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

2020-12-20 笨鳥科技

文/笨鳥

原創不易,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

社區團購:別惦記那幾捆白菜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出門買菜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每時每地都會發生;但是在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看來,買菜也能買出「新花樣」,並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於是,社區團購就這樣誕生了,買菜變成了網際網路的一份子,就像當初的網購一樣。

網購的流行雖然讓國內的電商實現了崛起,並且催生出了很多新型行業,比如說快遞物流等。但是與此同時,很多傳統行業也因網購而走向了沒落,最終只能以倒閉收場,線下實體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國內電商市場的奠基人,馬雲和阿里巴巴時常被人們提起,但關於他們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之前阿里進軍社區團購領域之後,人們對馬雲的意見就更大了。因為電商打倒了線下實體店,社區團購也將徹底斷了那些靠賣菜為生的普通人的生計。

可以預料的是,一旦社區團購全面普及開來,消費者們為了方便肯定會拋棄出門買菜的方式。而且剛開始社區團購會帶來很多優惠,在網上買菜比去店裡買要更便宜,這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消費心理,而那些賣菜的攤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客戶流失。

毫無疑問,這種方式雖然能人們帶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卻損害了很多普通人的利益,網際網路本來應該服務於生活,現在卻高於生活了。為此,人民日報公開發聲,網際網路公司不應該將目光放在那幾捆白菜,幾斤水果上,而是要做好科技賦能。

這番話不是針對某個公司,而是就整個行業的亂象發出的批評,因為社區團購確實不是什麼好的發展方向。而阿里巴巴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中的領頭羊,在人民日報發聲之後,更是首當其衝,被很多消費者聲討,最終只能宣布退出社區團購市場。

阿里再次被點名

本以為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後,阿里巴巴能規範自己的行為,馬雲也可以重新得到國人的認可。但出人意料的是,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不得不讓人心生疑問: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

據了解,央視對阿里的點名,是因為阿里在收購銀泰商務過程中存在壟斷的行為,並且已經被市場監管總局處罰了。從2014年到2017年,阿里先後購入了銀泰總計高達73.79%的股份,然後藉此要求銀泰商務採納關於私有化的建議。

因此,國內的市場監管機構認為阿里的行為會導致壟斷的風險,所以才會對它進行處罰。這是繼螞蟻金服、社區團購事件後,阿里巴巴和馬雲的第三次碰壁,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

至於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沒人能回答得上來,因為誰也不知道馬雲到底在想什麼。之前,馬雲曾親口說過:我對錢沒有興趣!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螞蟻金服的上市,還是布局社區團購市場,最大的獲利者都是阿里和馬雲。

所以說,所謂的「對錢不感興趣」只是馬雲的一面之詞,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商人始終都無法徹底擺脫利益的糾葛。不可否認,馬雲確實為國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慈善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但這並不是馬雲犯錯的藉口,他本質上仍然是一個存在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商人。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最近這段時間,阿里的處境並不樂觀,不僅受到了人們的爭議,還出現了市值下跌的情況,而這一切都和馬雲的決策脫不開關係。希望以後馬雲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繼續帶領著阿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改變人們對他的態度。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笨鳥科技,專注科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科技風採!

