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研所丨救命黃金5分鐘!異物嗆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兒童殺手」

2020-12-20 騰訊網

當媽後,最怕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新聞:

比發生意外更讓媽媽害怕的是不明所以的「瞎操作」:

據醫生說,如果急救方法得當,這個孩子是有可能脫離危險的!

一條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消失,試問哪個媽媽不崩潰?

這些意外看似離我們很遠,卻又真真實實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最讓我們揪心的就是:明明有機會,為什麼不抓住呢?

所以,這也是小編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任何知識、任何技能都不是多餘的!如果上面新聞裡的那個媽媽,她能早點知道如何進行異物嗆噎的急救,這個悲劇也許就能避免。

01

異物嗆噎

容易被忽略的「兒童殺手」

異物嗆噎對於孩子來說,是隱藏在生活中很常見的致命傷害之一。

由於病情危急,致死率高,因此異物嗆噎也是公認的非常危險的急症之一,多發於1至5歲的兒童。

一方面,孩子年齡尚小,咀嚼能力還需鍛鍊,氣管、食道較細;另一方面,孩子天生好奇心重,什麼都喜歡往嘴裡塞,甚至邊吃東西邊玩,這就導致危險非常容易發生。

常見的異物嗆噎有兩種,一種是氣管異物嗆噎,一種是食道異物嗆噎。

氣管異物嗆噎

孩子可能因為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善、氣道及其入口較為窄小,將本應該進入食道的食物或其他異物,誤吸到了氣管內,堵住了氣管,導致不能呼吸。

這種情況時間久了會產生窒息感,很可能會造成死亡。

比如:

這則新聞裡的小女孩就屬於這種情況,不過她比較幸運,暖男醫生及時採取正確急救方法,倖免於難。

食道異物嗆噎

這種情況指的是食物或其他異物卡在食道狹窄的位置。

這同樣很危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誤吞了電池等含有化學物質物體的孩子,嚴重的,甚至會對孩子的食道、腸胃造成極大的損傷。

還真別說,每年醫生從孩子肚子裡、食道裡取出來的東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02

學會這幾招

關鍵時刻能救命

很多家長跟新聞裡的媽媽一樣,一著急就容易慌亂,拍背、摳嗓子眼兒等方法不自覺就要用了。

住手!

這些方法堅決不要用

拍背、摳喉嚨沒用!

不正確的拍背方式會震動異物,很可能會使異物把氣管或食道之間的縫隙堵得更加嚴密。

而摳喉嚨不僅不一定能把異物扣出來,相反,很有可能把位置較淺的異物推向深處……

換句話說,不僅幫不上忙,甚至還在幫倒忙!

喝水或喝醋

如果孩子是被食物噎住,食物很可能是卡在了食道或者氣道裡,這個時候給孩子餵水,食物吸水後膨脹,反而更容易堵住食道或者氣,導致呼吸不暢。

除了這一點,喝醋太多,對孩子的腸胃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會讓孩子更不舒服。

標準答案是這麼做

第一步:觀察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下述症狀,很有可能是有異物卡住了:

孩子被異物卡住後,會出現咳嗽、吞咽困難表現,如果孩子可以咳嗽,家長要鼓勵孩子咳嗽,通過咳嗽的力量將異物咳出來;

如果孩子已經不能咳嗽了,繼之出現聲嘶、喘息、口唇紫紺和呼吸困難。大一點的孩子,會出現下圖的姿勢:

雙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想咳嗽但是咳不出來,就需要立即搶救,千萬不能耽擱。

第二步:開始急救

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如果身邊有人,不管是家人、熟人還是陌生人,最好請求身邊的人立即撥打120.

同時,家長有針對性地採取急救方法:

一歲以上的寶寶:海姆立克急救法

步驟一:家長跪蹲在孩子身後,雙手從腋下環抱孩子

步驟二:一手握拳,虎口貼在孩子劍突位置(肚臍之上的腹部中央),另一隻手握住該手的手腕

步驟三:突然用力收緊雙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腹部內上方猛烈回收

步驟四:如果異物沒有被衝出,立即放鬆手臂,重複該動作,直到異物被衝出

一歲以下的寶寶

步驟一:家長坐下,將孩子放在腿上,孩子臉向下,頭部略低於胸部

步驟二:先在孩子後背肩胛骨之間用力向下衝擊性地拍5下

步驟三:如果異物沒有被衝出,將孩子翻過來,在心臟按壓的位置,即雙乳連線之間的胸部中央部位按壓5次

步驟四:每秒一次,用力按壓,按壓深度為4cm

步驟五:如果異物仍然沒有排出,重複以上步驟,直到異物被衝出

Ps:即使使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解決了問題,最好也去醫院再檢查一下,儘可能避免一些不易察覺的問題存在。

03

防患於未然最重要

沒有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這種緊急情況!

