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梅城一小學男生在課堂上玩起了一種噴霧玩具。誰也沒想到,當2名女生接觸到噴霧後突發呼吸困難、嘔吐不止。情急之下,老師背起孩子就往醫院衝。
下午二點多,兩名女生出現在了學校校醫室門口,只見兩名女生表情痛苦,捂著肚子來來回回地往另一處廁所跑,幾分鐘後,一名女生似乎雙腳發軟,只能由兩名同學攙扶著走。
看到學生們突發這種狀況,老師們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學校老師背起2名女生緊急送院。
在女學生小楊的家裡,記者看到,雖然事發已有幾天,但小楊仍然有些虛弱。她告訴記者,幾天來,自己一直感到肚子痛和腰痛。那當時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小楊說,當時有位男同學將一種噴霧噴到了自己的鼻子上和另一位女生的衣服上,當下兩人站都站不穩。隨後,兩人同時出現了嘔吐、呼吸困難和肚子疼的症狀,老師得知後也嚇壞了,趕忙將兩人背起,緊急送到醫院。
跟小楊出現同樣症狀的女生小羅告訴記者,男同學向她們噴的是一種雪花噴霧,是在學校對面的一家文具店裡花2塊錢買的,這東西聞起來很香,但聞後令人感到全身無力,噁心想吐。
記者在醫院的檢查單上看到,雖然經過檢查,兩位同學的肺部、心臟及血液均未出現異常,但記者在醫院病歷上看到了「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等字眼。
小羅的媽媽王女士說:「趕到醫院後,急診室進不了,家長和老師都在外面等,非常著急,大夥把噴霧拿給醫生看,醫生說這種東西,沒有中文,極有可能是過敏造成的。」
小楊的媽媽林女士說:「該噴霧是三無產品,沒有出廠日期,沒有廠名、地址,沒有一個中文,整個瓶子都寫的是英文。」
學生和學生家長口中的雪花噴霧究竟是啥?為啥孩子們能在小店裡隨便買到的東西具有這樣的「殺傷力」?
隨後,記者來到學校了解情況。學生小楊和小羅的說法得到了學校相關負責人的證實。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事發後,為了防止學生們再次出現問題,學校緊急調查此事並報警。該負責人將「肇事」的雪花噴霧給記者演示,記者看到,雪花噴霧噴出後猶如雪花,紛紛往下掉,在地面上形成白色如泡沫類的東西,幾分鐘後便消失無蹤影,噴霧散發出一種類似洗潔精的香味,並不刺鼻。而該噴霧的瓶身印的都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用手機掃瓶身的條形碼則顯示為「東陽市某工藝品廠」。這位學校負責人擔憂地告訴記者,事發後,學校周邊小店仍有人在銷售這種噴霧。
採訪時,記者根據學校和學生家長提供的信息,到學生購買噴霧的商店進行暗訪,但學生、家長、學校口中周邊小店都在售賣的產品,卻突然消失無蹤了。採訪時,記者在該學校對面的幾家文具店內看到,小店裡各式玩具琳琅滿目,在一家文具店內的地下竟然發現了一箱煙花,難不成這家店在煙花爆竹禁放區裡向學生兜售煙花嗎?
採訪時,放學的鈴聲響起,一群小學生背著書包走出了校門。記者觀察發現,不少孩子放學後的第一站便是學校附近的文具店。看來,那裡的誘惑還真不少。不過,孩子們知道哪些玩具不安全,不能去購買嗎?有學生告訴記者,玩具大多都是家長帶著去超市購買的,他們分辨不了哪些玩具不安全。
隨後,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梅縣分局城區工商所的工作人員趕到家長反映的商店,對銷售雪花噴霧的情況進行檢查,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該店主竟一口否認曾銷售過該商品,使得這次檢查無功而返。
昨天下午,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梅縣分局組織人力,針對位於梅縣區楣杆路學校對面的文具店進行檢查。
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梅縣分局副所長葉國輝說,危及到孩子生命健康的玩具,如槍等玩具,都會要求下架,如果繼續出售,商家將會被沒收商品和處罰。另外,檢查中,有一部分商品沒有生產廠家、廠址的,也是不允許商家出售,要求他們下架。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記者暗訪過時發現的煙花,卻在檢查時也不見了蹤影。看來,這些商品不該在這裡銷售,商家們也是心知肚明的。
工商檢查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他們對於學校周邊的商店均會進行定期檢查,發現三無產品將會責令商戶下架。同時,還呼籲商家把好進貨渠道關。
學校周邊小店向學生兜售危險玩具的新聞,《民生820》也報導了不少。孩子們對新奇的東西充滿好奇,但像這種噴一噴就能將兩個孩子「撂倒」的玩具別再賣了。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這類小店銷售的玩具、食品能再盯緊一點,讓學校、家長放心!
版權歸《民生820》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我們
《民生820》熱線:13823831820
記者:婉超、焱鋒
責編:鍾媛
編審:祖全
審核:展鴻、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