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新開園來說,定一個什麼樣的收費價格是很重要的。對於託育機構的招生來說,價格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從理論上來講,一個孩子一個月多收300元,如果你的機構能招30個孩子,那一個月就會多出9000元的收入。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一個孩子一個月多收300塊錢,會不會影響到你的招生數量,你還會不會招到30個孩子呢?畢竟對一個家庭來講,一個月多300塊的支出,一年就多3600元的支出。
你不要小看這300元的影響,在我開園的這幾年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諮詢電話,都必然會問三個問題:你們在哪?幾點接送?怎麼收費?也就是說,距離、時間、價格是家長首先考慮的因素,如果這三點都在接受的範圍內,家長才開始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因為距離時間的影響幾乎都是固定的,那麼價格的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定出一個合理的價位,既不影響招生,又能保證利潤,是我們機構成功運營的第一步。但是,定價不是盲目的進行的,你一個月收2000還是1800,不是憑感覺,而是要靠分析。比如說,同區域有沒有其他的託育機構,他們是什麼收費水平提供什麼服務?你招生的家庭對象是哪一類的?你的場地是商鋪、寫字樓還是住宅,你自己機構的定位是什麼,優勢是什麼,全部都搞清楚了再來決定怎麼定價。所以,接下來我給大家說一說定價三原則,先搞清楚上面說的幾個問題再來定價。
一、區域消費群體畫像
什麼是區域消費群體畫像,就是你所在區域的居住群體(含居住群體及工作群體,下同)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水平。我們從事的是教育,我們就來說不同區域的教育消費習慣。
有的區域消費力比較低,教育理念也不夠,那麼對這個區域來說你只需要滿足她的最基本的需求就夠了,最關鍵是價格一定不能高。
有的區域消費能力一般,但是教育理念很好,你想辦法在專業上下功夫就可以把他的教育消費水平往上提高一下。
有的區域教育理念一般,但是消費能力很好,你只要給他創造出需求,他的教育消費投資就一路向上。
我們行業裡的人對於幼兒園,早教以及託育市場需求是這麼來總結的:幼兒園是剛需,託育是半剛需,早教是非剛需。剛需就是只要有適齡孩子的家庭都需要都必須承擔這部分支出,半剛需有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庭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非剛需,就是只有一小部分人需要。
那麼,是哪一部分人需要把孩子送到託育來呢?
第一種:兩口子都上班,並且沒有老人帶孩子的家庭。
第二種:兩口子都在上班,家裡有老人的家庭。
第三種:媽媽全職,但是注重孩子早期教育的家庭或者不想自己帶娃。
我們分別來說一下上面三種家庭的不同需求:
第一種家庭送孩子到託育機構就是需要有人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所以只要你能保證孩子的衛生、安全、把保育工作做到位,就達到了家長的期望值。這類家庭相對而言對價格是最敏感的。
第二種家庭是有老人可以帶孩子的,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出來呢?一般來說要不就是對某一方教育理念和方法不認同,要不就是擔心老人帶孩子太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首先是經濟條件允許,其次家長也是有要求的。如果在你的園所周邊,消費能力還可以,那麼你可以定價略高一點,但是相應的硬體和軟體也要好一點。
第三種家庭不管是因為對早教有需求,還是寶媽不想自己帶娃,前提都是經濟一定不錯。只要你能匹配到相應的服務和設施,家長就願意掏錢。
像這三種家長,一定有一個匹配的區域,就是你選擇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消費水平消費理念以及教育理念的社區。
所以當你打算開一家託育機構時,根據你的選址,你一定要了解這個區域家長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迎合家長的需求進行定價。
二、市場調查
前面我們說了根據不同區域的顧客消費習慣去定價,但是這只是一個比較廣泛的認知。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區域,收費區間在2300到2800之間都可以,那麼我到底是定價2500還是2600呢?具體到更細的定價了,那就需要進一步去做市場調研了。
1、了解你的同行
當我們準備開一個託育機構時,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調研同行。而且必須是以一位迫切的、想為孩子選擇一所託育機構的家長角色進行參觀訪問。在參觀訪問的時候,必須要做以下工作:
1)去本地收費最貴、口碑最好、滿園的機構去參觀,並了解分析她們好在哪;
2)去本地招生不佳的園所去參觀,了解分析如她們為什麼不好;
3)去剛開半年以內的園所參觀了解情況。
4)在家長接孩子的時,在園所門口和等待的家長聊聊天。
如果附近沒有同行,而又屬於居民聚集區,那麼,恭喜你,你找到了一個好區域,但是市場調研的工作不能省,要去遠一點的地方調研。
我們去做調研的時候一定要先給自已心理暗示,把自己調整成一位有真正需求的家長,我要為我的孩子選擇當地最好的一所託育機構,在心中默念三遍。只有這樣,你才能直實地去感受,也才能直實地得到你想要的信息,然後就以這樣的身份走進園所,認真地去看,去問,去聽。不光要問機構的老師,還要和接送孩子的家長聊天,深入去了解。
多走訪幾家機構和家長,一圈下來之後,你就會知道哪些方面可能成為我們未來招生工作的關注點。
走過幾家機構之後,你也會對自己要開的園所定位、定價、開園政策、招牛策略、開班目標,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做到知已知彼,我們才敢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工作
當我們到了一個園所去參觀時,要會看會問。
看什麼?