對於異物嗆噎的問題,預防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

關於異物嗆噎的問題,美國兒科學會也給出了一些相關的預防建議:

1 不要給寶寶吃硬而光滑、需要徹底嚼碎的食物

一般 4 歲前的寶寶無法很好掌握咀嚼技能,可能將食物整個(塊)吞下。

2 不要給寶寶吃圓形、較硬的食物(火腿腸、胡蘿蔔片等),除非提前切碎的。

家長需要把食物切小或搗碎(每塊不超過 1 釐米),並鼓勵寶寶在吃的時候徹底嚼碎。

3 寶寶吃飯的時候注意監督。

不要讓其在玩耍或奔跑時吃東西。不要過於催促寶寶快吃食物。

教育寶寶笑或說話前,一定要徹底嚼碎並先咽下所有食物。

小編說

出現意外,且不說我們大人多煎熬,最揪心的是孩子多遭罪啊!

而且一旦處理不好,還可能讓孩子二次受傷甚至失去生命,所以,小編發自內心希望大家能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的人,最好能相約在家裡多做幾次練習,務必手熟。

畢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最後,希望我們的孩子永遠不會用到這些知識!

相關焦點

  • 異物卡氣道,救命黃金時間只5分鐘!可別忽略海姆立克法急救術
    王新鋒親自演示了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海姆立克法之立位腹部衝擊法的操作步驟:救護人員站在傷病員的背後,雙臂環繞傷病員腰部,令傷病員彎腰,頭部前傾;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頂住傷病員腹部正中線臍上方兩橫指處;另一手緊握拳,快速向內、向上衝擊5次;傷病員應配合救護人員,低頭張口,以便異物排出。
  • 【兒童頻道】異物卡喉!牢記「海姆立克法」能救命!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異物卡喉的急救和預防。五、兒童易吞入異物之十大「殺手」榜1.1-3歲兒童不宜進食果凍,花生及堅果類食品2.給孩子吃帶核的水果時,把果核取出3.不要讓孩子在跑、玩耍、嬉鬧的時候吃東西4.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強制進食5.及時糾正孩子將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習慣6.注意孩子進食時姿勢,避免躺在床上吃東西7.孩子吃東西時,家長應該在身旁看護
  • 墜床、嗆噎、燒燙傷……教你5種兒童意外傷的緊急處理辦法!學會能...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名兒童意外死亡。 所以,學會兒童常見意外傷害的緊急處理,是每個家長都要掌握的「必修課」。
  • 給娃吃湯圓小心噎著,急救黃金5分鐘,海姆立克法必學
    就算是3歲以上的大娃,吃的時候也要小心,家長要在旁邊監護,一旦堵塞氣管,如果沒有正確施救,後果不堪設想,學會正確的急救法非常重要。 為什麼小孩子容易發生氣管堵塞?
  • 孩子墜床、嗆噎、燒傷、誤服藥物哪種更危險,如何急救處理?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名兒童意外死亡。所以,學會兒童常見意外傷害的緊急處理,是每個家長都要掌握的「必修課」。02異物嗆噎常見的異物嗆噎有兩種,一種是氣管異物,一種是食道異物。
  • 上海11歲女生被異物噎亡,「黃金5分鐘急救」這一步千萬不能錯!
    從報導中或許可以推測,這位女生也許是被異物梗住喉嚨後非常難受、喘不過氣,第一反應是去喝水把異物衝下去。但事實上,被大塊異物梗住氣道後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立即向身邊人(老師或同學)求救,讓對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排出異物。
  • 10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家居安全隱患,每一個都可能致命
    2017年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聯合發布《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中指出,在1-4歲兒童中,家中是傷害最主要的發生地點,約佔46.34%。很多家長會選擇裝床圍來保護寶寶,但孩子容易翻身卡在床圍和大床的縫隙中,增加窒息的風險。2015年美國兒科學會(AAP)就聲明父母不應該在嬰兒床上使用防護床圍。2018年-2019年5月10日,我國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發布18次兒童床護欄召回公告,涉及召回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床護欄76.6萬件。 為了防患於未然,床圍,還是別用了。
  • 鄭州一男嬰吃餅乾窒息,搶救兩天忍痛放棄,黃金4分鐘家長必讀
    悲劇的發生9月1日下午5點多,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被送到河南省兒童醫院進行急救。孩子被送到醫院時,臉色青灰,呼吸、心跳已經全部停止。兒童玩具不要帶有容易脫落的小零件。調製孩子飲食時,應仔細小心,防止有異物摻雜。教育孩子進食時應該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吃瓜類時吐出瓜子,最好將瓜子取乾淨後再給孩子吃;吃水果時要吐出果核,切勿囫圇吞食。發現孩子口內有異物後,家長應勸說或誘導其吐出來,切不可急於從其口內挖取或打罵。
  • 家有孩子,讓他遠離這5類食物,容易發生嗆噎等危險
    導語:家有孩子,讓他遠離這5類食物,容易發生嗆噎!家有寶寶,當他兩三歲時,正是學習自己吃飯樹立正確的飲食習慣的好時機。但是,小傢伙們除了吃飯,看到五顏六色的果凍,大人吃的瓜子、花生等也會鬧著要吃。例如,容易嗆噎的食物有如下五類:1.小心魚刺大家都知道魚類營養豐富,最好每周都能讓寶寶吃魚,但如果魚刺沒挑乾淨,容易卡在喉部,帶來危險。
