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選情告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再打「統獨牌」催票,鼓動在美僑胞「讓世界看見臺灣人會選擇親中的政黨,還是繼續堅持民主與主權」。不少島內媒體質問道,一個不斷高喊團結的領導人,「遇到執政黨選情告急又開始拿統獨議題撩撥……只是一盤上了24年的菜,選民的口味早已改變,但做主廚的卻拿不出新菜色,這樣的主廚是不是也該換了」。
「大華府臺灣同鄉會」當地時間10日在美國馬裡蘭州舉辦感恩餐會,現場播放蔡英文用閩南語錄製的視頻。據臺灣《聯合晚報》11日報導,蔡英文在視頻中聲稱,臺灣的危機不只來自對岸「文攻武嚇」,還有無孔不入的滲透;24日的選舉是場國際都在看的選戰,「看臺灣人是會選擇一個親中的政黨,還是會繼續堅持民主,堅持主權」,因此她拜託大家回臺投票,或向在臺親友拉票,「要讓世界看到臺灣人的志氣與堅持」。這是蔡英文繼日前在宜蘭助選批評大陸「打壓」之後,再次將地方選舉升級為「統獨大戰」。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李俊俋11日稱,蔡英文的論述是強烈回擊馬英九「不排斥統一」的說法。《聯合報》評論稱,蔡英文已經被外界視為綠營助選票房毒藥,她沒有看清操弄「統獨」的不智,為了挽救民進黨選情,批評馬英九還不夠,還繼續把「親不親中」當成號召返鄉投票的訴求。
「不是什麼都能做」
除了打「統獨牌」外,為了挽救選情的蔡英文近幾日還冒出不少「奇葩論調」。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日前自誇道,她從小就覺得哥哥能做到的事,她也做得到。她還說,女性應該跳脫女人應該或不該做什麼的傳統觀念,可以從事任何她們能做、想做的事。有臺灣網民怒懟,「不是什麼都能做,不要臺獨,要經濟」。
10日晚,蔡英文在宜蘭輔選活動上稱,「國民黨有什麼資格教訓民進黨?」同一天,她在出席高雄活動時又對國民黨喊話,「製造垃圾或丟垃圾的人真的沒有資格嫌掃地的人掃得慢」。
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稱,從蔡英文的話中只感到一個與人民距離遙遠的領導人,「把過去兩年零5個月執政所做的事情都自我感覺良好合理化」,絲毫不顧人民痛苦的感受,「兩年多的苦日子,就是在這種大小姐心態的治理下產生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列舉六點,批評蔡英文搞不清楚狀況,包括她上任以後各種官位肥缺大肆分贓、不知民間疾苦以及以「轉型正義」為名整肅異己等,直言這些都不是她所說的「改革」引起的,而是因為執政能力實在太差,卻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不知反省,「不是國民黨,而是民眾想教訓民進黨」。
憂黨主席位子不保
針對「統獨牌」的效應,島內學者看法不同。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稱,蔡英文抨擊馬英九的兩岸主張,試圖將選舉主軸拉到「國家認同」和統「獨」議題,是否真能奏效,還要看民進黨後續動員策略。政治大學外交所兼任副教授賴嶽謙則認為,地方首長不處理兩岸大政方針,明顯就是因為民進黨執政不理想,選情告急,只好又打「統獨牌」,但如今臺灣民智已開,悲情、統「獨」和藍綠惡鬥已遭選民唾棄。至於「統獨攻防是否有利鞏固綠營情感」,賴嶽謙直言「效果很差」。
國民黨方面批評稱,選前兩個禮拜,蔡英文不是拿大陸就是拿國民黨來救援,等於自己承認過去兩年多來沒有任何施政亮點,可以拿來為民進黨選情加分,越是這樣不顧人民的感受,越會堅定人民的意志,11月24日踴躍出來對蔡英文當局投下「不信任一票」。
《聯合報》11日稱,根據陸委會最新公布的民調,主張兩岸「廣義維持現狀」的受訪者佔83.4%,主張儘快宣布「獨立」的為8.6%、儘快統一為3.1%,可見統「獨」已經不是臺灣民眾關心的主要議題,「藍綠若不擺脫過去統獨形象,等於往死胡同裡鑽,這次韓國瑜帶起的旋風,正是拼經濟勝過一切的最好例證」。該報認為,從「假新聞」、統「獨」到「境外勢力」,蔡連續出手,但這張過去在全臺性選戰中奏效的牌,在這場拼經濟儼然已成主調的地方選戰中,「選民是否埋單,恐怕還得打上大問號」,而讓蔡毫不忌諱地打出這張牌的,恐怕是她對黨主席地位岌岌可危的憂慮。《中國時報》稱,人民要的是生活更好,繼續操弄對立等於把自己推向主流民意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