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睡眠階段或可學習新知識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睡眠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探索睡眠的奧秘,特別是睡眠時大腦的活動。大量研究表明,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編碼和學習的新知識,隨後會在睡眠中被鞏固,那些不穩定的新知識經過睡眠後,變得更加穩定,並被整合到原有的知識系統中,保存更長的時間。因此,除了白天努力學習外,還需要給自己充足的睡眠來保證學習的效果。除了這種「複習」功能,我們在睡眠時能否學習全新的知識呢?

 睡眠中學習新知識的實驗證據

由於睡眠狀態下缺乏學習所必需的意識覺知,並且有研究認為睡眠期間在腦連接性、能量代謝、突觸可塑性以及基因表達模式上並不具備形成長期記憶的理想條件,在睡眠中學習新知識並保持至清醒後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最近幾項研究提供了可以在睡眠中學習新知識的證據。

阿納·阿爾濟(Anat Arzi)等人利用人們在聞到香味和臭味時的不同嗅覺反應(聞到香味會加深呼吸,聞到臭味會減弱呼吸),來考察我們在睡眠中是否能學習新知識。他們在參與者睡著後,播放不同的聲音,之後讓參與者聞香或臭的味道,使某種聲音和特定的嗅覺反應在睡眠中建立聯結。之後單獨呈現聲音時,參與者將出現不同的嗅覺反應。在被試睡醒後,再讓被試聽聲音,發現也會出現不同的嗅覺反應,表明在睡眠中建立了聲音—氣味的聯結,保持到了清醒之後。另外,在睡著後,大腦會經歷從輕度睡眠到深度睡眠,再到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的睡眠周期。阿納·阿爾濟等人的研究還發現,只有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時期建立的聲音與氣味的聯繫,才可以持續到清醒狀態。但這一研究發現的聲音和氣味之間的聯結,只是一種簡單的條件反射,並且由於嗅覺反應較快地消失,對清醒後測量的限制性較大。因此,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採用了更為複雜的任務,為證實可以在睡眠中學習新知識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馬克·阿蘭·祖斯特(Marc Alain Züst)讓參與者在睡眠中學習詞彙,他們採用了配對聯想學習(Paired-Associates Learning)任務,在午睡的慢波睡眠期(Slow-Wave Sleep,SWS)給母語為德語的參與者播放假詞—德語詞(如tofer- Haus,tofer是假詞,Haus是德語中房子的意思)組成的詞對。在參與者睡醒後,讓其判斷聽到的詞(睡眠中聽過的假詞,如tofer)所指的事物尺寸是大於鞋盒的還是小於鞋盒的。因為參與者並不認識這些假詞,也不知道在睡眠中聽過這些詞,因此他們是進行二擇一的迫選。這個任務的正確率可以反映對詞彙聯結關係的內隱學習效果,從而考察他們是否在睡眠中建立了詞對之間的聯結。如果參與者在睡眠中沒有建立假詞和真詞之間的聯結,那麼判斷正確率應該是隨機水平;如果正確率顯著高於隨機水平,則說明在慢波睡眠期能夠成功編碼詞彙之間的聯結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當詞對中的第二個詞是在慢波睡眠的慢波波峰期呈現,在醒後的測試中,被試的判斷正確率顯著高於隨機水平,表明在慢波睡眠階段,可以成功編碼詞對關係,並在清醒時提取,但這種編碼的成功率是有限制的,需要依賴慢波波峰期的皮層興奮度。因此,研究者認為,睡眠期間的關係編碼可能只發生在非常有限的條件下,比如區分神經元去極化時期的慢波波峰,因為這些波峰與皮層興奮度以及類似於清醒狀態的神經網絡特性有關。通過研究慢波睡眠階段的記憶編碼功能,研究者探討了詞彙的內隱關係綁定在無意識狀態下是否可行。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睡眠階段大腦可以建立並存儲假詞與真詞之間的語義聯結,並且慢波波峰有助於睡眠期間的編碼。