●園所整體環境是否特色鮮明;
● 是否有教育教學成果展示;
● 班級環境創設有沒有體現孩子是主人;
● 老師是否親切,看上去夠不夠專業。
問什麼?
●收費標準:保教費、生活費、餐費、一次性用品費?
● 多少個班、每個班多少孩子、多少老師?
● 有什麼特色課?是否單獨收費?
● 其他作為家長你想問的問題?
在看的過程中,我們要思考、對比、分析,從而取長補短。
在走訪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些園所在收費這個環節設計了很多的「門道」,看似保教費不高,但是七七八八還有很多收費:空調費、取暖費、輔助教材費等,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也要多出一些費用,所以收費明細要問清楚。
在這個環節,重要的不是你要問什麼,關鍵在於你要怎麼「聽」所有聽到的內容,然後整理園所優劣勢的關鍵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人為地為自己可能面對的困難製造了更多的障礙,我們假想了很多的不可能。但事實上,我們在走訪競爭園所的時候會發現:我們所有想像的障礙,似乎在人家的園裡並沒有出現,那麼問題出在了哪裡?
三、了解你的潛在顧客
針對每一所新開園,我們還要更進一步地做更詳細的家長需求調查。因為,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區域、生活環境下,家長對選擇一所幼兒園的需求,也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不能夠準確地了解家長的需求,冒然開始招生活動,那很可能你的招生活動家長根本不買帳,或者很難一下打動人心。
所以,我們需要結合園所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包括受訪者信息以及你想要獲取的內容,內容不宜太多,一般一頁A4紙即可把調查問卷的內容設計完,選項也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行設計,總是是要具備採集意義的內容,可以從樣本數據裡獲得你想要的信息。
一般而言,家長調查問卷的採集的關鍵點就是:樣本量和有效性。
首先你要找到我們潛在目標群集中的區域,把家長調查問卷的採集設計成一次品牌展示的活動,讓家長可以認真地坐下來填寫他們真實的需求。
然後,你需要在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的形式採集數據。
家長調查問卷採集活動案例:
地點:社區活動場地
時間:周五、周六、周日三天
調查問卷活動案例二:
地點:周邊某大型商場母嬰用品店
時間:周六,周日兩天
四、自我定位
前一段時間認識了很多想做託育的老師,這些老師其實也很茫然,他們都會問一個問題:老師我要不要加盟做個品牌的?我在小區裡面租個房子可以不可以?那麼我想說的是,你做哪種類型主要決定於你自己的定位,那麼定位來源於什麼,來源於前面我講的區域消費畫像和市場調查以及你自己的實際情況。
打個比方,你打算在一個區域做託育,這個區域消費水平還可以,旁邊也還有幾家託育機構規模都比較大,你自己不打算投資太大,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之前沒有從事過這個行業,你就需要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社區服務型,幫助社區解決有的家庭沒人帶孩子的問題的。社區服務型要突出服務的特色,規模可以小,但是服務類型多,全天託的,臨時託的都要接受。而且一定要突出保育工作的細緻性,保育人員的專業性,而且收費一定高不了。如果你自己有一定的早教經驗和知識,那麼就可以定位為專業工作室類型的,從各個方面突出專業特色,收費可以比社區服務型高一些。
所以說自我的定位很重要。我們根據前面講的兩個原則,區域消費畫像,以及市場調查,實際上已經大致有了一個方向。
從規模上來定位就是旗艦店和社區店。旗艦店面積最少也應該在300平以上,有的託育加盟,不管你做什麼類型都要求300平以上,我想說的是,如果社區店300平以上成本太高,輻射有限,風險太大。旗艦店300平以上,一定要加附帶項目,要不然風險也很大。
當然,不同規模的託育機構,硬體、軟體的配置上是有區別的,園所定位也會有所不同,在定價上當然也就不同了。