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爾街英語學員張及東:學習要在潛移默化中收穫)
2000年,華爾街英語進駐中國市場,為中國成人英語學習者提供科學的「多元法®」,20年間華爾街英語學員遍布各行各業。在廣告業白手起家的張及東是華爾街英語北京國貿學習中心早期學員之一。
華爾街英語早期學員張及東
一次體驗開啟一段「旅程」
張及東表示,自己的企業合作夥伴來自英國和沙特,雖然日常都配備了專業翻譯,但自己總覺得不論是工作還是社交,交流無障礙才有助於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因此提升英語水平一直在自己的「計劃表」上。
2001年張及東偶然路過華爾街英語在中國的第一家學習中心——北京國貿學習中心,時尚簡約的布局、輕鬆活躍的氛圍、純英語的語言環境,給張及東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於我們那代人來說,考大學英語只佔30分,沒有多重視,等我們奔事業的時候,英語的重要性又顯現出來了,那時候成人學英語沒有什麼法門,所以專業科學的方法最能直擊我們內心,其次教學人員、語言環境和資源等這些的質量也都是關鍵,所以當時中心工作人員跟我溝通,很細緻的了解我的英語程度,學習意願和需求,給了中肯的學習建議,很打動我,當下我就決定了要在這裡學。」
在細節中「培育」出成效
在張及東的記憶中,華爾街英語的課程總讓自己倍受啟發。「有一次中心舉辦了一個實踐類的活動,設定的場景是接機。我和現場兩個老師互動的時候,我下意識的想接機的時候會說的話,然後用英語表達出來,但是老師立即打斷了我,老師說『你不能只是嘴巴說話,我們要一起創造一切融入情境的元素,比如神情、動作等,這樣才符合情境,才能更自然的表達,否則你心裡始終會覺得自己是在演,是完成任務式的練習』。老師的話讓我很有感觸,日常生活中我們用英語交流,情境、場景都不是預設的,表達也不是刻意的,交流是自然真實的,所以英語學習的過程越自然真實才越能在潛移默化中出效果,這可能也就是華爾街英語很注重營造學習中心的語言氛圍的原因,讓我們在明亮開放的環境中學語言沒有那麼多壓力。」
不僅是在課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張及東的英語積累方式也源於他曾經的中教老師。 「很多人學英語會有一些鞏固、增強的課餘安排,比如聽英文歌、看英美劇等、閱讀英文刊物等,當時我所在中心的VVIP中教老師給我的建議卻是看動畫片。因為動畫片的情節設置相對比英劇、美劇簡單,因為觀看對象是兒童,所以在英語表達上也設置的更清晰明了。作為英語學習資源,動畫片很容易被接受。我反覆看,反覆聽,有時候會寫一寫,這樣逐漸提升了對英語的敏感度。這種從基礎性的內容和表達開始積累的方式確實很適合我,所以我也一直堅持到了今天。」
華爾街英語早期學員張及東
改變在不經意間「枝繁葉茂」
在華爾街英語學習的幾年裡,張及東從Deluxe華爾街英語核心基礎課程轉為一對一上門服務的VVIP課程,除了能方便靈活安排課程時間外,更能在學習基礎內容之餘,充分利用華爾街英語學習資源。「當時我每周有3節中教課和1節外教課,一對一上課,課堂時間都是我自己的,老師除了幫我梳理所學的內容外,還會增加一些我感興趣的拓展內容,我也會積極的和老師互動交流,增強練習。久而久之,不經意就會發現,在日常和外籍朋友交流時我更加自信了,查看外文廣告方面的資料時,不依賴翻譯,也會多出一些自己的心得理解。作為一個華爾街英語的老學員,也作為英語水平提升的實際受益者,我覺得年輕人投資自己、揚長補短,如果提升英語在計劃之列,還是越早越好。」
持之以恆的學習積累也讓張及東對於英語學習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他強調語言學習不同於其他,成效不是立竿見影的,學習過程也不必「轟轟烈烈」。「就像學漢語一樣,我們從不會說話到運用自如,是因為每一天都在用,在接收新詞彙。學英語也一樣,它是一個長期的學習和練習的過程,所以不能求快。另外學英語是積累的過程,主角始終是自己,不能大張旗鼓的在培訓機構來一輪後覺得成果不理想就放棄。不積跬步何以至千裡,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和良性的狀態。基於這些理解,我更加覺得學英語不是一件需要強迫自己、會帶來心理負擔的事,而是可以從容不迫、習以為常的興趣。」
作為華爾街英語早期的學員,也作為成人英語學習道路上的行進者之一,張及東表示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輔以優質的外部支持,提升英語水平並不艱難。在中國成人英語培訓領域根植20年的華爾街英語也強調,學習英語是成年人自我增值、自我改變的方式之一,伴隨英語水平提升而來的還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