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今年生育人數超12萬 應對猴寶寶產床沒問題

2020-12-24 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應對「猴寶寶」產床沒問題    

    33歲的小玉(化名)兩天前在市中心醫院產下一名女嬰,她是當日第32位住院的產婦,這得益於醫院產房的床位從28張增加到44張,要不然,她和女兒只能加床住院。根據市衛計委的預測,今年我市的生育人數可能超過12萬。記者昨天探訪發現,醫院產科通過增加床位、縮短產婦住院的天數,滿足更多產婦的住院需求。

    產房擴容滿足產婦需求

    今年33歲的小玉懷孕期間一直擔心的事情是,到了臨產期,能不能有床位,這也是她在市中心醫院做孕檢時總是向產科主任郭江波諮詢的問題。「放心生吧,我們增加了16張床位。」郭江波的這句話打消了小玉的顧慮。兩天前,小玉產下一名女嬰,順利住進了產房。「從單獨兩孩到全面兩孩,我們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增加了產前和產後的床位。」郭江波說,從目前來看,高齡產婦逐漸增多,以上個月產婦的年齡來看,35歲以上的產婦有26人,佔到總人數的11%。

    縮短產婦的住院天數

    除了增加產房外,還有的醫院採取的辦法是,在確保產婦和嬰兒健康的前提下,縮短產婦的住院天數。以青島市婦兒醫院為例,產房的床位從原來的130多張增加到了200多張。市婦兒醫院產科護士長尉蔚介紹,如果床位還是不夠,她們再縮短了產婦的住院時間,這樣可以讓床位的周轉率增大,她舉例說,以往順產住院的天數是3天,現在縮短到24小時,剖宮產原來住院是5天,縮短到現在的3天。

    「雖然住院天數縮短了,但是我們產後的服務質量沒有變,全力確保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尉蔚說,以目前的情況看,從五六月份開始,生育的高峰就漸漸顯現,預計到今年10月份左右是個生育的高峰。尉蔚說,面對「生育大軍」的到來,醫院做了充分的準備,目前還預留了一個病區,假如有需求,就適時開放這個病區,增加45個床位。

    確保高齡產婦生育安全

    市立醫院東院區為了增加產房的床位,把原來的單間全部變成了雙人間,這樣東院區的床位數量從原來的70張增加到現在的105張,西院區還是50張床位沒變。「現在產房的床位基本住滿了。」市立醫院產科中心主任紀向虹說,為了保證產婦,尤其是大齡產婦的安全,率先提出了 「產房規範化管理」理念,完善的硬體設施、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為新生命和媽媽築起一道平安的城牆。

    「倘若發生臍帶脫垂、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等緊急狀況時,準備手術的時間就是在和死神賽跑。我們具有和醫院中心手術室一樣裝備的產房手術室,就在產房的對面,並且整合成產房預檢、擇期剖宮產、麻醉復甦室為一體的產科手術中心,能夠迅速完成『5分鐘即刻剖產』。」紀向虹表示,醫院產科樓的設計,就是將各病房進行系統、有機地整合,為搶救孕婦及新生兒生命贏得時間。「醫院還開展了助產士門診,實行一對一諮詢,為孕婦制定分娩計劃,妊娠和分娩的全過程進行動態評估,及時發現高危因素,進行孕期健康諮詢,入院時機和準備產前運動操等。」紀向虹說。

    醫院增設高齡產婦門診

    八醫產科中心醫護人員介紹,產科醫生從以往接診 「求二孩」、「生二孩」的產婦中發現,如今36歲以上的「70後」佔了很大比例,其中產婦年紀最大的53歲。而產婦的各種疑難雜症也「井噴式」爆發。最讓產科醫生擔心的是這群「70後」,她們均是實打實的高齡產婦,已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危險性很大,但她們反而最迫切地想生,有一種趕末班車的心態。僅今年3月份,八醫的產科就接生了440多個寶寶,是去年同期數量的兩倍。此外,產科門診量也在急劇增加,其中高齡孕婦就佔了近三分之一。

