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一眼辨認馬先蒿的絕技是這麼練成的

2021-02-07 園藝療法


本文介紹內容參考了鬱文彬和劉珉璐兩位專家的研究成果;分享中的部分圖片是各位同好發給猴哥鑑定或是從網上下載的,因此未能註明拍攝者,請見諒。

纖細馬先蒿原種 劉冰/攝



  先大致介紹下馬先蒿屬。馬先蒿屬在傳統分類上是被分到玄參科中,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被歸到了列當科中。它在列當科中是一個單系類群已經得到了最新分子系統學研究的進一步證實。但馬先蒿屬無論在傳統的玄參科中, 還是在現在的列當科中,都是科內種群最多的。


麗江馬先蒿,攝於白馬山,輪葉系是馬先蒿屬鑑定裡面的一個難點。 龔燕雄/攝


  全世界大約有500-600種馬先蒿,其中有近2/3的種類,大概有365種分布在國內,集中分布於喜馬拉雅-橫斷山地區, 該地區同時也是其物種多樣化中心。所以大家在七八月份到川西、雲南、滇西北、西藏、喜馬拉雅還有青海一帶,在橫斷山區的高海拔地區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馬先蒿。因為橫斷山區是它的分布中心,能夠在這些地區看到這麼多馬先蒿,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體驗。


狹管馬先蒿和長花馬先蒿管狀變種,紫色的是狹管馬先蒿,屬於長花系,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系。 


  馬先蒿屬多數為兩年生或多年生的半寄生草本。這裡要特別注意,有些同學想帶回家種,這個是種不活的,因為它是半寄生植物,要通過宿主才能存活。馬先蒿屬植物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寒冷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它的花冠形態多樣化在整個被子植物中是較為罕見的。


弱小馬先蒿。其實輪葉系和弱小系,相當部分種在很大程度上憑圖片是定不了的。 







  從傳統分類學來說,馬先蒿屬最早的研究基本上是用它的外部形態來做一些分類。依據無非就是營養性狀和花冠結構,哪個權重多一些。在傳統的分類裡邊,比如說中國植物志裡就是用鍾補求系統進行分類。這個系統非常好用,基本上是用營養性狀作為主要分類依據,花冠形狀作為次要分類依據。


纖細馬先蒿,西南地區較為常見 


  用鍾補求系統做分類的檢索表,根據經驗我覺得還是很好用的。各位同學如果對馬先蒿有興趣,在做一些記錄,對馬先蒿的性狀有所了解之後,試著運用檢索表,依據檢索表一步一步走下去,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


淺黃馬先蒿,琴盔系 







  馬先蒿植物的花冠多樣化,這是馬先蒿屬最為獨特的地方。它們的花瓣合生,呈管狀; 花冠二唇形,在管的上部分化成上唇和下唇,這就是二唇結構。該屬植物的花冠管長度差異很大, 從 5 mm(如P. vialii)到120 mm(如P. decorissima)不等,就是很長和很短的花管都有。它們的花冠根據花管長度和盔部是否具齒和喙分為4 種「進化花冠型」:無喙無齒;無喙有齒;短管具喙;長管具喙。


  下面結合圖片介紹,讓大家有大體的認識。


鶴首馬先蒿 


  用鶴首馬先蒿給大家講解,這種馬先蒿是短管具喙型。馬先蒿花冠上的結構有幾個重要術語,分別是花盔、喙、花管、下唇、萼和萼齒;變化最大的地方就在盔和喙的結構上。


屬於長花系馬先蒿 


  這個種比較獨特,很多從前的鑑定都是錯的,這個其實是還沒有發表的新種,但是這個種又很常見。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花管和喙的結構,和上面的鶴首馬先蒿差異非常大,這個是長管具喙型的。


  馬先蒿屬的齒,通過這兩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一下。但是辨認需要一些經驗,慢慢積累就可以發現其中的一些區別。


