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看到兩隻貓咪打鬧的時候會發現,總會有一隻先躺在地上舉起爪子,另一隻就站在地上那隻的爪子旁邊「貓視眈眈」地盯著它的脖子。然後兩隻作戰幾個回合,總會有一隻率先逃離戰場,這場打鬧就宣告結束了。
這種程度的打架真的是小打小鬧,可能兩隻貓連對方的毛都沒薅下來兩簇。
真正打起架來,我們會發現貓咪幾乎是抱著滾到一起的,兩隻前爪緊緊抱著對方,後腿抬起來使勁蹬,嘴還要咬住對方的脖子。就在這短短二十幾秒中,不知道兩隻貓互相衝對方揮了多少次爪子咬了多少下了。還不能鏟屎官反應兩隻貓就分開了,留下一地的毛。
這才是真打,第一回合之後要麼其中一隻夾著尾巴溜走,要麼兩隻再戰幾個回合。貓咪之間的鬥爭是可以打得頭破血流的。
但只要是發生在貓咪之間的鬥爭,我們總能發現有一隻貓會率先躺著地上,那躺在地上這只是知道自己更弱想著認輸了嗎?
其實不光是貓咪在打架的時候會躺在地上,幾乎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會這麼做,即便強如老虎也會這麼做。只不過用躺在地上的方式打架,是只會發生在同級別或者實力比自己更強的對手作戰中。
比如兩隻體型差不多的老虎,體型差不多的貓,老虎和獅子之間,豹子和豹子之間才會用這樣的方式。假如一隻成年老虎面對剛兩個月大的幼崽,跟它們打鬧的時候躺在了地上,這不是在認真打架,這是在教小老虎這種打架方式。
如果老虎面對的是一隻狼,那完全沒必要,老虎一爪子拍實在能給狼拍懵了。直接撲上去咬喉嚨,老虎能秒殺一隻狼。
但是在我們的概念裡,如果躺在地上打架的話,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躺在地上無疑把動物最柔軟的腹部暴露給了對手,自己的喉嚨也直接暴露給了對手。而貓科動物一招致勝的秘訣,往往就是「鎖喉」,用兩條前腿慢慢將獵物勒死,或者直接一口咬斷喉嚨。
在兩隻老虎開始打鬥的時候,總會先後腿站立用前爪進行試探,這個時候雙方暴露在對方面前的弱點是一樣的。而老虎的致命招數除了鎖喉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跳到對方背上咬斷對方的脊椎。
貓科動物的捕獵方式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會因為力量和體形上的不足略做調整。
而躺倒在地上這個方式就很好地保護了老虎,或者說貓科動物的背部,避免背部受傷害。這是「躺地拳」的好處之一。
另外,貓科動物的爪子特別有力,而且指甲非常鋒利,這一點與犬科動物是不同的。犬科動物的爪子比較適合用來刨洞,而貓咪動物的爪子天生就是武器。它們鋒利的指甲可以收縮避免在奔跑的時候磨損,戰鬥的時候又能隨時亮出來。老虎一抓能將皮糙肉厚的野豬抓出傷口,在貓科動物的利爪面前,毛髮就像個擺設。
平時我們也能發現,貓咪不管是前爪的「喵喵拳」還是後腿蹬都是非常有力的,獅虎豹也一樣。所以躺在地上的方式就給它們騰出了更多的爪子來戰鬥。
前面說躺在地上,不就把自己柔軟的腹部和脆弱的喉嚨暴露給對手了嗎?但是我們想想,這個暴露其實是相互的,動物的腹部和喉嚨在下方,當它們躺下也一樣是直面對手的腹部和喉嚨。
而且在貓科動物和貓科動物的對戰中,明顯是攻擊喉嚨更有用一點。因為想要咬斷對方的脊椎,必須有優秀的跳躍能力才能夠跳到對方的背部。顯然,同級別的貓科動物彈跳能力和身體的靈活性是差不多的。
由於貓科動物的獨居性,它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沒有援助,所以它們必須將自己的本領磨練得更強。因此,它們的犬齒、爪子、指甲、尾巴和靈活的身體,都是它們的武器。即便躺在地上,它們的戰鬥力也不會受限制。
這種「躺地拳」就是貓科動物的獨門秘訣,換成了任何一個身體不夠靈活或者爪子力量不夠強大的食肉動物,都施展不出來。
所以,貓咪動物在打架的時候,先躺下的那個可不是示弱認輸了。這意思可能是:剛才只是玩玩,現在我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