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就2個字

2020-12-20 小務虛

《心》最讓我意外的是稻盛和夫似乎也追究到了人生意義的那個終極關鍵點,他並沒有明確指出,但是我在他的第一章節中,看到了一些蹤跡。

即他在第一章節討論「感謝」這個話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如果你讀他這本書,只是把感謝這個主題簡單的讀過去,那你沒讀懂稻盛和夫,更沒讀懂人性!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有出入,這裡的感謝,更準確的說,應該用感恩來表達,只有這個詞,才能體現對應的深意。

感恩的地位

所有學習開悟的人,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會開口閉口都講「利他」,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落地「利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上。

有人會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不就是去實行利他嗎?

大錯特錯!

停留在前額理念層面的概念,是幾乎不可能落地的,因為人的行為,不是由理念主導的,而是由底層的動物腦層面的情緒控制著的,是情緒直接實施著對人的控制,因此,你在面臨一個利己還是利他的決策時,如果你無法生發起利他的情緒,你就一定不可能做出利他的行為。

因此,一切的奧秘就在於是如何生發起利他的情緒,而不是你知道要去利他這個概念!

講慈的價值主張,幾乎在各大文化與學派裡面都是核心價值觀點之一,比如佛陀的體系,老子的《道德經》,而稻盛和夫更是不遺餘力用其一生的經歷來驗證與推廣利他的價值觀,任何一個愛學習的人,都會無數次的學習到這個觀點,並且也會相當認同,但是又會無數次的不了了之!

這就是現實,現實是情緒主導的世界,而理念撼動不了情緒的地位,或者說,前額葉撼動不了動物腦的統治地位,前額葉之所以能夠與動物腦抗衡,核心不在於前額葉抵制了動物腦的貪慾,而是前額葉運用其邏輯推導特長,整頓了更多的動物腦的情緒素材,形成了與當下動物腦欲望的抗衡。

也就是說,核心也是前額葉利用了動物腦自己,整頓更多動物腦的生活素材反過來說服動物腦本身,正常情況下,當下的欲望會使得動物腦只關注眼前利益,但是前額葉具有推理與整合能力,它可以整頓所有以往的生活經歷,形成更大信息量,從而有效的說服當下的動物腦,使其做出更符合長期長遠利益的決策

這就是背後的調節機制,而這個過程,就是感恩發揮作用的道理所在。

人只有發自內心的感恩,利他的行為才有可能發生,沒有感恩的情緒,利他就會變成偽裝的利他!

這就是感恩的地位,由前額葉整頓,作用於動物腦,形成了情緒,於是產生利他的行動力,因此,只要生發起感恩之情,後續的所有行為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比如稻盛和夫在第一章中強調幸福人生的三個單純智慧:

感謝;謙虛;埋頭工作;只要生起感恩之情,上述這些品質就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我在讀完他的這個章節後,並且跟我專欄基礎篇中的第一性原理所表徵的情緒連結上時,我就知道感恩之情的深刻含義及地位。

因此,即使我在此前已經在不斷的修行感恩之情,但是在讀到他的這個章節時,我又進一步運用本能學習法,用感恩這個知識點更全面的去整頓我的生活經歷,我舉例詳細說明,境界依次提升。

感恩產生人生動力

對家人是最容易生起感恩之情的,因為我們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家人為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特別是這些事情背後的汗水。

比如我就特別想回報母親,想讓她生活無憂,因為她上半輩子太勞累了,而所有勞累的成果,都給了我們幾兄妹,特別是我,幾乎是寄託了母親的希望,因此,我向來有尋求強大的動力,這是母親對我的希望,她希望我功成名就或者能賺大錢,而我從小也把這些當成了我的人生目標,就是不想讓母親失望。

由於我早年調皮好玩,一直到初二才開始想要學習,於是基礎很差,但是從那以後,我變了一個人,從調皮搗蛋到一個全年級最勤奮,同時成績又一直不好的書呆子!

我在最近的正念中,發現我的家庭及我的成長環境,都是自私的,於是,我內在有一個強大的自我,導致我在近十年的家庭與事業生涯中,屢屢碰壁,人生走到了低谷!

稻盛和夫說要感恩逆境,我才發現,我過去一切的不幸,原來是如此的珍貴,大概9歲時就跟12歲的哥哥和一個妹妹在老家獨立生活,因此,我有一個無憂遠慮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這養成了我生性自由與自主的本性,而另一方面的代價是,到初二時,我幾乎成了一個「野孩子」,基礎極差,基於對前途的恐慌以及母親的期待,我開始拼命的讀書。

這個幹勁從那以後就沒有停過,一直到我畢業,以及畢業後的十年,但是更奇怪的是,我的成績從來沒好過,這個苦悶的現狀,讓我更拼命,想方設法的想要實現突破。

畢業後的前3年,我混得還可以,但是以十年來考察,最終我又把一切還回去了,而我現在覺察到的根本原因,就是我自私的本性。

因此,從2017年開始,我就極度痛苦,創業壓力極大,身體也出現種種毛病,我一直在反思反省為什麼會是這樣,正是這個過程,迫使我更大程度的讀書,更大程度的在書裡面尋找答案,最終使得我走上現在這條路!