    高齡孕婦「說懷就懷」產生的妊娠併發症風險劇增,例如前置胎盤、產後出血、疤痕妊娠、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並且因高齡生育,關節韌帶組織彈性差,子宮易出現宮縮無力導致難產,還易發生產後感染及產後貧血。為了應對二孩政策,八醫將增設高齡產婦門診,最大限度地滿足她們的需求。

    新聞延伸

    加強分級診療等措施

    雖然我市醫院產科床位數量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但資源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是部分優質醫療資源(部分大醫院和部分區市二級以上醫院),一直是床位緊張,醫護人員滿負荷,而部分醫院和一些基層的醫院卻吃不飽,接生的人數並不多。

    市衛計委表示,我市一方面採取加大醫療機構內部挖潛,擴充產科床位,指導醫療機構強化相關崗位人員配置,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設;另一方面,採取動態公布產科床位使用情況、加強分級診療等措施,引導群眾合理地選擇助產服務機構,有序就診,相信集中在少數大醫院接生的情況會有所緩解並逐步得到解決。市衛計委特別提醒,有生育計劃的市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生育時間,儘量避免和減少扎堆生育帶來的不利影響。

    全市增加354張床位

    據統計,全市約有100萬個已經生育過一個孩子的已婚育齡婦女符合全面二孩政策,佔全市已婚育齡婦女的67.6%。根據測算,其中30%將生育二孩。新符合政策和存量疊加使每年二孩生育人數可能達到7-8萬,加上每年5萬左右的一孩生育,近3年全市每年生育人數可能達12萬左右。

    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數量較大、屬相偏好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出生可能超過12萬。

    我市去年擁有產科床位2508張,今年計劃增加產科床位354張,全市產科床位將達到2862張,目前產科平均住院床位4.9天,按照床位使用率75%計算,每年每張產科床位可滿足約56名新生兒出生需求,據此,我市今年床位數可以滿足16萬新生兒出生需求。

    40歲以上產婦有38萬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有60275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夫婦申請生育二孩。單獨兩孩政策的平穩實施為我市全面兩孩積累了經驗。據測算,我市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婦女中,有38萬年齡在40歲以上。專家建議有意生育二胎的夫婦在準備懷孕之前,先到相關醫療保健機構做一次全面的孕前檢查,請專業醫生判斷男女雙方是否適宜懷孕,接受科學備孕、孕前優生指導。

    目前我市準媽媽們獲得孕前優生和產前諮詢信息指導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孕前保健,在計劃受孕前4-6個月進行,準媽媽們開始補服葉酸,各區市婦幼保健院(所)提供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早孕保健,建卡時獲得早孕保健諮詢指導與遺傳諮詢;在16-18周開展的產前檢查,包括產科初診和高危門診。準媽媽可以獲得心理、營養等保健諮詢指導;在孕中期開展的遺傳代謝性疾病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服務和B超大畸形檢查;新生兒出生後的先天性、代謝性和遺傳性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

