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怪人為什麼要殺死這個小蘿莉?

2020-12-15 看電影看到死

作者| 粲哥

公號| 電影重慶故事

來到北方之後,才第一次看見楊絮,第一次經歷大雪。那一刻,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蘇軾先生的《少年遊》: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紗窗。卻是姮娥憐雙燕,分明照、話梁斜。

這首詞對時空的刻畫可謂精妙。短短幾句,就勾勒出一種極雋永的電影畫面與情緒。

電影,無非時空的藝術。而現實裡,時間不停流逝,空間卻固守一隅。這種對照之下強烈的物是人非之感,一方面讓人唏噓,一方面卻又給人寬慰:快樂雖不能長久,但悲傷也會趨於遺忘,唯有自在之物永恆。人身在其中,一路成熟,一路失去。想起李安說的一句話:成長的代價,就是純真的喪失。純真,在成人社會的邏輯裡,時常被當做一種罪過。

近來深感人生糾結,為自己心智不穩所苦。於是,便深念童年,深嘆純真。腦子裡恰有這樣一個電影形象,一個小孩子,仿佛一塊乾淨的琥珀。這部電影就是維克多·艾裡斯導演的《蜂巢精靈》。私人愛好,對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並無太多推廣借鑑意義。

它是一場平原上的漫長的夢境。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但始終瀰漫著一種迷人的光輝,靜謐、細膩而神奇,無論看多少遍,仿佛都不會窮盡、厭倦它的美與意蘊,一如女主角安娜站在鐵軌上望向遠方的神情。

在這個西班牙的小村子裡,孩子們紛紛聚集起來,在電影院裡觀看《科學怪人》,他們由於驚惶而遮住眼睛。導演Victor Erice把安娜看到科學怪人時做出的一系列反應稱作「不可複製的時刻」,它不僅屬於電影,也屬於現實中的安娜。因為鏡頭裡人物反應的極度真實,所以給了影像無限的豐富。

電影裡,人們做著一些因果不明的事。父親費爾南多飼養蜜蜂,家裡的窗戶也有著蜂巢一般的玻璃;母親特蕾莎寫下書信寄往遠方,在床頭默默流淚、默默燒毀回信;姐妹伊莎貝爾假裝暈倒,將血液塗上嘴唇,在火焰上跳躍;受傷的士兵跳下火車,突然與這個小鎮相遇……

黃澄澄的六角形蜂巢玻璃

電影裡時常出現有著廣袤地平線的平原。 平原上有流動的雲的影子。一天放學, 安娜和伊莎貝拉提著紅色小書包,跑下山丘,跑向那座遠處的平原上的孤零零的房子。

安娜對現實和幻想感到迷惑,對未知充滿了好奇。她會問科學怪人為什麼要殺死小女孩,會停留在鐵軌上凝望疾馳而來的火車,會注視著本該像爸爸那樣一腳踩死的毒蘑菇,會一次一次進入被遺棄的破敗的空房,去探望那個神秘的從火車上跳下來的士兵。

這個士兵成了安娜的「怪人」。安娜給他包紮,還給了他梨子。雖然他還是死去了。屍體用毛毯遮住橫陳在放映《科學怪人》的房間裡,露出只套一隻襪子的雙腳。電影《科學怪人》中弗蘭肯斯坦因死後露出的,是同樣只套一隻襪子的雙腳。這些寂靜,貌似疏離的片段,被安娜的眼神凝聚起來,形成整體。

在安娜出走的那個晚上,她在湖邊遇到了科學怪人。夜裡,水的光亮反射在她臉上,她的倒影逐漸變成了科學怪人的倒影。那一場戲,隨著安娜顫抖地閉上眼睛而結束了。鏡頭捕捉之細膩,恰是真正的藝術家的目光。要是安娜永遠也不會長大就好了,還好有這部電影鎖住了部分時光,鎖住了一個夢境。

電影《蜂巢精靈》上映於1973年,當時統治了西班牙40餘年的獨裁者弗朗哥已近暮年。這部電影上映沒多長時間,就被認為是西班牙電影史上的傑作,它也是維克多·艾裡斯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

被評論家看成是西班牙最偉大的作者導演的艾裡斯,在此後僅僅完成了兩部劇情片。1982年的《南方》講述另一個時代的父女故事;1983年的《光之夢》則是關於一位畫家的傳記片。

從影評人Paul Julian Smith 的評論裡,我們得知《蜂巢精靈》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爭議。「儘管它獲得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主要獎項,然而評審團的熱情並未被所有的公眾所分享。有一些觀眾,對影片如此緩慢的節奏感到焦躁不安,甚至發出倒彩。」

然而《蜂巢精靈》無疑是反映當時西班牙電影製作風格的典範之作。影片情節的多義性,以及角色們充滿神秘感的動機,都是弗朗哥主義美學的典型標誌。人們把這個術語描述為在那個時期充分利用了幻覺與寓言的具有藝術野心的電影。這是一種屬於特殊時代的隱蔽的反抗方式,它對現代人而言依然充滿魔力。」

