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今年10月1日起,修訂後的《機動車登記規定》中對機動車改裝方面的限制有所「鬆動」,包括更換發動機和車身車架在內的改裝都明文規定可以在改裝後再行登記,再加之新車六年一檢的驗車政策,這對於喜愛改裝自己愛車的車主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主流改裝風格介紹
就像開頭所說,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角度不同和對車輛的需求不同,在改裝風格上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在這裡我們介紹一些國內和國際上比較主流的改裝風格,至於國內比較流行的「汽配城範兒」就不再贅述了。
◆Hellaflush風格
Hella Flush聚會
現在HellaFlush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改裝車的外觀潮流,越來越流行,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無論類型車種貧富貴賤,HellaFlush已經趨向為一種品味的認證。
什麼是HellaFlush?
先來分解一下這個單詞HellaFlush=Hella Flush 也就是有兩個部分,一個是Hella,另一個是Flush。Hella是Hell of的縮寫,意思是特別的,非常的,絕對的,超級的;Flush是齊平的意思。
這裡指輪轂或輪胎的外延與輪眉外延齊平的狀態,齊邊的感覺。輪轂輪胎和車體很自然的成為一個整體,保持一樣的曲線,尤其當輪轂在正確的Offset(輪轂負值)下,和車身齊平的效果。同時不可或缺的是,你必須儘可能的降低你的車身讓自己的車被稱為HellaFlush,這裡說的降低車身到多低是沒有確切標準的,因為普通避震和空氣懸掛是不能相比的在對降低高度的程度上,但是有個基本規則就是絕對不能在輪胎和葉子板中間有空間(Wheel Gap)。
如果你不把你的車降到特別特別低,你只是Flush。所以這裡要非常明白兩點:
1. HellaFlush的形成首先要滿足是Flush也就是齊平輪轂輪胎,然後才有資格從Flush向HellaFlush努力。
2. 車身高度一定要儘量低,從車的側面看絕對不能在輪胎和葉子板之間有空隙。
怎麼樣讓你的車變成HellaFlush?
1. 非常低Offset和非常寬輪轂。不一定是給你的車設計製造的輪轂,就算是給你車設計的,以前也從來不敢用的尺寸。不一定需要整配的輪轂,加墊片等方法都可以被接受。
2. Stance-輪眉與輪轂能達到的儘可能最小的間距。這項任務是由改裝避震完成的,不一定需要絞牙避震,任何能讓車低的方法都可以被接受。
3. Camber(傾角)調校。基本前後外傾角都要調到一定負數以上的角度來增大輪胎輪轂和葉子板在運動時不被刮層的中間的空隙。有些後懸掛是非獨立懸掛的車傾角需要用傾角螺絲,墊片來調,而且並不能調很大。
4. 輪眉的內卷和外擴(Fender rolling or pullin)。需要用專門的Fender roller工具來完成,只有配合輪眉的內卷和外擴,以及變態的Camber設定,才能有HellaFlush的效果。
5. 輪胎拉伸 「Stretch」 -- 指窄的輪胎安裝在超寬的輪轂上繃出來的效果。這樣是為了騰出輪眉裡的空間,減少輪眉與輪胎的摩擦,現在更多人Stretch是為了凸顯出輪轂寬邊的效果。很多人都會說這是非常危險的,而且蹭輪胎是很煩人的事情,但是相信那些「很多人」不會比漂移車隊的技師更聰明吧?如果連漂移賽車都可以用,為什麼平常代步不能用呢?