相關焦點

  • 青島產科床位足夠用 可滿足16萬新生兒出生需求
    根據預測,青島市2016年生育人數可能達到或超過12萬人,迎來一個生育小高潮。目前本市的產科床位能否滿足全面二孩政策後產婦的生產需求?在12月25日的發布會上,青島市衛計委就此問題做了解答。  資源不缺  全市床位2508張  明年是猴年,在中國人的傳統認識中,猴代表聰明伶俐,一直以來就是新生兒的高出生年,加上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疊加影響,明年及之後幾年,新生兒出生量都會居於較高水平。島城醫院產科的床位數能不能滿足需要,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 「全面二孩」前杭州現生育高潮 猴年是生娃小高峰
    「去年7月到9月,有189個孕婦建卡,而今年這兩個月已經有220人了,到了10月份,人數增加更快了。」在基層衛生服務中心,蔣紅霞為醫生人手不足略微有些擔心。現在開始來建卡的孕婦,算一算預產期,出生的都是猴寶寶了。錢報記者從各大婦產醫院以及各區衛計系統了解到的情況是,猴寶寶肯定要比今年的羊寶寶多。「根據往年的經驗,猴年出生的孩子,會比羊年多10%到15%。」
  • 「猴寶寶」扎堆出生 預計今年將出現生育高峰
    二孩 王靜畫  2月24日,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分娩室外,不少準爸爸和家屬都在焦急等待著「猴寶寶」的降生。當日,記者從省城多家醫院了解到,因恰逢猴年,又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首年,春節以來,「猴寶寶」扎堆出生。各醫院產科都出現床位緊張的情況,且新生兒中二孩佔到近四成。  當日,記者在太原市婦幼保健院看到,除病房已住滿外,需立即住院的急診產婦,得先在處置室或待產室裡臨時加床。
  • 今年北京預計迎30萬「猴寶寶」 助產機構嚴格執行分級建檔
    今年,北京預計迎來30萬「猴寶寶」,分娩量創歷史新高。市衛計委昨天表示,為緩解生育壓力,本市將嚴格執行分級建檔,三級醫院重點收治高危孕產婦,非高危孕婦到二級及以下助產機構建檔。  今年是「全面兩孩」放開後的第一年,又逢猴年,北京懷孕建冊建檔人數明顯增多。
  • 「猴年」將迎生育高峰 醫院一夜最多接生30個
    探訪北京婦產醫院產房 見證生育大潮前的忙碌   明年本市將迎來又一輪「猴寶寶」的降生,隨之而來的是「緩」了一年的生育高峰。而北京婦產醫院產科作為最「前沿陣地」,建檔床位已排至8個月後。一夜降生近30個寶寶,讓這裡的助產士早早感受到了生育大潮前夕的緊張。
  • 生「猴寶寶」打擠 華西附二等多家醫院床位已排到明年4月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袁敏)「華西明年3月的號都排滿了,生『猴寶寶』的人還真多。」這幾天,已有3個月孕期的成都市民周女士,為了寶寶明年的產床,已經打聽多家醫院。經歷了羊年這個生育「小年」,明年成都將迎來新一批「猴寶寶」。記者從多家婦產醫院了解到,目前床位建檔已經預約到了明年4月份,床位相對緊俏。醫生提醒,準備在明天迎接「猴寶寶」的家庭,可以早做安排。「我院預產期是明年3月的建卡號已滿,請選擇其他醫院建卡。」上周,一張「溫馨提示」貼在華西附二院建卡室門外,將不少前來準備建卡的孕婦擋了下來。
  • 黃山:「猴寶寶」扎堆出生 醫院、助產機構壓力大
    黃山在線消息 在國人傳統觀念中,猴一直被認作是聰明伶俐的象徵。今年恰逢猴年,受傳統生肖觀念影響,很多夫婦都想生一個「猴寶寶」。加上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刺激,讓很多有條件生二孩的家庭做出了生育決定。
  • 我省今年高考報名人數超62萬
    我省今年高考報名人數超62萬所有考點一律設置臨時醫療防治站從6月17日召開的2020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高考報名人數達62萬餘人,創歷史新高。除去前期高職單招錄取的15萬多人,還將有47萬餘名考生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為確保圓滿完成今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任務,我省將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高考工作。所有考點一律設置臨時醫療防治站為迎接高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考點將備齊備足體溫測量儀、消毒液、洗手液、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
  • 廣州2015年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人數增加原因)
    3萬左右的政策內二孩出生。其中,廣州市戶籍人口出生人數為105552人,增幅為7.38%。官方解釋,出生總人數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 符合生育條件的家庭二胎出生數有所增加。在「全面二孩」後,廣州預計在原有的出生規模上,每年將增加3萬左右的政策內出生量(常住人口)。
  • 國內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超4700萬 你的寶寶誰來帶?