導演曾坦言他的少產是由於資金問題,客觀地來看,對於當下的電影創作者而言,導演在恪守美學的基礎上,若能在敘事的清晰性上稍有著重,也許他的電影生涯更為順利。但是他和後來失明的攝影師LuísCuadrado所留下的這一部作品,已經勝過了其他千千萬萬部。

繞回純真這一點,刻苦磨礪、純粹守一之人自有他超越性的價值、自會獲得安寧與尊重。

相關焦點

  • 《科學怪人的新娘》翻拍 《侏羅紀公園》編劇執筆
    1935年版《科學怪人的新娘》劇照    1905電影網訊 自從環球影業要將自家旗下的經典恐怖片重新翻拍上銀幕以來,關於這些項目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日前,有消息傳出稱,翻拍版的《科學怪人的新娘》將會交到著名編劇大衛·凱普的手上。而大衛·凱普則將會把這個故事帶入到現代社會之中。如此一來,環球旗下的各種翻拍的恐怖電影的人物都會聚集到現代,這為創造環球恐怖片宇宙提供了便利。
  • 電影史上科學怪人「顏值」大比拼
    Boris Karloff Frankenstein (1931) 《弗蘭肯斯坦》科學怪人界的大腕,環球的科學怪人代表,Boris Karloff版的科學怪人強壯沉默,稜角分明,為之後的環球影業科學怪人立下了標準。9.
  • 大戰關公,大戰科學怪人,3部科學怪人電影,又要開出什麼腦洞?
    在這部《我叫布魯斯》中,布魯斯坎貝爾玩了很多B級片梗,不過如果要說片子本身的話,那的確是一部各種尷尬的純低成本製作,不好這口的人可能一點都不會喜歡,特別是還拿咱的關二爺給開涮,戰神、忠義之神被惡搞成豆腐之神,當然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吐槽,不過好這口的人可能會覺得片子真的太歡樂了。
  • 科學怪人
    科學怪人 2012-07-30 16:43 作者:何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科學怪人》:如果你被告知你是人造人
    如果看過美國電影《科學怪人》或者諸如喪屍片《生化危機》,也許你會有自己的思考。《科學怪人》是一部美國1931年11月21日上映的科幻恐怖片,該影片由詹姆斯·懷勒執導。它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雪萊所撰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醉心於創造新生命的亨利·弗蘭肯斯坦博士用屍塊創造了一個怪物,結果怪物漸漸不可控並開始殺人的故事。
  • 《科學怪人》將翻拍影史上最重要的恐怖電影之一
    1935版的《科學怪人的新娘》環球影業目前正在逐步擴展自己的電影宇宙,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奇怪——這是由一群怪獸組成的電影宇宙。在環球旗下的版權中,有諸如範海辛、狼人。隱形人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怪物類型IP在等待開發。而這一怪物宇宙的第一彈——《新木乃伊》已開始為上映宣傳。
  • 弗蘭肯斯坦|科學怪人—對人性和科技的反思碰撞出真正的現代組合
    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出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被奉為近代西方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科學怪人的形象成為暗黑故事主體人物的代表,數百年來不斷繁衍。一百多年過去了,導演們仍然能被這個故事吸引,不僅是因為他們病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人類幹涉自然、把知識用於作善或作惡這個故事精髓令人痴迷。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不乏恐怖故事、悽慘愛情故事、令人悚然的懸念。元素的多樣性讓其可以演變成全球巡演劇、室內劇,或者被改編成滑稽的喜劇、異想天開的動畫。
  • 嬌俏的「科學怪人」!FGO人物誌:弗蘭肯斯坦(BERSERKER)
    如果說《化身博士》是讓大眾對「人格分裂」從此有了認知,那麼《科學怪人》則是顛覆了人類對於人體的想像力,將文學的尺度再拔高了一個檔次,同時讓人們意識到,人造人的存在。也許,《科學怪人》,也像《化身博士》那樣,是人類對於「人造人」概念的啟蒙書。
  • 科學怪人-莫名其妙學語文
    現在,何捷老師帶來了他的跨學科新作《科學怪人—莫名其妙學語文》!用孩子超愛看的搞怪科學故事,讓他愛上語文!何婕是誰?很多人會問,有名嗎,他寫的書有用嗎?小編幫助大家了解一下:4、精心總結36篇怪人點評故事看完了,怎麼少得了總結?
  • 一拳超人:爆破不是只對神級怪人出手嗎?為什麼要重傷了蜈蚣長老
    然而,對此就有這樣的說法:爆破只對付神級怪人。沒有神級實力的怪人出現,爆破是不會出現的。但是,如果真的如這句話所說,那麼,爆破在兩年前為什麼要對蜈蚣長老出手呢?就我覺得,可能是爆破剛好路過。或者是當時沒有實力能打敗蜈蚣長老的英雄派往,所以只能派爆破過去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談談我的一些觀點。
  • 你曾經看過電影《科學怪人》嗎?是一部有點老的電影