因此,我感恩這一切。

因此,你會發現,真正值得我們感恩的,是逆境,不是順境,是逆境成就了我們,一帆風順的人生或者說在父母庇護下平平穩穩長大的孩子,往往其內心是脆弱的,因為他沒有自己經歷過風浪,經不起打擊。

就好比跑步,如果你總是在舒適區內跑步,那麼你永遠成長不了,相反,你必須不斷的走出舒適區,給自己挑戰,這樣你將不斷的進步,逆境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刻意練習》的法則之一首先也是走出舒適區,你必須不斷的挑戰自己,比如作者訓練的那個學生,從8個數字,歷時20周,每周一小時,一直升級到記住82個數字,這就是逆境與挑戰。

這也正是我們的大腦的基本原則之一,你的認知要不斷增長,必須走出被動思考的狀態,進入主動思考的境界,然而所有這些都是逆動物腦的偷懶本能的,但是它卻是最能讓人成長的,它才是人的真正朋友!

因此,所有的風浪,將成就我們堅毅的品質,這就是世界的法則

因此,挫折,逆境甚至是痛苦,都是首先值得我們感恩的,它也代表著過去的惡報報了,未來將為我們帶來善報。

感恩的境界

感恩是有境界之區別的,能生發出多少感恩,就會產生多大的人生行動力。

於是,我們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才能發生出更多的感恩之情?

我們從如下這幾個方面來培養我們的感恩之情:

看到親朋好友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及汗水,從而發生感恩之情;看到員工的勞動與汗水;看到顧客的「勞動與汗水」;看到陌生人的勞動與汗水;上面四個層,依次擴大境界,第一層,是動物腦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比如我們切身可以感覺得到父母的汗水;比如朋友請吃飯,或者送禮物,我現在要麼拒絕,要麼就準備好回饋,因為所有別人的付出都是汗水,我們都必須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再比如,我全面回憶在我人生中,曾經幫助過我的人,而當時我又沒有去回饋的,我覺得我必須把這份恩情還了。這就是感恩所觸發的行動力,如果你真真正正的看到行為並且感覺到了對方背後的汗水,你就會產生行動力,正是這個動力,驅使我們去為對方做點什麼,而利他,就是這個動力驅動下自然而然發生的。

前面是基於親朋好友直接接觸,並且動物腦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恩惠,這一層面所生發出來的情緒,是後續所有其他更大層面感恩的基礎,因為大腦的前額葉具有類比類化的推理能力。

比如前額葉看到並且感受到員工對我們的價值,其中的核心在於,如果沒有與我們互補的員工去做那些與我們形成分工的工作,如我原先經營的電商團隊,有客服,有美工,有設計,有推廣,還有倉儲與行政等等,正是這些互補的人,使得整盤生意具有較高的效率,而如果我自己去做,不僅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員工實際上就是在延長我們的生命,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我才可以專注在企業的管理與團隊的建設上,特別是專注在思考與學習上。

當你的前額葉能「看到」所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就會心發感激之情,這股情緒,就會促使你去為你的員工們做點什麼。

感恩顧客

隨著範圍不斷擴大,我們逐步進入更為前額葉理性邏輯推導層面,因為動物腦開始無法「看到」這些層面也是在為我們了。

我們在企業裡面向員工強調要「顧客第一」,要把顧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但是這樣子向員工強調是沒有用的,語言形成不了行動力,我們必須引導員工去看到顧客對我們的作用,特別是對我們的恩惠。

比如我原先寫文章時,我發現我首先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會特別關注我的收益,同時也會去迎合平臺創作,我發現這個問題後,我開始運用前額葉告訴自己:

「在整個過程裡面,顧客才是最終付款的人,我的所有收入,我當下享受的食物,正是基於顧客的恩惠」;我甚至訓練在吃飯的時候,我首先感恩為我做飯的妻子,其次感恩賣菜的人,然後繼續發掘給予我收入的讀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認同與支持,才有了我的食物!當我能發生到這個層面的情緒時,我就能發自內心的想要為顧客做點什麼的動力,正是這股動力,驅動著我一定要寫出好文章的強烈動力,因為只有好文章能回饋到顧客!感恩陌生人

感恩境界進一步擴大,格局進一步提升!

