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電影的英文名可謂是非常驚豔。影片《花樣年華》英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引用豆瓣網友「醉舟」的影評,They are in the mood for love,but not in the time and place for it.翻譯過來是:一切的遺憾,盡在不言中。這句話也恰當的描述了影片中兩位主角的情感。
(看王家衛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王家衛的電影沒有正確的解讀,如果非要給他的電影定義,那就偏離了他要帶給觀眾的那種東西。他的電影重點不在故事與情節,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和時代人生觀的表達,每個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重點在於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且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這部影片於2000年在中國香港上映,是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而在新世紀的到來之際,王家衛在追憶著六十年代裡那曾經的美好。
「那是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從影片開頭,王家衛就成功讓我們陷入到一種情緒中去,如煙霧般繚繞,似夢似幻。周慕雲的妻子與蘇麗珍的丈夫發生了婚外情,然而雙方情場上同病相憐,在了解對方有著共同愛好時感情也潛移默化的發生了改變,從普通的鄰居關係一步步走向彼此愛慕的情人。故事的內容很簡單,但王家衛卻總能與眾不同。影片的鏡頭一直以偷窺的視角,向我們展現關於蘇麗珍與周慕雲的秘密。王家衛通過畫外音製造了些許懸念與神秘感,周太太和陳先生始終未在影片中露臉,這種拍攝手法使主角更加突出。我們只能看到一扇敞開的門以及與陳先生對話的周慕雲,還有一直在書架背後打電話的周太太。影片中慢鏡頭的運用將蘇麗珍與周慕雲之間的曖昧氣氛得以渲染,在樓下餐館相遇時的擦肩而過,在昏暗燈光下的漫步,在酒店裡坐一起寫小說,在這些沒有過多言語的鏡頭裡,慢鏡畫面中所發生著的一切便是花樣年華。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兩人之間這種克制又糾纏的愛,王家衛居然用蘇麗珍的一雙繡花拖鞋表現出來了,周慕雲會將它整齊的擺在床下,蘇麗珍也會在周慕雲去往新加坡後獨自懷念帶走它,而當他回來後,發現繡花鞋不見也會知曉她曾來過他的房間。彼此克制、掙扎,掙扎在情感與道德理智的邊緣,直到最後也沒有人越過心中的禁忌,影片的畫面最後定格在周慕雲在吳哥窟的石洞前訴說著自己的秘密。將這段感情埋在樹洞裡,這一刻我們跟著他一起放下了。
影片中王家衛對時間格外重視,鐘錶的無數次特寫,年份時間的強調,甚至為了突出時間重點,在影片的最後加入了戴高樂訪問柬埔寨的歷史鏡頭。仿佛一直在告訴我們時間無情的流逝著,屬於你們的花樣年華也正在消逝。
相見不如懷念,他們將彼此都留在了花樣的年華裡。戴高樂總統訪問柬埔寨,這個歷史事件標誌著柬埔寨殖民統治的結束。王家衛也藉助這個歷史事件隱喻舊時代結束,屬於那個時代的「花樣年華」不復存在了,也暗示著周慕雲蘇麗珍的這段感情也隨著時代的結束不復存在。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也許錯過就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