    第二天地主來到農民家裡,因為田租問題毆打了他一頓,怪物路見不平衝出來殺死了地主,獲得了老農民的感激,但農民兒子回來時,不由分說就把怪物打了出去,怪物一心善待別人,結果總被惡意對待,悲憤交加,他從外套裡面找到了維克託的實驗筆記,知道了自己被創造的全過程,對導致自己不幸的維克託懷恨在心,要讓他付出代價,他先趕到維克託家殺死了他的弟弟,然後又把弟弟的吊飾栽贓給了維克託的女僕
  • 《科學怪人:創生之父》淺談:科學與道德的矛盾
    這就像《科學怪人 : 創生之父》內瘋狂科學家域陀希望依靠自己的智慧,進行多次的科學實驗,創造一個人造人,即片名所指的科學怪人,西方社會以基督教倫理為傳統的道德價值,製造一個人,從宗教中的道德層面分析,乃罪大惡極。
  • 怪獸宇宙再集結 環球滿意《科學怪人的新娘》劇本
    1905電影網訊已經籌備了4年之久的影片《科學怪人的新娘》,似乎已經遭遇到了環球公司的拋棄。不過,該片編劇大衛·凱普在最近一次採訪中透露,影片尚未完全遭到環球公司的放棄,相反,他在隔離期間已經將劇本打磨成熟,環球方面對該劇本也相當滿意。
  • 和《德古拉》不同,他一直穩穩地掌握著《科學怪人》的權利
    原劇本中有一個情節是,亨利·弗蘭肯斯坦的妹妹卡特裡娜( Katrina)在一次意外中溺水身亡,這個情節容易讓人們回想起《美國悲劇》中的溺水情節。《美國悲劇》是利沃萊特在《德古拉》之前在戲劇舞臺上獲得最大成功的戲劇,然而,伯德斯頓處理之後的這個情節讓人們產生的聯繫遠不止如此。
  • 恐怖片原稿傳人賣稿發橫財 科學怪人賣身(圖)
    本報綜合報導由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於1817年創作的經典恐怖小說《科學怪人》,180多年來多次被改編成賣座電影。原稿一直擺放於英國牛津Bodleian圖書館,但原稿擁有人去年逝世後,其家屬索取600多萬美元「買斷費」,否則便要收回原稿公開拍賣,幸獲當地文物基金會撥巨款打救,圖書館才得以保留這極具價值的文化遺產。  「我們買斷這些原稿,可令瑪麗·雪萊家族史料集中存在單一地方,讓研究者更易搜集有關科學怪人的資料。」
  • 電影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弗蘭肯斯坦的懺悔
    弗蘭肯斯坦創造出來的科學怪人在內心吶喊:「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然而這套說辭無論是在文學作品《科學怪人》還是在同名電影中都得不到人們的原諒和接納!人們見到他不是尖叫著飛也似的逃跑就是人人喊打……瑪麗·雪萊創作於1818年的歐洲文學史第一部科幻長篇小說《科學怪人》曾數次被拍成電影,然而最忠實原著的還是1994年的這部《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又名《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這部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由羅伯特·德尼羅,肯尼思·布拉納,海倫娜·伯翰·卡特主演。
  • 辛普森一家:不追求完美的「科學怪人」,不是個好「怪人」
    ,唯當,一保齡球要了死神的命,沒錯,這特麼死神死在了侯默手上,沒有了死神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了死亡。市長打著「流浪者之家」的幌子,將流浪漢全都餵給了變成怪物的侯默,100,第二個故事「科學怪人_弗林克」,這天侯默接到一通電話,對方很榮幸的通知他獲得了諾貝爾獎,是什麼讓自己拿了獎,吃自己!
  • 從科學怪人到「奧創」
    進一步說,弗蘭肯斯坦情結這個詞,在不斷的變革中,含義變為:創造怪物的人最終受到怪物的傷害,而人創造出的怪物(以及具備更高科技的科學屬性的機器人)最終將會背叛人類。後來,「弗蘭肯斯坦」也被用來指代人類製造的怪物。       在現在的文學、電影等作品中,「弗蘭肯斯坦情結」的具體表現是,機器獲得了人工智慧,並開始管理這個世界。
  • 經典恐怖片《科學怪人》原稿傳人600萬美元賣稿
    經典恐怖片原稿傳人賣稿發橫財《科學怪人》「賣身」600萬  由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於1817年創作的經典恐怖小說《科學怪人》,180多年來多次被改編成賣座電影。原稿一直擺放於英國牛津Bodleian圖書館,但原稿擁有人去年逝世後,其家屬索取600多萬美元「買斷費」,否則便要收回原稿公開拍賣,幸獲當地文物基金會撥巨款打救,圖書館才得以保留這極具價值的文化遺產。  「我們買斷這些原稿,可令瑪麗·雪萊家族史料集中存在單一地方,讓研究者更易搜集有關科學怪人的資料。」
  • 《科學怪人》一部恐怖的電影
    這部片子不算新鮮了,為什麼今天要把它拿出來說呢,主要是因為五年後重溫此片,看出了一些當年沒看出來的東西。殭屍在歐美,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與吸血鬼、狼人並稱為三大恐怖傳說。其形象脫胎於著名的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腐爛的身軀,殘破的肢體以及不太夠用的智商幾乎定義了絕大部分殭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