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你看懂了嗎?|一切的遺憾,盡在不言中

2020-12-25 加碗香菜

王家衛電影的英文名可謂是非常驚豔。影片《花樣年華》英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引用豆瓣網友「醉舟」的影評,They are in the mood for love,but not in the time and place for it.翻譯過來是:一切的遺憾,盡在不言中。這句話也恰當的描述了影片中兩位主角的情感。

(看王家衛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王家衛的電影沒有正確的解讀,如果非要給他的電影定義,那就偏離了他要帶給觀眾的那種東西。他的電影重點不在故事與情節,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和時代人生觀的表達,每個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重點在於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且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這部影片於2000年在中國香港上映,是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而在新世紀的到來之際,王家衛在追憶著六十年代裡那曾經的美好。

「那是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從影片開頭,王家衛就成功讓我們陷入到一種情緒中去,如煙霧般繚繞,似夢似幻。周慕雲的妻子與蘇麗珍的丈夫發生了婚外情,然而雙方情場上同病相憐,在了解對方有著共同愛好時感情也潛移默化的發生了改變,從普通的鄰居關係一步步走向彼此愛慕的情人。故事的內容很簡單,但王家衛卻總能與眾不同。影片的鏡頭一直以偷窺的視角,向我們展現關於蘇麗珍與周慕雲的秘密。王家衛通過畫外音製造了些許懸念與神秘感,周太太和陳先生始終未在影片中露臉,這種拍攝手法使主角更加突出。我們只能看到一扇敞開的門以及與陳先生對話的周慕雲,還有一直在書架背後打電話的周太太。影片中慢鏡頭的運用將蘇麗珍與周慕雲之間的曖昧氣氛得以渲染,在樓下餐館相遇時的擦肩而過,在昏暗燈光下的漫步,在酒店裡坐一起寫小說,在這些沒有過多言語的鏡頭裡,慢鏡畫面中所發生著的一切便是花樣年華。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兩人之間這種克制又糾纏的愛,王家衛居然用蘇麗珍的一雙繡花拖鞋表現出來了,周慕雲會將它整齊的擺在床下,蘇麗珍也會在周慕雲去往新加坡後獨自懷念帶走它,而當他回來後,發現繡花鞋不見也會知曉她曾來過他的房間。彼此克制、掙扎,掙扎在情感與道德理智的邊緣,直到最後也沒有人越過心中的禁忌,影片的畫面最後定格在周慕雲在吳哥窟的石洞前訴說著自己的秘密。將這段感情埋在樹洞裡,這一刻我們跟著他一起放下了。

影片中王家衛對時間格外重視,鐘錶的無數次特寫,年份時間的強調,甚至為了突出時間重點,在影片的最後加入了戴高樂訪問柬埔寨的歷史鏡頭。仿佛一直在告訴我們時間無情的流逝著,屬於你們的花樣年華也正在消逝。

