫦娥
    終於知道月宮主人是誰了?玉帝也要讓其三分,不是嫦娥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愛讀西遊,就連小孩子都愛在動畫片中一覽大聖的風採。但西遊記不僅內容豐富,其中的人物更是多姿多彩,不同種類的妖怪,有著不同神器的神仙,這些沒有一處不吸引著人們。
  • 獅駝嶺的妖怪,玉帝能否收服?太白金星和小鑽風的話,說明啥?
    話說,在《西遊記》這部小說當中,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而在這些劫難當中,又出現了許多孫悟空無法打敗的妖怪,其中就有咱們今天要說的獅駝嶺的三個妖怪。通過後面的故事咱們可以知道,最終收服獅駝嶺的三妖的人,是佛教的人。那麼,獅駝嶺的妖怪,玉帝能否收服?太白金星和小鑽風的話,說明啥?
  • 別再說老君和玉帝誰更厲害?你看看如來說的這三個字是啥意思?
    但大部分人受到86版西遊記的影響,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玉帝被打的躲到了桌子下面,並大喊了一聲:「快去請如來佛祖」,所以想當然的認為玉帝法力低微,就像是人間的帝王,雖然是三界至尊,但本身並不厲害。而太上老君雖然在三界中地位崇高,但更像是一個兵工廠的廠長,老君生產的法寶必是精品,比如金鋼琢,青牛精在偷了此物後下界為妖,竟然將三界攪了個天翻地覆。其實原著中雖然沒有明確的寫出關於玉帝和太上老君誰更厲害,但依然可以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 西遊記實力排名前五的神仙是誰?如來佛祖沒上榜,第五名竟是玉帝
    在西遊記中確實如來的「表現」要比玉帝好很多,甚至玉帝憋屈的被孫悟空打到了桌子下面,但是轉過頭一想就會發現事情不對,玉皇大帝就拿修煉時間來算,甚至超過了天庭的創立時間,那可是上萬億年。而如來也就區區千萬年,論修煉時間,如來還不及玉帝的百分之一,一般自身實力是和修煉時間掛鈎的,玉帝怎麼也不會輸給一個小輩,但是為啥玉帝不敢動孫悟空呢?大家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
  • 沙僧明明吃掉唐僧九次,如來為啥不找他麻煩?您看沙僧師父是誰?
    您瞧瞧那個默默無聞、拼命幹活的沙悟淨,別看他老實本分,可前身是個狠人呢,在流沙河,吃人無數,更是將他身旁的那位師父唐三藏給吃掉九次!想想都腿疼——唐僧好不容易轉世投胎一次,辛苦走路,走著走著,到了流沙河,就被吃了,如此反覆九次,腿能不疼嗎?若是一般人,估計早沒這個耐心走了。 唐僧轉世投胎,是受著上頭如來佛的指示的。
  • 看了《山海經》才知道,原來后羿射得不是太陽,當時或是一場戰爭
    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天空中有10個太陽,這些炎熱烤焦了很多森林,許多的草木都被曬乾了,只有白天,沒有黑夜的照著,為了拯救世界,后羿拿著弓箭向9個太陽射去,九個太陽紛紛墜落,天上只剩了一個太陽,白天黑夜的運轉著,人們正常生活著。
  • 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後,玉帝竟也派人去監視?
    (蝸牛看西遊第4753期)文/蝸牛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如來一巴掌將他推出西天門外,然後悟空在五行山下待了五百年,但是,這五百年裡玉帝沒有找他一點麻煩,悟空這種大逆不道到搶奪玉帝之位的人因為玉帝也沒有完全放下戒心,反正他在五行山下安排了自己人。孫悟空被二郎神用勾刀勾了琵琶骨後,玉帝氣衝衝地從凌霄寶殿內移駕行刑地,這時的玉帝顯然還是擁有理智的,對悟空此人玉帝可是沒有留一點情面,只聽得他一聲吩咐——玉帝傳值,即命大力鬼王與天丁等眾,押至斬妖臺,將這廝碎剁其屍。
  • 為什麼孩子明明能聽懂大人的話,卻當耳旁風呢?
    寶媽提問: 孩子能聽懂大人的話,但總是不執行,像是耳旁風一樣,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孩子明明能聽懂大人的話,卻當耳旁風呢? 魚媽回覆: 你好,我是魚媽。
  • 太陽光線是呈放射狀射到地球嗎?
    你認為太陽光線是怎麼照射到地球的,是呈平行狀還是放射狀?大部分人不假思索地認為:「太陽光線是呈放射狀射到地球」,這種看法對嗎?從理論上講是不完全對的。太陽光線主要是呈平行狀射到地球才是正確的。 「太陽光線呈放射狀射到地球」這種自以為是、未經驗證的想法,稱之為前科學概念,簡稱前概念。與前概念相對應的是科學知識,科學知識是經過論證的正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