◆競技風格
相比於Hella Flush風格的外觀路線,競技風格的汽車改裝則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既沒有大尺寸的多片式鋁合金輪圈,也沒有了靚麗的鮮豔車漆,取而代之的是輕量化的鍛造鋁合金輪轂和大量的碳纖維輕量化部件。競技風格改裝就如其名字一樣,雖然真的不一定去上賽道競速,但是改裝方向一定都是朝著性能提升和操控加強去的,因此或許這種車的外觀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在打開引擎蓋的一瞬間你就會被其內在所折服。
可以說競技改裝並沒有特定的車型或者類別,任何一款車都可以拿來做性能改裝,說簡單也簡單,無非就是換一套輕量化的輪轂、一套抓地性能出色的輪胎、對避震系統進行升級、更換防傾杆、改裝進排氣系統、刷寫ECU程序等等,但是想要打造一款性能出色且各方面表現均衡的車子,整車的零部件匹配和調教就顯得至關重要。
相信大多數人對車輛的性能和操控都是有一定追求的,因此競技改裝是目前來說最為普遍的一種改裝風格。
◆DUB風格
DUB這種文化的起源應該是在上世紀的90年代初,那個時候全球的經濟起飛,作為領導這種經濟的美國自然成了當中的聚金地,於是出現了一批財富積累例如歌星、體育明星等超高收入人群。在快速斂財的同時,在過去由於種族歧視以及貧窮而備受白人社會擠壓的黑人們,有著最為強烈的報復心理,因此便在隨身「行當」上下足本錢,用最直觀的炫富來爆發他們積壓已久的反抗。與街頭Hip Hop文化最大的差別在於這些人更為崇尚金錢,無論從衣著還是所使用的商品等等。當然也包括了他們代步所用的汽車,車的體型能有多大就多大,輪圈能塞多大就塞多大,車內的陳設與其說是奢華,更不如說是極端的財富堆疊,誇張與極端就是DUB的最佳形容詞。
轎車也可以玩兒DUB風格
在車型的選擇上,美式DUB風格改裝從轎車、跑車、SUV車到古典車等,都可成為美式DUB族群所改裝的目標車種,因此經常可見到改的極為誇張的悍馬、法拉利或大型貨卡車。DUB改裝風格最為標誌性的特徵就是擁有超大尺寸的鍍鉻鋁合金輪轂,並且將車身升高,要知道,DUB風格許多改裝車的原型車就是車原本就相當高的SUV,面對這些車種,DUB族群有時反而將車高調的更高,讓整部車看起來高人一等的,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
此外,擁有光鮮亮麗的烤漆,也是DUB風格改裝車必備的,豔麗的車身顏色是最能第一時間引來關注的元素,再加上一些個性十足的塗鴉圖案,要想不引起人的注意都難。除了外觀之外,內裝也是不可漏掉的改裝項目,只要能讓人一進入車輛就能產生驚訝、與眾不同的感覺,就是DUB改裝風格所追求的內裝改造路線,為了喜彰顯個人化風格,因此多半改裝車會將整個中控臺徹底改頭換面一番,例如使用顏色豔麗的塑料材質,重新打造中控臺,順便裝上幾部液晶電視,並將原廠儀表換成改裝用賽車表等。
◆VIP風格
VIP是英文Very Important Person的縮寫,也就是(非常重要之人)的意思,因此凡是冠上VIP字樣的名詞,通常都擺脫不了高級、尊貴的意義,那日本VIP改裝風格呢?難道此改裝方式與上述所提的意思有關?答案確實是如此!之所以會這樣稱呼就要從80年代說起。在這個改裝風氣尚未成熟的日本車界,日本黑道是最早做VIP改裝的族群,日本黑道界的大哥,習慣性將中大型豪華房車改裝成這種誇張大膽的外觀引人注目.不過這種現象也多僅止於黑道界,在並未普遍出現,一般的改裝車迷也鮮少會去這樣改車,所以此時也沒有固定的改裝稱呼出現,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般車迷心中一直會將VIP風格與黑道大哥之印象連結在一起的主因。
日式中大型轎車成為了VIP改裝的熱門車型
而VIP風潮的真正興盛則是從90年代初期開始,在當時的改裝風氣因日本經濟起飛,民眾荷包有錢而逐漸興盛起來,各種所謂的爆走族、街道賽車等好幾種改裝流派不斷形成,外觀類的改裝在當時雖然只能算是小眾市場,不過拜日本社會因泡沫經濟的環境影響,使得中古車市場上出現了如Y31 Cima、Y32 Cedric、UCF10 Celsior等日本國產的高級豪華中古房車,而這樣的有利條件也直接促成日本VIP改裝風格的形成。
日式VIP改裝風格的主要精神,便是要極盡所能地,突顯車輛的尊貴與豪華,當然也就代表了車主自身的品味與不凡。與DUB風格一樣,VIP風格的改裝車一般也會擁有尺寸巨大的鍍鉻鋁圈和光鮮亮麗的烤漆,雖然有著共同點,但是要將他們區分也很容易,就是車身高度,日本VIP改裝最擅長的手法,便是將車高降到最低,再搭配大J數鋁圈,將車輛整體氣勢彰顯出來。在內裝上,日本VIP通常喜愛使用各種可營造車內豪華氣氛的物品,來突顯其尊榮的品味,例如吊飾、Carbon飾板、皮椅等,完全是追求尊榮氣勢和個人品位。
小結:
以上只是簡單的舉了幾個當今幾個主流的改裝風格,實際上除了上述這幾個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細小的分支,不過在國內還沒有流行開來,顯得非主流了一些,在這裡我們就不一一介紹。如今國內的改裝車文化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也有民間組織會時不時地舉辦一些改裝車聚會,不過相比於國外比較成熟的改裝市場和文化,受限於政策和不夠成熟的改裝配套,國內的汽車改裝產業確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期的文章先讓大家對改裝有個大概的了解,而在下一期的「聊聊改裝那些事兒」我們會為大家帶來一些乾貨,例如會為大家解釋一些改裝的常見名詞(什麼是絞牙避震?什麼是六活塞制動卡鉗?),並教大家如何去改車,下期我們不見不散。
分頁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