睡眠學習為心理治療提供新思路

上述研究揭示了在特定的睡眠階段編碼新知識是可能的,但其神經機制尚未可知。為了闡明睡眠中聯想學習的神經動力學基礎,安德烈·卡納爾斯·詹森(Andrés Canales-Johnson)提出了這一假設:支持睡眠中編碼新知識的神經機制,可能與鞏固(consolidation)和重新激活(reactivation)在清醒時所學知識的神經振蕩相關,包括低頻的δ波(0.5—4Hz)、θ波(4—7 Hz)和紡錘波(11—16Hz)等頻段的活動。該實驗採用了阿納·阿爾濟等人研究的部分數據,分析了在非快速眼動睡眠中聽覺—嗅覺建立條件反射過程中記錄的腦電信號。分析結果發現,δ波和紡錘波波段的活動參與了學習過程的早期習得階段,而θ波波段的活動是在辨別能力建立後才出現的。這表明,睡眠學習過程中,這些腦電波節律的即時調節可能決定新的聯想記憶的獲得與存儲。

儘管實驗中設置的睡眠階段的學習任務與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學習形式還有很大距離,並且需要在特定的階段才能學習,但這些研究提示我們,可以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利用邊睡邊學的機制。由於睡眠學習可以產生在清醒狀態下無法有意識獲得的記憶痕跡,對清醒時的行為產生內隱的影響,所以睡眠獲得的信息可以繞過有意識的防禦機制,從而使個體更容易發生行為改變。阿納·阿爾濟等人的另一項研究巧妙地將厭惡氣味與香菸煙霧建立起條件反射,使得吸菸的參與者在清醒後的幾天內減少了吸菸行為,這為戒菸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於恐懼症患者,利用睡眠中意識覺察較低的狀態,可以幫助他們降低特定的恐懼反應。但在推廣和應用該功能之前,還需要大量研究對其益處和局限等進行進一步探討。

然而,睡眠學習的無意識特徵也使人們懷疑睡眠學習是否有益於教育。託馬斯·安德裡隆(Thomas Andrillon)等人的研究結果甚至表明,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學習可以產生抑制性記憶。例如,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處理噪聲模式會損害隨後其對這些相同噪聲模式的有意識學習。受這一發現啟發,有的研究者正在探索睡眠中的無意識詞彙學習是否會抑制同一詞彙隨後的清醒學習。如果是的話,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在睡眠和清醒時處理相同的信息是不同的,這兩個相關的記憶是相互競爭的。另外,前文提到的安德烈·卡納爾斯·詹森等人的研究發現,睡眠時編碼新知識的神經機制可能跟鞏固白天所學知識的機制重疊,但睡眠時學習新知識是否會干擾睡眠的記憶鞏固功能等問題還需要未來研究進一步探討。

(作者單位: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董聰聰 陳雙

精彩推薦:

