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園 「大」民生

2020-12-25 瀟湘晨報

「以前這裡就是一片荒地,現在變成一個漂亮的主題公園,可以供我們休閒遊玩。」連日來,市廉政主題公園內人氣滿滿,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遊玩打卡。家住逸佳苑小區的市民湯奮延就趁著晴好天氣,帶上家人到這裡一邊享受觀景之樂,一邊感受清廉之風。

廉政主題公園毗鄰銅都大道,南起太平湖路,北至鵲江路,設置「左光鬥」、「盛度」、「廉鏡」、「廉田」四組雕塑,是全市首個廉政主題公園。廉政主題公園是我市大力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把公園建到居民家門口的重要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市新增街頭遊園53個,不斷滿足市民就近遊園休閒的需求,真正實現了綠化為民的執政理念。

據悉,在「口袋公園」建設過程中,市住建局以綠地系統規劃為依託,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布局要求,超前謀劃、科學選址,提前開展立項和徵遷等項目前期工作。為方便居民使用,口袋公園的選址毗鄰居住區,結合環境整治、水系治理、主題教育等,每年新建口袋公園不少於3個。同時要求開發企業配建的公共綠地必須按照口袋公園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主管部門結合方案審查進行設計把關。該局還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拓展公園服務功能,讓「小」公園兼顧休閒、健身、社交、文化和城市治理等諸多「大」功能。

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該局充分利用城市黑臭水體沿線、邊角閒置地塊、髒亂差等小區域,因地制宜「見縫建園」,並注重景觀效果的提升,喬、灌、花、草搭配種植,營造綠化優美、景觀豐富的綠色遊憩空間。充分挖掘銅陵本地特色元素,有機融入公園建設中,彰顯城市特色。增加廉政等多種主題文化,寓教於遊。同時,根據綠地植物生長習性,對公園綠化苗木實施修剪、補植、病蟲害防治等科學管理;修訂精細化養護考核辦法和評分標準,實行市區兩級考核辦法,積極落實養護經費,並把信用評價貫穿到施工和養護過程,有效提升園林企業綠化養護的積極性和管理水平。

現如今,推窗有綠、出門見園已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寫照,一個個城市「口袋公園」串聯起城市精緻風景線,也成為我市打造現代化幸福美麗新銅陵的新名片。(徐正義 孫照柱)