    3歲以下嬰幼兒超4700萬,你的寶寶誰來帶?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3歲以下嬰幼兒超4700萬,你的寶寶誰來帶?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生了娃沒人帶被迫辭職,怕沒人帶娃放棄生二胎……讓育齡夫婦糾結的託育難題,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愈加凸顯。生了寶寶誰幫帶?怎麼帶?
  • 韓國公布低生育老齡化問題應對對策 韓政府將發放200萬韓元生育補貼
    韓政府將每月補助新生兒家庭30萬韓元【韓國公布低生育老齡化問題應對對策 韓政府將發放200萬韓元生育補貼 】為了解決低生育問題,韓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0-1歲嬰兒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92元)的育兒補助,到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還將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生育獎勵措施助臺北今年多添六千寶寶
    據臺北市民政局統計,截至11月底,該市今年新生兒人數達2272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070人,增長率36.45%,遠高於臺灣17.31%的新生兒增長率。  臺灣人口增長緩慢。據有關方面去年一項預估顯示,臺灣人口零成長將提前四年(2022年)發生,2023年開始人口將負成長,人口問題更惡化。
  • 63.2%受訪者認為「猴寶寶」扎堆與二孩政策有關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2%的受訪者認為「猴寶寶」扎堆出生是受二孩政策的影響,44.8%的受訪者擔心「猴寶寶」會面臨更多壓力與競爭,63.1%的受訪者覺得社會應給予正確的引導,來緩解這種扎堆生產的現象。
  • 韓公布低生育老齡化應對對策
    □ 本報記者 王剛  近年來,低生育和老齡化正對韓國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影響。12月15日,韓國政府通過了應對低生育、老齡化問題的《第四次低生育與老齡社會基本計劃(2021-2026年)》,並將基於此制定2025年人口政策,致力於打造「人人享有可持續幸福」的社會。
  • 申城月子會所最高價26萬元/月 爆滿因都想要猴寶寶
    服務項目大同小異價格從3萬到26萬不等  目前,上海的月子會所大多是以房間套型來定價,房間越大價格越貴,也有少量月子中心根據服務項目來定價。  記者首先來到了浦東一家月子會所,其在上海開業時間較早,於世紀大道附近有一幢獨棟別館。雖然周邊有居民區人流較多,但賓館酒店式的建構模式稱得上豪華,環境總體來說十分不錯。
  • 青島生育成本低於152.6萬 "富養"才能這個數
    《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青島排第八!從懷孕到孩子大學畢業,在青需要花費152.6萬元!7月2日開始,網絡熱傳的這個數據把網友驚得直呼:原來最大的奢侈品是孩子!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對於多數青島家庭來說,152.6萬元的生育成本委實有點離譜,現實生活中,只有「富養」的孩子才會花銷這個數額,那麼,從孕期到孩子大學畢業,到底會花多少錢呢?152.6萬的生育成本是咋算的:  1、懷孕時的營養成本:一年1.5萬元左右。  2、產前及生產費用(包括產檢及手術費用):6000元左右。
  • 夫婦12年前冷凍剩餘胚胎 順利生下「猴寶寶」(圖)
    夫婦倆12年前冷凍剩餘胚胎 如今順利生下"猴寶寶"  試管嬰兒這詞兒,大夥都不陌生。不過有個試管出生的小寶寶,可絕對不簡單。  昨天(2月24日)早上九點,一個近七斤重的小傢伙出生了。作為一個小嬰兒,他的年紀只有一天。不過要從胚胎開始算年紀,他已經12歲了。
  • 「單獨兩孩」生育高峰到來 產科醫院壓力空前
    生育高峰期一波波到來,從去年至今,僅「單獨兩孩」的申請就已經高達1萬8千份。很多三甲醫院今年的產床早在四五月份就預約滿員,目前只能接受明年的建檔。現狀調查一年床位4月已約完來自市衛計委的調研數據顯示,單獨兩孩生育政策調整後,預計本市每年分娩量將增加4至5萬。今年至2016年,北京市每年可容納分娩量分別約為29萬、31萬、33萬人次。目前,很多醫院產科都在高負荷運轉,北京婦產醫院產科、急診、病房的醫護人員幾乎都處於滿員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 青島今年生育婦女可領500元補助須具備四項條件
    據了解,我市已經啟動了補助登記,今年生育的婦女可攜帶相關材料到居委會登記,進行資格審查。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人員表示,初步測算今年將有7.4萬人享受此項待遇,其中包括部分流動人口育齡婦女。  居委會直接聯繫產婦  「街道計生辦轉發來的文件,讓居委會辦理登記手續,主要是各類證件和產婦本人的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