從羅馬到新羅:東西方文明交匯共生

構建社會應急心理服務體系

整合資源創新智庫人才建設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英語「逆襲」新方式,《睡眠英語》引入睡眠學習法
    如果你看過美劇《辛普森一家》,大概會知道這麼一個橋段:主角河馬買了盤磁帶,希望能在睡眠中下意識地縮小他的胃口,結果發生改變的卻是他的詞彙量。而在現實中,眾多科學研究皆表明,人類的大腦即使是處於睡眠狀態,也保持一定的活躍度,所以不少科學工作者進一步探詢,我們是否有可能一邊睡覺一邊學習?
  • 睡眠學習正在成為現實,《睡眠英語》解碼背單詞「捷徑」
    然而,你是否想過閉上眼也能學習?近日,《科學美國人》有新研究表明:「睡眠」學習正在成為現實,這或將讓我們不必再與天性死磕、痛苦地學習。那麼我們怎麼樣做,可以讓每天「關機」的閉眼休息時間,變為高效學習的時段呢?
  • 神奇,深度睡眠期間居然可以學習新詞彙
    研究人員表明,我們可以在慢波睡眠的不同階段獲得一種新語言的詞彙,並且在醒來後可以無意識地檢索到睡眠學習的詞彙。記憶形成似乎由同樣介導喚醒詞彙學習的大腦結構介導。睡眠時間有時被認為是無用的時間。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度過的睡眠時間-例如,學習一種新語言?迄今為止,睡眠研究的重點是在先前的清醒過程中形成的記憶的穩定和加強(鞏固)。然而,很少研究睡眠中的學習。有大量證據表明,喚醒學習的信息會通過在睡眠的大腦中重放來進行概括。睡眠期間的重放增強了仍然脆弱的記憶痕跡,並將新獲得的信息嵌入到現有的知識存儲中。
  • 睡眠學習,到底靠譜不?
    我們知道莊周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的話,也就是說知識的儲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用自己短暫的人生去追求無盡的知識,這樣很危險。現在我們不僅要把醒著的時候浪費去學習,還要拿睡眠去追求新知,這不是更瘋狂麼?話雖如此,但其實莊周這個漆園吏在當時已經是極少數知識最淵博的學者了。
  • 擁有超級學習力有多爽?《睡眠英語》的獨門單詞記憶法
    這種開掛了人生,想必誰都想要,不想甩在後頭,唯有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才有機會躍升,但是現實常常很骨感—明明已經很努力,效果卻不如人意!為什麼都是一天24小時,除非不睡眠,同樣的知識量,有些人就是學起英語來就是比你輕鬆?難道真的就只是天生註定?當然不是。比起盲目努力,科學高效的學習模式重要一百倍。
  • 睡眠時能夠學習嗎?
    雖然沒有哪種辦法能讓你在毫無意識的 情況下完全從頭開始習得新技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利用睡眠來增強記憶力。我們的大腦會在夜間忙著處理和鞏固白天收集的信息,而我們是有辦法對此過程 進行改進的。既然我們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那麼睡眠學習一直都吸引著藝術家和作家的想像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對它的演繹大多涉及到通過在背景中播放錄音,來使潛意識吸取新知識。
  • 睡眠學習,從不靠譜到有點靠譜
    我們知道莊周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的話,也就是說知識的儲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用自己短暫的人生去追求無盡的知識,這樣很危險。現在我們不僅要把醒著的時候浪費去學習,還要拿睡眠去追求新知,這不是更瘋狂麼?話雖如此,但其實莊周這個漆園吏在當時已經是極少數知識最淵博的學者了。
  • 專家稱睡眠可為記憶預留空間 睡覺時也可背單詞
    睡眠不僅鞏固記憶,也為新記憶預留空間,使記憶更持久將新聞進行到底睡覺時也可以背單詞,這並不是痴人說夢。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入睡前學習的單詞,會在睡眠中被大腦有關部位強化記憶,醒後反而比剛學完時記得更清楚。
  • 「睡眠教學」引入國內,《睡眠英語》讓學生輕鬆學英語
    說出來你可能會覺得是異想天開,抑或武斷將其定義為故事新編,然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Discovery》(發現)雜誌近日發布,人的大腦在半睡半醒階段,海馬體上的神經和腦中的α腦波的相位保持同步,如果睡眠的時候播放英語材料,一個人記憶率竟然比傳統學習模式更高。
  • 新手父母了解這些嬰兒睡眠知識,很重要
    正常來說,新生兒每天要睡20個小時左右,日後每次睡眠約是2~3小時。很多新手父母第一次照顧寶寶,缺乏經驗,對寶寶的一些生活習慣不是很了解。睡眠健康,對寶寶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高質量的睡眠,能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那麼,你對嬰幼兒的睡眠知識又了解多少呢?
  • 可以邊睡覺邊學習嗎?睡眠時聲音和氣味線索能增強學習效果
