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朱凱認為,歷史長河中,40年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對於歷經災難深重的中國人而言,這是一段我們共同見證、奮力參與、幸福共享的難忘歲月。聆聽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年大會重要講話後,深受教育數年,我的切身體會是: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認真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對于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具有重要意義。
1.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基本途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興旺發達,必須跟上時代。我國改革開放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出發,反映人民群眾迫切願望,調動億萬群眾積極性,促進了社會進步,國家繁榮。
2.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中國改革興起是以思想解放為先導,改革越是進入深水區,就越要解放思想,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理論創新永遠是實踐深化的先導。
3.改革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始終放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富民強國上。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衡量改革開放和判斷是非得失的標準。人民群眾是改革主體,是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定性力量,始終要增強人民群眾的更多、更實在、更直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改革的實施遵循從易到難,由點到面,逐步深化。從農村改革入手,推進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入手,推進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領域,依次推進,逐步深化。
5.把改革與開放緊密結合起來。在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發展離不開世界,改革與開放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迅速發展的主動力。
6.正確處理改革、穩定、發展三者關係。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從事一項前無古人的改革大業,想速戰速決是不現實的,必須循序漸進,穩中求進。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目的,穩定和改革都是為了更可持續發展。
7.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40年來,也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具有穩定的制度框架;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中國能夠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營造清正的政治生態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讓我們堅持馬列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永遠行穩致遠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