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習慣系列之一:To do list

2021-03-02 Carol姐的會客廳

今天開始寫一些工作中常用的好習慣。我呢,是打算把這個寫成一個系列,先來幾個所有人都能想到的開始,然後隨時想到隨時寫出來,是分享也是積累。

為什麼要寫這個呢?記得以前寫過一個關於為什麼四大是很好的職業起點的文章,我在裡面也提到過,很多人覺得來四大是因為能積累財經知識,是財經界的黃埔軍校等,這些都對,但我認為不是核心。大家如果仔細想想,離開四大之後,到底哪些品質才是我們受益終生的?是當年學習的那些財務知識,還是其他什麼?

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我跟很多人聊過,發現是共通的,那就是在四大練就的各種本領,比如做事有條理,抗壓,耐操。看到這些詞,覺得熟悉吧。。。

同時,雖然這裡以財經界作為切入點,但這些特質,我稱之為「底層作業系統」,其實適用於各行各業,裡面包含的不僅僅是好的工作習慣,裡面有更加重要的認知能力。這些東西就像蓋房子打的基礎,基礎越牢固,這房子能蓋得越高,擴展性越強。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工作習慣開始講起。好的工作習慣千萬條,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條。有那麼幾條根據我個人的感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咱們先從這裡練起。

 

這裡只講實操型的乾貨,因為每個習慣後面其實都有更深層次的理論框架。我不講書裡的理論了,但我很建議大家有機會去讀讀這些書。

 

To do list 

 

這恐怕是做專業人士最必須要培養的習慣。我自己,還有我周圍很多的人,也許做不到完全的自律,比如早睡早起,或者定期運動,但每天一早做to do list真的是我們這群人共有的,而且都是一直保持的習慣。

 

為什麼是必須呢?其實這後面的原理是各種大小目標的具象化。無論是要大型項目分拆到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還是每天必須要做的雜事,甚至給誰回個電話或者回個電郵都應該放在上面。當你一天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時候,唯一能保證自己不忘記的方法就是寫在紙上,然後一項一項完成。

 

很多人也會熟悉當你有個to do list之後,然後把這些事件按照一個四分象限的方式進行評估。橫軸是事情的重要性,縱軸是緊迫性。理論上最重要且緊迫的事情要先做,其他幾個象限,比如重要但不緊急,或者緊急但不重要的,再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做。當然那種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估計就不做了吧。。。

 

理論歸理論,我覺得了解和理解確實很重要。但跟其他很多好的事情一樣: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怎麼破?

 

說說我自己的做法吧,不一定是最佳實踐,但至少能保證想做的事情可以做完。

首先,每天早上起來,伴著一杯香濃的咖啡和可頌麵包,拉一個長名單出來,這是為了保證需要做/想做的事情至少能都想到;

第二步,把今天必須做的劃出來;說白了,就是今天不做,天可能真的會塌的那種;

第三步,在今天必做的事情上,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方法和重點不一定相同。我就說我的,我是從簡漸入難的過程。我會先花半個小時,把最簡單的事都做完,比如給某人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跟蹤一下某個信息,發幾個電郵出去把該安排的都先安排出去。之後,給自己一段集中的時間完成比較難的事情,這個時間段是屬於「心流」時間。每做完一個,就劃掉一個。看到一行一行的事項被劃掉,尤其是頭半個小時,一下能劃掉好多項,那份成就感,就是及時的正向反饋,會更激勵你繼續下去。

 

如果下午晚一點一看,今天必須做完的都做完了,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把剩下的單子裡的事項開始做了,怎麼選?看重要性,看心情!萬一沒完成?那也不用擔心,喝杯咖啡,接著把今天必須要做的事往下做唄,反正干著急也沒卵用啊。。。

無論用多自律或者不完全自律的方式,但只要做,而且是堅持做,那麼你就能看到最終的成就,我堅信任何成就都是在每一天的to do list上慢慢搭建起來的,雖然每個人因為方式或者際遇的不同,這條路有些人可能走了1年,而另外一些人走了3年,甚至是5年,但只要做,你一定就會到!