就是社會與國家層面了,但是你要真正生發起這種大格局的感恩之情,你不能停留在這麼抽象的概念上,你要具體的看到社會裡面那些特定的人的勞動,從這些特定的人,引申到所有人身上,不斷擴大感恩之情。

比如:

在如此安靜清新的公園裡面跑步散步時,我會衷心的感恩裡面的所有工作人員,我甚至會給他們拍張照片,以便後續即使是這樣看著,我也能生發出感恩之情。環衛工,花工,水工及保安,這類工作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沒有人去做這些,就不可能在我如此舒適的環境與便利的生活。我經常綠色出行,你會發現公交與地鐵都非常擠,但是正因為擠,才有了如此高的性價比,因此,實際上是要感恩這些跟我們一起擠的人,沒有他們,我們就得回到鄉下的那種交通系統。我住在廣州舊城區,似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路面或者其他類型的施工,甚至有些工程大中午也在進行中,以前我會抱怨,現在我不再抱怨了,因為我發現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工人的「吵」,才有了如此美麗的城市環境與水電煤氣等便捷的生活。當我看著環衛工的辛苦時,我就不忍心隨地亂扔東西;當我看到妻子上班的辛苦時,我就會在家務裡面多幹些活,讓她回到家能休息下;

當你產生感恩之情時,你就不會去抱怨施工的吵,就不會去取笑別人,就不會自大或者自我,覺得一切都是因為有我,因此,謙虛之情也是首先發源於感恩之情,因為一切都源自於我以外的所有人與物,正是他們的存在,才有了我及我的生活。

其次,當你能更大範圍的覺察到這些他人他物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強大的努力工作與回饋社會的人生動力,你就會覺得去工作著去創始價值回饋是幸福的,你就會覺得人生充滿意義。

稻盛甚至說,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覺得很少人能理解他這句話的深意,你要是讀懂,就知道他內心裝著整個世界,裝著所有人,這股強大的情緒與力量,驅動著他去做所有事情。

這就是人生意義的終極答案,讀懂「感恩」這2個字,你就能開悟,因為一切能量源自於感恩,用稻盛的話說是磨鍊靈魂,提升心性,使得自己最終擁有一個純粹的乾淨的,沒有任何瑕疵的美好心靈!

這就是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讓人醍醐灌頂!

稻盛和夫《心》,值得做一輩子朋友的書,任何一個想獲得幸福人生與成就事業的,都首先必須把他的利他哲學文化內化到本能裡面,刻到靈魂深處,只有這個基礎架構好了,其他的一切才有可能。

但是即使是稻盛和夫,我覺得他也沒有完全搞明白為什麼這個法則一定會成立,只是他經過一生的修行,已經把這個法則內化成本能與直覺,已經形成他自身本身。

而如果你要完全解開這其中的奧秘,就得從第一性原理出發,來構建整個體系。

因此《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中核心思想,即萬物結構演化的形式,是理解一切的關注,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整頓了更大的信息量,找到了那個在利他底下的關鍵點,那就是情緒,即在人類大腦裡面的動物腦與前額葉之間的關係。

因此,你要深刻的理解人性,你必須通讀並且深入理解我專欄的基礎篇《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全面打通動物腦與前額葉,從最底層的原理來構建你的人生觀,然後根據我的實戰篇把這些思維內化成直覺,形成自動化的本能反應,只有達到這個境界,人生才能發生質的變化!

