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卡爾·馬龍,球迷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無冕之王的綽號,因為他巔峰時期剛好遇上了麥可·喬丹,兩次闖進總決賽都被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擊敗。第一年被一句郵差周末不上班搞砸心態,最後被喬丹絕殺,而喬丹在1998年總決賽傳世一投,正是從馬龍手中斷的球。
當然馬龍能夠擔得起無冕之王的稱號是因為他的確有很強的實力。歷史總得分榜排名第二、全明星、最佳陣容更是數不勝數,完全可以稱的上歷史第二大前鋒,而且在四十歲那年與歷史第一大前鋒鄧肯的較量中,馬龍完全不落下風。
2003年西部半決賽,衛冕冠軍湖人被馬刺四比二淘汰。當時馬刺核心鄧肯場均可以得到28分11.8籃板4.8助攻,投籃命中率達到52.9%。可以說,憑藉一己之力戰勝了湖人。因此在那年夏天,湖人引進了老馬龍,希望他能在防守端對付鄧肯。
馬龍在防守端可以說是大器晚成,他87-88賽季第一次入選了二防,而等到他第一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要到1996-97賽季,馬龍已經34歲了,而在34歲到36歲這期間,馬龍更是三次入選一防,是越老越妖的典範。
四十歲的馬龍有著非常豐富的低位防守經驗,在他看守下的鄧肯舉步維艱。有一次,鄧肯試圖背打馬龍,馬龍先拼命擠出位置然後突然後撤,從而讓鄧肯失去重心摔倒造成丟球,為湖人爭取到球權,這只是那組對位的一個縮影。
一年前季後賽在湖人內線呼風喚雨的鄧肯在老馬龍面前吃癟,場均只有20.7分12.2籃板,投籃命中率下降到47.3%,場均失誤高達4.7次。馬刺也以二比四不敵湖人,但歲月畢竟還是在馬龍身上留下了痕跡。到總決賽時,這位硬漢已經滿身是傷,最後湖人被活塞一比四擊敗馬龍還是沒能改變自己無冕之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