喙齒馬先蒿 


  這是貢嘎地區比較容易碰到的喙齒馬先蒿,所謂的齒就是喙前端下面的像牙齒一樣的小尖。


司氏馬先蒿 


  這是司氏馬先蒿,比較原始的種類,喙前端是沒有齒的。


  無喙的種類花冠管一般較寬(如P. salviaef lora), 具有長喙或者長管具喙種類的喉部收縮, 花管較為狹窄( 如P .siphonantha 和 P. longiflora)。另外, 花冠管的伸展表現出完全伸直和在近基部突然向前俯曲的不同方式。花管在長度、粗細以及是否俯曲的相互組合, 使得不同種類間花冠管的變化極具多樣化。上唇結合成盔, 包括含有雄蕊的部分、喙以及與含有雄蕊的部分相連的花冠。該屬植物花冠多樣性主要表現在盔的結構變化上。


假多色馬先蒿,石卡山比較多見 


  馬先蒿的下唇基本上都是分為三裂,這三裂大概的形狀都差不多,無非就是中裂和側裂的比例大小的變化和它形狀大小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相對於盔和喙的變化就沒有那麼劇烈。一般情況下,馬先蒿的側裂是比中裂要大的,只有極個別的馬先蒿是相反的,比如不等裂馬先蒿,它的中裂比側裂大概要大一倍,大多數馬先蒿的中裂都很小的,有些非常小。


狐尾馬先蒿 圖片:自然博物館


  馬先蒿屬的花冠顏色較為豐富, 以紫色或紫紅色、紅色、粉紅色、黃色、橘黃色、淺黃色和白色為主,唯獨 缺乏高原上的藍色。但大多數情況下由幾種顏色相互組合而成, 如: 下唇為白色或黃色, 喙或盔為紫色或紫紅色;或下唇和盔都具紅色、白色或褐色斑點;有的種類下唇具白色或深色的條紋。花一般無香味,但也有一些種類具有特殊的香味(如P. elwesii)。花冠管的基部有蜜腺或無蜜腺的結構。


皺褶馬先蒿,川西北甘孜一帶比較常見 







  馬先蒿花冠形態的分化和傳粉的昆蟲訪問方式和行為是密切相關的。目前我所知道的馬先蒿的傳粉方式一般都是通過高原上的熊蜂作為傳粉媒介。


  有的馬先蒿的花管具有蜜腺,熊蜂可以將頭伸入花管中吸取花蜜。在這個過程中,花粉就落到熊蜂的頭、胸和腹部的背面,馬先蒿的柱頭可以接觸到熊蜂背面的花粉完成授粉過程,這樣的傳粉方式稱為背觸式;還有的馬先蒿由熊蜂面朝上採集花粉,柱頭通過接觸蟲底腹部的花粉完成授粉,這個稱為腹觸式。


  還有一些特別是長管具喙的馬先蒿,長管類的馬先蒿必須依靠熊蜂通過一種特殊的振動方式,即翅膀的高速振動(飛行的振動不一樣),它們必須通過熊蜂的振動釋放和採集花粉並完成授粉。具有多樣性花冠的馬先蒿大都是通過熊蜂傳粉的,還有一些馬先蒿可以進行自花授粉。







  馬先蒿種類繁多,所以它的分類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我的經驗是多看、多比對、多去翻書,然後總結和積累。


大王馬先蒿,經常看到的一種,但其實這個種的變化是比較大的,分為了好幾個居群。


  具體地說,就是要看書、看圖(看標本)、比對、總結、積累。達到「看書是書,看書不是書」的時候,就會有一些經驗與積累了。


  總的來說,要先看全株形態,再是花、葉、莖、萼等特徵結構。第一,葉的著生方式,互生、對生、輪生,還是有對生也有輪生、基生葉情況等等,這是檢索表上第一層級的分類群依據;第二,花不用說了,相當一部分都可以憑其特殊的花管結構到種,但有些則不太可能,比如輪葉系、弱小系等則很麻煩,花是檢索表第二層級的分類依據;第三,到系之後才是特徵結構的比對,如葉的形態、裂片等等。


鷸形馬先蒿 


  我對馬先蒿比較有興趣其實是近三年的事。我從前和很多朋友一樣,也是不懂植物的。因為比較偶然的機會,去雲南時拍了幾張很漂亮的照片,對上面的植物很好奇,又不知道它叫什麼。就去論壇上問了一些人,最終知道它的名字。


魏氏馬先蒿,比較少見 圖片:自然博物館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你去到一個非常原始自然的地方,拍了一些照片回來,最後你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我覺得這個過程有一種滿足感。