相關焦點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而稻盛和夫他是少有的能夠把主題深化的商業領袖。稻盛和夫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十年後,就把京瓷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到了52歲的他又創辦了第二電器KDDI,並且在2007年,第二電器就進入世界500強。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就一句話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稻盛和夫在65歲的時候選擇出家修行,我發現很多採訪稻盛和夫的主持人,都一定會問到這個問題,即很好奇為什麼稻盛和夫會選擇出家,到底出家有什麼作用,畢竟,「出家」這個詞,在世俗裡面是存在爭論的,它是被很多人避諱的,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一種逃避與不負責任。
  •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這1個字
    自創2家,成就1家世界500強,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成就和財富了,但稻盛和夫自己卻說: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1個字,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稻盛和夫在剛畢業時,進入的是一家即將破產的公司,開始時,稻盛和夫非常不情願,但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繼續這份工作。直到3個月後,稻盛和夫發現自己依然一事無成,他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才開始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 稻盛和夫:讓事業、人生更順利,記住2個字就夠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看稻盛和夫《利他的經營哲學》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全書集合了稻盛和夫的部分演講,篇目雖多,但傳達的稻盛哲學的核心只有一點,即:利他。「判斷事物的基準是:作為人,何謂正確」。換一種說法就是,把善惡而不是得失作為判斷和行動的基準。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經驗總結出的這個字,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成就和財富,但稻盛和夫自己卻不這麼認為: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1個字,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人活著就是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一個經典問題:人活著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是我最大的財富
    創立2家,成就1家世界500強公司,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財富。但是稻盛和夫卻說:「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進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即將破產的老牌企業。剛開始,稻盛和夫並不情願,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繼續待下去。直到3個月後,稻盛和夫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覺得自己不能繼續這樣,所以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他把自己的東西搬進實驗室,一天24小時都在做實驗。
  • 88歲稻盛和夫:從一無所有到經營之聖,觸底反彈的人生只需一字
    不僅如此,稻盛和夫還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的《心》、《幹法》、《活法》、《阿米巴經營》、《六項精進》等經營哲學類的書籍,對很多經營管理者產生了深遠影響。27歲是稻盛和夫的人生轉折點,稻盛和夫說自己的人生能夠成功,都在於一個字——「心」。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神靈都會相助你
    季羨林先生曾說過,根據他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生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稻盛和夫先生始。我們知道一個人事業上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人生哲學的高度。取得如此驚人成績的稻盛和夫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呢?
  • 馬雲任正非認可的人生導師,日本實業之神,稻盛和夫到底強在哪?
    「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至』作為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稻盛和夫提起稻盛和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將其視為人生導師,就連華為和阿里兩家巨頭的創始人,任正非和馬雲,都對他推崇備至。
  • 稻盛和夫: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煙火氣太重自然而然也就看不見藍天白雲,靈魂沒有什麼著落,精神也就沒有了歸屬,這樣的人恐怕只是為了喘氣而已。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
  • 日本經營家稻盛和夫,用經歷詮釋:人生而不凡,貴在有心
    你要問稻盛和夫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會告訴你:成功的秘訣是,貴在有心。88歲的稻盛和夫把自己一生的智慧,總結為一個字,那就是「心」。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該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摧毀掉你的三個錯誤(建議收藏)
    稻盛和夫是誰?他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憑藉一己之力,創辦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78歲的高齡,還能夠把日本瀕臨破產的日航公司在一年的時間裡扭虧為盈。稻盛和夫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同時還是一個哲學家,在他的哲學思想的幫助下,屢次克服困難,創造奇蹟。
  • 稻盛和夫振聾發聵的4句話,直面人生真相,看完恍然大悟
    日本有四大經營之聖,分別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分別是京瓷、KDDI(日本第二電信),除此他還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另一家世界五百強——日航,為日本政府省了幾百億美元。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一生也未知,稻盛和夫用8個字就道破
    這是人生的終極三問,很多哲學家也解釋不清這幾個問題。我們可以搞不清楚這幾個問題,但是要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輩子過得稀裡糊塗。別人上學他上學,別人結婚他結婚,每一步都按照固定的路線走,卻失去了自己生命獨特的意義。在日本有位88歲的老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經營之聖,是很多人稱讚的,集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
    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在稻盛和夫看來,這三個問題和答案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指引,而他的答案只有8個字:提升心性,磨鍊靈魂。「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一個平凡的人想要脫胎換骨,變成一個非凡的人物,能有什麼辦法呢?
  • 88歲稻盛和夫的人生忠告:懂得這3點,生活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說:在這浮躁的社會中,在這困難的生活中,守好自己的心顯得格外重要。稻盛和夫的一生可謂十足的傳奇,年紀輕輕,27歲就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京瓷集團,55歲又創立第二家KDDI,用一己之力將兩家公司全部帶入世界500強。65歲他選擇出家,將所有的財富分發給眾人。
  • 稻盛和夫:記住這3句話,人生才更有價值,活得也透徹
    序稻盛和夫是日本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創始人,稻盛和夫憑藉獨有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使自己的公司擠入世界500強。今天我要給諸位熱愛閱讀的讀者,推薦稻盛和夫的這本名為《給年輕人的忠告》讀物。此書只有兩大章節,分別是人生篇與職業篇,其中容納了幾十個小章節。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個字
    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稻盛和夫這不知從何時起,整個社會都在加速運轉,每個人都像開了二倍速一樣的在生活。大家開始談金錢、談權利、談人脈、談能力,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念」二字。
  • 稻盛和夫:苦難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經歷過次次苦難才會成長
    ——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之聖,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並把日本瀕臨破產的最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帶回到世界500強。3家世界500強,稻盛和夫的能力可見一斑!雖然,稻盛和夫是白手起家的,可以說年輕的時候也是體驗過人間疾苦,但是,過慣了富足生活的他,一下子變成普通的僧人,還是有點難度。剛開始的枯燥打坐念經,他每每習慣不來, 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他已經可以很好地忍受枯燥,打坐念經了。稻盛和夫認為:苦難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2004年,稻盛和夫將自己的經營哲學和人生理念,寫成了《活法》一書,該書一經出版,廣受各界讚譽,躍居多國暢銷書榜單。《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稻盛和夫基於對自己八十多載人生經歷的思考,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凡是能夠確信是基於利他、發自『善意的動機』的事業,最後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好的結果。」那麼,稻盛和夫是如何貫徹這一人生哲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