相關焦點

  • 繼螞蟻后阿里再遭央視點名,馬雲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繼螞蟻后阿里再遭央視點名,馬雲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近二十年來,全球發展最快的企業當中,絕對有屬於馬雲的阿里巴巴的一份,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支付寶的誕生將馬雲再次推向了又一個高度,對於這樣的商業「鬼才」,自然也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偶像,如今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被「兩馬」佔據著半壁江山,行動支付的興起更是讓他們不斷壯大。
  • 阿里被央視點名!馬雲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總而言之,在從前來看,馬雲確實是裡裡外外都值得敬佩的一個人。 可現在,被他一手帶大的阿里,在一個月內,遭遇兩件事情。第一件,因為社區團購的事情,央視點名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其表示作為一個網際網路的巨頭,掌握著海量的數據以及先進的算法,不應該把目光放在幾捆青菜和幾斤蔬菜水果的較量,科技上的創新才是更為廣闊的天地和未來。
  • 繼螞蟻后阿里再遭央視點名,馬雲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一波三折,阿里再遭央視點名在前段時間傳的沸沸揚揚的阿里社區拼團事件就是導火索,直接遭到了央視的點名批評,從而也被掛上了「唯利是圖」的頭銜,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掌握了國內用戶的核心數據,不應該把最為先進的技術放在和幾捆青菜
  • 馬雲擔心的事發生了?人民日報之後,阿里又被「點名」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人民日報點名,反壟斷處罰馬雲在不少人的心中,就像是人生導師。以前看馬雲的各種演講都覺得非常有道理,畢竟馬雲成功了。這也讓很多人忽略了馬雲本身的顏值,一口一個「馬爸爸」,「馬老師」。
  • 退休的馬雲並不「享受」,螞蟻、社區團購被批,阿里又因壟斷被罰
    退休後馬雲終於認為退休後有時間享受生活,但現在馬雲的退休生活似乎不是「快樂」。用四個字來形容是「幼年不利」。馬雲在今年的金融大賽中亮相「出道」,向金融體系「炮轟」後,馬雲也點燃了火。經歷了前面兩件事後,馬雲終於回到平靜,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馬雲也可能希望以低調的方式結束這種事。但是不知道馬雲動了誰的蛋糕。他越是想要低調,就會得到越高的出席。最近爭議最大的「社區共同購買」問題也與馬雲有關。很多人把搶菜農和「飯碗」的箭對準馬雲。
  • 馬雲也沒有料到,社區團購竟成「過街老鼠」?遭多家供應商抵制
    馬雲的出現固然對的社會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也難逃其商人的本質。社區團購,難逃外賣局面在馬雲宣布進入社區團購之後,人們對於社區團購的認知,也開始逐漸發生轉變。從本質上來看,「社區團購」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戶通過APP就可以購買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果蔬生鮮購買到家裡來。看起來,「社區團購」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實際上卻也難逃與外賣相同的局面出現。
  • 被點名的社區團購:一場預謀已久的資本收割,將影響千萬人的就業!
    好,這養成了之後不得了,萬事俱備,東風都不欠了,什麼叫東風都不欠?我們看一下這個今年是什麼情況?今年六月滴滴旗下的團購品牌誠心優選上線,七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八月份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十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北京上線,十二月十一號京東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
  • 馬雲「12億」進軍,劉強東也親自帶隊,2021年,又一致富行業到來
    文:櫟祐作為國內電商的創始人,馬雲和阿里巴巴經常被人們提及,但他們的評價褒貶不一。特別是阿里之前進入社區團購領域後,人們對馬雲的看法更是大了。因為電商打垮了線下實體店,社區團購也將切斷以賣菜為生的普通百姓的生計。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
  • 哈囉放棄社區團購,其實是阿里軍團的重新整編|焦點
    12月10日,據「晚點 LatePost」報導,阿里矩陣中的哈囉出行擬放棄社區團購業務,掉轉槍頭重點布局到店團購、金融、打車等新業務,直奔美團、滴滴的大本營。哈囉出行一直是阿里試水社區團購的先行軍,早在今年上半年,哈囉出行就率先推出「哈囉惠生活」社區團購業務,並在山東淄博、濰坊等地上線,開團最多時超過 1000 個。
  • 社區團購遭人民日報點名,網傳馬雲王興等宣布退出,相關人士闢謠
    繼人民日報評論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社區團購後,12月12日,一張關於「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接近這些公司人士表示,上述網傳為謠言。自今年6月疫情平穩後,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相繼重金入局社區團購。AI財經社此前了解到,巨頭們不僅在高薪挖人,還在搶店。在成都,據稱拼多多、美團、滴滴把興盛優選的門店撬走三分之一。此外,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也在近日被指賣身京東美團。
  • 「隱藏」在馬雲背後的女人,馬雲直言: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阿里
    馬雲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奇怪」的相貌了,他剛成立阿里巴巴時接受美國媒體採訪,被取了「中國ET」的外號。但是大家可知馬雲原本的工作是和網際網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英文老師,而他的老婆竟然還是師範大學的校花!如果說馬化騰的騰訊強在產品和用戶,那麼阿里則強在馬雲的運營方式和經營戰略。
  • 社區團購這場戰事,盒馬能撐得起阿里的野心?
    在巨頭們爭奪萬億生鮮市場的時候,阿里旗下的盒馬似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盒馬跑不進下沉市場2016年的雲棲大會,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新零售就是通過大數據和網際網路重構人、貨、場等要素形成的一種新的商業業態。
  • 馬雲的社區團購,看似蜜糖,「其實是砒霜」!
    在短短的幾年時候,馬雲通過網際網路成為了我們心中的「財富偶像」,他所創建的阿里巴巴,讓我們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就能夠實現購物,之後馬雲又推出了掃碼支付,不僅如此為了幫助微小企業,馬雲還成立為了螞蟻小貸,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所以就成為了
  • 社區團購在玩啥?這一波支持房企
    官方點名批評前幾天,人民日報對最近頻頻引入資本的「社區團購項目」發表了重要評論《「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點名批評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別光顧著惦記幾捆青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更需要你們去創造探索。
  • 社區團購席捲全國,四十年前世今生|社區團購|團購|costco|美團|...
    ——彼得·德魯克《德魯克日誌》彼時的團購仍是個新鮮事,但在發布會現場,王興卻說出了句自吹自擂一樣的斷言:「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螞蟻之後,央媒再次發聲,社區團購要涼?
    螞蟻之後,央媒再次發聲,社區團購要涼?不久之前,央媒光明日報針對網絡小貸發聲,矛頭直指馬雲的螞蟻集團,揭露了螞蟻集團業務真相,並對其試圖脫離金融監管體系的做法提出批評。隨後,螞蟻集團上市被監管部門叫停。網絡金融之後,社區團購又成了網際網路風口,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包括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都開始布局社區團購。
  • 馬雲、王興與小菜販搶生意,任正非卻親自下礦考察5G
    最近在社區團購市場上,阿里、美團等巨頭打得火熱,一時之間不起眼的賣菜市場上硝煙四起。馬雲帶隊的阿里巴巴,向某社區團購公司注資1.96億美元;王興則表示,生鮮零售是美團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新業務領域;銷聲匿跡許久的劉強東,也要親自帶隊打好社區團購。對於馬雲、王興身價這樣百億、乃至千億的資本家,卻與搶起了菜販的生計的行為,不少人表示,這些人吃相實在是有些難看。
  • 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彼時的團購仍是個新鮮事,但在發布會現場,王興卻說出了句自吹自擂一樣的斷言:「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