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笨鳥
原創不易,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
社區團購:別惦記那幾捆白菜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出門買菜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每時每地都會發生;但是在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看來,買菜也能買出「新花樣」,並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於是,社區團購就這樣誕生了,買菜變成了網際網路的一份子,就像當初的網購一樣。
網購的流行雖然讓國內的電商實現了崛起,並且催生出了很多新型行業,比如說快遞物流等。但是與此同時,很多傳統行業也因網購而走向了沒落,最終只能以倒閉收場,線下實體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國內電商市場的奠基人,馬雲和阿里巴巴時常被人們提起,但關於他們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之前阿里進軍社區團購領域之後,人們對馬雲的意見就更大了。因為電商打倒了線下實體店,社區團購也將徹底斷了那些靠賣菜為生的普通人的生計。
可以預料的是,一旦社區團購全面普及開來,消費者們為了方便肯定會拋棄出門買菜的方式。而且剛開始社區團購會帶來很多優惠,在網上買菜比去店裡買要更便宜,這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消費心理,而那些賣菜的攤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客戶流失。
毫無疑問,這種方式雖然能人們帶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卻損害了很多普通人的利益,網際網路本來應該服務於生活,現在卻高於生活了。為此,人民日報公開發聲,網際網路公司不應該將目光放在那幾捆白菜,幾斤水果上,而是要做好科技賦能。
這番話不是針對某個公司,而是就整個行業的亂象發出的批評,因為社區團購確實不是什麼好的發展方向。而阿里巴巴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中的領頭羊,在人民日報發聲之後,更是首當其衝,被很多消費者聲討,最終只能宣布退出社區團購市場。
阿里再次被點名
本以為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後,阿里巴巴能規範自己的行為,馬雲也可以重新得到國人的認可。但出人意料的是,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不得不讓人心生疑問: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
據了解,央視對阿里的點名,是因為阿里在收購銀泰商務過程中存在壟斷的行為,並且已經被市場監管總局處罰了。從2014年到2017年,阿里先後購入了銀泰總計高達73.79%的股份,然後藉此要求銀泰商務採納關於私有化的建議。
因此,國內的市場監管機構認為阿里的行為會導致壟斷的風險,所以才會對它進行處罰。這是繼螞蟻金服、社區團購事件後,阿里巴巴和馬雲的第三次碰壁,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
至於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沒人能回答得上來,因為誰也不知道馬雲到底在想什麼。之前,馬雲曾親口說過:我對錢沒有興趣!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螞蟻金服的上市,還是布局社區團購市場,最大的獲利者都是阿里和馬雲。
所以說,所謂的「對錢不感興趣」只是馬雲的一面之詞,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商人始終都無法徹底擺脫利益的糾葛。不可否認,馬雲確實為國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慈善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但這並不是馬雲犯錯的藉口,他本質上仍然是一個存在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商人。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最近這段時間,阿里的處境並不樂觀,不僅受到了人們的爭議,還出現了市值下跌的情況,而這一切都和馬雲的決策脫不開關係。希望以後馬雲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繼續帶領著阿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改變人們對他的態度。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笨鳥科技,專注科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科技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