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能來臨。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的武漢,醫護人員在崗位上堅守,他們的可愛孩子在守望著父母的平安。在火神山醫院,一份份「愛心便當」傳遞著人間真情。本周日11:10《溫暖在身邊》特別節目主持人王海東、張美曦與您分享來自武漢的感動和溫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守望春天·孩子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
他的笑容
讓無數被疫情陰霾籠罩許久的心靈
感受到了春暖花開
2月6日,是這名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三天。他的媽媽是一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醫生們為新生兒的母親記錄下了寶寶每天的身體情況,並讓同事發給孩子的母親。
面對疫情,有不少正好趕在這個時候生孩子的產婦格外讓我們牽掛,因為這關係到兩個生命的健康與安危,尤其是那些已經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的媽媽們,我們特別關心,他們和孩子之間傳播的風險大嗎?孩子們和媽媽分開後都在哪裡隔離?無論對於母親還是醫生們來說,這次分娩無疑是一場挑戰。當手術室裡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時,這或許是此刻最美好的聲音。
孩子永遠是父母們最強大的精神支柱。疫情當中,許多一線的醫生們的孩子們,也在給他們的父母帶來了許多的支持和感動。
16歲的武漢高中生陳琪,她的家深處疫情「重災區」,對於疫情也有著切身的體會,除此以外,她還是一名醫務人員家屬,因為,她的外公與媽媽都參與了這次疫情防控,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她寫了一封信給患者,鼓勵患者勇敢戰勝病魔。
她在公開信中說:「哥們,挺住,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了!」她還寫道「眾志成城,你的背後有多少人堅持,你的身後有多少人為你加油鼓勁!」她寫信除了給患者加油打氣外,還為了給自己73歲的外公與媽媽加油打氣,希望他們都能夠平安回家。正如她在信中寫的那樣,當得知自己73歲的外公也奮戰在抗疫一線時,一想到那個佝僂在防護服下步履蹣跚格格不入的身影,她就心疼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但是,她忍住沒有哭,因為,她知道武漢的患者需要外公,何況外公還是長江醫院退休後返聘的老專家,他肯定可以幫助更多的患者。
她還知道,外公與媽媽都是一名黨員,現在是武漢最需要他們的時候,衝鋒在前,這是他們的使命,雖然她依舊擔心他們,想他們,但是,沒有辦法,所以,她又在信中寫道,「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了!」,「媽媽外公,你們辛苦了,我在家裡,等你們回家!」。
一句句樸實又簡單的話語,道出了千千萬孩子的心聲,大家都在等著奮戰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平安歸來,我們都在等著你們。
中部戰區總醫院腎內科主治醫生邵紫韞,因為疫情管控,家人回武漢的航班被取消,女兒川川只能跟邵紫韞留在科室值班。1月28號,邵紫韞承擔了救治任務後,9歲的川川只能被託付在同事家中。每天媽媽在醫院食堂打好飯送給女兒,隔著街道,看著女兒下樓拿飯。
守望春天·味道
將近半個月來,在袁女士和老伴盧先生的聊天記錄裡,經常能看到先生這樣誇獎自己手藝的信息。盧先生1月初因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裡,每天的「點餐」和「點評」就是他病情的晴雨表。
1月11日早上,盧先生5點多就告訴她今天不用來送飯了,這是入院後他發給妻子的消息裡感覺最糟糕的一條。盧先生已經78歲,當時,他和家人都以為高燒不退是最大的問題,但對醫生而言,盧先生的年齡和他本身的身體情況卻是最棘手的問題。
隔離區外的袁女士並不清楚具體的治療措施,只知道老伴的胃口越來越差。焦急等待的背後是醫生的全力救治。幾天後,袁女士的手機裡,終於又收到了盧先生點菜的信息。隨著老伴的胃口越來越好,好消息也終於傳來。1月29日,在各項檢查合格後,盧先生終於可以出院了。
與白衣戰士一同奮戰在火神山一線的,還有很多保障人員,蘇昱亞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他看來,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一句親切誠摯的鼓勵,就會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
早晨6點,蘇昱亞忙碌的一天就開始了。作為助理員,他並不能像醫生一樣直接對抗病魔,但想要讓患者吃得舒心、住得踏實。蘇昱亞和戰友們也是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除了送菜送飯,蘇昱亞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安撫患者的情緒。一有空,他就把自己的祝福寫在卡片上,醫院的很多患者都收到過這樣的小卡片。
自春節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以來,街上冷清、車輛稀少,除去有職業需求的人都宅在家中,而此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也成了一個城市的「逆行者」,平時看起來平凡的崗位職業,此刻卻做著很多讓我們感動的「小事」,成為城市運作連接居民生活的「毛細血管」。
守望春天·網課
深圳支教隊的老師們也紛紛高舉抗疫的大旗,坐在電腦前,用特殊的方式搭建了「愛的平臺」,用他們無形的羽翼保護著渴望求知的孩子們。哪怕相隔5000多公裡,哪怕家裡沒有了黑板和粉筆,僅憑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簡易手工支架,一支筆,照樣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紅主播」。
深圳支教隊方曉娜老師正在為孩子們上英語課
深圳對口支援的喀什深圳特區高級中學、陽光小學、育才學校、塔合曼小學、喀什職業技術學校、喀什大學等8所學校均以多媒體方式開展「空中課堂」教學。「受疫情防控影響,儘管我們推遲了進疆時間,但是教學工作卻沒有停止。由於提前部署,防控到位,支教老師主動作為,在各對口支援的學校建起的空中課堂成效顯著,深受當地幹部群眾特別是家長們的好評。」深圳第十批援疆支教隊長、深塔中學校長李方說。
深圳第十批援疆支教隊長、深塔中學校長李方
在新疆塔什庫爾幹縣,深塔中學高三2班學生努庫牙依克,每天步行10公裡,到馬兒羊鄉迭鄉村委,為的只是找一處有穩定4G信號的地方上網課。
2020年的高考,深塔中學將培養出首屆考生,他們的高考成績無疑對塔縣乃至對塔吉克民族的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都將非同凡響。
從深圳到喀什,跨越5000多公裡,深圳支教老師與深塔中學孩子們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雖然,目前大家只能遠距離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教學。但是,這份超視距的情感,在特殊時期,消弭了許多困難,反而讓師生之間的心更近,情更真。
喀什陽光小學張雪《致敬逆行者》速寫
喀什陽光小學張雪《堅持》書法
喀什陽光小學李汶城手工作品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本周日11:10《溫暖在身邊》特別節目主持人王海東、張美曦與您分享來自武漢的感動和溫暖,壹深圳同步網絡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