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發了個文件,關於《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看了這些規定,想起了學校名字的一些趣事,跟大家聊聊。
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大學,不過,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河北工業大學並不在河北省,而是在天津市。
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河北工業大學一直在天津市,辦學地點沒有變。變的是天津,它一會兒是直轄市,一會兒是河北省省會。在當省會期間,把天津不少學校改成了河北省。河北大學原來也在天津,但後來搬到了保定。當時河北政府也想讓河北工業大學搬家,它不願意搬。現在要搬就更難了。這是國內唯一一所不在本省地面上的大學。
西南醫科大學原名叫瀘州醫學院。這種類似的醫學院大概跟桂林醫學院、溫州醫學院或者徐州醫學院一樣,要改名最簡單的改成瀘州醫科大學就好。
瀘州醫學院志存高遠,在2015年提出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這件事遭到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的強烈反對。華西醫學院在1953~1985間,名字叫四川醫學院,簡稱川醫。如果瀘州醫學院改名叫四川醫科大學,簡稱也叫川醫。華西校友們不幹,最後瀘州醫學院只能再次改名。所以我懷疑,現在規定不能用其他學校以前使用過的名字,說不定跟瀘州醫學院有關係。
2015年12月瀘州醫學院再次改名,叫西南醫科大學。這次其實也有人不滿並反對的。重慶的陸軍軍醫大學,在歷史上曾經叫過西南軍區醫學院,它最好的附屬醫院就叫西南醫院。如果瀘州醫學院到現在改名的話,有可能通不過。
唐山學院的前身唐山職工大學,合併了西南交通大學的唐山分校、河北科技大學的唐山分院、唐山對外經濟貿易學校。
2016年的時候,唐山學院想把學校名稱改為唐山交通學院,然後逐步改為唐山交通大學。
這件事引起了西南交通大學校友強烈反對。西南交通大學在歷史上曾叫做唐山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是我國著名的交通大學系的三大源頭之一。現在國內的交通大學很多,但被稱為交通大學系的只有5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
唐山學院要改成唐山交通學院豈不是成了西南交通大學的父親了?這怎麼能忍?被反對掉了。
這次教育部不讓大學用其他大學的曾用名,就是杜絕一些大學的傍大腿、碰瓷行為。
華北理工大學的名字非常高大上,跟華南理工大學非常對稱。不熟悉高校的人,說不定以為這是一所985大學。其實,它的原名叫河北聯合大學。這個名字很一般,原先的名字叫河北理工大學。河北理工大學和華北煤炭醫學院合併改成河北聯合大學。改名5年後,再次改名叫華北理工大學。
據說河北省允許華北理工大學改名是勸它搬遷,從唐山市裡遷到了曹妃甸,偏僻了很多。作為補償,把名字改為了高大上的華北理工大學。
按現在的新規定,不能用大區名字,10年之內也不能改名,華北理工大學肯定改不了名。
西南大學是重慶的一所211大學,它是2005年西南農業大學和西南師範大學合併而成的。西南農業大學也是袁隆平的母校。
現在規定農業大學和師範大學合併不能去掉「農業」和「師範」,那西南大學該叫西南農業師範大學還是叫西南師範農業大學呢?哈哈,好像都不太合適,有歧義。
教育部規定,英文名稱和中文名稱要一致。電子科技大學的英文名稱是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電子科技大學。
當年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了改名的事,曾經鬧過,電子科技大學想改名成中國電子科技大學,西電不幹,最終成電去掉了「中國」兩字,但在英文裡面保留了。不知道在新規下,要不要做整改?
這兩所學院原來都是獨立學院,分別叫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這兩所獨立學院因為有畢業生可以進入浙大學習,所以一直非常受歡迎,是獨立學院中最為有名的兩所。2020年轉設為公辦大學。不過,在名稱中仍然保留了浙大兩個字,不符合規定。
獨立學院的名稱非常讓人疑惑,經常有考生搞不清狀況入坑。比如,2017年,浙江有考生以高分進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今年廣東又有高分考生填錯,被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錄取。
按道理這些都應該換名字,但浙大兩個獨立學院轉設還保留了浙大,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兩所大學都是軍改的產物。原先都屬於武警部隊。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原名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原名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種學院,在2018年改現名。
警察大學現在歸公安部管,消防救援學院歸應急管理部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是教育部的學校,所以可以用「中國」?因為不能用「中國」在很早以前的規定裡就有了。
對於一些不知名的大學來說,換個高大上的名字有助於提升知名度,能提高錄取分數線。但很有意思,對於985和211大學來說,一個不太確切的名字不是很有辨識度,反而讓人迷惑。
這4所大學裡面,江南大學和長安大學經常被人認為是民辦大學,江南大學也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裡。江南大學在無錫,它是兩所學校合併而成的,一所江南學院,一所無錫輕工業大學。無錫輕院是食品界的大佬,這個名字被去掉後,就顯得毫無辨識度。
長安大學在西安,是中國最好的,也是第一所公路交通的大學,原名叫西安公路大學。按照常規操作,它應該改名叫「西安交通大學」,但這個名字西交大已經用了,它改成了長安大學。很多人都說這個名字特別像民辦大學,屬於改名失敗的典型。哎,寶寶心裡苦,有口難言啊。
東南大學也經常被人說起這個名字不好。東南大學的名字遠不如南京工學院的名字來得大氣、清晰。當年的四大工學院都改成了理工大學,華科大一開始也是華中理工大學,後來應同濟醫科大學的要求,跟同濟醫科大學合併後才改成華中科技大學的。
東南大學這個名字其實很有內涵。南京工學院是原中央大學的工學院分拆出來的,東南大學跟南京大學都自認是中央大學的後代。東南大學也是原中央大學的曾用名,所以南京工學院又用回了東南大學。
總之,大學的名字很有講究,好名字能提升大學的檔次和品味。不過,最重要的是大學本身,大學好,大學名字才會好,而不是倒過來。希望我們的大學不要太頻繁換名字,把精力用在大學建設上吧。
第一,不能用代表「中國」、「世界」的慣用詞或者大區;
第二,不能用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第三,省級政府辦的學校可以用省域命名;
第四,農林、師範院校合併時,要保留農林、師範的名稱;
第五,英文譯名和中文名稱要一致;
第六,原則上不能以個人姓名命名。
第七,不能用其他學校曾經使用過的名稱。
第八,獨立學院轉設時,不能用原舉辦學校的名稱和簡稱;
第九,改名間隔至少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