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愛發脾氣的寶寶,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到底要怎麼應對呢?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他生氣的時候,我們通常也會被弄得情緒不好,導致做出錯誤的反應。
這個時候應該想想,生氣背後的原因和潛在需求是什麼?要認識到背後的原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換位思考,要理解孩子此刻的情緒。
就拿憤怒來說,有時候寶寶是真的憤怒了,有時他是因為傷心,為了引起重視而表現出憤怒。
他會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會因為受到忽視而亂發脾氣,會由於不被理解而發脾氣,也會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發脾氣。
當孩子被指手畫腳,被過度保護或者受到身體和語言虐待的時候,孩子們都會感到憤怒。
而且,如果當寶寶總是看見爸媽用攻擊性語言去回應別人的憤怒,那麼他也會模仿這種方式來回應父母。而當父母此時用更加激烈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後果就更嚴重了。
那麼,
當寶寶發脾氣時,
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在寶寶憤怒的時候首先要認可他們的感受;有耐心地傾聽寶寶講是什麼事情讓他覺得不舒服了。一定要抱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他們的訴說,好像一個好朋友那樣,而不是對著他們大聲斥責:不要鬧!
有時候,寶寶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麼生氣,那作為家長可能就要幫助他猜測,比如,「你很生氣,是不是因為隔壁的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呢?媽媽去和小朋友溝通,你們一起玩可以嗎?」實在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可以和他說:「過一會兒也沒關係,媽媽是愛你的,可以等你平靜一些告訴媽媽好嗎?」
當寶寶情緒平息以後,爸爸媽媽要及時和他講道理;要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都是愛他的,但是不可以用憤怒和生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既可以教育他們以後不再無理取鬧,也可以避免孩子疏遠了父母。
當寶寶吵架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站在哪一方;通常大人的偏袒是他們憤怒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身為家長的要平等對待他們,讓他們知道你是公平的。
如果寶寶愛爭論,可以等他把話全部說完,而不是著急反駁他們,可以嘗試擁抱他們,並詢問他們的想法。如果你的小孩正在攻擊傷害他人,如果年齡還小,那麼立即把他帶離現場,並且和他一起坐下來,跟他談他生氣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年齡大了,就應該讓他先平靜下來,等他平靜了再好好和他談一談,通常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家長一定要讓他有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以專注的神情傾聽寶貝們的話語。
當寶寶怎麼都不聽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提起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給寶寶講好玩的故事,帶寶寶做遊戲等等。
沒有愛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從愛出發,從感情上安撫孩子,充滿愛心地傾聽,一定能讓他們的脾氣有所改善。
在我們選擇如何控制孩子憤怒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也要思考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一些錯誤的方式。
比如,你是不是經常幹涉孩子,他的吃飯穿衣學習交友,你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幹涉呢?總是希望他能夠按照你的方式,遵守你的規則?
每一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有當他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會傾聽大人的建議。可以和寶寶一起制定規則,比如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做作業等等,讓他覺得自己被充分賦予了權力。
爸媽的言行是寶寶的鏡子,爸媽愛發脾氣通常也會擁有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講道理,不要亂發脾氣,讓寶寶們保持積極的情緒。
**文章和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