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是什麼?相信許多用過小米手環的用戶知道,華米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得益於近年來高速成長,目前已經在全球智能穿戴領域達到了前三的水準。但據筆者了解,華米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眾多初創公司所碰見的一些問題。
2015年華米科技發布了自有品牌AMAZFIT,許多人認為華米要單飛了;2016年8月10日華米CEO黃汪在北京朝陽體育中心發布了華米手錶,又有很多人因為這款手錶不是命名為「小米手錶」而產生了不少的困惑;2017年4月25日華米發布了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再次讓大家摸不著頭腦,難道這一切是華米遠離小米的信號嗎?
其實,這在筆者看來並非如此。讓我們從華米CEO黃汪談起,黃汪在1997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微電子專業,曾經在華為工作過好幾年,成立華米之前也曾多次創業,其中有個創業公司甚至幫OPPO、藍魔、魅族做過MP4的產品設計。總而言之,他從事過多年平板電腦開發,也構想過許多智能手錶產品,直到2014年成立華米科技。
那麼,黃汪為什麼和小米生態鏈走到了一起?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華米糰隊和小米生態鏈團隊有很多共同的認知和信任,這種信任是當你處於危險中,然後兄弟們幫你挺過去之後才得到的」。
然而,當華米和生態鏈團隊討論問題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分歧,從黃汪也說他跟德哥(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劉德)討論問題之際存在過矛盾大家即可看出一二。譬如,我們可以發現華米手錶的風格跟米家品牌的風格不是很一樣,米家品牌旗下德產品顏色大多是白色,而華米手錶有一款卻是黑色錶盤加紅色錶帶,這個設計可能是導致「小米手錶」遲遲沒有發布的部分原因。黃汪是如何對待這些矛盾的呢?按照他認為的觀點來講就是,即便存在矛盾,但華米與小米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認同和最基本的信任的,所以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故,當小米生態鏈的「扛鼎之作」小米手環發布後,華米取得了高速發展,短短幾年銷售額破十億,之後推出Amazfit手環的售價大概是小米手環的4倍,據筆者分析其意在開闢高端智能穿戴市場。另外,華米手錶發布時,發布會現場劉德和黃汪一行人合影留念,如果按照外界猜想華米想單飛或有苗頭的話,作為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劉德為什麼還要參加他們的發布會呢?
很顯然,外界的部分猜測靠不住腳。其實,當一個企業的資金很充裕時總會拿來幹些什麼事,比如純米科技可用資金達到一億元,純米CEO很高興地跟德哥(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劉德)匯報了,說他們賺的不錯,德哥聽後嚇出冷汗,趕緊讓楊華把這些錢花了,讓他去找更多優秀的人才,組建更優秀的團隊。畢竟,錢多有些時候對於生態鏈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且有錢容易滋生惰性。
反觀類似於華米這種公司是怎麼做的:第一,把資金花在創造子品牌上;第二,花在了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研發上。之所以如此,因為小米生態鏈的企業大多被要求處於逆境當中,這種狀態通常容易激發其鬥志,如今華米在美國矽谷有自己的研究團隊即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聊到這裡,筆者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說說這個團隊怎麼來的。原來黃汪想請畢業於ACDD的於澎濤加入團隊(於澎濤曾4次獲得IDEA工業設計優秀獎),可他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回國,於是黃汪乾脆在矽谷給他弄了一個辦公室,並且讓他匯集矽谷的人才(據悉畢業於中科大的人是一定要請,筆者註:黃汪畢業於中科大)。
因此,從整體來看華米的團隊是會越來越大,能力會越來越強,筆者判斷其以後推出自有品牌產品的機會仍舊會存在,甚至是很多,而作為用戶、作為消費者不能一葉障目,不要一看到華米不採用小米logo即認為華米想單飛,另外華米最近在米動健康手環的發布會上發布了一款智能聲波電動牙刷(由深圳雲頂科技出品)及一款運動T恤(將在本月眾籌),也足見華米在做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同時也開始學習小米生態鏈的投資模式,筆者認為有助於推動行業進步。
最後,再多說一點。黃汪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嵌入式Linux技術最早的倡導者和資深專家,自身多次創業可謂是歷經滄桑,深知創業難的他也許只能靠華米成為行業領導者。作為小米生態鏈早期企業,華米將來勢必會和小米風雨同舟。(文/極客雄偉,BestQun文創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