 

我不太好的習慣是做完之後,把劃完的to do list都扔掉了,就像考學結束的學生一樣把所有的書都扔掉的感覺。多年以後,已經幾乎不記得自己走過的那些路了。所以,我這個系列中還有一篇關於記工作日誌的文章,用一個方法把每天的工作記錄下來,是記錄也是復盤,況且有那麼多好看的手帳本,正好藉機買起來!

我並不推薦那些只談時間管理的書,雖然有很多,但我認為那些方法多是表象或者工具類,解決不了更深層次的、驅動力的問題,也就是「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問題。」

最後,還是推薦幾本書,這些人都是心理學界的大家。很多現象,在我們眼裡是現象,是客觀存在,在他們眼裡,是科學。這些書是:《終身成長》,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堅毅》,作者是安吉拉·達克沃思,《驅動力》,作者是丹尼爾·平克。

我最近迷上了把電視當作投屏,一邊放著壁爐和雪景或者是行駛在雪原中的列車,一邊捧著熱茶看書。。。有空各位也試試?

相關焦點

  • 我宣布:拋棄to-do list,日程表才是最香的!
    有一天我們領導把我叫進了辦公室,跟我說:「我發現你這段時間工作成效一般,好像有點不知所措。」我想狡辯說工作太多了,但最後沒有開口。我知道她說的是事實。我的to-do list已經很長了,長到我不知道該如何為他們分配時間。我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
  • 你應該放棄「To-Do List」,擁抱日程表
    每天早上,當我開始一天的工作時,我首先看的是我的To-Do List。我會開始打勾,卻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工具完全是錯的。這是一個壞掉的作業系統,我很高興我已經更新了它,以下是原因。To-DoList會使壞習慣延續下去你有沒有注意到,在你的to-do list上添加事情,比真正去做事容易得多?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我們只會用永遠也做不完的事情來填滿我們的to-do list。
  • 6分鐘英語 | What is on your to do list?
    Rob: You need a 'to-do' list - a list of all the jobs you need to do that you can work your way through.你需要一個「待辦事項清單」——即一張列滿你所有需要做並且自己能處理的事項的清單。
  • 「堅持半年每天寫「To-Do List」,我終於把生活搞砸了」
    每天早上,當我開始一天的工作時,我首先看的是我的To-Do List。我會開始打勾,卻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工具完全是錯的。這是一個壞掉的作業系統,我很高興我已經更新了它,以下是原因。你有沒有注意到,在你的to-do list上添加事情,比真正去做事容易得多?
  • 「堅持半年每天寫to do list,我終於把生活搞砸了」
    那之後我開始研究日程管理,什麼《奇特的一生》,《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GTD管理》等等,砸錢買各種計劃管理APP、手帳本,做EXCEL日程記錄。 半年後我發現,日程並沒有使我的生活天翻地覆地改變,反而是計劃做了很多,卻根本沒法執行,還把我搞得既挫敗又迷茫。 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所有成功人士都天天寫計劃麼? 事實證明不完全是。
  • BBC Learning English 6 Minute English What's on your to-do list?
    RobYou need a 'to-do' list – a list of all the jobs you need to do that you can work your way through.
  • Shopping list是購物清單,那「bucket list」是啥?相信你也有!
    最近咔咔被小夥伴的各種list洗腦!特別是李佳琪的口紅推薦list清單!看完這個口紅購買清單,只能發出「蒼天啊!大地啊!錢包啊!」的感嘆了!那今天我就來跟風總結一下各種各樣的list(清單)。1.Shopping list首當其衝的肯定是最常用的shopping list,基本上所有的list可以搭配一個動詞make,表示做一張清單。Make a shopping list就是做一個購物清單了。
  • 商青請留步丨請寫下你的新年To-do List
    2020的to do list?@拜拜:在2020年高考的時候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我沒有想到是到南開,因為發揮的太好啦。還想自己做一份兼職,幸運的是,在我來到南開後實現了,還賺到了第一筆工資,但是到最後也沒有實現學一門樂器的計劃。」@寧靜致遠:「我沒有給自己列to do list。
  • 好書推薦 | 如何教你的孩子做to do list?
    其實,在大部分人的童年時代,並沒有系統學習過如何合理規劃時間,也沒人教過如何做to do list。這項缺失的技能,可以在日本JAM協會出品的《忍住!別插手》系列書中得到補習。第1整理術獲出版社授權,節選書中精華,梳理出一篇時間整理的技巧。看完悉數教給寶貝,相信他們長大後,一定會感謝你!
