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年齡小,抵抗力低,換季的時候很容易因感冒、著涼發燒,媽媽們都很擔心,急著送醫院抓藥,其實不用這樣,試試這幾個小妙招,說不定寶寶就能退燒哦。」
寶寶發燒不一定要吃藥:
發燒是位於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上調所致。當病菌侵犯人體後,人體為了對抗侵襲,會動用一些防禦機制,發燒就是主要的啟動信號。人體對於病毒會有一定的免疫和抵抗力,如果寶寶溫度在38.5℃以下,寶媽可不用過於擔心,也不必急於吃藥,而且,藥物還會抑制人體的自我恢復能力,對寶寶並不是完全好的。
寶寶退燒小妙招:1、多喝水。
寶寶發燒後補充水分很重要,如果飲水量不足,導致血容量不足,體內缺水,寶寶的燒就很難退。多喝水能多排尿,這樣能加快病毒排洩,利於退燒。
2、酒精降溫。
發燒一般都伴隨著發熱,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想退燒就要先把身體的溫度降下來。酒精降溫是用小毛巾蘸30%的酒精,擦寶寶的腋窩、腹股溝等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注意不可全身擦試,否則很可能會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3、熱水泡腳。熱水泡腳可用溫度在40℃左右的溫水給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降溫。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覆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可以在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小偏方。打個雞蛋,把雞蛋清弄出來,然後找塊餐巾紙或是紗布,把雞蛋清塗在上面或浸透紗布,然後貼到孩子額頭上,過一會兒換一下。基本上一個蛋清差不多塗抹完了時,燒也就退下來了,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內就能退燒。小貼士:勿用被子給寶寶」捂汗「。寶寶發燒時,末梢循環變得較差,包得太嚴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高熱時出汗增多,耗氧量增加,易處於缺氧狀態,令寶寶身體更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