相見不如懷念,他們將彼此都留在了花樣的年華裡。戴高樂總統訪問柬埔寨,這個歷史事件標誌著柬埔寨殖民統治的結束。王家衛也藉助這個歷史事件隱喻舊時代結束,屬於那個時代的「花樣年華」不復存在了,也暗示著周慕雲蘇麗珍的這段感情也隨著時代的結束不復存在。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也許錯過就是最好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散文——一切盡在不言中
    你不叩問 我不訴說你懂我也懂有沒有一篇文章可以表達所有的情感?你眼含情 我心溢愛我懂你也懂有沒有一首歌可以唱出所有的心情?你我默默 脈脈你我彼此都懂 都懂彼此文海茫茫,最喜是那「盡不在言中」的深邃。愛海滔滔,最懂是那「盡不在言中」的深情。人生漫漫,最愛是那「盡不在言中」的感悟。
  • 花樣年華中最卑微的愛情——《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中最卑微的愛情「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只是無言。——題記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張曼玉搖曳的旗袍,昏黃的路燈下,梁朝偉西裝革履,梳著一絲不苟的二八分,走在空無一人的小巷裡,空氣中充斥著那欲說還休的情愫。它用儀式化的別離,特有的東方美學,承載著這一場看似美好卻帶著淡淡傷感和不可能的浪漫愛情。起初,我對港片的興趣聚焦於武打電影和黑色電影。
  • 一切盡在不言中,一切盡在變化中
    當種種新事物進入生活的時候,曾經的一切都成了往事,留下了些許記憶,或美好,或糟糕,或驚喜,或悲憤,凡此種種,都豐富了自己貧瘠的內心,閱歷尚淺,不足以談論人生。然而總有一些人和物,會給自己帶來一些異樣的思考,關於未知。跑步返程中,只剩下了血紅的夕陽掛在太陽落山的地方,我站在路邊,望向遠方,看著天一點一點黑了下來,不論身處何方,都能看到一樣的夕陽一樣的日出。
  • 看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你就能明白什麼叫高級電影
    但《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經典往往可以從多數人所理解的表面,再深入一層。如果再深入一層,《花樣年華》就不僅僅關於愛情,還關於時代。這也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更是一部時代的電影。
  • 《花樣年華》:梁朝偉和張曼玉的遺憾愛情,你真的看懂了嗎?
    《花樣年華》這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和張曼玉聯袂主演的婚外情電影,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主要是講述了比鄰而居的兩家人發生了一頓刻骨銘心的婚外情的故事,其中一家的男主人周慕雲和另一家的女主人蘇麗珍因為各自伴侶的背叛,從而走到了一起,並且該片還獲得了2000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大獎,而且在2001年又獲得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在2009年又被美國的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名
  • 歲末:一切盡在不言中!(句句入心)
    我想就是這句:一切盡在不言中。文海茫茫,最喜「盡在不言中」的深邃;愛海迢迢,最懂「盡在不言中」的情深。人生漫漫,最愛「盡在不言中」的感悟。曾以為堅持不懈才能變得足夠強大,如今才明白真正讓我們強大的是放下;曾以為千言萬語才能足以表白世間的深情厚意,如今才懂得不語最是情深。
  • 再回首,揮揮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歲月的阡陌,你長亭復短亭,我風一更雪一更,匆匆行走的身影,逐次淹沒在時光深處。又坐在了歲末年初的門檻上,一年的光景如此匆忙,跌宕起伏的故事卻千迴百轉。萬語千言,如鯁在喉,翻騰如潮水,最後卻化作了一片無言的海。語言這東西,似乎總在最需要的時候,變得落荒而逃。有沒有一句話可以囊括所有的語言?有沒有一首歌可以唱出所有的心事?有沒有一種情感可以表達所有的深情?我想就是這句:一切盡在不言中。
  • 你若懂我,一切盡在不言中
    你若懂我,一切盡在不言中聽風無語,靜默無聲,初次相見動了情。看雨無言,思緒漂泊,邂逅重逢醉了心。想你,從天涯到海角,不曾敢想,何時從天荒到地老。誠然,生命中並不是所有的遇見都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也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歸宿。
  • 王俊凱語錄|我們一切盡在不言中
    6.「沒有人可以攔住一切公平的努力,而這一定會迎來好的結果。」 15.「愛中國要大於愛我。」 16.「看不清未來時,就比別人堅持久一點。」
  • 一切盡在不言中……| such that