  • 英語閱讀與測試 102 | Do you need a bucket list? 你需要一份人生願望清單嗎?
    How many things were on BBC reporter Helen Fawkes 『list for living』?2. True or fals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 bucket list is uncontrollable.3.
  • A bucket list goal?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a bucket list goal for many.My comments:If a goal is a 「bucket list」 goal, then it is a life-long pursuit. Here it means it is something they want to do before they die.
  • 你的Bucket list是什麼?
    Bucket list 【中文】人生清單 遺願【例句】After Shawn
  • R|數據處理|list的轉化與轉置
    <- do.call(rbind,lapply(ll, data.frame))dfll# 二法,使用plyr包中的函數library (plyr)df <- ldply (ll, data.frame)df# 三法,使用data.table包中的函數library(data.table)ll0 <- list(a = list(x = 1:10, y = 2:11),
  • 圖說Python系列之list核心的6個特性
    Python list萬萬沒想到你是這個樣子List可能是Python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容器數據結構之一了,那他有哪些特性呢?讓我們一起去探討容器:隨便放list萬能容器List是Python中的一個複合類型數據結構,大家可以讓任意類型的數據放入list合法範圍內的任何位置我們可以將各種數據放入到list中,而不需要為不同類型聲明所有的list可迭代:一步一步來
  • 谷歌也修改了,黑名單不再是black list,白名單不再是white list
    我們說的「黑名單Black list」和「白名單White list」因為涉及種族歧視,將不再使用啦,講英語的朋友,要改啦。在過去的幾周裡,美國、歐洲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愈演愈烈,黑名單白名單的口語表達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家都希望能消除種族壓迫,所以谷歌公司把瀏覽器中的「black list」和"white list" 替換成「blocklist」和「allowlist」來代替。
  • Part1新題:Making a list 列清單
    I had to do. prioritize them 按輕重緩急排個順序 You should make a list of all the jobs you have to do and prioritize them. 你應該把所有必須做的事都列出來,並按輕重緩急排個順序。
  • 「R」do.call 的使用
    Descriptiondo.call constructs and executes a function call from a name or a function and a list of arguments to be passed to it.
  • 系列(1):數據checklist
    本文分析了做後臺數據cheklist需要注意的十個方面:需要哪些數據(業務)、數據的來源(技術)、數據操作、數據批量上傳、數據校驗、數據展示方式和性能、數據實時性要求、數據計算規則(口徑)、歷史數據和版本處理記錄、數據變更。做後臺,經常需要跟一些數據打交道,稍不注意,坑就在那裡。
  • 【工作日誌】真正決定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是工作習慣
    進一步,你會發現,自己做某些工作的時間遠遠超出預計,為什麼?是能力不足,經驗不足,還是被哪些不好的習慣影響了?如何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縮短時間? 就是有意識的記錄時間,當你從工作狀態切換出去的時候,瞥一眼系統時間;當你重新進入工作的時候,再瞥一眼時間。
  • 初一英語知識點大全:What do you like?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厭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Do you like something? Do you like doing something?They could be lists of colours, or food, or lists of things they like to do. Have them practise saying the list as a group, being mindful of the rising and falling int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