鬥葉馬先蒿,顏值比較高 


  基於個人的一些經歷,我比較喜歡高原上的植物。漸漸對馬先蒿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就去找一些專業人士、老師、大神,請教他們。直到有一天,我發現這馬先蒿還真不好弄,一翻書吧有幾百種,平時能見到的種類也沒有那麼多,而且它還真不好認。


波齒馬先蒿,滇東或滇西北一帶分布 


  當時我就想,我學一段時間,看看能認到多少種。慢慢地學了下來,就積累了一些經驗。所以這次分享只能說給作為一個博物愛好者給大家做的經驗分享,可能沒有那麼強的專業性。


奧氏馬先蒿 







  這個鑑定其實有個誤區。我經常憑圖片給大家定種,但是其實是很不嚴謹的,專業的鑑定應該要採集標本,要去比對一些模式標本,還要比對一些不同的標本;還要對植物進行解剖等等,這些都是少不了的。


  所以嚴謹的說法,現在做的鑑定只能說你的這些圖片「可能是」哪個種類,下面開始鑑定(由於篇幅限制,我們只選了其中一部分馬先蒿,想要查看分享中鑑定的所有馬先蒿種類,可以進入微課直播間進行查看)


舟型馬先蒿 


普氏馬先蒿 


甘肅馬先蒿 圖片:冷杉



聚花馬先蒿 圖片:千畫



緣毛系的一種 圖片:雪舞人家



短唇馬先蒿 圖片:雪舞人家



鴨首馬先蒿 圖片:雪舞人家







  馬先蒿屬的觀花時間:6月開始開花,7-8月最佳;

  觀花路線:四姑娘山、巴郎山、夾金山、海螺溝、雅家梗、貢嘎、稻城、麗江、中甸(大雪山、石卡山、屬都湖、碧塔海)、德欽(白馬山、梅裡雪山),藏東南、川滇臧交界處等等。







Q:我對這個群很好奇,馬先蒿是種高原植物,百度上查江南沒有,請問江南有沒有馬先蒿?

A:馬先蒿在喜馬拉雅-橫斷山系多。江南應該有返顧馬先蒿。


Q:鑑定的時候看植物側面圖是為了看什麼?

A: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植物的全面性狀,對鑑定是很重要的。只有一個角度,特別是這個角度可能會存在相似種的,就麻煩了;側面看花冠和萼,以及另一個角度的葉片形態。(Arrhena的互動:側面可以看的信息很多,比如盔的形狀,喙的形狀和長度,花管的形狀和長度等。沒鑑定過馬先蒿,但一般鑑定方法基本都是要看各種細節)