    早期的研究人員與 Dorsey 叔叔犯了同樣的錯誤,並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聽力滲透的方式在睡眠中學習新事物,就像在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à la Aldous Huxley’s,1932)中一樣,那些關於這種睡眠學習的實驗,往往是以「睡眠就像催眠狀態」這樣一種假設為前提條件。
  • 科學家開發出在睡眠學習的方法
    夢想變成了現實:神經科學家開發出了在睡眠時鞏固或獲取知識的方法。 設想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比前一天更博學,而且除了8個小時的睡眠之外你什麼都沒幹……閉上眼睛就能學習的夢想竟然成真了!
  • 「放鬆性警覺」的藝術,《睡眠英語》引入新式英語學習法
    對國人而言,英語學習一向是項重要課題,優秀的英語技能是個人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重要敲門磚,不過繁重的記憶要求,讓很多學生感到苦不堪言。但日前國外研究發現的「放鬆性警覺」,給傳統的語言學習打開了新出口。
  • 《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導書》揭開睡眠的面紗
    生物鐘基因指導著我們的細胞產生特定蛋白質。簡單來說,這種特定的蛋白質會隨著時間而累積,當濃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就會進入細胞核——或者說控制中心,破壞掉主導生產它們的生物鐘基因。然後,這種蛋白質會變形或者分解,只有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生物鐘基因才能夠重新恢復並且再一次開始它們的工作。3.
  • 新生兒睡眠的知識!寶寶睡眠時間表分享
    新生兒睡眠不踏實怎麼辦?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有18~22小時是在睡眠中,可有些新生兒睡眠卻總遇到問題......那麼媽媽們請認真學習以下新生兒睡眠知識!(1)安靜睡眠狀態:嬰兒的面部肌肉放鬆,眼閉合著。全身除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的活動。呼吸是很均勻的。小嬰兒處於完全休息狀態。(2)活動睡眠狀態:眼通常是閉合的,僅偶然短暫地睜一下,眼瞼有時顫動,經常可見到眼球在眼瞼下快速運動。呼吸不規則,比安靜睡眠時稍快。手臂、腿和整個身體偶爾有些活動。
  • 輕鬆逆襲大神,《睡眠英語》引入超強背單詞法
    哪怕不是科幻迷,想必你也常常接觸這樣的故事情節:一直以來,主角在學習新知識上力不從心,成績常徘徊在及格邊緣,默默無聞,普通到塵埃裡。然而有一天,卑微學渣突獲一超級工具或超級學習方法,竟然閉著睡眠著都能學習英語!就此有如天啟般逆襲學霸。萬萬沒想到,這種故事情節在現實裡也能成真。
  • 現在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時間是多長?該如何平衡學習和睡眠時間?
    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單純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根本不夠。他們每天在學校和家這「兩點一線」中得匆匆忙忙地度過。那麼,除了學習之外,高中生的睡眠時間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話題,尤其是作為家長想讓孩子學到知識的同時更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新生兒睡眠的知識!寶寶睡眠時間表分享!(建議永久收藏!!)
    新生兒睡眠不踏實怎麼辦?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有18~22小時是在睡眠中,可有些新生兒睡眠卻總遇到問題......那麼媽媽們請認真學習以下新生兒睡眠知識!    (2)活動睡眠狀態:眼通常是閉合的,僅偶然短暫地睜一下,眼瞼有時顫動,經常可見到眼球在眼瞼下快速運動。呼吸不規則,比安靜睡眠時稍快。手臂、腿和整個身體偶爾有些活動。臉上常顯出可笑的表情,如做怪相、微笑和皺眉。有時出現吸吮動作或咀嚼運動。在覺醒前,通常處於這種活動睡眠狀態。
  • 我們真的可以邊睡眠邊學習?
    例如,以下三種辦法可望讓睡眠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打盹小睡:如果你在學習某樣新東西後馬上睡覺,那麼睡眠對鞏固記憶是極為有效的,所以白天打盹小睡可幫助鞏固剛形成的記憶。 利用氣味:如果在學習時身邊伴隨以薄荷糖等的特殊氣味,然後晚上讓氣味瀰漫在你的床旁,也許能增進記憶反應過程。 臨時測試:如果反覆提示自己某些記憶非常重要,就會誘發睡眠中的大腦強化對它的記憶。不信的話,可以在學習某樣新東西後,在次日早晨做個測試。
  • 懶人也能成學霸,《睡眠英語》推超級英語學習法
    而實際上,真正的學霸其實也大多是「懶人」,他們懂得掌握高效的「懶人學習法」,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成倍的記憶成效。近日,一項新的研究令人振奮,表明記憶系統樂意在某個睡眠階段學習英語,效果甚至比傳統的學習模式更好。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大腦中不同的腦波活動模式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