  • 2歲寶寶吃花生米被嗆,險被家長奇葩操作害死黃金5分鐘怎麼急救?
    分三次取出的花生米■兒童異物卡喉很危險,家長千萬別不當回事!呼吸道異物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危急生命重症,易發於5歲以下幼兒,近年來兒童異物卡喉的新聞也非常多,上文的小新很幸運,但其他新聞中的孩子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又一個孩子因異物窒息走了。家長學會這個,關鍵時候能救自己的娃
    為了未雨綢繆,讓我們盤點一下關於兒童意外窒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哪些看似無害的小東西其實是兒童殺手?哪些看似安全的場景其實不安全?只喊救護車往往來不及,發生窒息時,最快的急救辦法是?最致命的居然是它有東西入氣管、支氣管導致的窒息,在醫學上被稱為氣道異物梗阻(Foreign body airway obstruction,FABO)。
  • 兒童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今天由東平縣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盧剛給大家分享一下兒童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孩子在進食的過程中,由於大哭或者大笑,很有可能使食物誤吸入氣道,引起梗阻窒息,這個時候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危及生命的。怎麼辦?如果是不能站立的小寶寶。
  • 這套能救命的方法一定要學會
    新聞中的孩子很幸運,但我國每年仍有很多孩子因為異物嗆噎失去性命,如果孩子的家長能早點知道如何進行異物嗆噎的急救,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也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家長了解急救知識,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平安健康地長大。
  • 隨處可見卻容易被忽視的幼兒安全殺手!防患於未然才不會悔之莫及!
    《三秦都市報》2014年報導 應對: 1、異物進入鼻腔或者發生嗆噎等情況,要在安撫孩子情緒、防止誤吸導致窒息的同時,及時送醫處理,儘量不要自行嘗試取出,避免二次傷害; 2、儘量避免給三歲以下孩子吃堅果;孩子吃堅果時應有大人陪護、不逗笑、不跑跳打鬧,不讓孩子在哭泣時進食
  • 每年幾萬名兒童意外窒息,頭號殺手竟是它?很多人都買給孩子吃
    為了未雨綢繆,讓我們盤點一下關於兒童意外窒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哪些看似無害的小東西其實是兒童殺手?哪些看似安全的場景其實不安全?只喊救護車往往來不及,發生窒息時,最快的急救辦法是?最致命的居然是它有東西入氣管、支氣管導致的窒息,在醫學上被稱為氣道異物梗阻(Foreign body airway obstruction,FABO)。
  • 關鍵時候能救命!孩子異物卡喉第一時間爸媽一定要這樣做
    10多分鐘後,奶奶發現小貝大口喘氣,以為他玩累了就抱他回家,等父母趕到送醫已晚。小貝大腦受損嚴重…父母含淚同意放棄治療,孩子走了……如果,小貝的父母懂一些急救常識,給孩子現場急救,當時的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今天【小碗】就將針對「喉嚨被異物卡住」講一講超級有用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父母們請仔細閱讀,能分享儘量分享吧,希望以後再也不要發生這樣令人悲痛的事了。
  • 每17分鐘就有一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這種病菌,但很多父母不知道
    令人痛心的是,多項分析數據顯示,肺炎球菌感染是我國兒童肺炎致死的重要原因。 平均每17分鐘就有一名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球菌相關疾病,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痛損失。
  • 兒童把異物吞在胃裡,發生兒童消化道異物怎麼辦
    把耳釘取出來後,醫生感慨道,這已經是他在這個星期內接診的第三個吞下異物的兒童了。孩子吞食異物到底有什麼危害?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意外情況發生之後,父母應怎樣做才能將對孩子的損害減到最小?
  • 小心十大「幼兒異物殺手」,隨意催吐不可取!
    小心十大「幼兒異物殺手」,隨意催吐不可取! 自從孩子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當爸媽的就要各種操心。因為孩子無論逮到什麼東西都要送嘴裡嘗一嘗。嗯,這確實是寶寶認識、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樂此不疲。但是,萬一不小心誤食可怎麼辦啊?下面和達媽一起來看看吧。
  • 氣球碎片噴入氣管,2歲男孩窒息亡,快學異物梗塞急救法救命
    事發突然,家中僅有爺爺、奶奶在,雖然立即將男孩送往醫院,但仍錯失黃金急救期,到院前男孩早已窒息喪命。 異物梗塞把握黃金4分鐘 一般來說,人體缺氧超過1分鐘會陷入昏迷,超過4分鐘就可能造成腦部傷害。所以當呼吸道完全梗塞時,急救黃金時間可能只有4到6分鐘,這麼短的時間送急診根本緩不濟急,建議大人一定要學會哈姆立克法,也許這麼多異物梗塞的事件都會有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