來源:密境守護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歡迎關注 園藝療法


相關焦點

  • 川西馬先蒿大賞
    馬先蒿屬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寒冷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全世界上多達600至800種。中國就佔據一半以上,其中有近2/3的種類集中分布在於喜馬拉雅-橫斷山地區。川西地區的四姑娘山經過我們幾次調查共記錄42種。列當科成員包括列當屬、肉蓯蓉屬等,大都是寄生性植物,馬先蒿也不例外。
  • 滇西北馬先蒿——大路貨「臺式管花馬先蒿」有了真名
    我2004年開始認識馬先蒿,最吸引人就是長管類的馬先蒿,其中滇西北草甸紅色長管的「大路貨」馬先蒿是植物學家們所熟知的「臺式管花馬先蒿」。我從見到它開始,一直也就接受了這個名字。2007年我採集到了一個疑似新種的紅色花長管馬先蒿,並準備將其描述和發表,但在廣泛地採集和研究紅色花的長管類馬先蒿過程中,揭開了臺式管花馬先蒿或臺式馬先蒿/卷唇馬先蒿的真實「面目」,確定了滇西北草甸上的「大路貨」長期被錯誤地鑑定為「臺式管花馬先蒿」。
  • 高山精靈馬先蒿——花冠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馬先蒿屬無論在傳統的玄參科中,還是在現在的列當科中都是所屬科中物種數最多的屬,全世界大約有500-600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寒冷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其中有近 2/3的種類集中分布於喜馬拉雅—橫斷山區,同時該地區也是馬先蒿屬植物物種形態多樣化中心。
  • 《重啟》三天時間,吳邪練成彈弓絕技?並非誇張而是另有原因
    劇中,三天時間,吳邪確實練成了,可以用彈弓準確射擊。但是短短三天時間,吳邪是怎麼煉成的?吳邪三天練成彈弓絕技,這是怎麼回事呢?真的是誇張嗎?不是的,原因在這裡。(七星魯王宮第六章積屍地)  有了基礎,所以坎肩一教,吳邪就學會了,三天練成,不奇怪了吧?  《重啟》吳邪是少爺?是小三爺?是吳小佛爺?不!他是祖宗  《重啟》第26集,小三爺高調演繹~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
  • 少林寺72絕技布袋功被內功大師練成,任憑拳王重拳暴打毫髮不傷
    有人說:這是少林寺72絕技中的布袋功,據說練成這個功夫的人肚皮上能輕鬆吸碗,肚皮柔軟無比,但是抗擊打能力卻堪比鐵板,之所以稱為布袋功,就是一旦練成這個功夫,當肚皮遭受外力擊打時,肚皮能夠像個口袋一樣,將對手的手包裹在肚皮裡,任憑你使勁拽,也拽不出來。這是傳統武術中的上乘功夫,難道伍東亮大師練成了此功了嗎?
  • 伊川小夥有絕技:見字識筆畫
    本網訊 伊川縣呂店鄉呂店村,有一名19歲的小夥兒身懷絕技:不管多麼複雜的漢字,只要他看上一眼,就能立刻說出這個字的筆畫是多少。   小夥兒名叫任夢濤,如果不是他主動打來電話「爆料」,記者怎麼也不能把他和身懷絕技的「高人」聯繫在一起。  「隨便什麼漢字,我看上一眼就知道它的筆畫數。」
  • 少林武功最精湛的絕技,練成後開磚碎石沒一點問題,真厲害
    它是少林武功中最精湛的絕技,這門武藝本來是堅決不外傳的,但是有一次在比武中,少林俗家弟子突然心生惡意,沒有把控好尺寸,用這門功夫徒手擊斃了他的四名師兄,這下惹下大禍了,少林僧人要清理門戶,就此他也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 枯榮大師為什麼寧願燒了六脈神劍也不跟鳩摩智換少林七十二絕技?
    在天龍八部中,有著這麼一個情節,吐蕃國師鳩摩智攜帶少林七十二絕技前往大理天龍寺,意圖以少林七十二絕技,換取天龍寺大理段氏最高武學六脈神劍。因為六脈神劍修煉需要極高的內力,天龍寺中實際沒有人能夠修煉成功,所以最終以六脈神劍的劍陣對抗鳩摩智而不敵,最終枯榮大師燒掉了六脈神劍也沒有與鳩摩智交換,枯榮大師為什麼這麼選擇呢?
  • 邢鑫:重構東亞近世博物傳統——臨床之眼與博物之眼
    借用科學史家石田秀實的術語,本草家觀察、體認萬物的方式有兩種:臨床之眼和博物之眼。對於一株人參,臨床之眼所關切的是其藥性、藥效、藥理、藥用;博物之眼所及的則是其名稱、形狀、產地乃至採集、培養。如果說臨床之眼的練就依託於對症下藥的醫療實踐,博物之眼的養成則仰賴於正名、辨物、觀察等文化實踐。身具臨床之眼的醫師未必精於藥材辨認,如晚明一則諺語所言「賣藥者兩眼,用藥者一眼,服藥者無眼」。
  • 如何在人群中一眼辨認出一個黑客 | 宅客問答
    然後,我們就收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這一期,我們想要找到的答案是「如何在人群中一眼辨認出一個黑客」?真的可以嗎?本期為我們解答的嘉賓是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的陳佩文(em)。口述 | 陳佩文撰文 | 雷鋒網網絡安全專欄作者,李勤謝邀。