    相比較而言,a句應該是大家更熟悉的句式,而b句則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句式。b句要比a句更正式。上面說過,這裡such相當於「so +形容詞」。比如上面e句,如果你不知道anger該用什麼形容詞來修飾,那就乾脆用such來造句,寫成d句。這樣造句既省事,而且又顯得自己句子高大上。所以,請大家不妨多多模仿使用。上面提問中的A句就是採用了b句、d句這樣的such that句式。請比較:A.
  • 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
    導語: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溫情與扼殺,不論從詞義上,還是在內涵上,二者都是尖銳的。但這一對尖銳對立的概念,在王家衛的電影藝術《花樣年華》中,通過梁朝偉和張曼玉那壓抑、苦澀、無奈的人生經歷,居然竟是那樣的被交融在一起,從而表現出一種別樣的無間。只不過這種交融和無間並不給人帶來溫馨與浪漫,恰恰相反,它給人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窒息,是一種對人性充滿脈脈溫情的(自我)扼殺。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
  • 《花樣年華》片尾的特別鳴謝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的片尾,有這樣幾個大字「特別鳴謝劉以鬯先生」,接著才是「監製、編劇、導演王家衛」等一大串名字,可字號遠比「特別鳴謝」要小很多。似乎為這部「終於能夠看懂的」王家衛電影又抹上了幾許疑惑:劉以鬯是誰?為什麼要特別鳴謝他?
  • 愛情《花樣年華》:愛有多少種表達方式?錯過了你遺憾麼
    《封鎖》是張愛玲的一篇短篇小說,儘管與《花樣年華》相比,情節截然不同,《封鎖》是短暫的解放,《花樣年華》是常態的禁錮。但兩者都透露出一種創作意念,將道德的界線赤裸裸地橫亙在時間之外。初次看這部電影看得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 感人至深:《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一切盡在不言中
    【 滑 動 查 看 歌 詞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一切盡在不言中(木有新聞翻譯版)It's amazing how you canspeak right to my heart你一開口 就正合我意 這就是神奇的默契without
  • 有一種哀傷,叫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此沉默便越發為人們所重視,最少可以相信有很多人在剛踏足進社會的時候,其父母大都會跟他說上那麼一句:「出門在外不比家裡,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知道嗎?」可是沉默從來都不是啞,也不是說凡事都保持沉默便是最佳的一種選擇,要知人的嘴在扣除吃喝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便是用來說話。
  • 《花樣年華》:最美的年華和最糟糕的愛情
    劉以鬯是香港的著名作家,也是王家衛的著名電影《花樣年華》的原作者。所以,今天橙子君就帶大家來看看這部《花樣年華》吧。《花樣年華》有一個英文名,叫《In the mood for love》。沒錯,這個在王家衛的鏡頭下潮溼的故事,就有著一種讓人陷進情緒裡的魔力,這也是王家衛所擅長的。
  • 有一種思念叫惦記,有一種疼痛叫無助;愛著想著,一切盡在不言中
    愛若是能在一起相伴相依,誰會願意在思念中顛沛流離,情感的世界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愛你此情綿綿不絕,真愛一旦降臨便不會再落幕,想你,心欲相依情絲剪不斷,愛上一個人,會讓人渾身充滿了力量,即使有時心中有著消極的情緒,也會隨著炙熱的情煙消雲散,這就是愛的魅力值!
  • 張學友:不要問也不要說,一切盡在不言中,讓我們靜靜地度過
    張學友:不要問也不要說,一切盡在不言中,讓我們靜靜地度過有時候放手,並非意味著不愛,反而是深愛的一種表現。就如歌裡唱的這樣:「情難捨,人難留。今朝一別各西東,冷和熱點點滴滴在心頭。願心中永遠留著我的笑容,伴你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
  • 《花樣年華》
    片名:花樣年華英文片名:In the Mood for Love類型:愛情導演: 王家衛主演:梁朝偉 張曼玉上映時間:2000年>劇情:《花樣年華》以華美飄忽傷感的鏡頭,訴說了這樣一個在相逢恨晚的花樣年華裡的錯愛故事:1962年的香港,兩對年青的白領夫妻成為鄰居,但周太太和陳先生竟然早就勾搭成奸,倒是 周先生周慕雲和陳太太蘇麗珍被蒙在鼓裡。
  • 《花樣年華》:無形中向觀眾傳達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緒變化
    第一次看,覺得也不晚,年輕時恐怕也看不懂。拍這部片時,王家衛42歲,梁朝偉38歲,張曼玉36歲,的確是要過了盛年才能領會的感情,帶著中年人的自製與含蓄,而沒有了少年時的熱烈。可為什麼要叫「花樣年華」?也許對他們來說,這時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