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有明亮的眼睛,卻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有正常的聽力,卻對外界的聲響聽而不聞;有清脆的嗓音,卻總是沉默不語......他們是自閉症兒童,又叫「星星的孩子」,孤獨地閃爍在天空中。
在中國,兒童自閉症並沒有得到合理的認識,甚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詞,或是尚以為自閉症只是不願與人交流的輕微心理疾病。實際上,自閉症是因基因導致的終生疾病,其嚴重程度遠甚於大眾的想像。但如果能早認知、早幹預、早訓練,病症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甚至能自立的工作生活。中國現今有150萬的自閉症兒童,並以10%到17%的比例增長,達到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為了及早發現和治療兒童自閉症,下面我們首先介紹兒童自閉症的表現。
細心發現自閉症早期症狀
訓練沒有期限,人力、財力的消耗是一個無底洞,這是孤獨症兒童家庭背負的沉重包袱。據了解,大部分自閉症孩子,可能要接受數年甚至十多年的訓練,而最終的成效,誰也無法預料。到目前為止,孤獨症的病因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遺傳因素有關,一般第一胎且是男嬰的機率較高,發病率在4%左右,男性出現的比例是女性的三四倍。
這種疾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預防,也沒有理想的藥物可以治療,只能靠訓練。從2歲到7歲是訓練的最佳時期。
筆者通過諮詢專家,了解到了美國兒科學會最新公布了11項兒童自閉症的徵兆。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平時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表現,如果患有自閉症能夠儘早發現。
自閉症的臨床表現
寶寶在四歲之前是性格的成長期,四歲之後性格一般就是定下的了,所以四歲之前,父母們應該要好好培養孩子的性格。由於環境的因素,父母和周邊人所帶來的影響,寶寶們可能會有一些特別的現象,性格並不開朗,而是內向甚至是自閉,父母們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這關於孩子的一生。
寶寶的性格是在四歲之前養成的,所以要是及早發現寶寶的異常,及早治療,那樣還有恢復常人的可能,寶寶自閉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寶寶自閉症的表現。
1.語言障礙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因為家長急於讓孩子說話,所以就會一下子給孩子灌輸很多的知識,這樣對於孩子的腦部有著很大的衝擊。語言障礙是自閉症的一種,很多孩子不願因張口說話,時間長了以後在交流上面就會產生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在2-3歲的時候語言交流有障礙的話,要及時地詢問醫生。
2.社會交往障礙
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患者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係,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遊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願望。
3.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
患者對於正常兒童所熱衷的遊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並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對玩具的主要特徵不感興趣,卻十分關注非主要特徵:患者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序不變,如上床睡覺的時間、所蓋的被子都要保持不變,外出時要走相同的路線等。若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改變,患者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患者可有重複刻板動作,如反覆拍手、轉圈、用舌舔牆壁、跺腳等。
4.智能障礙
在孤獨症兒童中,智力水平表現很不一致,少數患者在正常範圍,大多數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於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於70),智力正常的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症。
父母們要注意留心寶寶的種種表現,對於性格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而如果有出現上面所說的現象,那就要注意了,可以諮詢醫生予以治療,人的性格很是重要,所以寶寶的異常,對於父母來說也是很難過的,儘早發現就要馬上的配合治療,才可能治療得好。
兒童自閉症的表現
1、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
2、五個月大,不能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3、不能辨認父母的聲音;
4、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5、九個月後才發出咿呀聲;
6、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
7、反覆重複一個動作;
8、十六個月大還不能說出一個字;
9、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
10、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
11、即使會說話了,也缺乏語言技巧。
星孩家長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