【來源:銅陵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生推動力|小問題,大民生!市委網信辦 民生訴求件件有回音
    廁所停水、井蓋破損、垃圾成堆......這些關乎民生的小問題,看似不起眼,卻影響著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幸福指數的提高,華商報-二三裡資訊無時無刻不在群眾身邊,反映群眾呼聲,通過市委網信辦反映給相關部門予以解決,與群眾搭建起順暢的溝通橋梁。
  • 城市小遊園 民生大幸福
    「現在家門口建了小遊園,我每天可以在這裡打太極、話家常。」昨日,說起家門口的變化,華書海讚不絕口。 如今,在淮濱縣淮河大道市隱園小遊園內,隨處可見正在鍛鍊、散步的市民。這片面積約為8畝的小遊園配備了種類繁多的健身器材,遊道、小廣場、廊亭等設施一應俱全。 原本閒置的街邊荒地經過精心設計改造,搖身一變成了市民們交口稱讚的小遊園,這是淮濱縣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重點規劃之一。
  • 石排「民生大莞家」來啦,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記者從石排鎮獲悉,我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啟動以來,石排鎮積極響應,狠抓落實,研究制定了《石排鎮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實施方案》,並於6月17日舉行了石排鎮「民生大莞家」項目啟動儀式。作為試點鎮,石排今年將穩步推進39項民生微實事和多個民生微心願,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 「民生大莞家」解決群眾身邊「小急難」
    東莞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2020年,東莞市以滿足和貼近百姓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推出「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服務,重點解決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小急難」事情。  怎麼推?「一號文」提供強力保障  記者了解到,「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被納入2020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是該市發展高品質民生事業的關鍵之舉和創新之措,也是「四社聯動」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實踐。  東莞市從政策創製、資金投入、機制建設等方面著手,強化對「民生大莞家」的項目保障。
  • 明水小縣滋養大民生
    特約記者孫志國高偉全媒體記者陳駒  明水縣,地處我市西北角,幅員面積2400平方公裡,人口34萬,無論是地域面積、人口數量還是經濟發展,在全市10個縣(市、區)是小縣。但小縣未敢忘民憂,他們錛住「民生工程」,在居民生活保障,教育、健康保障,扶貧攻堅成果保障和打造城鄉居民宜居宜養生活環境方面狠下功夫,滋養「大民生」,讓百姓真正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政為民兜底保障  民政,就要以民為政,以民為天。
  • 東莞石排啟動「民生大莞家」項目,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6月17日,東莞市石排鎮舉行「民生大莞家」項目啟動儀式。作為試點鎮,石排鎮今年將穩步推進39項民生微實事和多個民生微心願,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啟動儀式在石排鎮時代東珺花園樓盤小區「鄰裡匯」服務中心舉行。
  • 2020年「民生大莞家」啟動試點:聚焦群眾關切,著眼身邊「小民生」
    群眾出行、居住環境、便民服務、困難幫扶……2020年,東莞市著眼這些與市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小急難」事情,以滿足和貼近百姓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4月16日,市民政局組織召開東莞市「民生大莞家」品牌試點工作動員培訓會,部署開展我市「民生大莞家」品牌試點工作。「民生大莞家」是什麼?
  • 打通斷頭路、改造公園、擴建學校……民生實事大盤點
    2020年度建設與交通領域 20項民生實事大盤點 點讚你心中的民生項目 2020年進入倒計時
  • 胡果雄調研祁東縣鼎山公園等重點民生建設項目
    紅網祁東站8月28日訊(分站記者 譚臻 邱高橋)8月26日,湖南省祁東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胡果雄率縣住建局、規劃局、水利投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實地調研鼎山公園等重點民生建設項目,縣領導張永法、周躍軍、雷建軍、陳小雲、唐勇君等陪同調研。
  • 6大精品公園建好啦!大鵬新區又一批民生項目竣工
    隨著一項項惠民工程的如期完工,民生幸福,成為大鵬百姓最溫暖的底色。據了解,在第三季度竣工的12個項目當中,大坑槽水生態公園、葵湧生態公園、金嶺路後山綠道、白沙灣公園等一批精品公園項目,為市民遊客提供了多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成為了又一批的「網紅」打卡地;壩光、水頭消防站等基礎設施的竣工,有效增強了新區消防應急救援力量,為消防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壩光18條市政道路、中山路、金葵東路道路環境提升工程,將有效改善新區交通環境,為交通出行提供極大便利,有效改善百姓的出行體驗
  • 「小項目」撬動「大民生」橫崗街道開闢景觀提升新路徑
    在景觀提升項目中,街道堅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注重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充分發揮各類專項資金效益,因地制宜改造街心花園、小型綠地、小型社區公園。通過實施各類惠民小項目,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為加快城市環境品質提升開闢新路徑。
  • 「小」變化帶來「大」幸福 柳市村社交出「開門」第一張民生答卷
    、商業街人行道清理後更為寬敞,岐頭三村環境建設持續不鬆懈……項目或大或小,改變或多或少,體現的是新上任班子建設村莊的決心與幹勁。  幹事創業,狠抓落實,為響應「大民生」建設及「兩個分量有多重」主題教育,連日來,柳市鎮94個村社以創先爭優的奮進姿態,向群眾交出「開門」第一張民生答卷。
  • 家庭小帳本「藏」著民生大數據
    家庭小帳本「藏」著民生大數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1 星期五 記者跟隨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的調查人員走近新老記帳戶,看他們如何記帳、要記哪些收入和支出,對家庭小帳本裡「藏」著的民生大數據一探究竟。李女士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手工填寫帳目。
  • 【街拍紀實】郭建設:小廁所 大民生 —— 中國廁所革命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慣於將生活概括為「衣食住行」四件事,而除了衣,其餘三件事都繞不開廁所這個小地方。2013年地6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希望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可見,廁所是個人的隱秘小事,更是關乎人類環境和健康的大事。
  • 小案不小,民生為大! 追贓挽損解民憂!!
    夏季嚴打整治行動以來萊陽市公安局主動出擊,持續加大對侵財類民生案件的打擊力度連續破獲一系列關係民生的侵財類案件!小案不小,民生為大萊陽公安將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不斷加大>民生「小案」偵破力度嚴厲打擊各類侵財類違法犯罪築起「破小案,保民安」的堅強防線!
  • 朗汀花箱亮相平頂山河濱公園,繪製民生幸福底色
    河濱公園 60年前,125萬株小樹苗在那裡落地生根…… 60年前,湛河河畔,山丘之上,200平方米的簡易動物園雛形初顯
  • 市公園管理中心完成2020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通過文物展陳、小微展覽、科普活動、民俗體驗等,越來越多的公園遊覽空間對外開放,既展示了北京園林文物建築和歷史名園的文化內涵,又使更多的市遊客通過沉浸式的體驗參與到文物的保護與發展中來。在公園文化空間的打造上,中心積極通過文物殿堂原狀陳列、歷史文化主題展、文物專題展等形式持續推進文物的活化利用,並充分挖潛公園中的小微空間,去打造與園林主題、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相契合的小微文化展覽,同時率先嘗試在商業餐飲等服務中融入園林空間、情境閱讀、視覺IP等模式,打造公園中的景觀店、特色店和網紅打卡店。
  •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曾是「吞人陷阱」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一位基層幹部介紹,早年農村住宅沒有「三化廁」,都是在外面建廁所。而農村旱廁大多建設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儲放的糞便用於施肥。這些旱廁有的在田間地頭,在民宅周邊的也為數不少。「有的旱廁直徑大,深兩三米,甚至更深的都有,成年人掉進去都很危險。」
  • 臺城街道今年民生實事項目出爐 將新建兩個社區公園
    江門日報訊 (記者/陳素敏 通訊員/臺城宣) 日前,臺山市人大臺城街道工委召開臺城街道共商會第二次會議,聽取了臺城街道辦事處工作報告和臺山市人大臺城街道工委工作報告,通過了臺城街道2019年財政決算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並票決出臺城街道2020年的8個民生實事項目
  • 水灣社區參觀廉政小公園及前海石公園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為帶領社區黨員、長者不斷提升廉潔文化的渲染力和感召力,傾力豐富文化內涵的廉政文化教育,2020年12月13日上午,招商街道水灣社區參觀學習活動在廉政小公園及南山前海石公園開展,此次活動是民生微實事「重溫紅色記憶·追憶革命足跡」社區長者參觀學習活動項目中的第三場,邀請了社區多名黨員及長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