  • 舊版金庸小說,彈指神通是少林傳承千年的絕技,黃藥師是小偷?
    在金庸小說連載版裡,射鵰英雄傳中說過黃藥師的彈指神通並世無雙,但在鹿鼎記裡卻說彈指神通是少林傳承千年的絕技。難道是黃藥師竊取了少林的彈指神通?4)少林鹿鼎記裡,彈指神通是少林傳承千年的絕技,澄觀以四十二年練成彈指神通,在歷史上名列第三。【澄觀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練成【彈指神通】,本派千餘年來,老衲名列第三。」】
  • 秦叔寶凌煙閣排名倒數,飛馬絕技讓人折服,失傳後楊妙真再次顯露
    秦叔寶不僅武功高長得也很好看的,他有一項絕技讓很多人都佩服不已,就是把長槍插入地面自己策馬而回,這看似簡單但是要考驗人的控馬技巧,這一絕技讓很多人都嘆為觀止。後來秦叔寶死了以後這項絕技也就隨之失傳了,很多人都想學學一二但是根本領略不到精髓,這麼厲害的絕技可是輕易就能練成的,但是後來有一人竟會使,那是過了百年之後出現一位女子,這位女子使用的梨花槍和秦叔寶的飛馬植搶一模一樣,有人說她是和秦叔寶的後人學的,但是真正的原因我們也不知道。
  • 學而思網校聯手《博物》雜誌打造博物學相關大師系列素養課
    今年暑期,好未來在線教育品牌學而思網校與《中國國家地理》旗下《博物》雜誌合作,推出《博物帶你看世界》「大師」系列素養課(下文簡稱「博物課」)。博物課旨在通過邀請博物學一線「大師」親自授課,幫助孩子在觀察自然的過程中培養觀察探秘、科學思考等能力。
  • 《天龍八部》中,蕭遠山學少林七十二絕技,為何感覺三十年沒進步
    那七十二門絕技,不能說不厲害,但要說憑此而領袖群倫,為天下武學之首,卻還談不上。』以此可以看出,在慕容博眼裡,不但自家武功算不上最厲害,少林七十二絕技也很難算得上最頂尖的武功,只有這少林寺的《易筋經》才是武林中最頂尖的武學。
  • 【熱愛】「博物君」本尊說了,海洋故事就是一本偵探小說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物界的疑難雜症拍圖@博物君成了微博一景,而大多數時候,博物君總不會令他們失望。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博物君為什麼什麼都知道?」有網友言之鑿鑿揣測:「博物君不只一個人,背後有一整個辦公室。」事實上,博物君只有一個人,1988年出生的張辰亮。每天,這樣的@他會收到五千多個。
  • 諜戰劇《密使》引質疑 好特工必須身懷泡妞絕技
    這樣的劇情設置也讓觀眾感嘆:「莫非練成終極泡妞絕技,才是超級特工成功的撒手鐧?」于震從「硬漢」升級為國產「007」近些年,頻頻出現在諜戰劇中的于震,因在《五號特工組》 、 《江南鋤奸》 、《特戰先鋒》、《絞殺1943》等多部影視劇中的精湛演技,得到觀眾的認可,成為目前國內一線動作男星之一。
  • 周口博物研學——博物築夢活動即將開啟 快來報名參加吧
    本臺訊:記者從周口市博物館獲悉,周口市博物館、周口關帝廟民俗博物館、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將聯合舉辦周口博物研學——博物築夢活動,活動主辦方向全市6至15歲青少年發出免費邀請,在研學活動中體會厚重的周口陳楚文化風韻。
  • 女友在公司健身房,用了一月時間就把身材練成了這樣,該怎麼辦?
    9、女友在公司健身房,用了一月時間就把身材練成了這樣,該怎麼辦?10、兄弟我進去記得推我一把!哈哈11、又抬頭看了一眼,我只看了你一眼,為啥就倒了呢?難道是我的眼神具有殺傷力嗎?怎麼就是在你這兒不動彈了?
  • 世界知名的英國DK博物大百科!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搬回家!
    而《DK博物大百科》是由DK出版社編著史密森學會審核的自然百科全書保證了百科書的權威、全面、專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DK博物大百科》裡面的特點和內容《DK博物大百科》權威!全面!專業!1)權威著作!史密森學會主編!
  • 風雲漫畫,無名是怎麼練成「萬劍歸宗」的?
    絕無神早年入侵中原的時候,曾經被無名打了回去,所以這麼多年來絕無神一直非常忌憚無名,這次入侵中原之前,他就安排好了對付無名的辦法,而無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也的確栽在了絕無神手上,只不過絕無神在抓到無名之後卻是有所疏忽,僅僅是將他關押起來,而沒有趁著無名虛弱的時候,直接將他殺死,這裡我倒是能理解,畢竟每一個反派都喜歡在這種時候留著自己的大敵,然後向他炫耀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